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百度范特西篮球经理
对歧化松香腈深加工产品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途径。
(3)聚合松香:松香中枞酸型树脂酸的共轭双键在适当的条件下(如在有机溶剂催化或直接加热)可发生聚合反应,反应产物是不均一的二聚体。反应产物就成为聚合松香。聚合松香比较稳定,不易被氧化。又因聚合松香的分子量增大,软化点提高,酸值降低,抗氧化性能增加,与成膜物质有良好的混溶性。主要用于涂料、油墨、油漆、合成树脂、胶粘剂等。
(4)马来松香:枞酸型树脂酸具有共轭双键,在工业上150℃情况下加入马来酸酐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时间内完成,得到的加成物成为马来松香。全加和的马来松香可用于制备醇酸树脂、树脂漆、合成橡胶添加剂和水泥起泡剂等。
1.2 脱氢枞酸酯的应用进展及研究现状
1.2.1 脱氢枞酸
脱氢枞酸也叫做去氢枞酸,它是一种天然的二萜类树脂酸,由松香通过催化歧化后得到的。它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性质稳定,比旋光度较大等一些其它松香衍生物所不具备的独特理化性质。我国生产松香资源丰富,仅歧化松香的年产量就达几十万吨,所以脱氢枞酸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7]。而且,脱氢枞酸是一种天然产物,由其合成的改性产品可以取代一些我国短缺的石油等化工产品,而且这些产品一般具有较好的生态性能,它的改性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因此脱氢枞酸的改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这些特点,脱氢枞酸在改性研究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们的青睐。羧基和芳环这两种反应性基团存在于脱氢枞酸中,根据这两种基团的反应可进行脱氢枞酸的改性。对羧基进行改性可以合成手性配体、表面活性剂与手性衍生试剂等;在芳环上进行的各种芳烃反应,可以为脱氢枞酸进一步的改性奠定了有效基础,同时进行芳烃反应后的产物它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而且经过了羧基和芳环的综合改性,可以进一步扩展了脱氢枞酸在各领域的应用。
1.2.2 脱氢枞酸的应用研究
这些年来,脱氢枞酸的改性研究和脱氢枞酸的深加工成为了松香衍生物纯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三个手性碳原子,比旋光度大是脱氢枞酸的特点,羧基可改造成活泼基团,脱氢枞酸的芳环也具有适于仪器检测的特殊光谱特性,这些优点使得它可以直接作为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也可以用它开发出一些光学纯化学的试剂。最早用于手性拆分的脱氢松香衍生物是脱氢松香胺,过去已经成功运用在抗生素盘尼西林与L-多芭的生产当中 ,最近又报道了用于D-生物素等和其它手性药物合成过程中关键中间体的拆分。脱氢枞酸作为一种天然的二萜类树脂酸,可以通过松香催化歧化后制得。其具有抗氧化能力强和一定的稳定性等一些其他松香不具备的特殊理化性质。脱氢枞酸的羧基和普通脂肪酸一样,可进行酯化反应、皂化反应、氨解为腈、还原为醇或胺、脱脂降解以及合成酰氯等。
芳环的存在是脱氢枞酸最大的特点,它改善了双键的不稳定性,还可以进行很多的反应,例如脱异丙基化反应、芳环侧链氧化反应、亲电取代反应衍生重排、臭氧化裂解等。
其羧基位阻较大,直接催化酯化要求的反应条件高,会有副反应发生,生成的酯不是很理想,目前普遍的做法为,先用酰化剂与脱氢枞酸反应制得酰氯后再与醇类物质反应。
崔国友[8]等以脱氢枞酸和蔗糖为原料,制备脱氢枞酸甲酯,利用脱氢枞酸甲酯和蔗糖等合成脱氢枞酸蔗酯,讨论了原料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对合成的影响,制得了具有工业用途的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的产品。崔国友[9]等利用含量95%的脱氢枞酸,月桂醇等作为原料,把脱氢枞酸首先转化成脱氢枞酸酰氯,然后分别与月桂醇、β-苯乙醇发生反应,制出了脱氢枞酸月桂酯与脱氢枞酸β-苯乙酯两种酯。整个反应基本是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况且脱氢枞酸月桂酯和脱氢枞酸β-苯乙酯的产率非常高,分别达到91%和92%,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此实验为较难发生酯化反应的脱氢枞酸转化成酯找到了一条简单且易行的方法。王基夫[10]等利用脱氢枞酸为原料,草酰氯为酰基化试剂,在一系列反应下先合成脱氢枞酸酰氯,再与烯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脱氢枞酸烯丙基酯。毛新军[11]等以脱氢枞酸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乙二醇反应,合成了脱氢枞酸乙二酯,证实了脱氢枞酸是可以和醇类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酯,进一步证实了本实验的可行性。
单且草酰氯为酰基化试剂,在一系列反应下先合成脱氢枞酸酰氯,再与烯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脱氢枞酸烯丙基酯。毛新军[11]等以脱氢枞酸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乙二醇反应,合成了脱氢枞酸乙二酯,证实了脱氢枞酸是可以和醇类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酯,进一步证实了本实验的可行性。
1.3 芳樟醇的应用及研究
1.3.1 芳樟醇
C10H18O是芳樟醇分子式,分子量为154,芳樟醇属于链状萜烯醇类,α-和β-两种异构体,还有左旋、右旋这两种光异构体。对于不同来源的精油中,大多为异构体的混合物。在香紫苏油、茉莉油或是合成的芳樟醇中有消旋体。比重是0.8653,沸点为195-200℃,比旋度为+19.30;芳樟油、薰衣草油、黄樟油、香柠檬油、玫瑰木油等精油中发现有左旋体的存在,比重是0.8622,沸点是198℃,比旋度为-20.10[12]。芳樟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具有铃兰香气,随着来源的不同而有不同香气。几乎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甘油。易溶于非挥发性油、矿物油和丙二醇、,在乙醇和乙醚是混溶的。芳樟醇带有一种浓甜的木青气息,类似于玫瑰木。既有玫瑰、紫丁香与铃兰的花香,又有水果香味、木香的气息。它的香气很柔和,轻扬透发而不持久。芳樟醇香气根据不同的来源有较大差异,天然的芳樟醇气味往往不是单一香气,却清香透发;而合成的芳樟醇香气一般较为纯和。
1.3.2 芳樟醇的应用研究
因芳樟醇具备了醇和烯烃类化合物的特征和通性,并且容易被还原成相应的烃类化合物,可以进行酯化反应与脱水反应。以芳樟醇为原料,将可以开发出较有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如硫代香叶醇、硫代芳樟醇乙酸酯及芳樟基甲基硫醚、乙酸芳樟酯、二氢芳樟醇、四氢芳樟醇、维生素A、维生素K等医药中间体就可以由它作原料衍生出。田泽由[13]等人使用天然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利用醋酸钠为催化剂,微波辅助的方法去合成乙酸芳樟酯,探讨了微波功率大小、反应时间的多少、催化剂的用量和醇酐配比对反应的影响。魏荣宝[14]等利用HMCM41中孔分子筛催化了芳樟醇和乙酐反应,利用催化剂HMCM-41,反应得到多组成的混合产物,总酯产率为72%,为芳樟醇能进行酯化反应做了依据。
1.4 研究设想
脱氢枞酸的改性主要集中在羧基和芳环的反应性基团上,对羧基进行改性可以合成表面活性剂、手性配体等;脱氢枞酸的羧基可以进行典型的羧基反应,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如酯化反应、酰氯化反应、皂化反应、氨解成腈、还原成醇和胺,以及脱羧降解等,并且通过这些反应,脱氢枞酸在表面活性剂、不对称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是利用酸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合成酯的机理,并且借鉴前人所做过类似的合成方法,搭建实验设备,尝试合成目标产物脱氢枞酸芳香酯,并对目标产物进行梯度洗脱纯化,最后利用红外光谱法检测证实是否能合成目标产物。
第二章 实验步骤
2.1 实验所需材料
2.1.1 实验药品:
药品名称 含量/% 规格 生产厂家
二氯亚砜 ≧99.0 AR500mL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芳樟醇 93% AR10mL 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
吡啶 ≧99.5 AR500mL 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
甲苯 ≧99.5 AR500mL 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石油醚 ≧99.5 AR500mL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氯甲烷 ≧99.5 AR500mL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酸乙酯 ≧99.5 AR500mL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 ≧99 AR500ɡ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无水氯化钙 ≧96 AR500ɡ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氯化钠 ≧99.9 AR500ɡ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氢氧化钠 ≧99.9 AR500ɡ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羧甲基纤维素钠 CP500ɡ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柱层析用硅胶 — CP500ɡ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薄层层析硅胶 — CP500ɡ 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
表2-1 实验药品一览表
注:原料脱氢枞酸由岐化松香制备
2.1.2 实验仪器:
表2-2 实验仪器一览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SHZ-95B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天平 AL204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三用紫外仪 YOKO-ZF 武汉药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器 R201L 上海申升科技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 —
85-2
金坛市万华实验仪器厂
红外光谱仪 Nicolet Nexus 470 FT-IR 美国 Nicolet 公司
合成过程中溶液配置:
1、10%NaOH溶液,加水稀释10g10%NaOH至500mL烧杯中,作为吸收尾气之用
2、饱和食盐水,萃取用,以除去产物中的水及杂质
3、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以做薄层色谱待用
4、洗脱剂:配置的洗脱剂乙酸乙酯石油醚有(1:30)、(1:25)、(1:20)。
5、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5)
2.2 实验的步骤:
2.2.1 脱氢枞酸酰氯的制取
取2.8513g脱氢枞酸放入带有搅拌回流装置(如图2-1)的100mL三口瓶中,安装球形冷凝管(带尾气吸收装置),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然后缓慢滴加10mL左右的二氯亚砜(两者物质的量比为1:3)三口瓶中,滴毕,慢慢升温至75℃,回流约3h。因为二氯亚砜为剧毒的有机溶液,所以实验过程中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生成的尾气要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通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收集。等固体完全溶解后,把润湿的 pH试纸放到排气口处,试纸不变红后即反应完成,然后改成减压蒸馏装置[15](如图2-2)。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装入直形冷凝管,连接吸收尾气装置,常温下抽真空,一边抽真空一边加冰块防止反应剧烈沸腾引起倒吸。将后应体系的二氯亚砜蒸出(温度小于110℃),等到三口瓶里的药品粘稠不再流动,停止抽真空,室温放置。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深琥珀色粘稠状物质为脱氢枞酸酰氯粗产品。(反应进度用薄层色谱法跟踪)
‘贰’ 香紫苏精油有什么功效
功效:1、控油,抗炎,抗菌,收缩毛孔,紧实肌肤等,适合任何肤质,还可以抑制头发油腻,有助头发生长。2、具有抗痉挛作用,对紧张带来的头痛或偏头痛效果明显。详情可以去解忧公主在淘宝的官方旗舰咨询!
‘叁’ 紫苏叶油的性质
性状:淡黄至绿色挥发性精油,具有特殊气味,味甜。兼有防腐作用。
折射率:1.4998
旋光度[α]20+93.65°
相对密度(d20)0.9264
酯值28.6
乙酰化后酯值130.82
一般药用标准为
【 性 状 】 本品为黄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具有强烈的琥珀特殊香味。
能与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任意混溶。
【相对密度】 应为0.886 ~ 0.927
【旋 光 度】 应为-10°~ -21°
【折 光 率】 应为1.472 ~ 1.488
【 检 查 】
乙醇不溶物:取本品1ml,加90%乙醇3ml,应溶解成澄清液体。
【微生物限度】
细 菌 数:每毫升应不超过100个
霉菌和酵母菌数:每毫升应不超过100个
大肠埃希菌:应不得检出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与用量】 按各处方量
【 贮 藏 】 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肆’ 柠檬精油的沸点是多少
沸点175.5~176.5℃
柠檬精油以美白功效最为显着,适合油性肌肤,能改善油性肌肤、有洁肤、收敛、平衡油脂分泌、淡化黑色素等功效,能保持肌肤温和美白,防止皱纹产生,增加皮肤光泽,淡化雀斑等。一般精油都会写着孕妇忌用。
使用方法:柠檬精油是不能直接作用于肌肤上,需要借助护肤品来完成,添加到当天使用护肤里面使用,混合量以每次使用为准,一次1-2滴,每天使用量不要超过5滴,或者稀释洗脸。
‘伍’ 紫苏防腐原理
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食药两用植 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较高的保健价值。苏籽油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脂 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如:降血脂、降血压、抗过敏、抗衰老、抗 癌等。紫苏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和抗菌作用。 紫苏精油中含有左旋紫苏醛、左旋柠檬烯、β-蒎烯、α-蒎烯及沉香醇等抗菌 活性成分。 本试验以紫苏的茎、叶和籽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紫苏的抗菌防腐性能。 以蒸馏水、乙醇和石油醚作溶剂,研究了干燥方法、溶剂对提取率及提取液抗 菌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液料比及时间对提取 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浸提条件,并对紫苏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期的抗菌活 性进行了比较。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部分霉菌和酵 母菌为对象菌,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进一步证实并系统地研究了紫苏的抗 菌活性;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提取液进行了分离,获得了薄层层析分离抗菌物质 的条件;并将紫苏提取液应用于卤肉、卤豆腐干和盐渍芹菜的保藏。结果表明: 1.蒸馏水、乙醇和石油醚三种溶剂提取液对所试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 抑菌作用。蒸馏水提取液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10mm以上, 对酵母茵的抑制效果次之,对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弱;乙醇提取液对所试微生物 的抑制顺序同蒸馏水提取液,但对细菌的抑制效果稍差于蒸馏水提取液,对酵 母菌和霉菌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石油醚提取液对所试菌的抑制效果均比前两者 差。 2.原料的干燥方法对紫苏抗菌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及抑菌效果有显着影响 (p<0.01)。其中,微波干燥提取率最高,为7.33%,热风干燥次之,为7.03%, 室温晾干较低,为6.93%,烫漂后热风干燥最低,为6.50%;微波干燥抑菌力 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8.7mm,室温晾干次之,为8.3mm, 热风干燥较弱,为8.1mm,烫漂后热风干燥最弱,为7.4mm。 3.液料比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较大。乙醇为溶剂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为:液料比12*、浸提温度80℃、时间l。sh。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7.40%。 4.紫苏不同器官及不同生长期的抗菌活性不同。茎叶的抗菌活性强于籽, 7月中旬采摘的茎叶的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 5.紫苏的抑菌菌谱广,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抑菌性。茎叶乙醇提取 液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石25%,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6.紫苏抗菌活性pH宽,在pH为3-7的基质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7.紫苏提取液 100℃加热 15分钟抗菌活性不受影响,121℃加热 15分钟, 抗菌活性减弱。 8.茎叶乙醇提取液分别与5%以上的食盐及40%以上的蔗糖有明显协同抑 菌作用。 9.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70:20:10)为T[l。t”展开剂分离紫苏混 合组分,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其中,Rf为0.67和0.38的组分具有较宽的 抗菌菌谱和较强的抗菌活性,但较未经分离的混合组分的抗菌菌谱和抗菌活性 稍差。 10.添加 1二5%的紫苏提取液到卤肉中的防腐效果与0.5%山梨酸钾溶液浸 2分钟处理的相似:而添加到盐渍芹菜中的防腐效果较添加 0刀8%山梨酸钾的 效果稍差;添加到卤豆腐干中的防腐效果不及0.5%山梨酸钾溶液浸二分钟处理 的效果好,但与不添加防腐剂的对照相比,均能明显延长保质期。
‘陆’ 罗勒精油的简介
罗勒 BASIL
学名:(罗勒属) Ocimum basilicum
科名:唇形科 Labiatae
外观:淡黄色液体
本质:普遍在亚洲、欧洲、太平洋群岛、北非等地区,高度不超过50公分的 草本植物,叶子呈椭圆尖状,花朵为 紫白色,蒸馏其叶子及花朵可得透明 无色的精油,香味很像丁香、松针之 综合体。
罗勒精油又名紫苏精油,罗勒精油就是从一种叫做大料的植物中萃取而得的。罗勒精油是辛香类精油的代表之一,罗勒精油有温暖而辛辣的特质。
关于Basil罗勒一直以来被希腊人视为珍贵的植物。在基督教的仪式中,国王涂抹圣油来净身心灵,增加帝王之精神气,罗勒油就是圣油的成分之一,因此罗勒被视为植物中的国王。罗勒英文名字,也是从希腊文字中演变而来的,罗勒的学名:Ocumum basilicum便是由希腊basilikos而来,具有皇家之意。Basil罗勒被誉为帝王之草,罗勒油自然也被称为帝王之油。很多希腊的教堂摆放一些罗勒植物的盆栽,以表达教堂的圣洁和威严。
Basil罗勒植物的品种有很多,至今大概有150多个品种。Basil罗勒最早起源于亚洲,而后被传入欧洲,进而人们发现罗勒很适合于在欧洲生长且繁衍的十分茂盛!在不同种类的罗勒中,甜罗勒被芳疗界所看好,因此在芳香疗法中通常应用甜罗勒萃取而得的罗勒精油,具有很好的调经效果,同时又是滋养心灵的佳品。
罗勒是一种多毛植物,开白色的小花,在宗教仪式中同样受到印度人的爱戴,被印度人视为:“圣草”相传印度人曾经使用罗勒来祭祀天神(Krishna),以此来乞求万物长生、安居乐业。印度传统的自然医学(阿输吠陀)中常见药材之一,主要用于调理消化系统及治疗呼吸系统方面问题,有着很多年的历史。
通过萃取罗勒的花朵、叶片或是整株植物即可得到罗勒精油,罗勒精油的萃取方法通常为蒸馏法,罗勒精油的颜色呈淡黄色至黄绿色。罗勒精油的味道十分清新,带有甜辣的青草香味儿。对于情绪而言,罗勒精油可以滋养心灵、增加人们内心的力量,鼓舞我们面对困难与挫折,这是罗勒精油的作用中美好的一面。
‘柒’ 紫苏精油和紫苏籽油是从相同的植物中提取的吗
是从相同的植物中提炼的。但是是从不同的部位提炼出来的。前者是从他的枝叶中提炼的。后者是从他的结的籽里面提炼的。
‘捌’ 芳樟醇具有挥发性吗
芳樟醇,别名里那醇,分子式为C10H18O,属于链状萜烯醇类,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无色液体,具有铃兰香气,但随来源而有不同香气。在全世界每年排出的最常用和用量最大的香料中,芳樟醇几乎年年排在首位。但科学家认为香水和其他芳香剂中富含的芳樟醇成分可诱发情绪低沉、沮丧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等。
中文别名:芳樟醇,里那醇,沉香醇,芫荽醇,沉香萜醇,伽罗木醇,胡荽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
英文别名Linalool,3.7-Dimethyl-1,6-octadien-3-ol,2,6-Dimethyl-2,7-octadien-6-ol
分子式(CH3)2CCHCH2CH2C(CH3)(OH)CHCH2C10H18O
分子量154.25
CAS编号78-70-6
MDL:MFCD00008906
SMILES:C=CC(CCC=C(C)C)(O)C
EINECS:201-134-4
具备醇和烯烃类化合物的通性和特征,例如可以进行酯化、脱水反应,容易被还原为相应的烃类化合物。在金属钠的存在下,生成二氢月桂烯。在胶体铂或骨架镍上还原时,则生成二氢芳樟醇和四氢芳樟醇。
芳樟醇与乙烯基乙醚作用生成乙烯基醚通过Claisen重排,获理r、δ-不饱和醛,具有油脂醛香,经稀释后具有花香韵,用于配制广木香油、月下花香精和茉莉香精。再将此产品与丙酮在醋酸锌催化下缩合,然后再在磷酸作用下进行环化反应可获得1.1-2甲基-7-丙酮基-八氢萘,这是一种新的香料。芳樟醇与异丁醛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可得到香叶基异丁醛。具有强烈花香和青香的香韵的香原料。再经加氢,则可得相应的醇,具有相当优雅的花香和木香。再向下发展,将其在BF3、Et2O及H3PO4和三氟乙酸存在下进行环化反应,则可得到单环和双环的醚,具有优美的香气。
而将香叶基异丁醛和丙酮缩合后再环化的产物则具有持久的木香——龙涎香的香料。将芳樟醇和乙烯基乙醚在磷酸存在下的加成物是混合缩醛。将二氢芳樟醇与乙烯基乙醚生成的混合缩醛,这二种都是很有用的香料。
将芳樟醇、硫脲和溴氢酸反应后,再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可得到香叶基硫脲磺酸盐、用氢氧化钠皂化,制成具有酱果和园柚香韵的香原料,硫代香叶醇。以芳樟醇为原料合成新的香料正在不断地涌现。
樟醇是叔醇,由于结构上空间屏蔽之故,酯化反应比伯醇和仲醇难得多,而且容易发生脱水、环化、异构化等反应。酯化时不能用醋酸在无机酸的作用下制备醋酸芳樟酯。只能采用芳樟醇与醋酐在低温条件下反应,使用磷酸与醋酐特制的复合体为催化剂制取。
用β-蒎烯为起始原料合成芳樟醇时,可同时得到橙花醇和香叶醇。
此外,由合成法制取芳樟醇的中间体——甲基庚烯酮出发,亦可进一步合成香叶醇、橙花醇以及其他萜类的香料。而醋酸芳樟酯在PH=3时经酸催化溶剂的分解作用(Solulysic)也能得到三种无环的醇——即芳樟醇、橙花醇、香叶醇和少量的环状醇——α-松油醇。
芳樟醇在触媒的存在下,会异构化生成香叶醇和各种萜烯醇。同样也可将香叶醇在Sio2-Al2o3-FeSo4三元触媒作用下,使之异构化而生成芳樟醇。
芳樟醇(Linalool),分子式为C10H18O。属于链状萜烯醇类,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还有左旋、右旋两种光异构体。在不同来源的精油中,多为异构体的混合物。消旋体存在于香紫苏油、茉莉油中,或是合成的芳樟醇中。比重0.865(15℃),沸点195-200℃,比旋度+19.30;左旋体存在于芳樟油、黄樟油、香柠檬油、薰衣草油、玫瑰木油(总醇量按芳樟醇计在82%以上),等精油中,比重0.8622,沸点198℃,比旋度-20.10。芳樟醇是无色液体。具有铃兰香气,但随来源而有不同香气。几乎不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溶于丙二醇,非挥发性油和矿物油,混溶于乙醇和乙醚。折光率:1.4600~1.4640。
带有浓青带甜的木青气息,似玫瑰木。既有紫丁香、铃兰与玫瑰的花香,又有木香、果香气息。香气柔和,轻扬透发,不甚持久。植物的绿萼青蒂常含有此类清香。左旋偏甜,右旋偏清,主要用其清香,因此右旋香气较好。不同来源的芳樟醇香气有较大差异,天然芳樟醇清香透发,但往往不是单一香气;合成芳樟醇香气一般较为纯和。
可以用芳油、芳樟油、玫瑰木油、伽罗木油等精油作为原料,经分馏得到,也可以通过化学法合成。目前以松节油合成芳樟醇主要有两种路线:
1、β-蒎烯高温裂解为月桂烯,然后经盐酸化、酯化、皂化等步骤制成芳樟醇。其他通过此法生成的醇还有橙花醇、香叶醇、月桂醇及松油醇等。此法产率比较高。
2、α-蒎烯氢化至蒎烷,然后氧化为蒎烷氢过氧化物,再还原为蒎烷醇,最后经热解制芳樟醇。
主要来源:有三个途径:
其一,来自富含芳樟醇的各种天然精油,例如芳樟油、芳樟叶油、伽罗木油、玫瑰木油、白玉兰油、芫荽油等。经精馏单离而得;
其二,半合成而来;
三是,全合成而来。
樟科树种中很多品种都含有芳樟醇,但因种植过程的杂化结果精油中芳樟醇含量高低不等。而玫瑰木这种产自亚马逊河流域的野生常绿树的精油中芳樟醇是其主要成份,(总醇量按芳樟醇计高达82%),其他成份有萜烯和二戊烯、丁香酚、橙花醇等),是提取芳樟醇极好的原料。前苏联则以大批量种植芫荽来提取其精油,再经单离而得。
(1)对蚊子、苍蝇等作用:
将含有2%醋酸芳樟酯臭氧化物和98%的矿物油组成的药液涂抹在皮肤上,可以起到驱除蚊子、苍蝇的作用。和其他中药香料成份配合,还能做为蟑螂、蚂蚁、虱子等的驱避剂。也能在纺织材料中用上,以驱除害虫。
通过实验还发现含有芳樟醇的食物能显着降低家蝇的觅食和产卵,原因在于蝇蛆必须寄生在富有微生物的机体上才能发育,因此怀孕的雌蝇会觉察到并避开含有强力抗菌功能的芳樟醇物质上产卵。
(2)杀螨剂:
芳樟醇具有杀螨的能力,对其幼虫、成虫都有效,有报告称,对Tyrophaguslongior一种贮存食物中的螨虫进行抗螨虫活性试验。另有资料报导,由芳樟醇等20多种挥发油成份组成的配方对皮肤螨属和食用酪粉属的螨属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改善脂肪品质:日本曾有过报导,含有微量芳樟醇、醋酸芳樟酯的油脂中,可延长在高于100℃加热时间不变,其气味经长时间油炸后与未加的对照组对比要好。如果芳樟醇的一些衍生化合物和维生素E配合使用,对猪油、棕榈油等油脂有令人瞩目的协同抗氧化功效。
(2)对泡沫能起稳定作用:
在含有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喷雾型的水性清洁剂中加入少量的芳樟醇,能有效地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3)以茶为基质的芳香饮料:
根据资料分析,茶叶(绿茶)的香气成份中芳樟醇的相对含量达到19.88%是最重要的香气组分之一。有专利介绍,将茶叶250克加水提取,并稀释至10升,加入微量氨茴酸甲酯芳樟醇等香料,经评定,茶香比未处理的茶,其香味得到加强。
(4)防霉剂:
芳樟醇及其醋酸酯能抑制真菌孢子或菌丝体的生长,可用于真菌感染或其他抗真菌原料合用作为防霉剂。
(5)动物驱避剂:
将芳樟醇、香叶醇、苯乙醇等配合而成的香精对麻雀、乌鸦、鸽子等鸟类有很好的驱避效果。
(6)在日化产品不良气味掩蔽剂:
在煤油中添加1-5%的芳樟醇及其酯类,可作为燃烧用途煤油的除臭剂。
含有蛋白酶的洗涤剂中加入0.01-2%的芳樟醇可掩盖酶制剂的不良气味。同样,用在含酶的漂白剂,可使经漂白后的纺织物具有很好的香味。
在纺织品软化剂中加入芳樟醇等萜烯类精油,也能达到掩盖不良气味的目的。
永久性卷发剂的药液中加入1%的芳樟醇或芳樟精油,可以去除头发上因卷发剂残留的不良气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望采纳谢谢!!!
‘玖’ 亚麻籽油为什么不能高温炒菜吃
原因:亚麻籽油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油脂耐热性很差,还不如日常食用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一旦加热,氧化聚合速度非常快,也会产生有害的油烟,所以日常不宜用来炒菜。
亚麻籽油高温炒制种子会降低油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导致蛋白质变性。
亚麻籽油沸点在287℃,油温长时间过高高温(287度以上),就会变黑,氧化分解,甚至致癌;而烹调油中还含有多种致突变性物质。菜油、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具有致突变性;(猪油中含量少但缺点太多)
建议亚麻籽油炒菜温度最好控制在80°以下。炒菜油热在180℃以下产生的污染物会比较少。油炸方面谨慎考虑。
(9)紫苏精油的沸点多少扩展阅读:
亚麻籽中粗蛋白、脂肪、总糖含量之和高达84.
07%
。亚麻籽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5.
16%,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质。
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53%,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为鱼油中的有效活性成分。α-亚麻酸有抗肿瘤,
抗血栓,
降血脂,
营养脑细胞,
调节植物神经等作用,受到较多的关注。亚麻籽中含有大量多糖,多糖有抗肿瘤,抗病毒,
抗血栓,
降血脂的作用。
富含亚麻酸的油脂,比如亚麻籽油(亚麻油)和紫苏油等。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生的物质对血脂很有益处。更关键的是,在其他植物油或食物中含量都很少的亚麻酸,在亚麻籽油和紫苏油等油脂中含量达到50%~60%。这类的油脂比较怕高温,尽量用来凉拌、做馅、煲汤、蒸等。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亚麻籽油
人民网-三类油常换着吃
‘拾’ 请问紫苏油怎么吃可以炒菜吗
紫苏油一般都是作为保健品都是直接喝,不用在炒菜上面。紫苏,又名赤苏、紫苏草、红紫苏。紫苏籽油系从唇形科植物紫苏成熟的干燥果实或紫苏植株中,提取所得到的含a-亚麻酸等多组分的混合物,其中无芥酸等有害成分,是一种优质保健食用油。
(10)紫苏精油的沸点多少扩展阅读
功效
降血脂作用
zhara等研究证明,紫苏籽油可以控制人体内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质,清除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经科学实验证明,为目前已知植物油类中a—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享有“陆地上的深海鱼油”美名。
提高记忆力
a—亚麻酸所合成的DHA大量存在于大脑皮层,视网膜和生殖细胞中,促使脑神经细胞突触生长,改善记忆力。
抗衰老功能
美国专家watababe试验发现,摄取紫苏籽油可明显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对延缓机体衰老有明显作用。
抗过敏作用
horri 及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奥山教授等的研究证明,给小白鼠喂饲紫苏籽油,可以使引起过敏的物质白三稀和中间体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PAF)的产生量明显减少,其中含有迷失香酸是一种芬酸化合物,具有抗凝血、抗菌消炎、抗病毒等活性,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抑制过敏性反应。
使用方法
直接饮用:日均服用5-10毫升;滴在温米饭、面包或馒头上,儿童酌减至1-5ml。
巧拌凉菜:添加到凉菜或沙拉中。
靓汤调味:滴入煮熟的粥、汤、牛奶中。
烘焙糕点:将有机营养油代替氢化油或奶油烘焙糕点。
其他作用
1、降脂降压
紫苏籽油里丰富的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赛和脑梗赛;
另外α-亚麻酸还可以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携氧量,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体内各种脂质的排泄,所以紫苏籽油降脂降压的效果特别明显,尤其是对高血脂及临界性高血压效果更加突出。
2、保肝护肝
紫苏籽油中的α-亚麻酸能有效抑制脂肪合成,并分解脂肪将其排出体外,每天食用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