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黄芪的药用作用是什么
黄 芪 药用历史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中国的药剂师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推断并将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西方的传统药剂师最近开始关注并研究用黄芪减弱化学疗法的副作用.。 植物形态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特征 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红芪为野生,根呈圆柱形,大多为直条状,少有分枝,上端略粗,下端渐细,长10~50cm ,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具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栓皮易脱落而露出淡黄色的皮部及纤维;皮孔横长,色浅,黄色或暗黄色,略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并显粉性;横切面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1/2~1/3,形成层淡棕色,木质部淡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甜,嚼之有豆腥味。特征可概括为: 红芪单根圆柱形,上粗下细色红棕;质硬而韧富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气微味甜豆腥味,补气固表治疽痈。 [中文别名] 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等 [英文常用] Astragalus,Huang-qi, Milk-Vetch Root,Huang Chi's 性味与归经 甘,温。 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蜜制黄芪益气补中。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与用量 9~30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芪简介 黄芪(耆)素以“补气诸药之最”着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中文名黄芪huang qi含义为"黄色的头"("yellow leader") ,意指其药材根的黄颜色和至要的补药。《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黄芪的功效 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黄芪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与芍药、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当归、人参、柴胡等药物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与防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由于黄芪而补气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又因黄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好药。所以,民间自古就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
② 御芙萃黄芪嫩系列精华液中麦冬的效果是什么
麦冬提取物对精氨酸酶活性有促进,皮肤持水的能力与其精氨酸酶的活性呈正比关系。
因此将有助于干性皮肤的防治,兼之麦冬提取物在低湿度下的吸湿能力,因此麦冬提取物是一优秀的保湿添加剂。
③ 黄芪用途大吗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临床上可用它来主治许多病症。1、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倦怠,气虚血脱,崩漏,带下,便函溏,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2、治表虚自汗、盗汗。3、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4、适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援助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黄芪的作用很多,临床用途也比较广泛,肿瘤患者使用黄芪主要是利用了它的补气脾生血、固表止汗与利水之功。放化疗期间的患者,通常都伴有脾胃虚弱、纳食不佳、疲乏倦参、血象下降,大量使用药芪能有力扭转这类症状。对于癌性发热出汗或体虚自汗患者,药方中也多加入黄芪,能固表止汗。胸水、腹水与心包各液病人,用黄芪能利尿退肿。
使用黄芪时,需注意黄芪有生黄芪、灸黄芪之分。灸黄芪区用于补中益气升阳,而利水、因表、托毒生肌多生用。因本口若悬河药性偏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所以有阴虚阳亢、热毒亢盛、食积内停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阳热亢盛。黄芪用量可大至30-60g,但需注意不要太过量,否则会致胸闷。
④ 有人用过黄芪精华吗
这款润燥精华含有黄芪麦冬甘草和人参,是护肤第一步,有导入作用,让营养成分渗透至真皮层,而不是停留在表层。它本身是很好吸收的,不会油。
⑤ 精华露是什么要怎么用
精华露即精华素,精华素是一种液体分子小、有效成分的浓度较高、功效相对强大的一种护肤品,所提取的是高营养物质并将其浓缩。
精华露的作用有防止肌肤衰老、抗皱、保湿、控油、美白去斑等等。
使用精华露的方法:
一、将适量的精华露倒在手心
⑥ 黄芪提取液是什么
用酒精经过蒸馏或者是压榨等加工,提取出来的液体。
黄芪提取液
性能与用途:
黄芪别名箭草、口芪、独芪等,为多年生草本生根作物。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并含有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3- 羟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黄芪皂甙Ⅰ、Ⅴ、Ⅲ等化学成分。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
—— 黄芪中的生物黄酮能有效渗透至皮肤中,使脸面光洁,皱纹舒展,有较好的去皱效果
—— 能滋润肌肤去皱、养颜美容的功效
—— 黄芪内含二十一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增进细胞活力,延缓皮肤衰老,增强皮肤免疫力的功效
—— 黄芪中的黄芪甲甙具有抗皮肤衰老作用和抗自由基的作用
—— 黄芪中因含甜菜碱,故质地温和,又含有微量元素,也适合儿童和婴儿使用
—— 黄芪中的β-谷甾醇能促进皮下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加速血流,可以快速消除眼圈周围因局部淤血而导致的颜色加深症状
因而广泛适用于膏霜、面膜、眼霜、精华素等护肤品中
⑦ 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
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
1、春日来信VC精华液
这款精华添加成分简单高效,有20%和10%原型VC两款可供选择。如果没有用过原型VC护肤品,或是耐受力一般的皮肤,可以选择含有10%原型VC的这一款。这瓶精华在制造工艺方面,选择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制造填装,尽可能避免了外界因素对于原型VC的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精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