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面霜搓泥是什么情况
1:角质层厚重
角质层是肌肤最外延的部分,有众多半凋亡和已经死亡的角质细胞构成,当一些死皮细胞没有及时脱离就会在肌肤表面筑起一道“墙”,而保养品就会在这道“墙”上搅拌在一起,也就是肉眼直观可以看到的搓泥或者起白屑。
2:肌肤屏障受损
肌肤的屏障能够直接反应肌肤外观,并决定对保养品的接纳能力,当肌肤屏障受损时,保养品就难被肌肤充分吸收,这时要做的是使用更温和的保养品来减少刺激,同时补充细胞间质和必要油脂来完善肌肤的防御能力。
3:保养品渗透性不好
保养品的渗透性欠佳也会导致搓泥,特别是首先使用的保养品如果含有难以渗透,亲肤性欠佳的成分就会让后续的保养品在肌肤表面“打成一团”。
4:保养品胶质成分过多
保养品中添加胶质成分能让使用感更清爽,同时增加产品的粘稠度,让产品从视觉上看起来更“营养”。但如果使用太多含有胶质成分的保养,待产品中的水分蒸发之后大量胶质就会搓泥。
5:保养品中含有颗粒成分
很多面霜或是防晒霜中都含有比如云母、二氧化钛或是氧化锌之类的颗粒成分,这些成分在使用完之后能让肌肤看起来很有光泽感,但如果这些成分与之前使用的凝胶或是啫喱类产品相遇就很容易搓泥。
6:保养品属性不同
在天然的保养品也必须在工艺和配比技术完善的前提下制作完成,这也就是说保养品中的成分往往有不同的电离子属性,当这些成分的离子属性不兼容时就很容出现搓泥的现象。
7:护肤流程太过冗长
如果肌肤状况良好,使用保养品的过程中也已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不兼容成分的冲突,但依旧会搓泥,那就要考虑一下护肤流程是否太过冗长,是不是多瓶精华类产品一起使用,因为当肌肤无法吸收这些额外补给时,无法被利用的这些物质就会发生搅拌搓泥。
(1)为什么涂完面霜涂隔离会搓泥扩展阅读:
护肤品用了脸上搓泥是在使用化妆品时,由于化妆品本身的脂溶性与渗透能力,会把皮肤上黏着的新陈代谢的死皮还有毛孔内的脏东西给弄出来,反复揉搓后就形成了泥状物。也就像把某东西。往脸上抹的时候,瞬间在脸上化成一条条像橡皮擦过留下的泥条。
护肤品用了脸上搓泥。使用过多的护肤品,护肤步骤过长,会出现搓泥现象,这时候要缩短护肤流程,用尽量少的护肤品达到想要的护肤效果,如使用多功能性护肤品。一般来说,基本的化妆水、保湿护肤品是需要的,其他的加强护理单品数量不建议超过3个。
护肤品用了脸上搓泥时,要注意护肤不能求快,当涂抹一样护肤品在脸上时,要其完全吸收后,再进行下一个保养或上妆步骤。如在精华液等保养品还没干前,又擦上粉底或防晒品,就容易有沉淀物产生,造成搓泥现象。
B. 用了护肤品,为什么脸部会有搓泥现象
搓泥原因:
当表皮层的滋润度与油脂不足时,保养品的吸收渗透速度会降低,其中保养品当中的高分子胶在反复的按摩当中与老废松动的角质或产品所含的金属矿物离子结合形成了碎屑。经过反复按摩混合,搓泥现象也就这样出现了。
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搓泥现象:
1、 老旧角质层太厚
当皮肤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时,就会产生更多的皮屑,当遇到护肤品时,两者就会产生“搓泥”现象。此外,皮肤在“好转”的修复期,由于皮肤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皮屑,因此也会产生“搓泥”现象。
2、 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例如:蛋白质、玻尿酸等)
此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少则上万,多则数百万甚至更多,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分离或变异,所以就易产生“搓泥”现象,因此:
(1) 凝胶类产品最有可能出现“搓泥”现象。这是因为卡波(凝胶类产品的一种原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用它做出的护肤品就易出现“搓泥”现象;
(2) 带有蛋白质的护肤品(例如:添加了胶原蛋白的霜)也很容易出现“搓泥”现象。
3、 不同乳化体系出来的护肤品有可能因为相互反应而出现“搓泥”现象。
一些含有甘油的水和某些护肤品同用时就会出现“搓泥”现象。所以,有时当突然换了一种偏水的霜擦涂后,就有可能出现“搓泥”现象。
(1) 防晒隔离霜中通常含有钛白粉或二氧化钛水溶液,这些和油都不太相容,因此容易产生“搓泥”现象。
(2) 当化妆品的水油不相容时就易产生“搓泥”现象。
4、 与使用方法有关
(1) 在擦涂精华、保湿霜等含高分子胶及水溶性增稠剂的产品后,马上又擦上粉底或防晒乳,就会产生盐类物质,出现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白屑”。
(2) 乳液、乳霜等产品大多含有亲水性强的乳化剂,在擦涂此类产品后,若马上擦上粉底、隔离等含有金属离子的产品,就会将水溶性的成分置换成非水溶性的盐类,进而产生“搓泥”现象。
(3) 在擦涂含有酸、水杨酸的抗痘产品后,再擦上带有氧化锌粉末的隔离乳或防晒,就会产生沉淀物。这样不仅会出现影响美观的“泥”,还会直接影响隔离、防晒的效果。
预防出现“搓泥”的方法如下:
1、 彻底吸收
要避免“搓泥”的产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等每一步的护肤品都吸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保养或上妆。反之,若为求快,在精华、霜等护肤品还未被皮肤吸收前,就擦上粉底、防晒等化妆品,就易出现“搓泥”现象。
2、 养成定期去角质的习惯
角质层是皮肤最外层的屏障部分,若被大量老废角质细胞占据,皮肤的吸收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如此一来,就算护肤品营养再丰富也吸收不进去,就会导致“搓泥”现象。所以,可以根据皮肤的状态和耐受性,养成定期去角质(大约每周一次)的习惯,就可有效改善“搓泥”的尴尬。
3、 用双手温暖护肤品
搓热双手是护肤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护肤品中很多用于溶剂的成分在低温的状态下都会呈现类似于“凝结”的状态,所以最好能借助双手的温度来将它们融化,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搓泥”。此外,用温热的双手包裹整个面部区域可以促进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
4、 改变手法:抹→拍
以轻拍的方式将点在脸上的护肤品均匀拍开,可以促进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从而达到改善“搓泥”的目的。
C. 涂面霜化妆之后搓泥
涂面霜化妆之后搓泥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面霜涂抹得太过厚重,肌肤一时半会儿没法完全吸收。面霜虽然有一定的功效,但并不是涂抹得越厚效果就越好。搓泥的面霜会阻碍皮肤正常呼吸,长时间这样会让自己脸上长出很多痘痘的。
再有就是劣质的面霜里面通常含有的物质分子比较大,没办法渗透到皮肤中去,所以就会附着在皮肤表面慢慢变干形成一层薄膜,会出现搓泥现象。
建议选用高质量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来用,彻底洁面后给脸部肌肤补足水分,取适量面霜涂完后,要用指腹轻轻拍打直至完全吸收,这样才能起到锁水保湿的效果。
D. 为什么涂护肤品会搓泥现象
要了解护肤品搓泥现象,首先要认识护肤品的组成。
我们经常在护肤品的外包装的反面,看到这样类似的话述:"蕴含多种植物精华",或“添加多种植物精萃",或"添加ⅹx矿物成分"。
这就是指我们常讲的护肤品成分,比如:库拉索芦荟叶汁粉、积雪草提取物等等植物、生物活性成分。不过,护肤品的生产厂家己釆用"低温冷冻碾磨工艺",将它们加工成接近纳米级小分子的粉状。
再比如物理防晒剂"二氧化肽",也都是碾磨成了细微的粉状的。
这些植物精萃、矿物粉等等与"水、油",不同的配比后,有机的融为一体,(通常以"水包油"或"油包水"的形式),共同组成护肤品的各品类,比如:化妆水、乳液、霜、精油、美白隔离霜……。
一旦"油水分离",护肤品中的"植物精萃、矿物粉″等等将会发生沉淀现象!
好了,了解了这些知识,就不难理解我下面讲的护肤品搓泥现象及原因了。
原因一:涂抹过多,护肤品无法被肌肤吸收,或贴合。
举例:我曾经涂抹美白隔离防晒霜时,涂第一遍的时候很均匀贴肤,但是,我想多涂几遍遮盖我面部瑕疵时,出现了搓泥现象,为什么?涂多了,不贴肤。
原因二:护肤品变质,水油分离,发生沉淀。
我曾经想拿一瓶过期很久的霜擦手脚,却发现涂上后有搓泥现象。
变质了的粉质类护肤品,就容易搓泥了。
E. 使用护肤品为什么会出现搓泥现象
尤其是一些研发做得不够好的厂商,对了,护肤品搓泥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通常把这种情况叫搓泥,一旦遇到搓泥的产品,大家的做法都是直接放弃,认为是不吸收的表现,其实不然哦,至于为什么,且看我慢慢讲来。
搓泥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搓泥这种状态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ok什么是搓泥
估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网友灰灰建议我单独写篇文章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呵呵,所以这篇文章的诞生要感谢灰灰~~。搓泥是一种护肤品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状况,就是指你在按摩产品加助吸收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产品搓成了一条一条的“泥状”,我举个例子,那是因为里面含有的高分子胶在做怪,高分子胶是化妆品里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胶质基质,目的是增加产品的浓稠感,对皮肤无刺激和危害。
一般搓泥发生的原因也有两种:
第一种:你使用的产品成份配比做得不好,你前面用了一个gel状的产品(gel状产品含高分子胶的浓度很高),后面再加一个含有高分子胶的面霜,呵呵,胶水也会搓成一条条,当你单独使用他们的产品时,搓泥现象发生的几率很低,而当你把两种不同的含有高分子胶的产品放在一起使用时,那结果通常就是大量的搓泥现象产生了,比如,结果肯定惨不忍睹啊,象按摩护肤品一样打圈按摩,不一会儿,你用胶水涂在手背上,他们的产品跟gel状产品搭配的话,除了搓泥就是搓泥。
大的厂家会把产品的成份比例调合得非常恰当
F. 为什么用了资生堂的FWB免卸妆隔离霜脸上能搓出泥来
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自搓泥型:如果用到一些高浓度的高分子或硅油,用多了,产品自己和自己就能搓出泥来。
高分子本身能够抓取水分子(以及甘油等多元醇类),但是失水变干后,这些高分子材料本来的面目就出来了,会形成一些泥或者屑屑。
二、互搓泥型:单用一种产品好好的,两个在一起就水火不相容地搓起泥来。
1、一种产品里面油含量高,另一种产品里面水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
2、阴阳离子表活/聚合物之间互不相容的情况下;
3、 硅油与水/油/粉都不相容:
如果前面的面霜或者防晒是硅油包裹的,含量比较高,后面再加一层含有比如滑石粉、二氧化钛的粉底,经常不可避免地就搓泥了。
三、皮肤状态及使用方法:使用护肤品的顺序、用量、手法,皮肤自身的状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或加重搓泥。
1、皮肤干燥
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缺水时,角质层会有很多的老死角质,无法自然脱落。当使用油脂产品,如乳液、面霜时,涂抹的过程中,面霜包裹着老死角质细胞,出现搓泥的现象。
2、角质过厚
这种情况一般油皮偏多,新陈代谢的角质死细胞粘附表皮,不及时清理干净,会造成皮肤吸收不畅,出现搓泥现象。
(6)为什么涂完面霜涂隔离会搓泥扩展阅读:
解决办法:
1、避开爱搓泥的品牌
如果你发现你买的牌子、产品,刚好是前面说的爱搓泥家族的,而且手头有更好的替代品,那就先换掉。
2、避开搓泥CP产品
单用某品牌全线产品,是比较不容易搓泥的,但如果你都是混搭自配,要避免搓泥CP们相遇,比如用倩碧的时候别混搭悦诗风吟。
如果还是不清楚到底是谁的错,你可以把你这次护肤的产品全摆出来,先换掉其中一个试试,不停的重新排列组合去试错。
3、精简护肤
如果发现无论什么试,A+B+C+D一起用绝对搓泥,那就减掉一两个,精简护肤。
因为每个产品都有自家的配方体系,叠加越多产品越容易冲突;而且皮肤吸收有限,一堆积就容易搓泥。
4、给皮肤吸收的时间
搓泥的一个原因是护肤品厚重,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像胶水一样,容易搓泥。建议每一步都慢慢来,等吸收透了再下一步。
5、涂抹手法
"搓来搓去"这种手法是很容易搓泥的,如果是护肤品的话,可以现在手上涂抹均匀,预热了之后,轻轻抹开,再敷一下促进吸收。
而上底妆的话,建议用海绵蛋或三角海绵,用点按、轻压的方法来上妆,而不要用化妆刷拖扯。
6、去角质
如果发现,怎样都搓泥,而且最近涂什么护肤品都不吸收,脸也比较暗黄,那可能是角质层比较厚,可以用温和的方法去下角质。
G. 晚上抹完护肤品后脸上为什么会搓出泥来
有以下这些原因:
角质层过厚
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的部分,主要由 10 至20 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而当这个部分被大量老废角质细胞占据之后,会导致护肤品吸收不进去,产生搓泥现象。
2. 皮肤过于干燥
在干燥的天气里,皮肤会因干燥脱屑,而脱落的皮肤碎屑会和护肤品黏在一起,形成泥状物。这就是搓出来的泥。
3. 使用方法不当
当急于将一层一层的护肤品快速抹在脸上时,由于上一步的护肤品还未被吸收与下一步的护肤品混合在一起,产生了一块一块的絮状物,用手轻轻一抹就聚在一起。
拓展资料:
减少搓泥的方法:
1.定期去角质
根据自己肌肤的状态以及耐受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去角质产品,每周平均1-2次左右的频率就可以有效改善搓泥状况的出现了。
2.给肌肤做好补水保湿工作
肌肤干燥缺水时一定要及时做好补水保湿工作,每天睡前敷一片面膜就是不错的选择,肌肤严重缺水时,可以选择水光针来帮助肌肤深层补水,彻底解决起皮脱屑问题,才能更有利于护肤品的吸收。
3.搓热双手使护肤品彻底吸收
搓热双手再去擦护肤品,一直都是最佳的护肤手段。护肤品中很多用于溶剂的成分在低温状态下会呈现类似于“凝结”的状态,所以最好能借助双手的温度来将它们融化,从而促进保养品最大限度被肌肤吸收,同时也避免了沉淀物的产生,等到每道护肤品都彻底吸收后,再进行下个保养或上妆步骤,就会大大减少搓泥现象的产生。
H. 擦完护肤品脸上搓泥是什么原因
产品本身就搓泥
比如含有黄胶原、卡波姆成分,例如很多人在使用防晒霜的时候就会搓泥。其实这跟防晒霜里含有的两种成分有关。一种是物理防晒剂中能够起到调节肤感、增强防晒作用的粉状物质,常见的比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一种是化学防晒里添加的大分子成膜和或者增稠聚合物,比如卡波姆等成分,它们可以使皮肤表面形成膜感,一旦搓揉,就很容易产生搓泥现象了。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成分同时出现在防晒霜里,那么搓泥就更难避免了。
比如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玻尿酸等)。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从几万到几百万或更大,往往由无数结构小单元以重复的方式排列而成。它们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分解,产生分离变异。所以带蛋白质的护肤品可能会产生搓泥现象,例如添加了胶原蛋白的护肤霜等等护肤品出现搓泥有时是因为产品的质地不兼容造成的,比如一些含有大分子胶质的保湿凝胶在遇到含有皮脂吸附成分的粉末之后便会搓泥,所以在保养流程中要大力避免这两种属性的成分一起使用。
使用顺序错误
有时使用顺序确实会造成的搓泥问题,虽然说护肤品的使用流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者护肤需求调整。
例如在擦上保湿霜、精华液等含高分子胶及水溶性增稠剂的产品后,马上又擦上粉底或是防晒乳产品,就会产生盐类,类似我们肉眼所看到的白色屑屑
例如在擦上乳液、乳霜等含亲水性强乳化剂的产品,例如脂肪酸盐类,又马上擦上粉底、润色隔离霜等含金属离子的产品,其成分也会由水溶性转向置换成非水溶性盐类
例如擦上抗痘产品,如果酸、水杨酸等,再擦上隔离乳等带有氧化锌粉末的产品,也易产生沈淀物。
皮肤干燥
我们都知道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缺水的状态时就很容易产生皮屑,当使用油脂产品乳液、面霜时,皮屑混合护肤品就容易出现搓泥的现象。
手法问题
着急护肤着急出门,前面一个产品且是较容易搓泥的产品,还没等吸收,就急急忙忙下一个步骤,导致出门没有十分钟妆容开始花,或者脸上开始出现毛絮絮的东西
I. 脸上抹护肤品搓泥是怎么回事
一般都是以下几种情况
1、未吸收的护肤品或者皮肤出油后和空气中的粉尘结合。
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很大的,尤其在一些高污染的城市比如北京,山好水好空气好的地方这个概率就比较低了。
2、产品中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玻尿酸等。
常见的如凝胶类、啫喱类产品都很容易有搓泥现象。
3、使用方法问题。
在擦上保湿凝胶或精华液等含高分子胶及水溶性增稠剂的产品后,还没吸收好,马上又擦上粉底或是防晒乳等含二氧化钛、氧化锌等金属离子成分的产品,就会产生盐类,本身凝胶类产品就容易出现搓泥,再这样急匆匆和粉质产品搭配,搓泥肯定就更多了。
4、搭配问题。
含卡波姆、黄原胶等增稠剂的产品遇到了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产品,会发生沉淀产生絮状物,一搓就容易形成“泥”或者白屑。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护发产品中使用比较多,护肤产品中使用比较少,但是也有品牌经常用。比如倩碧匀净淡斑双效精华露中含有“二 C12-18 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就容易搓泥,和其他产品混合使用时,也容易搓泥。玉兰油也喜欢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皮肤老旧角质层。
如果平时补水保湿做的不到位,皮肤干燥就会产生更多的皮屑。当涂抹护肤品时,皮屑混和护肤品形成“泥”。所以要去角质喽?No,我说的重点是做好补水保湿。
怎么样才能不搓泥?
解决方法1:
不搓、不搓、不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为什么要去搓它?好不容易涂上去的,那搓的不是泥,是钱。。。
解决方法2:
要避免沉淀物产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用完每道护肤品后等吸收一会后,再进行下个保养或上妆步骤。
解决方法3:
改变手法,涂抹手法,变成轻轻拍打手法。比如用面霜的时候先在脸上(额头、鼻子、下巴、两颊)点上面霜,然后用手轻轻抹开拍至肌肤吸收就不会搓泥了,用隔离、防晒的时候也可以参照此法。
搓泥后应急对策
护肤品搓泥后不要先急着洗脸,如果少量搓泥可以用纸巾轻柔的掸开,如果大面积搓泥可以使用化妆棉蘸取柔肤水之后轻柔擦拭面部肌肤,之后在使用护肤品补涂时也要减少用量
长期搓泥后果
脸上皮肤比身体上皮肤更加敏感,长期“搓泥”的后果可能是角质层变薄,损坏皮肤的油脂保护层,使皮肤失去屏障,再严重一点有可能变成过敏性皮肤,比如搓完泥后皮肤感觉点火辣辣的疼,甚至发红,这就是搓泥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