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腊梅花油自制,请详情告诉我下
腊梅花浸制的腊梅油可治疗烫伤、烧伤,还可滴注耳内,治疗中耳炎。腊梅鲜花可窨制高级花茶。腊梅花9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治咽炎。腊梅花粥,腊梅花15克,粳米150克,煮粥温服,有开胃散郁的功效。
腊梅花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干燥花蕾,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开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长。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约0.4~0.8厘米,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商品有二种:①素心蜡梅,花心黄色,重瓣,花瓣圆而大,朵大。 ②狗心蜡梅,花心红色,单瓣,花瓣狭而尖,朵小,质较次。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产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地。
腊梅花性温味甘微苦。《本草纲目》云其可“解暑,生津。现代研究表明,腊梅花含多种挥发油、洋腊梅碱、腊梅甙,β-胡萝卜素。 腊梅花
药理实验表明洋腊梅碱有类似士的宁(可兴奋神经中枢,但毒性较大)的作用,还有降低血糖、兴奋子宫及肠管作用。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顺气止咳的功效。 现代研究:腊梅花含有挥发油,内含龙脑、芳樟醇等。具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顺气止咳等功效,主治暑热头晕、呕吐、热病烦渴、气郁胃闷、咳嗽等症。 将含苞花蕾制成干品,单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可治麻疹发热、风火喉痛、急性结膜炎等症。治疗久咳,治疗暑热烦渴、头晕、胸闷、呕吐、小儿麻痹、百日咳。可改善青春痘,粉刺,黑斑。治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烧伤等病证效果很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腊梅花
腊梅鱼头汤:腊梅花10朵,鱼头750克,各种调料适量,鸡清汤1000克。将鱼头洗净放入锅中炖,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腊梅烩牛肉条:牛肉500克、腊梅花10朵、猪油50克、葱头25克、芹菜25克、胡萝卜25克、油面酱15克、精盐、胡椒粒、胡椒粉各适量。把牛肉切成条后沾盐和胡椒粉拌匀下入锅中,煎成两面嫩黄时,放入葱头块、芹菜段、戎萝卜片、胡椒粒等,大火烧开,煮半小时,然后放入油面酱和烫过的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腊梅炖豆腐:腊梅花5朵、豆腐适量、熟豆油250克、葱丝、香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将锅上火,油烧热后放入切好的豆腐条,炸成黄色,捞出。把油倒出,放入葱丝烹一下,加水、盐,后把豆腐条倒入,炖5分钟,把胡椒粉放入,出锅时,加入腊梅花、味精调好味。 梅花粥 : 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净待用。将100克粳米洗净入锅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醒脑明目。适用于肝胃气痛、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是开胃散郁常用之品。 现代药理分析,腊梅花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腊梅花味微甘、辛、凉,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热头晕、呕吐、热病烦渴、气郁胃闷、咳嗽等疾病。民间常用腊梅花煎水给婴儿饮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2. 腊梅花的加工方法
腊梅花的加工方法:
1、就地取材,将已经开放的腊梅花摘下,准备制作,摘下的腊梅花必须都是盛开带着香味的,挑花朵大个,朵型漂亮的,
2、将摘好的腊梅花放在模具里,准备好模具选择喜欢的形状就好,我们选了五角星,三角形和圆柱形,
3、在模具里倒入烧好的蜡液,倒一点就可以,准备好蜡线,固定在中间,
4、把蜡线固定好之后蒋倒上烧好的蜡液,温度要注意哦!不要太热了,对花画要温柔一点,太烫会破坏花朵的外形还有香味,
5、剩下的就是静静的等待蜡烛凝固。
3. 腊梅花有哪些药用价值
腊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下介绍几个有关腊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钱,水煎服;外用浸于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腊梅花油”,用时搽患处或滴注耳心。
根5钱,水煎服;根皮(刮去外皮)研末,敷患处。
4. 一斤玫瑰花能箤取精油多少
10000斤鲜花仅能提取2斤精油,一斤玫瑰提取的精油是0.0002几乎看不到。
玫瑰精油的香气成分丰富、复杂,难以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通过蒸馏等方法提取,10000斤鲜花仅能提取2斤精油。
通常白天气温在15-26℃,夜间在10-16℃,才能开出“油水”丰富的花朵,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亩产量才能高达600斤。
提炼时蒸馏罐一开12小时不能停,还要随时观察温度、湿度。在这期间,经投料、送汽、蒸馏、冷凝、油水分离等步骤,鲜花最终被萃取分离成金黄透明的高纯度精油,以及玫瑰纯露、玫瑰花泥。
5. 腊梅的知识
腊梅别然黄梅、黄梅花。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栽培变种有磬口腊梅;柴油心腊梅;狗绳腊梅。腊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蜡梅又称黄梅花、雪里花、蜡木、蜡花、巴豆花。属于蜡梅科蜡梅属植物,为落叶灌木,高2~4米。枝、茎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的皮孔。芽有多数 覆瓦状的鳞片。叶对生,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先叶开放,芳香,直径约2.5厘米。花被多片,蜡质,半透明;花托椭圆形,长约4厘米,果时半木质化,呈蒴果状,宿存,外被绢丝状毛,内含数个瘦果,每果一枚种子。花期12月到次年2月,果期次年6~9月。 蜡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 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蜡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 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由于蜡梅其独特的个性,是冬季观花的最佳树种,也是城市美化、香化、净化空气的首选树种之一。同时,由于蜡梅根系发达,生长适随性及根部萌蘖力强,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它可作为丛生花灌木为街道绿化所用,也可以培育成小乔木作为行道树种,既可在公园的假山、湖畔群植或者片植形成梅山、梅园、梅圃等大型景观,也可以在视野宽阔的草坪板块中点缀、孤植形成小品。它不仅可以在庭园中露地栽植,显得自然洒脱,也可以增育成造型盆景,获得巧夺天工的意境,还可以折剪一枝作插花。 蜡梅除了其观赏价值外,在古代就有作菜肴或点心的历史。以花卉入馔,多出于保健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何国珍编着的《花卉入肴菜谱》就列有蜡梅豆腐汤、蜡梅玻璃鸡片等花馔品种。其花还可有其它食用方法,如花风干后加入茶叶,可制成蜡梅花茶,或直接用花数朵,冲入开水代茶,有浓郁香气,并有缓解咳喘之效。花还可做菜配料,如在烧鱼、虾仁、豆腐时或做汤时放入,味美气香。 蜡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下介绍几个有关蜡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 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 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 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 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Calycanthus praecox L.;Meratia praecox Rehd. et Wils; Chimonanthus fragrans Lindl.],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钱,水煎服;外用浸于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腊梅花油”,用时搽患处或滴注耳心。 根5钱,水煎服;根皮(刮去外皮)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生物学特性] 腊梅又称蜡梅、腊木,为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树干丛生,黄褐色。单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叶面有硬毛,具叶柄。花单生于枝条两侧,冬季落叶后开花,花蜡黄色,具芳香,稍有光泽,似蜡质。 腊梅为我国特产花木,变种和品种较多,如素心腊梅、馨口腊梅、红心腊梅、小花腊梅等。花被为纯黄色或深黄色,而内轮花被则具深红紫条纹或红浓紫条纹等。 性喜阳光,稍耐荫,较耐寒,耐旱,怕风,要求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忌湿涝。 [繁殖与栽培] 采用嫁接、扦插和分株方法繁殖,而以嫁接繁殖为主,嫁接可用实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进行切接或芽接。切接可于春季叶芽萌动后进行,芽接则于霉雨季节间进行。嫁接成活后要及时将砧木萌发的蘖芽除掉。 腊梅发枝力强,栽培中要进行修剪,以保持树姿美观。修剪可于开花后发叶前进行。长枝要适当剪短,以促进多发短壮花枝。当年生枝条大多可以形成花芽。发芽后要将幼果剪去,以便集中养分供应新的花芽形成。落叶或谢花后要施肥一次,夏季施液肥2~3次,盆栽腊梅每2~3年要进行换盆一次。 [特色与用途] 腊梅花色美丽,香气馥郁,冬季开花,花期达3个月之久,常用作布置庭园,成丛或成片栽植,或作盆景材料和室内插花。
6.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相关信息
梅花是最受中国人赞赏的“花魁”之一。我国人民喜欢以梅花不畏严寒、清新洒脱的特色比喻中国人民不畏风霜艰难昂然屹立的气概。北宋诗人林逋赞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十朋评价道: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丰无诗才。“毛泽东也对梅花倍加赏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梅花的香气寒,清透溢幽香迷人,与它傲立雪中的环境、它的骨气、清气、傲气极为一致而受到人们的宠爱。调香师认为此香应归功于“清爽”二字。梅是经济作物,除了食品和药用以外,果浸膏可作饮料、食品调味之用,花属茶用香花,可用于窨花。每年1-2月梅花盛开时,可采集含苞欲放花朵提取梅花浸膏及梅花精油,相当名贵
。由于价昂贵难得,调香师不敢多用,常采用“配制精油”即用几十种合成香料配制而成,但要配的逼真,则须加入少量梅花浸膏或梅花精油。梅的种类甚多,常见的有白梅、红梅、绿萼梅、骨里红梅等,观赏品种则有300多种,琳琅满目,有的花香扑鼻,有的却淡雅弱香、暗香迟发、作为窨花和提取香料浸膏的当然选其香气好且强者,可多得精油。
与梅花闰列者还有腊梅,只因国人器重梅花,以为腊梅是梅花的同宗,其实非也。腊梅属腊梅秋灌木,梅花却与玫瑰属蔷薇科。也有的人认为腊梅大概是“腊月开的梅花
”,当然也不对。腊梅开黄花,花色似蜂蜡,苏东坡称之为“腊梅”,严冬始定,所以叫“腊梅”,花色花样均与梅花有别,但树姿树形却极为近似,香气有所不同。腊梅花因含有桉叶素、龙脑、蒎烯等,甜香中带有凉气,其精油作药用和食品加香,浸膏用于化妆品、皂类的调香原料。跟梅花一样,也是1——2月采集花蕾提取浸膏和精油,价也不菲。
“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也并不尽然。浙江临安县和天台县山区有一种野生夏蜡梅,生于海拔500——700米的沟谷两旁林下,每年5月中旬开花,花瓣白色,花冠直径5——7厘米,气味更加幽香袭人,近年已引种成功,用来提取调香工业用的
7. 腊梅花的香味如何在家里手工提炼保存呢比如说做成精油
前提是得有数十千克的腊梅鲜花。再者家里哪有完备的试验器皿?肯定难以实现。有那么多鲜花还不如做香脂呢——在玻璃做的盒子里摆一小盒植物油,将鲜花置放在盒子里,每日更换,花期过后就能收到一盒香脂了。
8. 如何自己提取香精油
在发展水果生产中,从栽培到收获都会有大量的落花、落果及残、次果实。这些东西一般都可以加工制造或者提取有相当价值的产品,如香精油、果胶等。香精油在各种水果中都可以提取的到:以柑橘皮里含量最高,柠檬皮油质较好,其他水果如核果之类的种仁也可提取香精油。从水果中提取香精油的方法有:蒸馏法 香精油沸点低、比重轻,可随水汽挥发。先用破碎机将原料粉碎成3--5毫米的细粒,然后将细粒放入蒸馏装置内提取香精油。柑橘的花、叶,核果类,如杏、桃、梅、李等的种仁也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提取香精油。浸提法 应用有机溶剂可以把香精油浸提出来。最好用沸点低的油醚,所得的香精油品质较好,用酒精较为方便。先将原料破碎(花瓣不用),保持较低温度以免浸出的香精油挥发,用有机溶剂在密封容器内浸渍,时间一般是3--1 2小时。浸渍完毕放出浸提液,同时轻轻压出原料中的浸液,这些挤压出的浸液可以再次用来浸渍新的原料。如此反复浸渍三次。最后得到较浓的带有原料色素的酒精浸提液,过滤后可作为带酒精的香精油保存。如果需要浓缩的香精油,可将带酒精的浸提液进一步用蒸馏装置以较低温度将有机溶剂回收,回收的有机溶剂还能提取植物中的蜡质和其他成分。压榨法 桔类果实的香精油主要是以油滴状集中在外果皮的油胞里可施加压力将油胞压破,挤出香精油来。压榨法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l、将新鲜的柑橘类果皮以白色皮层朝上,晾晒一天,使果皮水分减少后摔碎,然后用水压机压榨,每100千克(含水分1 5---18%)的干皮可得300--600克黄净的香精油。2、将柑橘类的外皮即有色层剥下,可以榨出占有色皮层重量约有1%的香精油。压榨法采用机械操作,即先将新鲜果皮以饱和的石灰水浸泡6--8小时,使果皮变脆硬,油胞易破,以利于压榨。处理的果皮以压榨机进行榨油。此机具有破碎及压榨两种性能,能连续流水作业。压出的香精油用高压水冲下,经过滤后,引入高速离心机分出香精油。此法叫做压榨离心法。此法提取不需加热,被称为“冷油,品质好价值高。压榨后的残渣还可用蒸馏法再行取油。
9. 一斤槐花提取多少精油
一斤槐花提取20克精油。
槐花,又名洋槐花,广义的洋槐花指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