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肌腱什么是肌肉两者有什么区别
肌腱和肌肉的区别如下:
1、组织结构不同
肌腱为肌肉末端的结缔组织纤维索,肌肉借此附着于骨骼或其它结构。肌腱较肌肉坚韧而体积小,它的扩张强度为611~1265公斤/平方厘米,肌腱主要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没有收缩能力。它的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膜,
胶原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相连接。虽然构成肌腱的胶原纤维束彼此是平行的,但每个胶原纤维束都是互相交织的,所以肌纤维的拉力传布到整个肌腱而不是单根腱束。
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
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2、作用不同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平衡身体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减少身体受力,
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
3、伸缩性不同
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四肢多呈索状,在躯干多呈薄板状,又称腱膜。腱纤维借肌内膜连接肌纤维的两端或贯穿于肌腹中,腱不能收缩,但有很强的韧性和张力,不易疲劳,而肌肉的纤维伸入骨膜和骨质中,使筋膜牢固附着于骨上,伸缩性较差。
4、纤维束不同
肌肉的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膜,胶原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相连接。其纤维束彼此是平行的,但肌腱每个胶原纤维束都是互相交织的,所以肌纤维的拉力传布到整个肌腱而不是单根腱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肌腱
网络-肌肉
Ⅱ 肌腱是什么
肌腱
[jī jiàn]
解释: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较硬,没有收缩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着于骨骼。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
此处的肌腹即为一些人口中所说的红肌,而肌腱即为白肌,分别控制肌肉的力量,爆发力和耐力
Ⅲ 肌肉、腱的结构与功能有哪些
肌肉有收缩作用,因而能使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发生改变,并维持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等脏器的活动。肌肉分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可随意志自由活动,所以又叫随意肌。平滑肌和心肌不能随意志自由活动,所以又叫不随意肌。
一般所说的肌肉是指骨骼肌。骨骼肌约占人体的40%。该肌肉是细肌纤维的集合体,一般呈纺锤形。在显微镜下观察,这种肌纤维可见横纹,所以又叫横纹肌。
肌肉周围为有弹性的薄肌膜包裹,纺锤形的中央部为红色,很软,但与骨骼相连的部分为白色并有光泽,有极强的韧性。这个红色部分叫肌腹,白色部分叫肌腱。肌腱是连接骨和肌肉的纤维性结缔组织,因肌肉不同而有长有短。人们所熟知的跟腱,就是与活动腿的腓肠肌相连的很粗的肌腱。
肌肉能收缩,是由于来自神经的刺激传给肌纤维,并在那里发生化学变化所致。
Ⅳ 肌的组词问
肌 组词 :
肌肤、
肌腱、
肌理、
肌体、
肌隔、
肌力、
肌腠、
病肌、
肌质、
肌革、
肌觉、
死肌、
颊肌、
肌腹、
伸肌、
肌骨、
冰肌、
肌雪、
肌栗、
肉肌、
丰肌、
肌粟、
肌栗、
肌石、
刻肌、
肌髓、
肌液、
肌衄、
孱肌、
素肌、
黑肌、
生肌、
肌腴、
肌肪、
镂肌、
雪肌、
肌注、
腹肌、
誓肌、
身肌
Ⅳ 肌怎么组词
肌肤
肌理
肌肉
腹肌
心肌
Ⅵ 什么叫肌腱谢谢!
什么是腱鞘炎,常易发生于哪些部位?�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有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愈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
腱鞘位于手和足部的关节附近、肌肉长腱的周围。由于这些部位活动频繁,损伤机会多,倘若不注意,长期的摩擦、慢性劳损或寒冷等刺激,可使肌腱与腱鞘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久之腱鞘机化,鞘壁肥厚,管腔狭窄,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受限而引起临床症状(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即为腱鞘炎。
腱鞘炎常发生的部位是桡骨茎突处、屈指肌腱处、桡侧伸腕肌腱处(腕关节背侧及腕骨上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等。
腱鞘炎如何分型?�
腱鞘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腱鞘炎共有以下5种类型,其中后两种比较少见。
(1)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虽然腱鞘滑膜分泌滑液润滑腱鞘,但某些特殊的动作反复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木工、举重工、餐厅服务员、手工操作者等。由于上述腱鞘起着滑车的作用,摩擦最大,最易受损,表现为腱鞘的增厚,影响肌腱的正常活动。狭窄性腱鞘炎也可能是某些静止型或亚临床型胶原疾病的结果。
(2)急性纤维性腱鞘炎:也称为摩擦音滑膜炎。病变的部位是在滑膜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水肿、充血、白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本病的特点为有一种柔软的摩擦音,这是由于结缔组织的原纤维在水肿的肌腱周围摩擦引起的。最常见的部位是腕上部,特点是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的肌腹处最易产生,也称捻发音腱鞘炎。
(3)急性浆液性腱鞘炎:也叫风湿性腱鞘炎,是全身性风湿的一部分,为急性风湿热的一种反应。患者有高热,关节痛、肿、积液,其中最主要的病变为风湿性心肌炎。退热后则腱鞘的浆液渗出吸收,腱鞘炎自愈。
(4)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常发生在外伤以后,特别是穿刺伤,多发生在腕和手指的屈肌腱。感染的早期是腱鞘的滑膜炎,接着肌腱失去光泽,变成灰色或绿色,同时被脓液浸润坏死。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
(5)结核性腱鞘炎: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首先侵犯腱鞘的滑膜,由掌部沿尺侧和桡侧滑囊经腕管向上蔓延至前臂。腱鞘因结核肉芽组织浸润而肥厚,鞘内含有黄色渗出液及黄色米粒体。逐渐地肌腱也被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结节肥大,失去原有的光滑能动机能。当肉芽组织侵及其他腱鞘与神经时可引起屈指及感觉障碍。
什么是桡骨茎突腱鞘炎?�
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同居一腱鞘内,在桡骨茎突的桡侧越过,此腱鞘可由于慢性损伤的刺激而增厚狭窄,特别是那些用腕关节活动过多的工作者容易发生本病。本病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 男约为10∶1,这可能与女性桡腕活动更多有关。此外,类风湿病变可能与发病有关。
桡骨茎突腱鞘炎最常见的表现是桡骨茎突处的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拇指向远处放射,向近端放射到前臂,拇指活动时则加重,腕背伸、掌屈,拇指外展以及使腱鞘内张力增加的动作均可产生疼痛。在桡骨茎突处可以观察到肿胀,有时可触及增厚的纤维管道。握拳尺偏试验(Fin kelstain征)常呈阳性:拇指握于掌心,握拳,腕关节向尺侧侧屈,此时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痛。
如何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
对桡骨茎突腱鞘炎的保守治疗为采用夹板固定休息,局部封闭和手法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者可手术把腱鞘切开或者作部分切除。术后48h去除加压包扎,鼓励早期活动。但部分病人术后症状不能完全解除,其原因可以有:①桡神经浅感觉支损伤,形成神经瘤;②腱鞘切除过多,肌腱向掌侧滑脱(半脱位);③没有查清和处理迷走肌腱及其腱鞘;④纵向切开皮肤,疤痕增生。
腱鞘囊肿如何防治 ?�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在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状物质的良性肿块,分为单房性和多房性。囊壁的外层为纤维组织构成,内层为白色光滑的滑膜所覆盖,囊内充满着淡黄色澄清的胶冻状粘液。囊的基底部与腱鞘紧密粘连。本病多发于腕背部、足背部及膝关节等处。青壮年尤其是女性多见。囊肿大多是逐渐发生的,与长期的劳损有关,生长缓慢。表现为局部肿块隆起,状如小豆至乒乓球大小不等,触之肿块坚硬呈半球形。表面光滑饱满与皮肤无粘连,压之有酸胀或痛感。
本病的治疗可采用刺破或击、压、挤破囊壁的办法,将囊液挤入皮下,待其自行吸收。亦可用粗针头抽出胶状囊液,注入考的松类药物,可暂时缓解症状,较易复发。必要时可行手术将囊肿切除,若切除不够彻底,术后也有复发的可能。
Ⅶ 骨骼肌肌腱肌肤三者的关系图是怎样的
①两组肌肉没有跨过关节,②骨骼肌跨越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能正确反映骨、关节、骨骼肌三者之间关系.
故答案为:②骨骼肌跨越一个关节,两端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Ⅷ 肌腱指的是什么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较硬,没有收缩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着于骨骼。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