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左脑和面部麻按什么穴位

左脑和面部麻按什么穴位

发布时间:2023-03-21 01:36:41

‘壹’ 美容按摩手法面部按摩有哪些

1、迎香穴

穴位位置:鼻翼两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做圈状按压,连续按摩大约1分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润泽肌肤。

2、养老穴

穴位位置:手腕外侧凸起处的内侧。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做推揉的动作,并且配合舒缓的呼吸,连续按摩约1分钟。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改善面部色斑、皱纹和肤色,此外它还是对付青春痘的特效穴道。

3、攒竹穴

穴位位置:两侧眉头的内侧。

按摩方法:用食指的指腹点压在穴位上,并配合呼吸,连续点压30秒。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促进眼部微循环,增加眼部肌肤的含氧量和吸收力,防止细纹的产生。

穴位选认要正确

穴位的正确选择在按摩美容法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择对证之穴位,并配以适当手法在所选穴位上操作,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应提高认穴的准确性。在操作时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反应,如同针刺穴位时的“得气”感,则说明认穴准确。

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位置,寻找穴位位置的方法称为取穴方法。推拿和按摩效果的好坏与取穴准确与否密切相关。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美容抗衰老常按这3大穴位、人民网-排毒方法有哪些?穴位按摩排毒功效高

‘贰’ 面瘫如何按摩按摩那些穴位

1、按摩百会穴
这个穴位位于头顶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患者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都要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50圈,每天进行2~3次,可以疏通经络,缓解面瘫病情。
2、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枕骨的下方,对这个穴位进行适度的按摩,可以促进肌肉的放松,对于面瘫的缓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3、按摩翳风穴
这个穴位位于耳垂的下方,被耳垂掩蔽。对这个穴位进行适度的按摩,可以有效的缓解耳聋、耳鸣、口歪眼斜、牙痛等不适症状。所以出现面瘫疾病,导致口歪眼斜时,对这个穴位坚持按摩能很好的缓解病情。
4、按摩阳白穴
这个穴位在瞳孔直上,眉上一寸处。对这个穴位进行适度的按摩,可以生气壮阳,缓解口歪眼斜、眼睑下垂、头痛等不适症状,面瘫患者一般会有口歪眼斜的症状,所以坚持对阳白穴进行按摩,也可以缓解面瘫病情。
5、按摩四白穴
这个穴位位于眼眶下缘正中一横指的地方,坚持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缓解眼睛过度疲劳导致的视力下降的症状,还可以缓解口歪眼斜、头痛眩晕等症状,所以面瘫患者坚持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也能缓解病情。

‘叁’ 面瘫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按5穴,叩刺治疗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称为“口眼 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患者常在一觉醒来时感觉一侧面部发硬、麻木,不能皱眉、抬额、闭眼、咧嘴、鼓腮。照镜子时看到自己发病一侧额头的皱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一侧。


部分患者初期时感觉耳后疼痛,有的出现患侧的舌头前2/3的味觉消失,有的听觉过敏。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认为,劳累过度,机体正气不足,导致脉络空虚,卫气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气血瘀阻,筋脉肌肉失去约束而发病。

维生素B族元素,如维生素B1、B6、B12等对面神经疾病的恢复都有帮助。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补充钙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经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萎缩,所以补钙很重要。

治疗面瘫的特效穴位有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穴。

【阳白】按摩阳白穴可以疏通眼睛局部经络,眼周经络通畅了,瘀阻的气血得以通行,则面瘫导致的眼睑闭合不全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四白】按摩阳白穴可以通过强健脾胃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驱逐病邪,同样四白穴也具有疏通眼周经络的功效,配合阳白穴,一上一下,共同治疗面瘫所致眼睑闭合障碍。

【地仓】按揉地仓穴可以疏通口部经络,放松局部肌肉,从而改善口歪、流口水的症状。

【颊车】与地仓穴配合,可共奏疏通局部经络、强健脾胃之效,使面瘫所致的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改善。

【合谷】有很好的疏通头面部经络气血的作用。自古就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也就是与颜面部、口部相关的疾病都可以选合谷穴来治疗,手阳明大肠经止于头面部,因此面瘫的自我按摩也少不了这个穴位。

1.按揉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穴

面神经麻痹患者可自行按摩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穴,操作时,可依次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每穴按揉3 5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或酸麻感。按揉完上述特效穴,还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并,在患侧前额、脸颊、口唇四周等部位做缓慢而均匀有力的摩揉,即边揉边做环旋移动,时间约3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再四指张开,在面部做广泛、无规律的叩击。叩击的力量适中,面部有感觉即可,时间约2分钟。此法可以疏通面部经络气血,从而改善症状。(见图6-17,图6-18,图6-19,图6-20,图6-21)


2.皮肤针叩刺

如果有人员陪护,可以让陪护人用皮肤针(即梅花针)沿患者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叩刺,可以调动机体的抗邪能力,从而驱赶病邪外出,督脉在背部位于脊柱上,足太阳经在脊柱两旁1.5寸(即脊柱与肩胛骨内侧连线的一半就是背部的1.5寸),用皮肤针对这两条经络轻轻叩刺,以皮肤发红为度,每天2次。


如果没有人陪护,患者可以用梅花针对着镜子轻微地叩刺上述的面部的特效穴,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不要用力以免伤及面部皮肤,留下疤痕。


3.穴位敷贴

将马钱子湿润后,切成薄片,敷贴于面瘫处,2 3日1换;或将马钱子锉成粉末1 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下关、太阳、阳白等穴。5 7日换药1次。马钱子,味苦、性寒、有毒,历代医家取其毒性治疗面瘫,临床见效快,效果好。因其有毒,故多外用贴敷。


4.外敷鳝鱼血

一般认为,鳝鱼血活血搜风通络,涂于局部,干燥后,能牵引面部肌群,刺激神经,促进瘫痪肌恢复功能。

鳝鱼血治疗面瘫,早在元代《世医得效方》中便有记载:“大鳝鱼一条,以针刺头上血,左斜涂右,右斜涂左,以平正即洗去”。取鳝鱼血涂于患侧,30分钟后洗去,3天后再行第二次治疗。需注意的是:复原后立即停止,切不可矫枉过正。



‘肆’ 身体409个常见穴位,一个穴位一种病,5分钟轻松学会穴位按摩

手三阴经 为: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其中两个和心有关的经脉的穴位数是个位数里最大的一个数,也是古时的至尊数,就是 9 。另一个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数为:20-9=11。这样的话:手厥阴心包经有:9个穴。手少阴心经有:9个穴。手太阴肺经有:11个穴。

手三阳经 为: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其中大肠经有20个穴位;小肠是大肠的弟弟,少一个,就是19个。三焦经既然有一个"三"字,就是23个穴位。这样的话:手太阳小肠经有:19个穴。手阳明大肠经有:20个穴。手少阳三焦经有:23个穴。

足上的六条经脉

足三阳经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你只要记住4567就行了。也就是说膀胱经 有67个穴位(最多的),胃经 有45个穴位;;本来胆应是大的,但由于是少阳经,有一个少,故是这三条经里最少的一个,比胃经少一个,为44个穴位。

这样的话:足阳明胃经有:45个穴。足太阳膀胱经有:67个穴。足少阳胆经经有:44个穴。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你只要记住三组数:37、27、27。即:第一组里,3X7=21;第二组的27不动;第三组里,2X7=14。这样的话:足太阴脾经有:21个穴;足少阴肾经有:27个穴;足厥阴肝经有:14个穴。

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

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

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

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

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

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

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

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

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

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

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

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

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

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

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

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

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

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

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

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

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

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

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

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

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

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

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

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

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

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

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

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

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

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

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

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

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

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

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

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

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

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

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

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

外陵穴:治疗脐周痛

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

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

府舍穴:治疗腹痛

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

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

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

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

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治疗哮喘

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

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

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

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

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

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

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

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

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

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

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

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

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

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

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

天井穴:治疗喘息

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

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

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

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

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

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

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

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

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

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

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

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

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

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

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

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

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

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

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

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

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

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

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

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

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

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

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

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

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

列缺穴:治疗头痛

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

少府穴:治疗心脏病

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

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

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

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

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

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

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

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

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

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

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

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

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

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

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

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

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

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

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

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

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

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

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

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

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

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

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

阳辅穴:治疗腰腿痛

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

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

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

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

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

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

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穴:治疗腰背痛

筑宾穴:治疗腿痛

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

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

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

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

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

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

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

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

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

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

京骨穴:治疗脚痛

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

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

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

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

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

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

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

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

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

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

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

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

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1、美容穴——天容

2、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3、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4、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咳喘穴——中府

6、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7、补气穴——经渠、气海

8、夜间 咳嗽穴——鱼际

9、明目穴——中渚

10、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11、白发穴——浮白

12、乳腺炎穴——天池

13、晕车穴——关冲

14、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15、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16、疲劳穴——液门

17、腰酸穴——风市

18、高血 脂穴——环跳

19、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20、化痰穴——丰隆

21、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22、 抽筋、扭筋穴— —阳陵泉

23、鼻出血穴——内庭

24、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25、口腔溃疡穴——间行

26、痛经穴——蠡沟、带脉

27、腰背痛穴——委中

28、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29、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30、肌肉萎缩穴——大都

31、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32、痛风穴——复溜、筑宾

33、老花眼穴——光明

34、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35、冠心病穴——云门

36、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37、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38、肾结石穴——筑宾

39、甲亢穴——天柱

40、电脑病穴——天窗

41、精神病穴——涌泉

42、中风穴——百会

43、口眼歪穴——颊车

44、水肿穴——承浆

45、静脉曲张穴——太渊

46、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47、耳炎穴——前谷

48、黄褐斑穴——天容

49、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5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51、中暑穴——十宣、人中

‘伍’ 面神经麻痹针灸那几个穴位效果好啊

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方案【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患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部基本正常,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或皱眉时额纹比健侧浅;有效:患部明显恢复,患眼尚闭合不严,口角轻度歪斜;无效:治疗后无好转或略有改善。
共观察938例,结果痊愈767(81.7%),显效107例(11.4%),有效52例(5.5%),无效12例(1.4%),总有效率为98.6%[5~8]。
电针
(一)取穴
主穴:牵正、地仓、水沟、阳白、鱼腰、翳风、下关。
配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牵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处。
(二)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为后遗症,则宜取3~4穴。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宜针阳白向下透鱼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症候明显部位,接负极;正极可接于太阳穴,如为面肌麻痹后遗症可接双下关穴。采用慢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度抽动为宜。电针治疗,据观察在发病后15天应用效果较好。如早期用电针,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亦可在得病后先针刺5~7次,再加用电针,以利恢复。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948例,痊愈率为75.5~93.3%,总有效率为95.7~97.2%。其中,面神经麻痹后遗症18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44.4%[9~15]。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阳白、四白、牵正、地仓;2、下关、翳风;3、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个刺激点。第1点在患侧内颊膜部咬合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相对区,在此点前后0.5厘米处各为1刺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约0.5厘米的平行线上各选和前3点相对应的刺激点6个。
(二)治法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克。
治疗时,第1组药物用于第1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为主,酌加配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医者捏起穴区皮肤,右手持经严密消毒之手术刀片,在穴位上轻割皮肤,成“X”型,并挤出少量血,然后将撒有药粉之小块伤湿止痛膏(或胶布)贴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划太深,每周1次,穴位轮换。
第2组穴采用第2组药物贴敷,每次取主穴1个,酌加配穴1个。贴时将膏药加温融化,5天一换,穴位轮用。
第3组穴为点刺加芥末贴敷。先将芥末粉10克(小儿及少女用5~7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面积约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1.3%食盐水漱口,然后用消毒三棱针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个刺激点,迅速点刺10~20下,然后将芥末敷于面颊外侧相应部位,约相当于下关、颊车、地仓3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阳等穴。敷后12~24小时取下。局部红肿,起水泡,宜按烫伤治疗。敷药后如出现热痛或流泪等,系正常现象,多在4小时左右停止。
上述方法,可单用一种,亦可轮用。一、二两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应用。
(三)疗效评价
穴位贴敷法治疗本病患者869例,痊愈668例(76.9%),显效111例(12.8%),有效67例(7.7%),无效23例(2.6%),总有效率为97.4%[15~18]。
针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地仓、颊车、太阳。
配穴:睛明、承浆、听会、大迎、丝竹空。
阿是穴位置:颧髎穴下后方1寸许。
(二)治法
主穴每次用1组,交替轮用。配穴为透针所到之止穴,据主穴需要而定。第一组阿是穴,以28或30号毫针进3针,分别自皮下透向睛明、地仓、颊车,施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运针1~2分钟后,出针,然后在针处拔火罐10~15分钟。第二组,在患侧地仓进2针,沿皮透刺至承浆;再从颊车进针2支沿皮透刺到听会和大迎穴;太阳进针2支,沿皮透刺至丝竹空和四白穴,留针20分钟。上述2组均为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平时嘱患者自行按摩患部。
(三)疗效评价
以多针透刺配合拔火罐,共治800例,结果痊愈783例(97.9%),显效12例(1.5%)有效5例(0.6%),有效率达到100%[19]。
温针
(一)取穴
主穴:下关。
配穴:颊车、地仓、颧髎、太阳、四白、迎香、阳白、水沟、承浆、牵正。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酌加配穴3~4穴,交替轮用。下关穴取患侧,以28号毫针深剌得气后,针柄上置一1寸长之艾条段,距皮肤约1寸左右,点燃灸灼,以病人感温热为度,待艾段燃尽出针。备用穴采用针剌或透剌之法。下关穴温针,也可用95%酒精中浸过之棉球,燃着后烧针,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第一疗程每日一次,共针10次,停针3~5天,继续下一疗程,改为隔日1次。
(三)疗效观察
共观察237例,结果痊愈196例(82.7%),显效21例(8.9%),有效18例(7.6%),无效2例(0.8%),总有效率99.2%[20~22]。
电针加穴位红外线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阳白、下关、地仓、禾髎、鱼腰。
配穴:翳风、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先以毫针刺,提插结合捻转手法持续1分钟后,即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面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宜,刺激15~20分钟。取针后,用红外线灯照射,灯与皮肤距离为31~40厘米左右,照射时间约15~20分钟。为防止红外线损伤眼睛,照射前,宜以3×3厘米纱布数层将患者双眼盖住。在照射过程中,要调整灯距,以免灼伤皮肤。亦可电针后,留针照射。照射完毕出针,再按摩10~15分钟。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观察221例,有效率在98~100%之间[23~25]。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夹脊颈1~7,地仓、四白、阳白、下关;2、臼间、纠正;3、上2(腕踝针穴)。
配穴:攒竹、迎香、翳风、合谷、足三里。
臼间穴位置:口腔内后壁,上下臼齿咬合线上。
纠正穴位置:手小指尺侧指掌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可取1组,亦可2组或3组综合取用。疗效不满意时,可酌加或改用配穴。第1组穴操作法:先取体穴2~3个,行透刺法,法同前述。在留针期间,以皮肤针叩刺夹脊颈1~7,包括督脉及椎旁,反复以中等度手法叩刺3~5遍,然后用艾条温灸至穴区潮红。第2组穴,针尖朝向屏间切迹底水平线进针,针深约2寸,提插2~3次,得气后即予出针;纠正穴可用28号毫针深刺,透合谷穴,略作捻转,使针感强烈后出针。患侧颊内粘膜如有瘀血,可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第3组上2区,相当于内关穴而稍低些。用32号毫针2寸长,成30度角速刺入皮内,进后,放平针体,使针尖向肘部并与前臂平行,在皮下缓缓送入1.5寸左后,患者应无疼痛或酸麻胀等感觉,留针30分钟。第一、二组穴宜隔日1次,第3组穴可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2例,痊愈339例(49.7%),显效188例(27.6%),有效98例(14.4%),无效47例(6.9%),总有效率93.1%[26~2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为口腔内粘膜刺区,共三个。后区:患侧大臼齿对侧;中区:串侧小臼齿对侧;前区:患侧上下犬齿对侧。
(二)治法
每次可选定一个刺区。上部病变较重者取后区,中部病变较重者取中区,下部病变较重者取前区。如病程短者,可探寻得口腔粘膜的麻痹区或硬结处。治疗时,先令患者用温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再以消毒之铍针(如无铍针可用手术刀代替)在选好之刺区,对口腔粘膜划割,作斜切口,长1.0~1.5厘米,深0.1~0.3厘米(小儿酌减)。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按摩挤压,并以压舌板向下刮血,体壮多出,体弱少出,直至血色鲜红为止。术后以5%盐水棉块蘸少许白糖敷贴刺血处。上法每日或隔日施行1次。注意:操作时应严格消毒,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用本法。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248例,结果痊愈828例,显效247例,有效16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9.2%[29]。
苇管器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道口。
(二)治法
先应制作苇管器这一灸具。施灸时,令病人取卧位,将纯艾制成半个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在苇管器半个鸭嘴形处,用线香点燃后,将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耳道内。施灸时,以耳部感到温热为宜,一般皮肤温度约升高2~3℃,每次灸3~9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1例,结果治愈3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20]。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阳白透鱼腰、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颧髎透迎香、颧髎透地仓、颧髎透夹承浆、颊车透颧髎、下关透颧髎。
(二)治法
一般每次取三对穴,交替应用。 按所透两穴之间的距离选 取相应长度的毫针,以15度夹角的方向行沿皮透剌至预定穴区。透剌完毕,以食、拇指将针柄向一个方向捻转,直到针下出现阻滞而不能作单方向旋捻时,再行牵拉:紧握针柄,向透剌相反方向进行快速、轻柔、有弹性的牵拉,每组穴牵拉3分钟左右,每隔10分钟行上述方法一次。共3~4次。在最后一次时,将瘫痪肌群牵拉至与患侧基本对称的位置,并以胶布固定针柄 ,留针1小时后,反捻针柄取针。第一个月隔日针1次,第二个月隔2日针1 次,第三个月隔3日针1 次,一般须治三个月。

‘陆’ 面部神经麻癖怎样最快治

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一:三步一体疗法 该方法是以数十种苗藏稀有名贵药材,通过现代高科技纳米萃取浓缩技术提练出高效的药物活性因子。该因子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进入人体后被迅速吸收,直达病灶。药物持久地供养面部组织和神经末梢,从组织神经细胞内部修复断裂的神经细胞链,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迅速疏通经络,改善面部微循环,恢复肌肉组织活力和弹性,定向矫正,全面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和血管,从而使面神经疾病迅速得到彻底康复。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 方法二:针灸 俗话说,针灸取穴,还是从中医理论来着手:面瘫是风邪侵袭经络,所以治疗重点是把经络的“风”驱除掉。中医分阴阳,取穴的时候一般以头面部阳经穴位为主,比如:印堂、阳白、四白、承浆、鱼腰、迎香、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等穴位,一般在面瘫局部(半边脸)上要用到10个以上的穴位,以浅刺、斜刺、透刺手法为主,除了面部取穴以外,也要配合在耳后、手上取穴。如果穴位或手法不对都是很难治愈的,而且针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天),缺点:针灸疗法是损伤性治疗、穴位或手法不对容易留下后遗症、针灸有疼痛感。 要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使面瘫更好的治疗。

阅读全文

与左脑和面部麻按什么穴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86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643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123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060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669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687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641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002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218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451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266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447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468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268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118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352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435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757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373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