导航:首页 > 精华眼霜 > 怎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怎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发布时间:2022-06-18 13:16:22

Ⅰ 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是要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发扬的东西,但也有一些不适应时代,需要被摒弃的东西。简单来说,对待传统文化,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有利于弘扬时代正能量,有利于提升社会风气的文化提取出来。

学习这些大家的思想,我们可以提升自我,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后实现人生的理想。国家大力推崇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甚至实现我国的文化输出。

Ⅱ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其实我们需要分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保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也是从古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了优秀的部分来完善现在的文化,而且因为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稳步的前行,我们需要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时代的新内容,发展现在的当代文化。
你三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这是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必不可少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信心,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发展下去,不要从根源上否定自己国家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这样才会平稳的进行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Ⅲ 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

青少年待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青少年应该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一定要继承并宣扬下去,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劣质部分要摒弃或者改造。

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使其内容和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文化是我们的民族魂,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做人之本。在向世界各国学习时,我们跟应该学习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了解我们国家自己的国情,建设好我们国家,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3)怎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扩展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当前,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深入研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Ⅳ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Ⅳ 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认为首先要学会选择,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两面性的去看待它。

Ⅵ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2、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3、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4、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

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6)怎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扩展阅读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财富。

我们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

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中华文化绽放时代风采。

Ⅶ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文化多元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对外来文化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我们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

传统文化其实也是持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要拘泥于“传统”两字。古人尚且没有被“传统”束缚住手脚,奈何我等今人,要被困在“传统”和“外来”之间呢?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来就是吸收了许许多多其他文化的营养而综合形成的文化,这才是我们历经数千年而一直延续下来的根本。所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关键就在于“包容”。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3.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创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新文化.

有人认为: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即外来文化。那看看我们现在的地产流行文化:欧陆文化、欧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就象看到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人们的家里又有了厨房文化、厕所文化、阳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固步自封,辩证的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Ⅷ 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本民族的文化由于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倾向,往往更具有巩固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更容易从历史上沿袭下来。因此,传统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①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②传统文化是有两重性的,必须正确对待,批判继承。任何传统文化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和保留下来,并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由于产生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今天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之,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继承和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交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成果,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Ⅸ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顺应潮流。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要顺应历史潮流。不能一味的坚守传统文化思想,固守其中而不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这样容易被历史所淘汰。

2.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有很多需要我们传承,并且不断发展的。要在实践基础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3.取其精华。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阅读全文

与怎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82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3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34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62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77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93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61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39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505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42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6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30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88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53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407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22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28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73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64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