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药品储存的问题
药品储存受温度、湿度、光线、空气、储存时间以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每种药品的包装上和说明书中都会有【贮藏】这一项,里面会列出药品的储存条件,这些储存条件都有其严格对应的要求。
2哪些药品需冷藏储存?
有些药品在常温或高温下极易变质失效,应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这些药品通常在包装上注明了贮藏温度。例如:
注射剂:重组人胰岛素及所有的胰岛素制剂;
口服药:西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中药阿胶、当归片、人参等;
外用药: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爱尔凯因)、受热易变形的放于肛门的栓剂、阴道栓剂等。
1.不是所有的药品都适合放在冰箱中储存,除非是强调需要冷藏的特殊药品,一般药品不建议放冰箱。因为冰箱潮湿的环境对一般药品的性状会有影响。例如已开封的水剂放入冰箱保存,导致液体药剂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或糖分被结晶,使药物变质。
2.有些生物制剂,如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等字样的药品,不能置于冰冻层,因为在药品冻融过程中,会造成药品效价的降低,影响药品疗效。
3.开封前后要求不同。还要提醒患者的是,有些药品在开封前长期保存和开封使用后短期存储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优泌林和诺和灵,在使用前要求2-8℃冰箱冷藏,一经开封使用后,只需25℃以下保存,可存放约4周。若室温环境超30℃必须存放在冰箱的情况下,需用前使药品恢复至室温。还有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开始使用后也不需要冷藏,可室温放置约4周。
3哪些药品需密闭、密封、防潮储存?
大多数药品受湿度、空气、微生物影响比较大,容易水解失效,都需要密闭、防潮保存。因此不能保存在浴室、厨房和床柜下阴暗潮湿的地方,应选择放置在地势较高的、湿度适中的地方或干燥箱内。
易吸潮变质药品:有些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后的药品可出现溶化、发霉,发酵、粘连等现象,不能再用。如阿司匹林、胰酶、酵母片、复方甘草片、阿卡波糖(拜糖苹)、维生素B1、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小柴胡冲剂、枸杞子、党参、中药丸剂以及各种胶囊剂等。因此,这类药品最好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包装密封。
㈡ 如何让药物保存好
防潮:有些药物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水解失效。如:干酵母、VB1片、复方甘草片等,最好此类药物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塞紧瓶盖。
防意外:将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决不能同家庭储备的药品混放,以免发生意外。原封不动: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如果不方便使用原包装,最好选用干净的小瓶盛装,将药物的名称、服法、剂量等清楚地写在胶布上,然后贴在包装瓶上。用剩的药如不想保存,应在丢弃前把药物从包装中倒出,防止他人误食误用。
避光: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制剂,而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见光后会变色,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因此,储存药物要注意避光。
注意失效期: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如储备药品出现以下情况,则不能再用: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
建药品档案:建一张药品明确卡,将药品分门别类。可先将储备药品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再按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制成表单,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起到方便、安全用药的作用。
㈢ 药放冰箱里保存好吗
部分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相关说明参看药品的说明书。
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上都会标明药物所需的储存状态是常温、阴凉处还是冷藏等。常温表示药品放置温度需在2℃-30℃之间,阴凉处指2℃-20℃,冷藏指2℃~8℃。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注意观看药品说明书中的标示,将药品储藏在适合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注明阴凉处或者冷藏的药品都应该放进冰箱里储藏。
不能放的药品:
1、常见的糖浆类药物如止咳糖浆,低温储藏会致溶解度降低,析出糖和药物等沉淀,导致药物浓度改变,服用后会影响药效,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一般来说,糖浆最佳保存温度在10~30摄氏度,避免阳光直射,开瓶后保质期为1个月。
2、皮肤外用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扶他林软膏、皮炎平软膏、硝酸甘油软膏等,不宜低温保存。温度过低,会致药物分层及软膏溶剂本身发生化学变化,影响浓度和药效。这类药物要放在室温环境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3、气雾剂、喷雾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等不宜低温保存,否则易发生喷药不畅,药雾不均匀等。因为低温会导致药罐内外压差变小,抛射剂(药物的喷射动力来源)气化不完全。
4、一些注射剂如胰岛素针剂开始使用后,不宜放在冰箱。若将它反复置于冷热环境中,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成注射量不准,更易失效。并且冷藏保存的胰岛素,如果在未恢复到室温前就注射,会引起疼痛,也会增加对皮下组织的刺激。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胰岛素等,在不超过30摄氏度、阴凉室温环境中可保存1个月左右。
(3)油性大的药物怎么保存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将药品尤其是开封后的药品放入密封的塑料盒或瓶中,再放入冰箱,可以防止药品受潮。
2、药品与冰箱之间至少留1-2厘米的空隙。
3、最好在放置药品的位置放个温度计,以监测冷藏室内的温度。
总之,按照正确的方式储藏药品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也很难保证不会有其他原因导致药品变质,因此吃药之前必须先检查。一旦发现药品与原有的性状不同,即使药品仍在有效期内也应停止使用。另外,如果在冷藏室保存的药品发生冻结,即使化冻后外观没有发生变化,该药品也不能再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多数人不知道 冰箱该如何存放药品?
望采纳。
㈣ 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藏吗
一般的药物不能冷藏的,有些非处方药是必须冷藏的,还有部分维他命可以冷藏。
一般的口服药、外用药、注射剂大都不需要,因为这些药的保存温度在18-25度左右,(常温避光保存)而冰箱的温度都在10度以下;一些血液制品比如白蛋白,静丙之类还有就是说明书要求保存在10度以下的药品就需要保存在冰箱。
一般都含有糖浆成分,细菌正喜欢冰箱这样的环境,只要开启冰箱1次,就会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冰箱内外的温度有差异,药品进进出出反而更容易受潮,进而缩短保质期。
除非是强调需要冷藏的特殊药品,一般药品并不建议放冰箱。放冰箱保存的药品一旦拿出来服用,忘了放回去,温度升高,更容易凝结水珠,使药品潮湿变质。
(4)油性大的药物怎么保存扩展阅读:
药物保藏注意事项:
1、分类收纳:
药箱里的药物建议按用途归类,标签好。同时药箱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儿童误拿误服。
2、注意贮存条件
药物会因为光、热、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因此要避免高温、光照、潮湿,大多药品的保存常温(0-30℃)即可,有的要求阴凉(0-20℃)、避光。某些特殊药品明确的要求放在“冷处”,即2-10℃,则需要放置冰箱的冷藏室保管。
3、注意有效期和失效期:
和食品一样,药品也有有效期和失效期,一旦过了有效期,就不建议再使用药物。同时药物在开封之后,有效期会缩短到2周或者几个月。因此家用药箱的药物在购置时,选择有效期时间长的;
药品一旦开封,最好标注开封日期,在开封使用期限内尽快使用。定期检查药物,一旦发现过期,或者有变质的现象,应当及时丢弃,更换新药品,以免误用。
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药品应存放于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有一些固体药品,容易吸潮结块,如阿斯匹林就会因为潮湿而分解,会产生对胃部有害的物质。
各种胶囊剂、糖衣片(多酶片、呋喃妥因片)、颗粒剂、散剂(如思密达)、泡腾片(如克霉唑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剂型的药物也很容易吸潮。
㈤ 药品可以放进冰箱里么
有些可以放,
但中药不宜放在冰箱里,药材放入冰箱内,和其他食物混放时间一长,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材内,而且容易受潮,破坏了药材的药性,所以对一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鹿茸、天麻、党参等,若需长期保存,可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瓶内,然后投入适量用文火炒至暗黄的糯米,待晾凉后放入,将瓶盖封严,搁置在阴凉通风处。 而且存贮食物的电冰箱不宜同时储藏化学药品
另补充:中药材最怕生虫受潮家里珍藏的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麝香等名贵中药,在夏季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虫、受潮。必须把它们放在低温环境下隔绝空气贮存,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它们晒干后,分别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储存。人参应先盖上白纸晒干,盖纸的目的是防止人参变色,晒干后放入塑料袋,并放入2-3粒花椒防虫,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但不能放入冷冻室,以免冷冻变质。麝香受潮后香气容易挥发,要放入玻璃瓶,并用蜡封口,再放入冰箱保存。冬虫夏草晾干后装入密闭塑料袋,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一些易生虫的中药材,要仔细检查是否生虫,如生虫了,要把虫剔除干净后,晒干放入密闭塑料袋保存。
请人代煎中药不宜多很多人由于家里有人常年服用中药,为了图方便常常一次抓很多帖中药放在家里,或请药店代煎很多袋药拿回家慢慢服用。这种做法在夏天不可取,煎好的中药即使放入冰箱,放置时间一长,还是容易出现沉淀变质。因此,夏天请人代煎药,最好一次不要超过五六袋。
西药应区别情形储存夏季高温还常会影响西药的化学成分,使一些成分出现不稳定。因此,了解各种剂型的储藏条件,按照储藏条件来存放是很必要的。例如说明书标明常温储存是指10-30℃储存,冷储存是指2-10℃储存,凉暗处储存是指在避光且不超过20℃的地方储存,阴凉处储存是指在不超过20℃的地方储存。常见的维生素C等怕光药品注意避光保存,胶囊、冲剂、栓剂等制剂则应注意防热保存,此外,各种散装的西药要注意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瓶,内服药和外用药不能放在一起,否则容易串味。
有些西药不能进冰箱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把所有西药放入冰箱冷藏,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多药不宜放进冰箱。生物制剂如胃蛋白酶、胰岛素、人血白蛋白等,对热特别敏感,应放入冰箱冷藏;滴眼液、洗剂等外用药品也最好放入冰箱。不宜进冰箱的药品主要有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外用的乳膏,因为大部分糖浆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效降低。而乳膏温度过低可引起水油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这些药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㈥ 常用药品应该如何存放最安全
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困扰:吃不完或暂时用不到的药品想留到下次使用,可是往往还没过有效期就变质了。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线、湿气和温度等。药品保存的首要原则就是避光、避潮湿、避热。药品最好存放在干燥且阴凉的环境下,如暗处的抽屉等。不可存放在浴室,以免药品受潮破坏药性。因此,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准确地存放药品,无疑可以延长药品的寿命。
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塞冰箱!药品的保存温度其实很多元,世界卫生组织归纳出以下几种可能性:
冷冻 维持-20°C,疫苗通常以此温度保存,并由专业机构设立相关保存设施。
冷藏 介于2°-8°C,通常指家用冰箱的下层柜,例如糖尿病患者须施打的胰岛素在拆封/未拆封时宜存放于4°C的环境中。这个温度区间也可用来短期存放疫苗。
阴凉 介于8°-15°C。
常温 介于15°-25°C。
湿气、光线亦不受药品欢迎
除了温度之外,潮湿、光线也是造成药品变质的因素,例如阿斯匹林 (Aspirin) 就会因为高温或潮湿而分解,产生对胃部有害的物质。以湿度来说,世卫组织建议药品应存放于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
透过以上说明,可以发现药品的保存环境不是只有冷藏一途,下回想把药品塞进冰箱前,仔细回想医生或药师的嘱咐,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一般来说,药品分为“外用药”与“内服药”,两者使用方法不同,若是放在同个容器中可能会导致误食外用药的情况,“分开存放”才是正确的选择。
㈦ 保存药物的基本要求
不知您要知道的是专业药品储存要求?还是个人家庭药品储存要求?不过我还是提供你专业的知识吧,比较具体,你也可从中得到参考,并从中找到您所需要的:
一、药品储存的设施条件 按照GSP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略).
二、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仓库。其中冷库温度为2~10℃;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为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三、 药品仓储管理 药品存储要按照安全、方便节约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储存分区、分库管理。堆码合理、整齐、牢固、做到无倒置现象。
1. “六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区存放;性能相互影响的药分库存放,根据药品要求的储存条件(冷藏、阴凉、常温)分库储存。名称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药品分开(隔垛)存放;药品与非药品分库存放;同品种不同批号的要按效期隔开存放并作明显的效期标志。
2. “堆码三距”:垛间通道距离不小于60cm;垛与墙、垛与梁、垛与柱间距不小于30cm;垛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药品不准触地,靠墙且便于查看.
3. “三色标管理”:待验药品、退货待验、停售待查的药品黄色标记;合格品、待发品绿色标记;不合格品红色标记。
4. “温湿度管理”:严格仓库的温湿度管理,坚持每日2次按时观察库内外温湿度,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气候情况及时调控温湿度并作好温湿度调控记录及调控记录及调控设备的运行记录,保证仓储条件符合要求。
5. “药品催调管理”:电脑设置好,对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半年的药品分别自动提示。销售退回的药品、效期短,近效期一年以下的药品、不易保存、易变质的药品也列入催销表中。
6. 仓库须按照清洁卫生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扫除,保持库房,货架清洁,同时还要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热、防虫、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四、退货药品,不合格药品,特殊管理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另还有具体规定(略)
㈧ 药物的保管原则
药物保存三原则:密闭·低温·避光
各种药物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期限的药物会失去疗效,甚至变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不能再用。但如果药物保存不善,虽然在有效期内也会失效、变质,故药物的保存非常重要。
不同药物的保存方法不同,但亦有共同原则,那就是密闭、低温、避光保存。
密闭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如胶丸、胶囊等吸潮后易崩解),也可以避免药物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氧气发生反应而变质(如氨茶碱、水杨酸钠、巴比妥钠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鱼肝油则可以氧化变质),还可以防止药物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易挥发,而硫酸亚铁、阿托品等则易风化)。密闭保存要求将药物用干燥玻璃瓶装好后用橡皮塞盖紧或蜡封,开启后要随时盖紧,及时将药物使用完;对于用气泡眼包装的药品则需要保护好外面的铝箔,以免破损。
低温不仅可以避免胰岛素、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等生物制品类药物因受热而变质,也可以避免甘油栓等药物受热变形,还可以避免乙醚、无水酒精等药物受热挥发甚至爆炸。低温一般是指4℃左右。
避光可以避免硝酸银、硝普钠等药物见光分解,避光保存要求将药物放在有色瓶内或能够避光的纸盒或容器内,或瓶外用黑色的纸或布包扎。需避光的药物一般在出厂时都具有这些避光措施,病人和家属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更换包装或撕毁外面的包装纸。
大多数药物按上述方法保存都可以保证疗效,有些须特殊保存的药物,则须按说明书做特殊处理。此外,药物还需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孩子误服而中毒。
㈨ 药品应该如何保存
药品保存方法:
1、不同种类的药品切忌混合保存: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外用药和内服药、有特殊气味或有毒的药品均应分别存放;
2、药品应密封存放:玻璃瓶包装药物要封好瓶口,其它材料包装的药物要包扎严实;易挥发的药品,如碘酒、樟脑、酒精等更应密封保存,避免强光和火;
3、特殊药品冷藏保存:有些药品在常温下只能短暂保存,故应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否则容易变质失效;
4、中药应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发霉、虫蛀;
5、各种药品均应保留标签:尽量保持原标签的完整。脱落、模糊不清的标签要重新补贴,保留原有药品的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6、及时清理过期、变质药品:药品都有有效期,过期、发霉变质药品要及时清理出家庭药箱。
(9)油性大的药物怎么保存扩展阅读:
从外观上如何判断药效:
1、药片变色。如白色药片变黄、变黑、变红或出现霉点、斑点,均显示已变质失效,不可再服。
2、冲剂、糖浆剂变味。冲剂和糖浆剂失效往往会出现异味(发酵味),有的也发霉。
3、无有效日期的注射药失效,一般都会发黄或颜色加深,有的变混浊,有的长出絮状物。
4、糖衣片失效,往往出现暴裂、异色斑块或斑点、自溶、变黑、发霉。
㈩ 含挥发油的天然药物宜采用什么方法干燥
浸渍法。
将固体粉末或一定形状及尺寸的已成型的固体(载体或含主体的催化剂)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主、助催化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分离残液。这样,活性组分就以离子或化合物的形式附着在固体上,这种方法谓之浸渍法。
(10)油性大的药物怎么保存扩展阅读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
(一)空气:成分复杂主要因素有,水分(受潮、返潮)、氧气(氧化、分解)、灰尘(污染)、微生物(生虫、霉变)。在保管中需根据季节和药品的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二)温度: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三)湿度: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