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華眼霜 > 拙政園的精華是在哪個院

拙政園的精華是在哪個院

發布時間:2022-06-26 04:42:44

A. 拙政園介紹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
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地方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園林特點:

以水見長
據《王氏拙政園記》和《歸園田居記》記載,園地「居多隙地,有積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環以林木」,「地可池則池之,取土於池,積而成高,可山則山之。池之上,山之間可屋則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台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占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緻、天然。這種布局雖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園的風范。

庭院錯落
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為單體,到晚清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在廳堂亭榭、游廊畫舫等園林建築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築密度達到了16.3%。其次是建築趨向群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徵明拙政園圖中可以看出,僅為水邊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里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枇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為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這種園中園式的庭院空間的出現和變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與園林面積縮小有關。光緒年間的拙政園,僅剩下了1.2公頃園地。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佔地較小,因而造園活動首要解決的課題是在不大的空間范圍內,能夠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這種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空間的隱顯結合、虛實相間空間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間的欲放先收、欲揚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間的局限,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從而取得豐富的園林景觀。這種處理手法,在蘇州園林中帶有普遍意義,也是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徵。

花木為勝
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截至2014年,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雲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松(「風入寒松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蔭路曲的柳,枇杷園、嘉實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B. 拙政園所在地點·,建成年代·,特點是什麼·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

建成年代: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

特點: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C. 中國四大名園中拙政園是位於連雲港嗎

首先感謝你對我家鄉連雲港的美好期待!

但是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D. 拙政園的資料

不知道拙政園的導游詞對你有沒有幫助?
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屬於園林方面的有四處:拙政園、頤和園、避暑山莊、留園。其中兩處在北方,是我國皇家園林的代表作品;兩處在蘇州,是我國私家園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園之所以有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設計、建築造型、書畫雕塑、花木園藝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另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曾為許多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提供了活動場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錢牧齋和愛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寧籍弘文院大學士、禮部尚書陳之遴;有平西王吳三桂的女兒、女婿;有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有江蘇巡撫李鴻章和張之萬。辛亥革命後江蘇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園內召開江蘇臨時省議會;抗戰勝利後,愛國詩人柳亞子在園內辦過"社會教育學院"。相傳,康熙年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擔任蘇州織造,織造衙門設在葑門,而家眷住在拙政園內。曹寅升遷江寧織造時,推薦內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園內達二三十年之久。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磚砌牆門的正門上方有磚雕貼金的門額"拙政園"三個字。拙政園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獻臣(字敬止,號槐雨)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古木參天。拙政園的園名是據西晉潘岳的《閑居賦》中"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縮寫而成的。根據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提供的資料,王獻臣於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進士,升為御史,但仕途不順利,曾兩次被東廠緝事誣陷,動過刑,下過獄,被貶為廣東驛丞,後任永嘉知縣,罷官後居家,心裡的痛楚無法言表。他對文徵明講:"昔潘岳氏仕宦不達,故築室種樹,灌國鬻蔬,曰:』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吾僅以一郡倘倅退林下,其為政殆有拙於岳者,園所以識也。"意思是說,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園"這個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樣隱退於林泉之下,要像陶淵明一樣守拙歸田園。這個園名,反映了王獻臣當時那種既無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復雜心態。

經過拙政園的牆門和"通幽""入勝"腰門,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的東部。東部花園的南部有一座三開間的堂屋,名為"蘭雪堂"。"蘭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象徵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凈如蘭雪的高尚情操。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從圖上看,拙政園為三個部分:東部,曾取名為"歸田園居",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也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也稱為"補園",園內建築物大都建成於清代,其建築風格明顯有別於東部和中部。從圖上看,拙政園沒有明顯的中軸線,沒有傳統的對稱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錯落有致,疏朗開闊,近乎自然,是蘇州諸多園林中布局最為成功的範例。
走出"蘭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叢和古樹,簇擁著一座巨大的石峰,狀如雲朵,巋然兀立,西側有兩塊形狀怪異的湖石,兩石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中間這座石峰叫做"綴雲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來賓們的視線,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被稱作為"障景",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許多人來到這里,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因為許多來賓都看過中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書中描寫的大觀園進門處的假山,同這座假山極為相似。《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有這樣一段故事:賈政父子進大觀園題景,開門進去,只見一帶翠幢擋在面前。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往前一望,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這段描寫,用在這里非常貼切,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然而,兩園類似的情況還有許多。

E. 拙政園的簡介

拙政園是蘇州有名的園林,全園以水為中心,縈繞錯落有致的假山及精緻的庭院建築,花木並茂。這一江南園林典範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整個園林的設計十分精巧,游覽起來可以說是「一步一景」,處處體現著江南水鄉的韻味。園中小徑曲折,從一重重門廊、鏤空圖案的石牆,到每個亭子、每扇窗戶都不雷同,而且與樹木花草搭配得恰到好處,構成一幅幅如畫般的風景,你可以花上很多時間來攝影。

全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尤其中花園基本保持明代園林樸素自然的風格,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可以細細遊玩。而東花園更加開闊,西花園建築精美,在拙政園南端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拙政園主要景觀有蘭雪堂、涵青亭、遠香堂、香洲、卅六鴛鴦館、盆景園等。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名景,一是「北寺塔借景」,站在東花園往西看,可以見到1公里外的北寺塔,彷彿就在園子里,這是很多遊客會拍照的景色,而借景的手法在園內也四處可見,在遊玩時可以體驗一番;二是中花園里的「廊橋小飛虹」,朱紅色的橋欄倒映在水中宛如飛虹,以這座橋為主體的景觀十分漂亮。

春、夏、秋三季都很適合遊玩拙政園,3月中旬-5月上旬有杜鵑花展,6月上旬-10月中旬有荷花展,9月上旬-10月中旬有菊花展,春節期間還有花果盆景展。冬季去人會少很多,但可以安靜地欣賞清秀的景色。

F. 四大名園的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1991年被國家計委、旅遊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游覽參觀點。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拙政園位於古城蘇州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G. 拙政園在蘇州嗎

是的。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東北街178號,佔地60畝,是一座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晉代文人潘岳《閑居賦》中有「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之句,拙政園即取其之意而命名。經過幾百年的蒼桑變遷,現存建築大多為太平天國及其後修建,但明清舊制大體尚在,拙政園仍保持著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被譽為「中國私家園林之最」。
該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游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與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

全園分東、中、西三部分。總體布局特點,東疏西密,綠水環繞,水面面積約佔全園面積1/3,水是全園的紐帶和靈魂。東部地勢空曠,平崗草地,竹塢曲水,芙蓉樹、天泉亭等亭閣點綴其間。蘭香堂是東部主廳,廳中部屏門南側為漆雕《拙政園全景圖》,把全園景色融於一壁。中部以遠香堂為主體,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從東部進入中園,一泓清池映入眼簾,古樹,垂柳拂水,湖石峻秀。遠處一洞隱約可見。池南廳堂林立,錯落有致。池北岩島,溪橋相連,百年楓楊。
拙政園的不同歷史階段,園林布局有著一定區別,特別是早期拙政拙政園的不同歷史階段,園林布局有著一定區別,特別是早期拙政園與今日現狀並不完全一樣。正是這種差異,逐步形成了拙政園獨具個性的特點,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見長。據《王氏拙政園記》和《歸田園居記》記載,園地「居多隙地,有積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環以林木」,「地可池則池之,取土於池,積而成高,可山則山之。池之上,山之間可屋則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台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占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緻、天然。這種布局雖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園的風范。
(3)庭院錯落,曲折變化。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為單體,到晚清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在廳堂亭榭、游廊畫舫等園林建築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築密度達到了16.3%。其次是建築趨向群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徵明拙政團圖中可以看出,僅為水邊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里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批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為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這種園中園式的庭院空間的出現和變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與園林面積縮小有關。光緒年間的拙政園,僅剩下了1.2公頃園地。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佔地較小,因而造園活動首要解決的課題是在不大的空間范圍內,能夠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這種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空間的隱顯結合、虛實相間空間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間的欲放先收、先抑後揚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間的局限,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從而取得豐富的園林景觀。這種處理手法,在蘇州園林中帶有普遍意義,也是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徵。
(4)園林景觀,花木為勝。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至今,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雲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松(「風入寒松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陰路曲的柳,批把園、嘉實亭的批把,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松、竹、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在文人寫意園中,尤愛栽種這類用以「比德」的植物,來表達主人的思想感情。松樹經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作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蒼勁古拙的姿態常被畫入圖中,是中國園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松風水閣又名「聽松風處」,是看松聽濤之處。這座水閣攢尖方頂,空間封閉,由廊間小門出入,其餘三面採用半牆加半窗的結構。屋頂出檐特大,飛檐起翹尤高,表現出翩翩欲飛、飄逸輕靈的風采,整座建築不是採用規整的正南正北方向,而是斜過45度角,凌空架於水上,可避陽通風,最適宜於夏天觀景。亭側植有黑松數株,有風拂過,松枝遙動,松濤作響,色聲皆備,是別有風味的一處景觀。
蘇州是水鄉,拙政園是水園,有水必有橋。拙政園里有石板橋、石拱橋等,小飛虹的型制很特別。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取南北朝宋代鮑昭《白雲》詩「飛虹眺秦河,泛霧弄輕弦而命名」。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虹,是雨過天晴後橫跨大地的一架絢麗的彩橋,古人以虹喻橋,用意絕妙。它不僅是連接水面和陸地的通道,而且構成了以橋為中心的獨特景觀。小飛虹橋體為三跨石樑,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橋面兩側設有萬字護欄,三間八柱,覆蓋廊屋,檐枋下飾以倒掛楣子,橋兩端與曲廊相連,是一座精美的廊橋。

H. 拙政園中園有什麼特點

拙政園中園為拙政園精華所在,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主次分明的建築,保持了明代園林渾厚、質朴、疏朗的藝術風格,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

遠香堂以荷香喻人品,為拙政園中園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倚玉軒與香洲遙遙相對,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I. 拙政園在什麼地方

在蘇州,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街178號。它是蘇州園林的精華所在,被評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的園林是蘇州園林的集大成者,甚至有人傳說〈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就是拙政園。

J. 蘇州四大名園的拙政園

簡介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
拙政園位於古城蘇州東北隅,佔地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有「香洲」、「雪香雲蔚亭」、「海棠春塢」等建築,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有「與誰同坐軒」軒亭非常別致,修成摺扇狀。因蘇東坡有詞「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而故名。軒依水而建,平面形狀為扇形,屋面、軒門、窗洞、石桌、石凳及軒頂、燈罩、牆上匾額、半欄均成扇面狀,故又稱作「扇亭」。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也是中華四大名園之一。
布局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朴、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閱讀全文

與拙政園的精華是在哪個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83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613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097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03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64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662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612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974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19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425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238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420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44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24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087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325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40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726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34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