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華眼霜 > 書法什麼精華

書法什麼精華

發布時間:2022-03-30 19:22:55

『壹』 我想自學書法,但完全不懂,不知道怎麼入門,求高手指點

《零基礎學習書法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GCnCVYGqUt9tJHJ2nI3bQ

提取碼: kvqn

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貳』 書法的精髓是什麼

書法的精髓
書法的精髓有三個:創體、表美、蘊意,從藝術上講,重點是表美。
這個美本身就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在的表現,譬如架構美、形態美、筆畫美、文體美、行筆美、表意美、語感美、敘事美等等。書法是表現文字張力的一種手段,是把文字賦予美的含義並表現出來的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而文字又是歷史與文化的紀錄,於是書法本身就蘊藏著歷史沿革的軌跡和文化事件的勾勒。也正因為如此,書法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書法即有「道」也有「術」。書法的道來自書法本身的存在,它把語言變成文字,並把文字進行美化以彰顯文字本身的魅力,同時又記錄和表現了文字對事物的描述。書法的術是書法的技巧和能力的體現,它讓行書者即書法的屬主不僅對書寫文字的形體瞭然於胸,而且對筆墨紙張及運用技法也能駕輕就熟,讓表現的過程行雲流水、筆走龍蛇、潑墨揮就,使表現的結果能部分直至完全地表達出作者的心境和期望。書法的主體是文字,而文字又是書法的「非物質」載體,是確立書法潤筆蘸墨之意義的真諦。

文字出現在語言之後,文明出現在文字之後,而書法出現在文明之後卻又是對文明確立的最好詮釋。關於中國的文明史的確認,有多種說法:西方學者認為,中國的文明史應該從殷商時代算起,距今3千多年,理由是,殷商時期的青銅文化遺留下來的物證和甲骨文,已經足以證明當時人們採用象形文字來正式記錄王朝更迭及人類的社會活動。中國多數學者認為中國的文明歷史更早,至少應該在黃帝之後的夏朝,距今4千多年,而聲稱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其有文字記錄的歷史距今應該至少有5千乃至6千多年。由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多為「口傳歷史」,時間、事件和人物難以合理匹配,跨度大、謬誤多、還有許多銜接不上的斷代,因此任何所謂的定論都難以讓人信服,比如黃帝的歷史就有1千多年的時間跨度:從公元前4390年到公元前2600年。之所以要提及文明史的認定,因為不同的標准會產生不同的結論,書法文明史也如此。

一個民族的文明史要比一個國家的文明史長。但國家可以使民族更凝聚使文化更強大。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和中國文明史是不等長的。不斷的考古發現和科學考證表明,中國以當前國土范圍之上的文化所滋養和產生的「中華文明」,其重要體現暨「中國文字」最早出現在1萬年前。寧夏衛寧北山區大麥地的岩畫群中發現的「圖畫文」,即使不是中國文字的源頭也一定對中國文字的形成產生過影響或有某種關聯。「圖畫文」比甲骨文要早幾千年,用礦物顏料塗抹在崖壁上,一般都呈赭紅色,含有氧化鐵成分,而用甲骨文記述事物在中國已有5千多年可考證的歷史。新疆喀納斯湖上的「吐魯克岩畫」與「圖畫文」在表現狩獵和動物上的形體很相像,如果能測定兩地「圖畫文」處在相同年代,則說明人類早期遷徙活動和對待事物的認識與描述大體相同。我認為,任何民族的文字都應該是從「計數符」和「象形字」開始的,西方也不例外,這才符合人類的思維和言行習慣。

文字的記錄方式就是書寫。其實「書寫」已經是比較高級的階段,最早的書寫應該是塗抹或塗畫。早期的書寫難於保存,於是出現了雕刻。雕刻的成本高,於是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紙寫之前的文字記載用的是「絹寫」、「簽寫」或「簡刻」,做成用於給皇帝批閱的「竹簡上疏」及給大臣們瀏覽的「國家文件」,這個成本是很高的,一般百姓哪裡見得著?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筆硯,墨的出現最早。殷商時期就有制墨工藝了。竹簡出現在戰國時代,毛筆出現在秦始皇時代,紙的出現是在西漢晚年,而硯的出現與墨差不多,是在殷商時期。文房四寶是構成中國古代乃至現代書法文明的基礎物質條件。

由於象形文字本身就是從構畫開始的,因此,中國書法與繪畫能夠很自然地、輕松地結合一起,相映成輝。江南許多書法藝人可以把任何「字」都變成「畫」寫成「字畫」,光是一個「龍」的寫法就有無數種。但西方不同。西方文字經過了「抽象成型」階段,讓文字先「字母化」,再由字母組成文字及詞句。這是一次「造字文化運動」,由此建立了「文字文明」[詳見wj《西方文字文明考》],使西方社會能把大量的語言通過語音拼寫方式用文字記錄和表現出來,唯此而讓西方人獲益匪淺——由於文字的原因,西方人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以及行為達到的領域總是要快於我們。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西方書法就沒有這么好的自然條件,呆滯單一的字母組合不可能表現出那麼豐富多彩的書寫藝術。因此,書法只有在中國並因中國而在東方才有強大的生命和至高的境界。日本、韓國的書法源於中國,與中國共同形成了東方書法,但萬源同宗,世界書法只要研究中國就足夠了。

中國書法啟蒙於商,形雛於周,建立於秦,成就於漢,發揮與晉隋、輝煌於唐宋,直至今日。早在殷商時期,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甲骨文,在龜甲和骨片上刻字鑿畫,記錄事件或表示信仰。隨著殷墨的出現,開始在刻鑿的凹處點上墨汁,凸顯痕跡。這些活動不僅是祭祀和士大夫之間「重大國事」交流的需要,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文字最初的美感,之後,刻意酌墨的書刻行為便延展開。那時還沒有專門的刻工和書匠,只有靠祭司或士大夫自己親力親為了。可以想像,他們在刻出一組好字、點上墨汁之後,多麼有成就感的欣賞自己的「書法作品」。

漢字真正形成是在西周晚期。大篆的出現,使文字「線條化」了,於是,文字由「畫」向「字」邁出了一大步,刻畫也變成了刻字。書寫文字的美感就這樣第一次的體現了出來。創造大篆體的人當然就是書法家,可能不止一個人。但這個叫「史籀」的文官,作為周宣王的太史授命建立了大篆書體,又稱「籀文」,是在金文之後真正意義上的「方塊字」(金文[注]與契形文字很相像),奠定了漢字的基礎,成為中華文字的主流,也是中國字的鼻祖。西周在宣王時期曾經「中興」過一陣,文字文化也隨著國運和政治的需要而中興。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現在的中國字也許是另外的樣子。宰相李斯奉秦始皇命廢除六國文字,在大篆的基礎上創造出「小篆」,使文字的書寫筆畫更簡潔清晰、字體更規范標准,也更容易辨認和流通,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容易產生歧義而繆及四方了。於是,李斯也成為了一個書法家。出土於唐朝的前秦時期的「石鼓文」,字勢雄渾厚朴;用筆勻圓挺拔,行列均衡疏朗。蘇東坡稱為:「上迫軒頡相唯諾,下揖冰斯同筘鞧(筘鞧:緊縮小心之意)」,對其書寫刻畫端秀大氣之美倍加贊譽。石鼓文不僅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古代書法的大成之作,還側面驗證了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即:「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河南,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在陝西」。

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走向現代的幾個重要階段。隸書的起源也是在秦始皇時代,由小吏程邈始創,最初成字三千,始皇觀之大悅遂赦其罪而升為御史。隸書的「隸」就是下屬佐隸的意思。從隸書開始,文字由士大夫的把玩逐步進入了民間。隸書完全改變了篆體橫豎線條隨意變化的書寫方式,點,橫、豎、撇、捺、橫折、豎彎、提……,漢字筆畫的基礎由此形成。所謂「橫豎之間有形體、點捺之間有招式。」當然,程邈也是書法家。隸書之間還有不同,「秦隸」稱為「古隸」,「漢隸」稱為「今隸」。今隸又稱「八分書」,其特點:撇、捺分別從兩旁翹起,像八字,始創人王次仲,與程邈時代大致相同,但成就時代卻在東漢,代表人物叫蔡邕,是東漢靈帝時代的人。從古代書法美學的角度看,今隸比古隸容易表現,但從現代書法美學看,所有的隸書都太呆滯而扁平,缺乏生氣和動感,不能激勵人們的想像空間。也有把唐楷稱為今隸、把漢隸稱為古隸的。而我認為前面的說法更為妥當。

楷書稱為「正書」或「真書」,始成於東漢,距今也有兩千年歷史。那時,筆墨紙硯皆已具備,書寫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於是中國真正的書法時代開始了。東漢時代有許多書法大家,以隸書見長,留刻於碑文之上,如:《華山廟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等,可惜未有姓名而不知所為何人也。楷書的名家很多並自成一體,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頫)等,多為唐宋文人。從篆書彎彎曲曲,到隸屬一波三折,再到楷書秀麗挺拔,書寫速度加快了許多,表現力也大大提高。無數文物證明,漢字形體的藝術表現在這段時期得到了極大的張揚和發展。事實上,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都是在漢朝有所成就的。楷書之後,漢字的藝術書法作品便如雨後春筍般,在華夏大地開始迸發。

草書最早始發於漢,為「隸草」,即為了快速書寫隸書之便而形成的手法。草書形成於漢卻成就於唐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岳父在世的時候給我講解過懷素的狂草,我印象頗深,後來又看過《自敘帖》,那流暢回轉、奔放不羈的風格的確讓人有視覺的沖擊和感悟的震撼。不過狂草可不好認讀,有時我契形文字看懂了還沒看懂狂草。那過於簡化並彎來扭去的線條,只能表達讓人意會而無法言傳的含義。狂草於是向「純藝術」方向走得更遠。

行書的產生自當在草書之後,約於東漢末年,形式卻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為了書寫方便而又兼顧了美觀。行書的出現對中國近代乃至現代書法史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書法上說的行雲流水、筆走龍蛇就是形容行書的。即能疾寫飛書又易讓人辨讀,唯行書最佳耳。行書的變異體行草,為書法藝術表現的寬度並同時又降低其藝術表現的難度立下了磐石砥柱之功。我們可以說,秦代是中國文字建立的時代,漢代是中國書法建立的時代。中國書法的偉大文明,從漢代就拉開了序幕。隨著中國封建王朝鼎盛時代的到來,中國文字文化的絢爛花朵已無法抗拒的向世人綻放。唐詩宋詞華麗篇章所形成的文學盛匯給書法藝術賦予了更長久的生命、更牢固的地位、更深刻的內涵。

自古代「創體」以來,中國書法雖在文體上格局若定,但在「表美」和「蘊意」上卻行無止境。美的表現之藝術價值追求更高,意的感悟之文學內涵探究彌深。於是,中國書法的精髓不僅在於表現外型的美,還在於表現內涵的深。

『叄』 兩宋書法精華主要在南宋還是北宋

北宋。

『肆』 「館閣體」是中國書法的精華嗎,書法家對它又愛又恨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亭子風格,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束縛、僵化、呆板、影響書法發展」的標簽。因為亭子的風格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它太死板了,而且寫的字看起來都一樣。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很久很久以前,涼亭風格也可以被稱為我國古代書法的精華。

亭子反映了拍賣產生的最高水平,是清晰的照片,拍了9000多萬張,不是很高,這也代表了這種字體不是一無是處。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明清兩代現存的亭子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整齊、美觀、美觀、大方這些字,用在上面是沒有錯的,那沉穩、大氣的風格,與現代書法家追求的「風格、今開、個性」等是絕對相反的,可以理解為:今天的書法家,在古代書法的基礎上,已經沒有了創作,所以只能在行書、藝書、草書等方面再走一條捷徑嗎?我們可以說這個亭子不漂亮嗎?

『伍』 什麼是書法

書法
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指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篆、隸,正、行、草)的法則。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用墨、點畫、結構、分布(行次、章法)、風格等。一般要求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布要錯綜變化,疏密得宜,通篇貫氣;並崇尚個性、風貌和意趣。書畫藝術同源於線條,各具有氣(剛性)韻(柔性)生動的美感。繪畫有線條,有形象與色彩;書法則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線條,故其線條的氣質和韻致的表現更求強烈,因此晉唐間稱書法為「書勢」。書法藝術要求有微妙疊見的變化,能達到「戈戟銛銳可畏,物象生動可奇」(轉引沈尹默《書法論叢》)。但字形非具象,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尤須講究筆法、筆勢、筆意,才能達到盡美。書法藝術,有三千多年歷史。商周的金文已富於藝術性;秦篆、漢隸、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豐采多姿。著名書法家如東晉王羲之創妍美流便新體,又備精諸體,為歷代書學者所崇尚;唐代有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四大家,而懷素、張旭之狂草亦別具藝術魅力;宋代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一說蔡京)四大家;清代分為碑派(崇尚碑刻)與帖派(崇尚字帖);「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融合真、草、隸、篆,創有「板橋體」;現代有於右任、沈尹默等。

『陸』 什麼是書法的意思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中國書法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表達。通過簡單的線條,將藝術世界生動的表現出來。書法的種類具體來講就是書法字體的種類,也可以說是不同字體的風格。

我國書法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五種形式,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與草書。但是對於這幾種大分類中還包括一些小的門類,就比如篆書中就又包含小篆與大篆,而楷書也分為很多小的類別,像魏碑唐楷,瘦金體,二王體等。

(6)書法什麼精華擴展閱讀

1、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充分體現工具的性能,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2、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漢字點畫的形態、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與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形式意味很強。

『柒』 書法的好處

好處是:傳統經典書法作品在展現美感的同時,還會給人以啟迪,具有很強的教化作用和醒世作用。

書法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

2、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

4、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

(7)書法什麼精華擴展閱讀

五種書體

1、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2、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3、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

4、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5、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捌』 書法寫的是什麼

——兼評甘肅省第四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這是一個很多人探討了許久的話題;?這是每一位書家都面臨的問題。 面對著不論什麼專題展其實質都是「唐宋及毛澤東詩詞抄寫展」的尷尬局面,許多人都倡議書寫自作詩,理由是書寫自作詩更能表達作者自己的情感,最有力的論據莫過於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稿》。然而,明擺著的一個事實,是詩詞一統文壇的時代早已成了歷史,每一個文化人必寫詩詞的年代早已成了過去。現今社會,寫作詩詞的人只不過是很少一部分特別熱愛傳統文化的知識分子的業余愛好而已,把寫詩如同李白、杜甫那樣當作終身事業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了,我認識的許多「文化人」,不要說寫作詩詞,就連讀都少有興趣。總而言之,詩詞一統文壇的時代過去了。但是,書法卻不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書法藝術復興並迅速崛起,每次舉辦展覽,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一浪高過一浪,別的不說,如咱們偏遠的甘肅,第四屆中青展投稿數量高達一千八百餘件,入選近四百件,這充分說明書法藝術在當今社會是十分普及的,是逐漸走向大眾化的。明擺著:詩人越來越少,而書家卻越來越多。那麼多的人都呼籲、提倡讓每一個書法作者都來書寫自作詩,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實在是太難太難。每一門藝術都存在理性與感性的問題,理性的知識也許是每一個文化人通過一定的培訓學習後都能掌握的,如詩詞的一些基礎知識:平仄、對仗、押韻,律詩中間必為兩聯,一首詩要有起、承、轉、合等。但是僅有理性的認識,沒有感性的飛躍是遠遠不夠的,「無情無藝」,在生活中沒有感悟的人是不可能寫出詩詞來的,即使他有再高的理性知識。但感悟不一定能夠培養出來,而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敢武斷地說:詩人——是天生的。強迫一個沒有感悟性的人去寫詩,其結果只能是有了一定理性認識之後的「自做詩」,與其寫沒有意境,文理詩理不通,讀後讓人不知所雲的蹩腳的「自做詩」,不如去抄一首唐詩來得快,也讓觀者少產生一點替作者的尷尬。唐代的每一個文化人也許都是詩人,但因為詩的上乘而留名千古的也就是那麼幾十個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真正能稱得上妙品、絕品、逸品的詩,也就那麼能數得過來的幾首,況乎我輩? 故書寫自作詩只能是提倡,如果是非自作不可,那麼就有非常多的書家便連投稿權都沒有了,更不用說入圍入選了。筆者曾聞,有一書友為了達到徵稿的「自作」要求,便請別人「自作」了一首,抄畢了事。 ?當然主要還是詩詞。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精華的代表之一,是濃縮了的文學,短短幾句(甚至一句),即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並將讀者帶進一個由作者創造的特殊氛圍,又讓人產生與作者高度和諧統一的共鳴,讀後意猶未盡,產生豐富的聯想。又因字數的多寡正適合一幅書法作品,故書法作品還是以寫詩詞為好,中國文化要是沒有詩詞,那中國書法將黯然失色,簡直不可想像。書法作品寫詩詞,能自作者當然很好,不能自作者,還是去抄唐宋及毛澤東詩詞者為好,但是,如果就連抄寫還漏洞百出,實在讓觀者替書家面燒耳熱了。書法,是中國文化最集中最精華的體現。書法家,首先應當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文化人,一個沒有一定文化修養和藝術悟性的人,我認為只能叫「拿著毛筆寫字的人」。 筆者讀省書協前幾年舉辦的一次書展作品集,有一位評委的對聯作品:「寒月籠煙樹,尋梅溪水香。」「寒」與「尋」,一形容詞一動詞可寬對,但「籠煙」與「溪水」是驢頭與馬嘴,而「樹」與「香」,一名詞一形容詞,是風馬牛的關系。在本屆書展上,有一幅對聯是「詩書為三友,花鳥作四鄰」,我百思不得其解,「詩」、「書」明明是兩種事物,何以為「三友」?是否如李白所雲「明月、影子和我」成三友?但讀原句總是品不出這個意思來。又如一聯「今日常觀古人事,少年聽取老人言」,「常觀」與「聽取」對得不工,依愚見,可將「聽取」改為「宜聽」,會更好一些。再如「凈幾明窗,好香苦茗,有時與高衲談禪;豆棚菜圃,暖日和風無事聽閑人說鬼」,筆者曾在一次國展書法集上讀到過,當時曾為其意境叫絕,也為其上下聯顛倒而惋惜,可是我們這位作者,卻生吞活剝照抄(錯)不誤,但從長款上看作者又填詞一首,能填詞而不懂對聯平仄者說來誰也不信,作者還將原句中的「清香」更為「好香」,我覺得有「添足」之嫌。他如「秋聲萬戶竹」、「東閣冬梅西窗夏竹」、「靜氣得蘭清風引竹」,以上三句均為本屆書展上的對聯作品的上聯,但「竹」字不論古音還是今音均為平聲,筆者讀書甚少,手頭資料有限,也不知這些聯句是古人所作,還是作者自撰,但不管怎麼說「竹」是平聲,不應出現在上聯末尾。又如「竹里棋聲夜自寒,花間酒氣春風暖」,但凡一個能寫毛筆字的人,估計毛澤東的七言律詩《長征》都讀過,「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么明顯的「暖」與「寒」的例子放著,卻出現如此明顯的上下聯顛倒的錯誤,看著如此精妙的草書不得不讓筆者為作者惋惜。再如「光陰壁合皆陳跡,事物通常有本原」、「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梅花訪消息」,這二幅「對聯」到底算不算對聯?即使算對聯,但末四字均為平聲,又作何解釋?更為甚者,有一幅篆書對聯的作者,在款中寫到是自撰,但讀後卻發現不了有半點對聯的影子,我不客氣地說,該作者以為把兩句字數相等的話,寫在兩張條幅上就叫做對聯,他發給筆者的名片上卻赫然印著「中華詩詞協會會員」! 綜上所述,我們的許多書家連詩詞聯的基本常識都不知,要是再讓其自作的話,那是不敢想像的。 在本屆書展上,我還看到一個現象:書寫「北國風光」、「空山新雨後」、「好雨知時節」、「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些內容的作者高達五六人,甚至十多人。「李杜文章眾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我還看到許多作者在落款時都滿懷豪情地加了兩個字「××一揮」,我仔細查了《新華字典》,揮:①舞動、搖動。②指揮。③灑、甩。不論是那一種含義,都有一種灑脫奔放、隨意自由的意思,我實在搞不清,也能看得過去的書法作品怎麼是「揮」出來的,並且僅僅是「一揮」,我看那得寫多少筆才可寫成的書作,就怎麼變成「一揮」了,我也記不清歷史上的哪位頗有聲望的書家,在他的一幅字後面寫了「一揮」兩個字,就導致現在這么多的書家也在「一揮」,就像魯迅先生在他的書桌上刻了那個如花骨朵般的「早」字以後,導致大江南北的課桌都難逃厄運,上面都刻滿了各種書體的「早」字一樣令人哭笑不得,這個「一揮」會使人聯想到「東施」。我奉勸廣大書家,最好「謹書」,別再「一揮」,用學「一揮」的時間去讀一點詩詞常識吧,以免少點笑柄!筆者藏有一幅名不見經傳的古人舊作,那字寫得灑脫自如,頗有造詣,放在當今的書展上絕對能達到「獲獎提名」的水平,但款字上卻是「××學書」,其謙虛態度讓人敬佩。我們是否向古人除了學「一揮」外,再去學點什麼?筆者曾與友人開玩笑:古代的文化人都是書法家,但現在的書法家卻大都不是文化人。筆者曾在《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的大展上看到過「國破山河在」、「凄凄慘慘戚戚」;也曾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的大展上見到過「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並且緊隨其後地落上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的款識;也曾見到將沉雄的「大江東去」和婉約的「尋尋覓覓」寫在一幅作品上,並落上「書宋詞兩首××一揮」的款識;將豪邁的「千里江陵一日還」和清新的「渭城朝雨溢輕塵」寫在一起,「書唐詩兩首××一揮」的;至於寫畢「日照香爐」款為「杜甫」的是否屬於筆誤?作為送展作品不應當如此馬虎大意啊! 總之,讓現代的每個書家都成為詩人,這是不可能的。但希望每位書寫者在提高自身書法技能的同時,還是多加強一點傳統文化的修養,提高自身文化素質、鑒賞水平和藝術感受能力,以免在書法作品中出現硬傷,而讓觀者哭笑不得。 -7-

『玖』 中國書法的筆法這么豐富,怎麼能夠簡單地理解其精華要義是什麼

中國書法的筆法的確豐富,篆隸楷行草五種不同的書體對筆法有不同的要求,那麼有沒有一種簡單的辦法對筆法進行概括呢?也就是說如何簡單地理解其筆法的精華要義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的確有一定的難度,不過我學書法數10年,認為很多東西是可以去總結的,包括學書法的規律性東西,所以我認為這個復雜問題是可以簡單的回答的

那麼筆法的精華要義是什麼呢?我認為可以把筆法要義概括為「1234」!

1即一個本體;2為兩個關鍵;3是三個動作;4是四個屬性。

而且這筆法的「1234」可以適合於篆、隸、楷、行、草任何書體,可以適用於歐、顏、柳、趙任何一種字體。

以上4條都是以第1條為基礎的,也就是說都是基於漢字線條的,只不過是後面的提按動作、換鋒動作、起行收、方向性、長短、位置、粗細等等,它們在進行著不同的排列組合,因為它們不同的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書體,乃至形成不同的字體。

所以我們學習任何字體,臨習任何字帖,談到筆法就要把握這些要素,要學會分析每一個線條的屬性。

掌握了這些筆法的「1234」,也就理解了筆法的精華要義。

『拾』 軟筆書法作品 七字 寫什麼好

一般比較常見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好處
一、練習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審美素養是一個人人文素質的重要內容。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書法「像中國畫,更像音樂,像舞蹈,像優美的建築。」練習、創作、欣賞書法作品的過程就是感悟美、創造美和醞釀美的過程。因此,開展書法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途徑、好方法。
二、練習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學習書法,要從一筆一畫做起,有規有矩,如起筆、行筆、收筆都十分講究,這好像做事,起筆像做事的開端,行筆恰似做事的過程,收筆如做事的結尾。通過練習書法,可以鍛煉一個人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三、練習書法可以強身健體。
書法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且還是一種養生之道。書法可以調節情緒,陶冶情操。過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而練習、創作和欣賞書法,其心態安穩,寧神息慮,修心養性,神定志安,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心理平衡」,從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壽從筆中來」就是指這個道理。
四、練習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書法作品看似簡單,但真要寫好,卻並非易事,除書法的字內功(諸如筆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練研習「字外功」。「字外功」對書法藝術來說非常重要,要想在書法上有成就,就必須字外求字,書外求書。「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藝術」學習。如,從繪畫中學布白,從音樂中悟節奏、韻律,從詩詞中找意境,等等。藝術是相通的,「姐妹藝術」往往能觸發書法創作的靈感。在追求提升書法藝術的過程中,人的綜合素質也就得到發展。
另外,書法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招聘單位的招工表、履歷表都要求手寫,可見書寫也是測試的重要內容。廣州某人才市場需招聘3000名畢業生,報名達3萬人,第一項內容就是「填表和寫簡歷」,僅通過寫字,就淘汰了1/3。
總之,在學生中開展書法藝術的教育活動,有利於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閱讀全文

與書法什麼精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867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646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125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062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670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688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643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004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22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451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267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449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47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27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119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352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436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75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375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