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垂体可以用盐水配嘛
垂体后叶素能够被用在催产或者引产,通常垂体后叶素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呢?
垂体后叶素可静注或静滴,静滴加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500ml稀释后慢滴,静注加5%葡萄糖20ml稀释慢注。大量肺咯血,静注10单位。
如果用于催产和引产时,2.5-5单位用生理盐水稀释到0.01单位/ ml,静脉点滴,起始不超过0.001-0.002单位/分钟,每15—30分钟增加0.001-0.002单位,直至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相似。最快0.02单位/分钟。
通常孕妈妈要对自己胎动情况进行监控,在如果已经到了妊娠期40周之后,可以大概隔了3-7天的时间就来复查一次胎心监测,也可以进行B超来了解一些自身羊水量。
㈡ 死者因注射大量丙泊酚后死亡后验尸可以验出结果吗
如果丙泊酚引起死亡,可查出横纹肌溶解
㈢ 丙泊酚注射液对智力有影响吗急
药理毒理:本品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剂量时,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GABA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催眠效应,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2.5mg/kg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本品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应用丙泊酚可使血浆皮质激素浓度下降,但肾上腺皮质对外源性皮质激素反应正常。
药代动力学:丙泊酚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及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丙泊酚分布广泛,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升/分钟)。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丙泊酚和相应的无活性的醌醇结合物,该结合物从尿中排泄。当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当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其药物动力学是线性的。
用法用量:使用丙泊酚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药。丙泊酚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作为全身麻醉以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的剂量较低。1.麻醉给药: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药4ml(40mg)]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2.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的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的浓度。持续输注所需的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常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的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2.5ml(25mg)至 5.0ml(50mg)的量。3.ICU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的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0.3?0.4毫克/公斤/小时的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4.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病人有肢体动时,以0.5mg/kg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年龄超过55岁的病人应在给药时观察病人的反应,通常麻醉诱导所需的剂量可能较低。儿童不建议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推荐丙泊酚作业小儿镇静药物使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建议缓慢给予丙泊酚直至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剂量应根据年龄和/或体重调节。年龄超过8岁的多数病人,麻醉诱导需要约2.5mg/kg;低于该年龄所需药量可能更大;ASAⅢ级和Ⅳ级的小儿建议用较低的剂量。用于小儿麻醉维持:通过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能够维持麻醉所要求的深度所需的给药速率在病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别,能常4?12mg/kg/小时的给药速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5.给药方式: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直接用于输注。当使用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直接输注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存放于PVC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稀释度不超过1∶5(2mg/ml)。用于麻醉诱导部分的丙泊酚注射液,可以以小于20∶1的比例与0.5%或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使用。稀释液应无菌制备,给药前配制。该稀释液在6小时内是稳定的。
不良反应:
禁忌症:对丙泊酚或其中的乳化剂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丙泊酚注射液应该由受过训练的麻醉医师或加强监护病房医生来给药。用药期间应保持呼吸道畅通,备有人工通气和供氧设备。丙泊酚注射液不应由外科医师或诊断性手术医师给药。病人全身麻醉后必须保证完全苏醒后方能出院。2.癫痫病人使用丙泊酚可能有惊厥的危险。3.对于心脏,呼吸道或循环血流量减少及衰弱的病人,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与其它麻醉药一样应该谨慎。4.丙泊酚注射液若与其它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合用时应该考虑静脉给予抗胆碱能药物。5.脂肪代谢紊乱或必须谨慎使用脂肪乳剂的病人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应谨慎。6.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前应该摇匀。输注过程不得使用串联有终端过滤器的输液装置。一次使用后的丙泊酚注射液所余无论多少,均应该丢弃。不得留作下次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妊娠期间不应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但在终止妊娠时,可以使用丙泊酚注射液。2.产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丙泊酚注射液。
儿童用药: 丙泊酚用于儿童诱导后无论是吸入麻醉药,还是维持,会导致心率减慢,心率下降10%-20%,但丙泊酚本身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三岁以内儿童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应以静脉滴注给药以观察病人反应,年龄超过55岁的病人,麻醉诱导所给的丙泊酚剂量应酌减。
药物相互作用: 动物和临床实验证实,丙泊酚和吸入麻醉药、肌松药伍用,相互间无相关作用,和地西泮、咪达唑仑合用时延长睡眠时间,阿片类药物增强其呼吸抑制作用。
是啊!对智力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后天的不会照成太大的影响。儿童不建议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尤其三岁(包括三岁)以下的儿童。
㈣ 镇静剂有哪些
ICU常用镇静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1.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能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对皮层的激醒,抑制边缘系统神经元活动,产生剂量相关的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顺行性遗忘作用,无镇痛作用,使用个体差异较大,经肝肾代谢,长时间应用可引起蓄积,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地西泮具有抗焦虑和抗惊厥作用,大剂量可引起一定的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静脉注射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单次给药起效快,苏醒快,可用于急性躁动患者治疗。其代谢产物去甲基西泮和奥沙西泮有类似地西泮的药理活性,半衰期长达20~50h,反复用药易引起体内蓄积,负荷剂量为5~10mg。
咪达唑仑为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衍生物,作用强度是地西泮的2~3倍。起效快,2~4min达中枢峰效应,半衰期1.5~3.5h,大剂量对呼吸血压抑制明显。其代谢产物α-羟基咪达唑仑具有药理活性,特别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易蓄积,临床一般短期使用(<72h),否则难以预测清醒和拔管时间。常用负荷剂量为0.01~0.05mg/kg,维持剂量为0.02~0.1mg/(kg·h)。
劳拉西泮目前在国内应用不多。国外常用于ICU的长期镇静,起效慢,半衰期长,不适于治疗急性躁动。对呼吸及血压影响较小,易蓄积,长时间应用其溶剂丙二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代谢性酸中毒高渗透压状态。
2.非苯二氮卓类:丙泊酚为γ受体激动剂,起效快,半衰期短,大剂量应用丙泊酚时对呼吸及心血管抑制作用明显,可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降低脑氧耗代谢率。短期使用无明显蓄积作用,长期使用可致周围组织饱和,延长作用时间。常用负荷剂量为1~3mg/kg,维持剂量0.5~4mg/(kg·h)。长期或大量使用后需监测甘油三酯水平,并考虑其在营养支持中提供的能量。丙泊酚输注综合征(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PRIS)是最新被认识的与丙泊酚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一般指长时间大剂量丙泊酚输注后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高脂血症和心力衰竭伴肝脏肿大并最终导致死亡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发现还有横纹肌溶解、高钾血症、肾衰竭、难治性心律失常、肝脏脂肪浸润、肝衰竭等。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共同结局是心血管系统衰竭。PRIS一旦发展,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其对液体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不敏感。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酸中毒和脂质代谢,综合其他支持治疗有望扭转PRIS的进展。目前认为控制丙泊酚的输注速度和剂量对预防PRIS的发生尤其重要,尽量避免连续48h输注丙泊酚大于4mg/(kg·h),一旦怀疑可能发生PRIS,应立即停用丙泊酚,改用其他镇静药物。
右美托嘧啶为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蓝斑部位,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发挥镇静和镇痛作用。经肝脏代谢,肝功不全患者其半衰期会延长。快速推注可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低血压和抗交感作用有关,高血压的发生和药物与外周血管平滑肌α2β受体作用有关。因其兼具镇静与镇痛双重作用,对呼吸抑制作用弱,安全性较高,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其用于ICU患者的镇静。常用负荷剂量为1μg/kg,维持剂量为0.2~0.7μg/(kg·h)。
㈤ 注射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用法用量
使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5ml溶解。与其它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剂一样,建议在使用本品过程中检测神经肌肉功能以满足个体化剂量的要求。静脉单次注射给药用法成人剂量气管插管:本品用于成人插管的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5mg或遵医嘱。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按此剂量给予本品,120秒后即可达到良好至极佳的插管条件。高剂量可以缩短对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起效时间。下表总结了阿片类(硫喷妥钠/芬太尼/咪唑安定)或丙泊酚麻醉的健康成年病人每公斤体重注射0.1~0.4mg本品后的平均药效学数据。首次给药剂量 麻醉背景 达90%抑制的时间 达最大抑制的时间 自然恢复至25%的时间(mg/kg) T*(分) T*(分) T*(分) 0.1 阿片类 3.4 4.8 45 0.15 丙泊酚 2.6 3.5 55 0.2 阿片类 2.4 2.9 65 0.4 阿片类 1.5 1.9 91*:对尺神经进行超强的电刺激后,拇内收肌的单次颤搐反应或四个成串刺激的第一次颤搐反应。用恩氟烷或异氟烷麻醉可使本品首剂的临床有效时程延长约15%。维持用药:采用维持剂量延长本品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对以阿片类或丙泊酚麻醉的病人,给予0.03mg/公斤体重的本品可以继续产生大约20分钟临床有效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连续使用维持剂量不会导致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延长。自然恢复:神经肌肉阻滞一旦进行自然恢复,其恢复速度与本品给药量无关。当使用阿片类或丙泊酚进行麻醉时,从25%~75%及5%~95%恢复的平均时间分别约为13和30分钟。拮抗:给予标准剂量抗胆碱药物可以很容易地拮抗本品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T1平均达10%恢复时给予拮抗剂,从25%到75%恢复及到临床完全恢复(T4/T1≥0.7)的平均时间分别约为4分钟和9分钟。2~12岁的儿童的给药剂量2~12岁儿童的首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的推荐给药剂量为0.1mg/公斤体重,并在5~10秒内进行。下表为阿片类麻醉时平均药效学数据。在相同的麻醉背景下,以0.1mg/公斤体重的剂量给药,儿童比成人起效时间快,临床作用时间短且自行恢复快。首次给药剂量 麻醉背景 达90%抑制的时间 达最大抑制的时间 自然恢复至25%的时间(mg/kg) (分钟) (分钟) (分钟) 0.1 阿片类 1.7 2.8 28气管插管:虽然尚无对该年龄组进行插管前给药的特别研究报告,但鉴于儿童起效时间比成人快这一特点可以推测:给药后2分钟内即可插管。维持用药:追加使用本品可以维持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以氟烷麻醉时,给予0.02mg/kg(体重)的药量,可以继续维持约9分钟临床有效的神经肌肉阻滞。连续追加剂量不会引起蓄积效应。自然恢复:以阿片类麻醉时,从25%到75%恢复和从5%到95%恢复所需时间分别约为10分钟和25分钟。拮抗:给予标准剂量抗胆碱药物可以很容易地逆转本品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T1平均达13%恢复时给予拮抗剂,从25%到75%恢复的平均时间及到临床完全恢复(T4/T1≥0.7)的平均时间分别约为2分钟和5分钟。静脉输注给药成人和2~12岁儿童的用药剂量:连续输注本品可以维持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在出现自然恢复迹象后要维持89%-99%的T1抑制,推荐首先以3g/kg/min(0.18mg/kg/hr)的速度输注,一旦达到稳定状态后,大部分病人只需要以1~2g/kg/min(0.06-0.12mg/kg/hr)的速度连续输注,即可维持阻滞作用。当采用异氟烷或恩氟烷麻醉时,本品的输注速率可减少高达40%。(见药物相互作用)输注速度取决于输注溶液中顺阿曲库铵的浓度、神经肌肉阻滞所要达到的程度和病人的体重。下表是未稀释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的给药方法。2mg/ml的顺阿曲库铵的输注速度:病人体重(kg) 剂 量(μg/kg/min) 输注速度 1.0 1.5 2.0 3.0 20 0.6 0.9 1.2 1.8 ml/hr 70 2.1 3.2 4.2 6.3 ml/hr 100 3.0 4.5 6.0 9.0 ml/hr连续恒速输注本品并不会引起对神经肌肉阻滞效应持续地加强或减弱。停止输注本品后,神经肌肉阻滞的自然恢复速度与单次注射给药后的情况类似。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目前尚无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资料,故无法提供推荐剂量。老年患者的剂量:老年人用药量无需调整,其药效动力学特性与年轻的成年病人类似。但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药物一样,用于老年人时起效可能稍慢。肾脏功能损害病人的剂量:肾衰病人无需调整用药剂量。此类病人本品的药效动力学特点与肾功能正常的病人类似,仅起效时间稍慢。肝脏功能损害病人的剂量:晚期肝病病人无需调整用药剂量,此类病人本品的药效动力学特点与肝功能正常的病人类似,但起效时间稍快。患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剂量:曾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成年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I-III级)快速(5-10秒)静脉注射本品,在研究剂量下(0.4mg/kg,8倍的ED95)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血管作用。然而,在此病人群中,使用0.3mg/kg剂量以上的数据有限。本品尚未用于儿童心脏手术中。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的剂量:可将本品通过静脉注射和/或静脉输注方式给予成年ICU病人。对成年ICU病人推荐的起始输注速度为3g/kg/min(0.18mg/kg/hr)。但不同病人对药物的需求量有广泛的个体差异,并会随时间变化而增加或减少。临床研究中平均输注速度为3g/kg/min【范围0.5~10.2g/kg/min(0.03~0.6mg/kg/hr)】。ICU病人长期(长达六天)输注本品后,完全自然恢复所需的平均时间约为50分钟。5mg/ml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的输注速率病人体重 剂 量(μg/kg/min) 输注速度 (kg) 1.0 1.5 2.0 3.0 70 0.8 1.2 1.7 2.5 ml/hr 100 1.2 1.8 2.4 3.6 ml/hrICU病人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后的恢复情况与输注时间无关。不相容性已证明本品在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中出现降解产物的速度较下列‘使用指南’项所列的输注液更快。因此不推荐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作为本品的稀释液。因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只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所以不能与碱性溶液共用注射器或同时给药(如硫喷妥钠)。它与酮咯酸氨丁三醇或丙泊酚注射乳剂不相容。使用指南稀释后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应在聚氯乙烯或聚丙烯容器中存放。在5-25C下,稀释后浓度为0.1~2mg/ml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于至少12小时内,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稀释溶剂可以是下列溶液:氯化钠(0.9%w/V)静脉注射液;葡萄糖(5%w/V)静脉注射液;氯化钠(0.18%w/V)和葡萄糖(4%w/V)静脉注射液;氯化钠(0.45%w/V)和葡萄糖(2.5%w/V)静脉注射液。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与下列常用的围术期药物具有相容性,如:盐酸阿芬太尼、氟哌利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咪达唑仑和枸橼酸舒芬太尼,合用时可通过三通管进行静脉输注。如其他药物与本品用同一针管或套管给药,建议每注射一种药物后以适量的静脉输注液(如0.9%w/v氯化钠静脉输注液)将药物冲进。与其它静脉用药类似,如选择在小静脉注射本品时,注射后,需以适量的静脉输液(如0.9%w/v的氯化钠静脉注射液)将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冲进该静脉。
㈥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的用法用量
使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5ml溶解。与其它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剂一样,建议在使用本品过程中监测神经肌肉功能以满足个体化剂量的要求。 静脉单次注射给药用法成人剂量气管插管:本品用于成人插管的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5mg或遵医嘱。用丙泊酸诱导麻醉后,按此剂量给予本品,120秒后即可达到良好至极佳的插管条件。高剂量可以缩短对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起效时间。下表总结了阿片类(硫喷妥钠/芬太尼解唑安定)或丙泊酚麻醉的健康成年病人每公斤体重注射0.1 - 0.4mg本品后的平均药效学数据。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407211654240415.jpg用恩氟烷或异氟院麻醉可使本品首剂的临床有效时程延长约15%。维持用药:采用维持剂量延长本品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对以阿片类或丙泊酚麻醉的病人,给予0.03mg/公斤体重的本品可以继续产生 大约20分钟临床有效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连续使用维持剂量不会导致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延长。自然恢复:神经肌肉阻滞一旦进行自然恢复,其恢复速度与本品给药量无关。当使用阿片类或丙泊酌进行麻醉时,从25%〜75%及5% 〜95%恢复的平均时间分别约为13和30分钟。拮抗:给予标准剂量抗胆碱药物可以很容易地拮抗本品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T1平均达10%恢复时给予拮抗剂,从25%到75%恢复及 到临床完全恢复(T4/T1≥O.7)的平均时间分别约为4分钟和9分钟。2 -12岁的儿童的给药剂量2~12岁儿童的首剂顺苯磺酸阿曲库按注射液的推荐给药剂量为O.lmg/公斤体重,并在5〜10秒内进行。下表为阿片类麻醉时平均药效学数据。在相同的麻醉背景下,以O.lmg/公斤体重的剂量给药,儿童比成人起效时间快,临床作用时间短且自行恢复快。 气管插管虽然尚无对该年龄组进行插管前给药的特别研究报告,但鉴于儿童起效时间比成人快这一特点可以推测;给药后2分钟内即可插管。维持用药:追加使用本品可以维持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以氟烧麻醉时,给予0.02mg/kg(体重)的药量,可以继续维持约9分钟临床有效的神经肌肉阻滞。连续追加剂量不会引起蓄积效应。自然恢复:以阿片类麻醉时,从25%到75%恢复和从5%到95%恢复所需时间分别约为10分钟和25分钟。拮抗:给予标准剂量抗胆碱药物可以很容易地逆转本品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T1平均达13%恢复时给予拮抗剂,从25%到75%恢复的 平均时间及到临床完全恢复(T4/T1≥O.7)的平均时间分别约为2分钟和5分钟。静脉输注给药成人和2~12岁儿童的用药剂量:连续输注本品可以维持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在出现自然恢复迹象后要维持89%〜99%的T1抑制,推荐首先以3ug/kg/min((U8mg/kg/hr)的速度输注,一旦达到稳定状态后,大部分病人只需要以1~2ug/kg/min(0.06〜0.12mg/kg/hr)的速度连续输注,即可维持阻滞作用。当采用异氟烷或恩氟烧麻醉时,本品的输注速率可减少高达40%。(见药物相互作用)输注速度取决于输注溶液中顺阿曲库铵的浓度、神经肌肉阻滞所要达到的程度和病人的体重。下表是未稀释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的给药方法。2mg/ml的顺阿曲库铵的输注速度: 连续恒速输注本品并不会引起对神经肌肉阻滞效应持续地加强或减弱。停止输注本品后,神经肌肉阻滞的自然恢复速度与单次注射给药后的情况类似。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目前尚无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资料,故无法提供推荐剂量。老年患者的剂量:老年人用药量无需调整,其药效动力学特性与年轻的成年病人类似。但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药物一样,用于老年人时起效可能稍慢。 肾脏功能损害病人的剂量:肾衰病人无需调整用药剂量。此类病人本品的药效动力学特点与肾功能正常的病人类似,仅起效时间稍慢。肝脏功能损害病人的剂量:晚期肝病病人无需调整用药剂量,此类病人本品的药效动力学特点与肝功能正常的病人类似,但起效时间稍快。患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剂量:曾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成年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1-3级)快速(5〜10秒)静脉注射本品,在研究剂量下(95)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血管作用。然而,在此病人群中,使用0.3mg/kg剂量以上的数据有限。本品尚未用于心脏手术中。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的剂量:可将本品通过静脉注射和/或静脉输注方式给予成年ICU病人。对成年ICU病人推荐的起始输注速度为3pg/kg/min(0.18mg/kg/hr)。但不同病人对药物的需求量有广泛的个体差异,并会随时间变化而增 加或减少。临床研究中平均输注速度为3tig/kg/min【范围0.5〜10.2ngAcgAnm(0.03〜0.6mg/kg/hr)】。ICU病人长期(长达六天)输注本品后,完全自然恢复所需的平均时间约为50分钟。5mg/ml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的输注速率 ICU病人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后的恢复情况与输注时间无关。不相容性已证明本品在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中出现降解产物的速度较下列‘使用指南’项所列的输注液更快。因此不推荐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作为本品的稀释液。因为顺苯确酸阿曲库按注射液只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所以不能与减性溶液共用注射器或同时给药(如硫喷妥钠)。它与丽咯酸氨丁三醇或丙泊酚注射乳剂不相容。使用指南稀释后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应在聚气乙烯或聚丙烯容器中存放。在5~25°C下,稀释后浓度为0.1〜2mg/ml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于至少12小时内,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稀释溶剂可以是下列溶液:气化钠(0.9%w/v)静脉注射液:葡萄糖(5%w/v)静脉注射液; 气化钠(0.18%w/v)和葡萄糖(4%w/v)静脉注射液,气化钠(0.45%w/v)和葡萄糖(2_5%w/v)静脉注射液。顺苯磺酸阿曲库按注射液与下列常用的围术期药物具有相容性,如:盐酸阿芬太尼.氰哌利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咪达唑仑和枸榇 酸舒芬太尼,合用时可通过三通管进行静脉输注。如其他药物与本品用同一针管或套管给药,建议每注射一种药物后以适量的静脉输注液 (如0.9%w/v气化钠静脉输注液药物冲进。与其它静脉用药类似,如选择在小静脉注射本品时,注射后,需以适量的静脉输液(如0.9%w/v的气化钠静脉注射液)将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注射液冲进该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