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油性皮肤 > 什么物质具有斥水性吸油性

什么物质具有斥水性吸油性

发布时间:2022-06-12 14:04:58

‘壹’ 哪些化学物质有斥水性

我们应该从物质构成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水是极性分子,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比氢强,于是在水中,氧显负价,氢显正价。如果一类物质也有这种极性,它就可以溶于水,含有氨基,羧基,羟基的物质都可以产生极性,容易与水发生作用。不具有极性的物质,自然不容易融入水中
这就叫相似相容。

‘贰’ 蛋白质分离方法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1.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并且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较简单的方法使蛋白
质和小分子物质分开,并使蛋白质混合物也得到分离.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透析、超滤、离心和凝胶过滤等.透析和超滤是分离蛋白质时常用的方法.透析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中,再浸入透析液进行分离.超滤是利用离心力或压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半透膜上的过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蛋白质大分子与以无机盐为主的小分子分开.它们经常和盐析、盐溶方法联合使用,在进行盐析或盐溶后可以利用这两种方法除去引入的无机盐.由于超滤过程中,滤膜表面容易被吸附的蛋白质堵塞,以致超滤速度减慢,截流物质的分子量也越来越小.所以在使用超滤方法时要选择合适的滤膜,也可以选择切向流过滤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离心也是经常和其它方法联合使用的一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当蛋白质和杂质的溶解度不同时可以利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例如,在从大米渣中提取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进行预处理后,再用离心的方法将有用物质与分解掉的杂质进行初步分离[3].使蛋白质在具有密度梯度的介质中离心的方法称为密度梯度(区带)离心.常用的密度梯度有蔗糖梯度、聚蔗糖梯度和其它合成材料的密度梯度.可以根据所需密度和渗透压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密度梯度.密度梯度离心曾用于纯化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但产量偏低.蒋辰等[6]通过比较不同密度梯度介质的分离效果,利用溴化钠密度梯度得到了高纯度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凝胶过滤也称凝胶渗透层析,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分离蛋白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凝胶过滤的原理是当不同蛋白质流经凝胶层析柱时,比凝胶珠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珠内网状结构,而被排阻在凝胶珠之外,随着溶剂在凝胶珠之间的空隙向下运动并最先流出柱外;反之,比凝胶珠孔径小的分子后流出柱外.目前常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等.在甘露糖蛋白提纯的过程中使用凝胶过滤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纯度鉴定证明产品为分子量约为32 kDa、成分是多糖∶蛋白质(88∶12)、多糖为甘露糖的单一均匀糖蛋白[1].凝胶过滤在抗凝血蛋白的提取过程中也被用来除去大多数杂蛋白及小分子的杂质[7].
2.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外部条件有很多,比如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介电常数和温度等.但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因其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溶解度,根据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特点,适当地改变外部条件,就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蛋白质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蛋白质的盐溶和盐析、有机溶剂法、双水相萃取法、反胶团萃取法等.
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是最常用的方法.每种蛋白质都有自己的等电点,而且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
低;相反,有些蛋白质在一定pH值时很容易溶解.因而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分离纯化蛋白质.王洪新等[8]研究茶叶蛋白质提取过程发现,pH值为时茶叶蛋白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达到36·8%,初步纯化得率为91·0%.李殿宝[9]在从葵花脱脂粕中提取蛋白质时将蛋白溶液的pH值调到3~4,使目标蛋白于等电点沉淀出来.等电点沉淀法还应用于葡萄籽中蛋白质的提取.李凤英等[10]测得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为3·8.他们利用碱溶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得到了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以1×10-5mol·L-1的NaOH溶液,按1∶5的料液比,在40℃搅拌40 min,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达73·78%.另外还可以利用碱法提取大米蛋白,其持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等均优于酶法提取[11].利用酸法提取得到的鲢鱼鱼肉蛋白质无腥味、色泽洁白,蛋白质产率高达90%[12].
蛋白质的盐溶和盐析是中性盐显着影响球状蛋白质溶解度的现象,其中,增加蛋白质溶解度的现象称盐溶,反之为盐析.应当指出,同样浓度的二价离子中性盐,如MgCl2、(NH4)2SO4对蛋白质溶解度影响的效果,要比一价离子中性盐如NaCl、NH4Cl大得多.在葡萄籽蛋白提取工艺中除了可以利用碱溶法还可以利用盐溶法来提取蛋白质,其最佳提取工艺是:以10%NaCl溶液,按1∶25的料液比,在30℃搅拌提取30min,蛋白质提取率为57·25%[10].盐析是提取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常用方法,如多聚磷酸钠絮凝法、硫酸铵盐析法,其中硫酸铵盐析法广泛应用于生产.由于硫酸铵在水中呈酸性,为防止其对蛋白质的破坏,应用氨水调pH值至中性.为防止不同分子之间产生共沉淀现象,蛋白质样品的含量一般控制在0·2% ~2·0%.利用盐溶和盐析对蛋白质进行提纯后,通常要使用透析或者凝胶过滤的方法除去中性盐[13].
有机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是: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能使一些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显着降低;而且在一定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下,引起蛋白质沉淀的有机溶剂的浓度不同,因此,控制有机溶剂的浓度可以分离纯化蛋白质.例如,在冰浴中磁力搅拌下,在4℃预冷的培养液中缓慢加入乙醇(-25℃),可以使冰核蛋白析出,从而纯化冰核蛋白[14].由于在室温下,有机溶剂不仅能引起蛋白质的沉淀,而且伴随着变性.因此,通常要将有机溶剂冷却,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有机溶剂防止局部浓度过高,蛋白质变性问题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对于一些和脂质结合比较牢固或分子中极性侧链较多、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可以用乙醇、丙酮和丁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它们有一定的亲水性和较强的亲脂性,是理想的提取液.冷乙醇分离法提取免疫球蛋白最早由Cohn于1949年提出,用于制备丙种球蛋白.冷乙醇法也是目前WHO规程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推荐的方法,不仅分辨率高、提纯效果好、可同时分离多种血浆成分,而且有抑菌、清除和灭病毒的作用[15].
萃取是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常用的一种方法,而双水相萃取和反胶团萃取可以用来分离蛋白质.双水相萃取技术(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ATPE)是指亲水性聚合物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双水相,由于被分离物在两相中分配的不同,便可实现分离,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等领域的产品分离和提取.此方法可以在室温环境下进行,双水相中的聚合物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收率较高.对于细胞内的蛋白质,需要先对细胞进行有效破碎.目的蛋白常分布在上相并得到浓缩,细胞碎片等固体物分布在下相中.采用双水相系统浓缩目的蛋白,受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盐类型及浓度的影响[16].
反胶团萃取法是利用反胶团将蛋白质包裹其中而达到提取蛋白质的目的.反胶团是当表面活性剂
在非极性有机溶剂溶解时自发聚集而形成的一种纳米尺寸的聚集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萃取过程中蛋
白质因位于反胶团的内部而受到反胶团的保护.程世贤等[17]就利用反胶团萃取法提取了大豆中的蛋白质.
3.根据电荷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即酸碱性质不同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有电泳和离子交换层析两类.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如不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将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这
种现象称为电泳.聚丙烯酰胺电泳是一种以聚丙烯酰胺为介质的区带电泳,常用于分离蛋白质.它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用量少.等电聚焦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利用等电聚焦技术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是在具有pH梯度的介质中进行的.在外电场作用下各种蛋白质将移向并聚焦在等于其等电点的pH值梯度处形成一个窄条带.孙臣忠等[18]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和等速提纯电泳在分离纯化蛋白质中的应用.结果发现,聚丙烯酰胺电泳的条带分辨率低,加样量不高;等电聚焦电泳分辨率最高,可以分离同种蛋白的亚成分,加样量最小;等速提纯电泳区带分辨率较高,可将样品分成单一成分,加样量最大.
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离子交换层析中,基质由带有电荷的树脂或纤维素组成.带有正电荷的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反之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层析同样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当蛋白质处于不同的pH值条件下,其带电状况也不同.阴离子交换基质结合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被留在层析柱上,通过提高洗脱液中的盐浓度,将吸附在层析柱上的蛋白质洗脱下来,其中结合较弱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反之阳离子交换基质结合带有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的蛋白可以通过逐步增加洗脱液中的盐浓度或是提高洗脱液的pH值洗脱下来.李全宏等[19]将离子交换层析应用于浓缩苹果汁中蛋白质的提纯.另外,离子交换层析还用于抗凝血蛋白的提取[7].
4. 利用对配体的特异亲和力进行分离纯化
亲和层析是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分子特有的识别能力(即生物学亲和力)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它通常只需一步处理即可将目的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且纯度相当高.应用亲和层析须了解纯化物质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以便设计出最好的分离条件.近年来,亲和层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靶标蛋白尤其是疫苗的分离纯化,特别是在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上,亲和层析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融合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20].亲和层析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分离纯化中应用也相当广泛[21].范继业等[22]利用壳聚糖亲和层析提取的抑肽酶比活达到71 428 BAEE·mg-1,纯化回收率达到62·5%.该方法成本较低,吸附剂价格低廉、机械强度高、抗污染能力较强、非特异性吸附较小、可反复使用、适用性广,产品质量稳定.

‘叁’ 胶印水墨平衡

胶印过程中,水墨的供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平版胶印是建立在印版图纹部分亲油抗水,空白部分亲水抗油,油水互不相混的原理上。
印刷原理告诫我们印刷工作者 :“只有当印刷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存在着十分严格的界限,油水互不浸润时,才能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是构成平版印刷的基础.在胶印过程中,水墨平衡是否恰到好处,与印迹的正常转移,墨色深浅,套印的准确性以及印刷品的干燥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能否正确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是确保印刷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
一,水墨平衡失调的现象分析
如何实现水墨平衡,操作者不仅要了解和研究水墨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相互间的制约因素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微妙变化的规律,还应该分析和探讨水墨不平衡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1)水小墨也少的现象分析:在印刷过程中,印版在空白部分有一定的水膜存在,当水膜与油能抗衡时,就不会被墨辊上的油墨沾脏,如果水分过小,水层的量不能抗拒油墨对空白部分的吸附,则空白部分会沾附油墨,产生挂脏,供墨量少则会使印品字迹无光泽,浅淡发灰,印迹不实,印迹中布满雪花似的白点.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也达到了"水墨平衡",但这种"水墨平衡"不是我们所要的"水墨平衡".
(2)水少墨多的现象分析:此时最易产生印品墨色不均,挂脏,某一部位或大块版面由于缺水导致糊版,糊字.同时印品的印迹墨色也比较深,使印品变的黑糊糊,网点不清晰,尤其对细微网点的再现影响最大,图象分不清层次.
(3)水大墨少的现象分析:如果版面的水分过大,逐步传布到所有的墨辊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层,阻碍了油墨的正常传送油墨的乳化速度加快,印迹墨色逐渐不饱和,图文变浅,字迹发虚,发灰,发毛,发花,暗淡无光。印迹周围有晕虚不利落,图像不清晰,无层次。
(4)水大墨多的现象分析:当版面水分过量时,墨色会变浅,往往会盲目的认为供墨量少,因而不断增加墨量,长时间的循环往复,油墨乳化失去了稳定性,造成水墨不平衡的恶性循环,导致油墨严重乳化,堆聚在墨辊表面,使印刷无法正常进行。
二,保证水墨平衡的原理
保持水墨平衡, 首先应管理好水。深刻理解水的性质和作用,是管理好水的基础。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他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偶极物质,能与许多其它物质相溶解。但也有与它不相溶的物质,例如,他与油类就是不相相溶的,与其能相溶的物质也有亲疏之别,从金属的亲水性能排列次序上就能看得出来。下面的排列是亲水性能由强到弱的次序:钾,钙,钠,镁,铝,锌,铬,铁,镍,锡,铅等,我们用的印版机就是亲水性能较好的铝金属制成的。胶版印刷油墨一般采用抗水性好、色彩鲜艳 、透明度、饱和度、纯度都比较好的油墨。油是非极性物质,在常规条件下与水不相混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纯粹的单一元素的物质,油墨的斥水性也是这样 。从油的分子结构上看,油分子中各类脂肪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很长的碳氢链,具有斥水亲油性,称为斥水基团;另有极小部分具有斥油亲水性,称为亲水基团。这两个基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性质完全相反的基团存在于一个分子中,前者为疏水亲油的斥水基,呈非极性,后者为斥油亲水基,呈极性。也就是说,油具有两重性,既是非极性,又具有极性成分,既存在油水不相混溶性,又存在油水混溶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亲水斥油的极性羧基基团在整个油分子中为数极少,在油分子中只处于从属地位,而非极性的斥水亲油基团占绝对多数,在整个油分子中占取了支配地位,因而油在常温常压下,呈油水不相混溶的特征。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可知,胶印工艺要使油墨一点也不乳化,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掌握得当,达到水墨平衡。
三、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1)印刷过程中,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保持亲油和亲水的稳定。
(2)在保证印版不沾脏的前提下,把供水量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版面的供水应是26%),并使供水量与油墨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印刷品墨色前后深浅一致和印刷作业稳定。
(3)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则。这里指的水少,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沾脏为前提。所谓墨厚,也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础上的。水大造成油墨乳化,墨层不可能厚实从胶印水墨传递过程看出,在一次供水供墨中,共发生三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要保持水和油之间严格的分界线是不可能的。因此,胶印中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完全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要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就能印出理想的印刷品。
(4)根据印版的材料类别选择水墨的大小,PS版水量可适当小些,PVA版水量可稍大些;光滑的纸张水量可稍小些,粗糙的纸张可稍大些,机器运转的速度快,水量可稍小些,低速时可大些。
(5)环境条件和温湿度也不能忽视。由于版面水分是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散发,版面水分在满足印刷时水墨平衡需要的同时,大部分是向空间散发,环境温度越高,散发得也就越快。
(6)必须控制润版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 ~5.5左右)。另外,由于胶印用纸表面的PH值对润版液的PH值有较大影响,所以最好对纸张的PH值进行测定。如纸张的PH值过低时,应稍微提高润版液的PH值;反之,若纸张的PH值过高时,则应适当降低其PH值,使之能中和纸张的OH-,从而缓冲润版液PH值的过度升高。根据有关资料所述和实践得出的结论,当纸张PH值为9时,润版液PH值以4为好;当纸张PH值为8时,润版液PH值以5为好。
(7)采用科学仪器检测的方法来控制水墨平衡。因为水墨平衡状态下得到的印刷必然墨色厚实,密度一致,可以通过不断的测量密度来检测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变化情况。当密度值达到标准值范围内时,即可推断出水墨平衡状态正常。
在工作中,操作者除了考虑水和墨的胶印传递过程外,还应考虑所使用的不同型号的原辅材料(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等)以及工作环境的差异等相关因素,以使水墨达到或基本达到适合印刷工艺要求的平衡

‘肆’ 亲水性亲油性问题!一种物质如果不亲水(水不能润湿它),那么它就一定具有非常强的亲油性吗油一定可以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表面活性剂范围十分广泛(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及两性),为具体应用提供多种功能,包括发泡效果,表面改性,清洁,乳液,流变学,环境和健康保护。表面活性剂在许多行业配方中被用作性能添加剂,如个人和家庭护理,以及无数的工业应用中:金属处理、工业清洗、石油开采、农药等。组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原理通过分子中不同部分分别对于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其看作本相的成分,分子排列在两相之间,使两相的表面相当于转入分子内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由于两相都将其看作本相的一个组分,就相当于两个相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没有形成界面,就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部分的消灭了两个相的界面,就降低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吸附性溶液中的正吸附:增加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固体表面的吸附:非极性固体表面单层吸附,极性固体表面可发生多层吸附传统观念上认为,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即使在很低浓度时也能显着降低表(界)面张力的物质。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深入,目前一般认为只要在较低浓度下能显着改变表(界)面性表面活性剂质或与此相关、由此派生的性质的物质,都可以划归表面活性剂范畴。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均由两部分构成。分子的一端为非极亲油的疏水基,有时也称为亲油基;分子的另一端为极性亲水的亲水基,有时也称为疏油基或形象地称为亲水头。两类结构与性能截然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分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并以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极性的结构,因而赋予了该类特殊分子既亲水、又亲油,便又不是整体亲水或亲油的特性。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有结构通常称之为双亲结构(amphiphilicstructure),表面活性剂分子因而也常被称作双亲分子。根据所需要的性质和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有时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结构和相对密度。通过变换亲水基或亲油基种类、所占份额及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达到所需亲水亲油平衡的目的。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已派生出许多表面活性剂种类,每一种类又包含众多品种,给识别和挑选某个具体品种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对成千上万种表面活性剂作一科学分类,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新品种,并为筛选、应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便利。亲水性英文释义:hydrophilicproperty;hydrophilicity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这类分子形成的固体材料的表面,易被水所润湿。具有这种特性都是物质的亲水性。亲水性指分子能够透过氢键和水形成短暂键结的物理性质。因为热力学上合适,这种分子不只可以溶解在水里,也可以溶解在其他的极性溶液内。一个亲水性分子,或说分子的亲水性部份,是指其有能力极化至能形成氢键的部位,并使其对油或其他疏水性溶液而言,更容易溶解在水里面。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子也可分别称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肥皂拥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端,以使其可以溶解在水里,也可以溶解在油里。因此,肥皂可以去除掉水和油之间的界面。材料对水具有亲合力的性能。金属板材如铬、铝、锌及其生成的氢氧化物以及具有毛细现象的物质都有良好的亲水效果。如:亲水性大小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伍’ 软膏里边的基质是什么东西

软膏剂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油性膏状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乳剂型基质亦称乳膏剂.一般称软膏剂的基质,为斥水性的,不含水,不溶于水,不吸水,很难洗去,也不会干燥,贮存期间,一般很少改变,如黄凡士林,鱼石脂软膏.水溶性基质如甘油明胶,卡波姆等乳膏剂的基质是由油脂性物质与乳化剂与水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有水包油(O/W)乳膏和油包水(W/O)乳膏,市场上的霜剂多为水包油乳膏剂如凡士林护手霜,联苯苄唑乳膏剂.这些乳膏剂易于洗去,稠度合适,为人们乐于使用.

‘陆’ 什么是持水性,吸油性,起泡性,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

起泡性是指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以及生成泡沫的稳定性能.空气释放性则指油品释放其中空气泡的能力
起泡性是指倒在杯中时应有1/3—l/2的泡沫浮在l二面泡沫应细腻状如奶油.持久性是指停留时间长.附着性是指挂林情况残留愈多附着力越强
泡沫性与泡沫稳定性蛋白质产品搅打起泡的能力称为起泡性,其泡沫保持稳定的能力称为泡沫稳定性.它们与蛋白质浓度、溶解性、pH值、温度和粒子大小有关

持水性所谓持水性是指每单位重量的干纤维所吸收的水分.不溶性纤维,如纤维素和木聚糖,具有海绵一样的功能

泡沫稳定性是指泡沫存在时间的持久性就是泡沫的寿命.泡沫的稳定来源于液膜决定于液膜的表面粘度和弹性理想的液膜应该是高粘度且富有弹性的凝聚膜

‘柒’ 柚子皮能吸油性吗

你好 油性没试过, 柚子皮孔隙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将水和空气吸收到其中,而柚子皮孔隙中的相关元素等又可以与水和空气中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将它们吸附到孔隙表面,就这样,水和空气中的绝大多数杂质里的有害物质被囚禁了起来,水和空气又变得洁净卫生了。

‘捌’ 什么是钛白粉吸油性钛白粉吸油性低好为什么用在乳胶漆上的话吸油性低是怎么体现好处的

看你的问题是做乳胶漆的。乳胶漆干燥后漆膜的光泽度及耐擦洗性是靠乳液(成膜物质)浮出漆膜表面实现的。如果钛白粉吸油量大,粉料本身吸收乳液量就加大,浪费大量乳液进入粉体,未起到粘接粉体的作用,就造成漆膜光泽度及耐水性。如果做油性漆,粉料吸油量大,就会吸收大量树脂,造成树脂浪费,光泽度及硬度下降。

‘玖’ 会有排斥水的物质吗

一开始并没有多大留心这个排斥水的现象,但是每次刷牙都反复地出现,而我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却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于是好奇心就上来了,随后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当然实验都没有很严谨,多次重复出现的现象,让我不得不确认它的存在。可能你们会以为这是表面倾斜而出现的现象,我一开始也曾这么怀疑,但是多次的实验无可驳辩地否定了表面倾斜的假说,即使表面倾斜的确存在,但是印象也相当有限。我在铁板、木板、玻璃板、混凝土板的表面都做过实验,无水区都一直存在。我使用的牙膏是常见的佳洁士和高露洁两个品牌。呃,需要提到的是如果表面的水层过厚是看不到无水区的。除了在表面搞出一层水膜然后投下一截牙膏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预先在各种表面放上一截牙膏,然后放水漫过去,一样可以观察到无水区,当然水的流速和流量过大的话也是看不到无水区的。

‘拾’ 精油之亲水、疏水、亲脂和疏脂物质之间有什么区别

亲水性(hydrophilic),对水具有亲合力的性能。如·:金属版材如铬、铝、锌及其生成的氢氧化物以及具有毛细现象的物质都有良好的亲水效果。在有机物中表现为羟基和羧基等的亲水性,即它们使该有机物易溶于水。

疏水性(hydrophobic),对水具有排斥能力的性能。如:印版图文的亲油成分和印刷油墨都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在有机物中表现为烷基和苯环等的疏水性,即它们使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阅读全文

与什么物质具有斥水性吸油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189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2047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440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368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983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9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968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345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511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748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575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736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94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561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413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62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736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1079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671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