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姑射仙子的传说拜托各位大神
姑射(yè)仙子——蕾依丽雅,是《搜神记》系列(树下野狐着)的女主角之一. 自小便被立为木族圣女,天生丽质,清丽脱俗,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性格淡泊恬静,常年居于姑射山冰雪宫. 古人笔下的姑射仙子:《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广寒仙子月中出,姑射雪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五) 《黄帝篇》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刘鼎《蝶恋花·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陈师道《卜算子》:“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 朱敦儒《洞仙歌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 《毋谈诗》 毋谈诗,谈诗上天池, 天池之水空汗漫,采莲不及若耶溪。若耶有女出姑射,清波洗靓芙蓉姿。 阿妹船头掰菱角,阿姊船尾弄藕丝。吴侬一曲采莲调,正是河鸠关关时。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也将小龙女比作姑射真人——“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2. 肌肤姑谢白,风骨伯夷清.什么意思
姑射是传说中仙人住的地方,
肌肤姑射白是赞美女的皮肤就像姑射仙子那么白,
伯夷是古代着名的贤人,在商朝被周朝灭了后因不吃周朝的粮食而饿死。
风骨伯夷清是称赞人的品格像伯夷那样清正高尚
3. 姑射神人是什么意思出至什么典故
姑射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出自《庄子·逍遥游》,被誉为掌雪之神。泛指美貌女子。
姑射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关于姑射仙子的文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黄帝篇》中也有记载:“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
希望能帮到楼主。
4. 姑射真人出自何典!!!急!
初识“姑射真人”,是十几年前读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倚天屠龙记》之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 》开篇道:“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从金庸介绍中得知,“作这一首《无俗念》词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道号长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词品》评论此词道:‘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
读此作品的时候,正值天真烂漫之时,竟对金庸此说深信不疑。及长,涉猎的文学作品多了,才知道原来金庸撒了一个大谎。首先,金庸擅改原词。丘处机原作名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金庸将原词中“灵虚宫梨花词”去掉,仅留“无俗念”三字,将“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分开,改为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琼葩”改为“琼苞”,“舒高洁”改为“殊高洁”,“万万化参”改为“万蕊参差”。不过,这首词经金庸稍稍改动之后,较原作似乎更具神韵。其次,金庸擅改词意。金庸说长春真人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颂这美女,乃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其实,这首词是长春真人借梨花来比喻自己的志行高洁,根本与“小龙女”无关。金庸为了作品的需要,硬把长春真人拉来为小龙女作陪衬,若真人地下有知,该有如何感想?
不过,我始终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之句不解。这个“姑射真人”又是何人?神仙传中并不见此人,一些神话传说也不见其踪迹。但是我知道,此真人定非寻常之辈,否则绝不会用“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这样的词汇来赞美的。后来读《喻世名言》之《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见有这样一段话,才解开了多年的谜团:“雪似三件物事,又有三个神人掌管。那三个神人?姑射真人、周琼姬、董双成。周琼姬掌管芙蓉城;董双成掌管贮雪琉璃净瓶,瓶内盛着数片雪;每遇彤云密布,姑射真人用黄金箸敲出一片雪来,下一尺瑞雪。”又道:“当日紫府真人安排筵会,请姑射真人、董双成,饮得都醉。把金箸敲着琉璃净瓶,待要唱只曲儿。错敲破了琉璃净瓶,倾出雪来,当年便好大雪。曾有只曲儿,名做《忆瑶姬》:姑射真人宴紫府,双成击破琼苞。零珠碎玉,被蕊宫仙子,撒向空抛。干坤皓彩中宵,海月流光色共交。向晓来、银压琅,数枝斜坠玉鞭梢。荆山隈,碧水曲,际晚飞禽,冒寒归去无巢。檐前为爱成簪箸,不许儿童使杖敲。待效他、当日袁安谢女,才词咏嘲。” 原来这“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也只有她才当得起“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这“姑射真人”从何而来,又为何被封为掌雪之神?当读过《庄子·逍遥游》中,才知“姑射真人”原来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看来是因为庄子文中有“肌肤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将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为掌雪之神的。可是姑射之山在何处呢?庄子说是在“汾水之阳”,即今山西境内。山西临汾市确实有个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风景名胜之一。他们打的就是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个牌子,且称之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过近读《山海经》,却又有新发现。《山海经·东山经》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根据此说,姑射山绝不会在山西境内,而似是在东南一带。《山海经·海内北经》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黄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今人据此而推测“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宾境内。
姑射真人是雪神,自然也就“肌肤若冰雪”,在古人诗词中也常有此誉。如陈师道《卜算子》:“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刘鼎《蝶恋花·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依我看,写得最好的还是朱敦儒《洞仙歌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此词虽写梅花,却与长春真人《无俗念》之写梨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庸借长春真人的《无俗念》,使小龙女的形象更加冷艳高绝。而长春真人借金庸的“小龙女”,使《无俗念》一词更加深入人心。二者真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文坛留下一千古佳话。
5. 庄子曰姑射神人绰约若处子君亦当如是,是什么意思
庄子说的姑射神人,绰约如处女,您也应当像这样。
6. 什么诗盈爆竹声中一岁除
“盈爆竹声中一岁除”出自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元日》。
释义:随着阵阵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
原文: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描写了一幅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7. 姑射真人是什么意思
“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姑射真人”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是因为庄子文中有“肌肤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将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为掌雪之神的。
姑射之山在何处呢?庄子说是在“汾水之阳”,即今山西境内。山西临汾市确实有个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风景名胜之一。他们打的就是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个牌子,且称之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过近读《山海经》,却又有新发现。《山海经·东山经》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根据此说,姑射山绝不会在山西境内,而似是在东南一带。
《山海经·海内北经》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黄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今人据此而推测“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宾境内。
8. 请问一般在古装偶像轻喜剧里“美人如水,肌肤如雪”这句台词的意思是,形容女子像水一样清澈柔软,
嗯嗯,如水也可以理解为女子体态灵动优雅、如梦似水
9. “姑射”的“射”读什么出处
读音ye四声
“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姑射真人”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是因为庄子文中有“肌肤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将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为掌雪之神的。姑射之山在何处呢?庄子说是在“汾水之阳”,即今山西境内。山西临汾市确实有个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风景名胜之一。他们打的就是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个牌子,且称之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过近读《山海经》,却又有新发现。《山海经·东山经》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根据此说,姑射山绝不会在山西境内,而似是在东南一带。《山海经·海内北经》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黄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今人据此而推测“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宾境内。
狐友幻形
济南朱子清,与一狐友,但闻声而不见其形,以(同,和)时(按时)预(参与)文酒会,词辩纵横,莫能屈也。
一日,有请见其形者。狐曰:“欲见吾真形耶?真形安可使见君?欲见吾幻形耶?是形既幻,与不见同,又何必见?”
众固请之,狐曰:“君等意中觉吾形何似?”一人曰:“当厖(读音mang二声,花白色)眉皓首。”应声即现一老人形。又一
人曰:“当仙风道骨。”应声即现一道人形。又一人曰:“当星冠羽衣。”应声即现一仙官形。又一人戏曰:“庄子言姑射(
读音ye四声,‘姑射’三名)神人,绰约若处子,君亦当若是。”即应声现一美女形。又一人曰:“应声而变,皆是幻耳。究
欲一睹真形。”狐曰:“天下之大,熟肯以真形示人者,而欲我独示真形乎?”大笑而去。
10. 谁帮我翻译一下庄子的文言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天之亦有之一直翻译到这句,秒求
一、翻译:
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
二、原文: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选自《庄子·逍遥游》。
三、《逍遥游》简介: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