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臉部發紅發癢怎麼回事
會引起皮膚發癢的疾病有很多種,但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許多癢性皮膚病與季節有著明顯的關系,尤其是春天、夏天、冬天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有些皮膚病到了冬天才會癢,而也有些皮膚病是要等到夏天才會癢,了解發癢的季節規律可以幫你更好的判斷問題出在哪裡。
春季皮膚癢症與花粉過敏
春天一到,很多人的臉部、手部等露在外面的皮膚就會發癢,尤其是臉部更常見一些,不但會癢,而且看上去紅紅的,好像是剛運動完一樣。這個季節的發癢大多數花粉過敏有關,尤其是在春遊、踏青以後出現的發癢大多都是此類。雖然其他季節也都有開花,但春天不但開花多,而且這時候的花粉也比較多,於是過敏體質的人就敏感一些。
這幾年,北方的沙塵暴比較嚴重,也出現了很多對風沙過敏的人。在有沙塵暴的天氣出去後,手部、臉部、脖子處的皮膚發癢,仔細觀察會有針尖大小的小水泡,很癢,但沒有明顯的發紅。如果是經常發生,又總是用手去抓,時間一久,皮膚就會發生改變,醫生稱其是「苔蘚樣變」。
預防及治療能避開過敏的東西是最好的預防辦法,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就想一些減輕的辦法,如在有風沙的天氣出去時,戴上手套、紗巾;春天的時候少到鮮花盛開的地方。
過敏很輕的時候,只要不再接觸過敏物就會好轉。情況比較嚴重時,可以服用一些抗過敏的葯物,如撲爾敏、息斯敏等。
夏季皮膚癢症與夏季濕疹
一到夏天皮膚就會發癢,發癢部位因人而異,小腿、大腿、軀干尤其是腰部,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部位。夏天經常穿長褲的男士,大腿、小腿、腹股溝是夏季皮癢症的好發地,氣溫較高,再加上褲料通風不良,又不吸汗,尤其是牛仔褲比較厚,所以褲管內的溫度要高一些,出汗以後就更加濕熱,皮膚無法驅汗散熱,溫度必定升高。
治療與預防注意衣著的質料,最好是選擇純棉的衣料,熱天不要穿牛仔褲,除非是經常在有冷氣的辦公室上班。有條件的時候可用濕毛巾輕擦出汗的皮膚,並扇點風使水分蒸發,立即會感到舒適清涼。
真菌感染又濕又熱的夏天最適合真菌生長繁殖,尤其大部分的衣料通氣性很差,又不易吸汗,結果愛出汗的地方如軀干、腋下、腹股溝及臀部就回生出癬來。所以真菌感染引起的汗斑、股癬及足癬是夏天裡皮膚發癢的主要原因。
汗斑
大多數長在軀干,也就是背部、肩部、腰部等,分布非常廣泛。汗斑是許多以毛孔為中心的小圓斑點,顏色發白,相近的斑塊會融合成一些大斑塊。剛開始出現時,它們是淺粉紅色,時間久了變成褐色,最後變成白色,有輕微的發癢,但不痛。
股癬、足癬
有些人到了夏天覺得腹股溝、臀部及雙足,尤其是腳趾間及腳掌濕乎乎的,非常癢。腹股溝、臀部會出現褐色的斑塊,時間久了顏色變得更深。腳趾、腳掌會起水泡、脫皮。
同樣,保持衣料質地通風、透氣,及保持皮膚涼爽、乾燥也是很重要的。此外還可以外敷治療真菌的葯物,液體類的主要成分是抑制真菌的酒精溶液,前者多用於汗斑,每天洗澡後塗一次,大約一、兩個星期即可。股癬、腳癬多時用一些抑制真菌的膏劑、霜劑,每天早晚各一次,直到皮膚恢復正常還要再用一、兩周。
接觸性皮炎到了夏天,過敏也還是很常見的。有些接觸性皮膚炎在夏天會惡化,或者復發,可能是汗水容易把過敏原從接觸物上溶解下來,並緊緊地粘在濕潤的皮膚上,於是出現過敏性炎症反應,而發癢是第一個出現的症狀。
了解癢性皮膚病的季節性,對其發病的因素必有所掌握,故而治療及處理方法也比較准確。
冬季皮癢症與冬季濕疹
許多人每年秋風一涼,皮膚就會癢起來,發癢的部位不一定,小腿、臀部接近腰部的地方,肩部、臉部及手背等。剛開始,皮膚只是微微發癢,不紅不腫、不痛,患者往往會用手抓,越是癢就越抓,或者是一癢就去洗澡,越癢越洗。大多數患者會發現皮膚癢的地方用熱水燙燙,感覺非常痛快,癢感立即消除,於是一癢就去找熱水,越癢就用越熱的水,灼痛使皮膚暫時昏迷不癢。如果將這些方法綜合使用,皮膚就會脫屑、色素沉著,時間久了,皮膚變厚。
治療與預防避免多洗,避免使用過熱的水,頻洗使皮膚更乾燥,如果缺乏浴後處理,過熱的水對皮膚不但是一種強烈的刺激,同時也有脫脂性,3、絕對不可以用手抓。
顏麵皮膚炎許多人,尤其是女士們,到了冬天感到顏面發癢,如果她是一直在使用同樣的化妝品,她不會認為化妝品是禍首,但是,有些人的皮膚隨著季節發生很大變化,如果化妝品是水性,如乳液、霜性面霜等敷在皮膚上,加速表皮水分的蒸發,使得原來到了冬天變的較乾燥的皮膚更加惡化,而乾性皮膚對許多化妝品尤其是水性的無法適應,其首先出現的臨床症狀使皮膚感到刺癢。
㈡ 臉上長紅斑發癢怎麼辦
考慮與面部過敏、脂溢性皮炎有關系的,這種情況有痛癢症狀,考慮與過敏刺激有關系,注意一下飲食、葯物、外界環境等因素,看是否與其有關系,
㈢ 臉上長紅斑,起皮,癢,怎麼辦
著是對季節變化產生的過敏現象,不不太在意,可以用一些治療過敏的葯膏,如果想快些好還可以吃一些消炎葯,保證管用
㈣ 臉上出現紅斑而且很癢為何`
過敏了~~~你看吧 過敏實在是令人難熬的經歷,不但皮膚會受到傷害,平日小心打理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更被剝奪了許多的生活享受。換季時期更是過敏的高發期喲!現在,我們搜集了各種方法,幫你輕松對抗過敏! 過敏自我診斷 你的肌膚過敏嗎?對照以下的特徵自我診斷一下吧。 皮膚瘙癢,總想撓幾下 某些部位出現紅斑或者大片潮紅 皮膚出現灼熱甚至疼痛 局部明顯腫脹 皮膚上長出小疙瘩,但又不像粉刺 出現一串串的小水泡 局部皮膚潰爛 診斷結果:如果你有2條以上的症狀,除了要及時清洗皮膚外,最好是到醫院處理一下。 對抗環境污染 你知道嗎?你正生活在一個充滿污染的環境里——室內空氣中充滿灰塵、化學物質、毛屑和可以致病的微生物,外出時又會遇上風沙、塵埃、花粉等等——你的皮膚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考驗。深層清潔皮膚是對抗污染考驗的最好辦法,每周都要進行。 有條件的話,定期到美容院做深層護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沒有時間去,教你一個在家裡進行皮膚深層清潔的簡單方法: 1.清潔 用弱酸性洗面奶清潔皮膚。 2.蒸面 將滾燙的水倒在盆內,臉靠近蒸汽上升處熏蒸,接著再用毛巾將臉包起覆蓋約10至15分鍾。這樣可以使毛孔張開,尤其適合油性肌膚。 3.去角質 塗適量的去死皮產品(包括磨砂膏,去死皮霜等),這樣可以清潔肌膚,放鬆肌肉,有效刺激並改善淋巴和血液的循環。 4.滋潤 使用適合自己膚質的面膜非常重要,除了可以進一步清潔更能深度滋潤肌膚,補充水分,防止缺水引起的過敏。 過敏新定義 簡單地說就是對某種物質過敏。當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種物質的時候,身體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導致這種反應的物質就是所謂的「過敏原」。在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製造抗體用來保護身體不受疾病的侵害;但過敏者的身體卻會將正常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是有害的東西,產生抗體,這種物質就成為一種「過敏原」。這種過敏性反應會導致一些身體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是不會發生在正常人身上的。 對抗紫外線 過度的紫外線隨時可能引起皮膚灼傷,出現紅斑、發黑、脫皮等可怕的過敏症狀。所以在擦上基礎保養品之後,一定要再塗防曬品。但某些防曬品的成分也是過敏的因素之一,應該選擇一些成分簡單的物理防曬品,而且盡量避免直接塗抹在皮表上,這樣對皮膚的刺激相對要少。 延伸閱讀:為皮膚過敏找根源 過敏護理ABC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沒有一種化妝品是百分之百適用於所有人,因此想要呵護敏感膚質,首先要有正確的護膚觀念。 過敏皮膚的護理需要格外小心。早上潔膚後,除了保濕,還要用敏感皮膚專用的日霜,外出前還要塗防曬霜,晚上洗臉後,先用熱毛巾覆蓋臉2分鍾,接著用冷毛巾覆蓋1分鍾,然後用營養型化妝水塗抹面部,輕輕拍打,讓皮膚吸收,最後再塗上保濕防敏型的營養晚霜,輕柔按摩至吸收。具體應堅持以下原則: 1. 持清潔,早晚用冷水洗臉; 2. 持水分,避免皮膚乾燥引起的過敏; 3. 選用敏感系列護膚品,特效的敏感精華素,使皮膚增加纖維組織,使薄弱的皮膚得以改善; 4. 選擇不含濃烈香味、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的化妝品; 5. 盡量不化濃妝,如果出現皮膚過敏後,要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妝品,對皮膚進行觀察和保養護理; 化妝品的「安全換季」 過敏是因為皮膚缺水、油水不均衡而造成的,換季時期要及時調整你的保養品,如果保養品不能及時補水控油,可想而知臉蛋當然吃不消啦。一旦問題發生,有些人會停止用化妝品,導致皮膚營養不良。有些人又會錯誤地使用療效性保養品,反而增加了皮膚的負擔。所以,當務之急是置備一些配方柔和的護膚品,如冷膜、敏感面霜、細胞乳液霜等,以鎮靜皮下神經,減少過敏的發生。 對於肌膚容易敏感的人而言,若要使用新的化妝品,應先做皮膚試驗,方法是將要使用的化妝品塗抹在手腕內側皮膚比較細嫩的地方,留置一晚或2一3天,以觀察其反應,若是出現異常反應,如發炎、泛紅、起斑疹等,就必須避免使用該化妝品。 編輯建議:如果你懷疑現在的過敏是因為正在使用的護膚品引起的,那麼你應停止使用該護膚品,轉而嘗試使用以前已經非常習慣的護膚品,或者使用過敏膚質專用的護膚品。 在東方人的審美觀里,白里透紅彷彿吹彈得破的肌膚是最完美的,但是這往往是最容易發生過敏的肌膚,所以在使用化妝品時一定要萬分小心!
㈤ 臉上癢怎麼回事
臉上皮膚癢主要的一個是皮膚一個過敏的關系,會紅會癢會過敏會癢,另外一個是皮膚會乾燥,皮膚乾燥以後皮膚會癢。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皮膚要注意這個防濕叫防止乾燥,叫經常塗點潤膚霜,保濕。另外這個臉上如果是過敏的話,紅的話,我們可以吃點抗過敏的葯。主要的要找找原因,皮膚為什麼癢,如果癢的厲害的話,或者紅腫的話,最好找皮膚科醫生看一看。
㈥ 臉上紅癢是怎麼回事
最後,還要盡量減少對敏感性皮膚的刺激,不過度受風吹、日曬,不吃刺激性食物,然後再使用低敏系列產品,在減低傷害後,說不定皮膚會自行恢復健康。
注意保證自己的一個充足的睡眠時間,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平時的吃食多以清淡為主。
余每攵套裝可以減少抑制細菌生長,從而可以消除過敏,但是作用時間短,需要經常用。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是浙江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面積約12.5平方公里,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普陀山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普陀十二景優美的自然風景被譽為「人間第一清凈地」、「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景點分布:
普陀山三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
普陀山三寶: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
普陀山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古洞潮聲、朝陽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普陀山紫竹林景區景點有: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南海觀音等;西天景區景點有:千年古樟、西天門、達摩風、心字石、梅福庵、煉丹洞、磐陀石等。
揚州瘦西湖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瘦西湖早在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文人墨客足跡頗多,人文活動豐富,是揚州最具代表性的景區,為來者必游之處。正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春季的萬花會是集花與藝術、花與飲食、花與養生、花與民俗為一體的萬花盛宴,也是揚州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慶活動。
景點分布:
瘦西湖風景區位於揚州市北郊,現有游覽區面積100公頃左右。景區分為四橋煙雨景區、二十四橋景區、石錦泉花嶼景區和新開辟景區,有大虹橋、長堤春柳、吹台、五亭橋、小金山、鳧庄、望春樓、熙春台、白塔、月觀、徐園、萬花園等景點。
㈦ 近期臉上出紅斑,發癢是什麼情況
根據你的情況可能屬脂溢性皮炎,也要考慮激素依賴性皮炎的可能,盡量避免使用激素類外用葯及接觸其他致敏物質。可選用0.03%普特彼軟膏,適當口服抗組胺葯。還請到醫院就診為好。
㈧ 臉上蛻皮癢癢怎麼回事
臉 上脫皮發癢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癢起來很想用手去撓,但越撓脫皮就越嚴重,癢也沒有解決,要解決臉上脫皮發癢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臉上脫皮發癢是什麼原因
臉上起皮
脫皮
1
皮膚過敏
使用了含有過敏物質的護膚品或化妝品會導致人的皮膚過敏,發生脫皮、發癢、紅腫的情況,一般多發於過敏膚質者。
解決方案:首先要立即停止使用導致過敏的護膚品或化妝品,並且用溫水加上溫和的洗面奶洗去臉上的妝容。之後的幾天不要使用任何護膚品或者化妝品,用溫水洗臉,皮膚有自我修復的能力,用了其他產品在臉上會加重皮膚負擔。不放心的也可以去醫院看一看,開點抗過敏葯服用。
2
皮膚乾燥
當天氣特別乾燥,臉上也沒有塗抹保濕護膚品的話,臉上的水分就容易從皮膚的毛孔中被蒸發掉,造成皮膚乾燥,臉上的皮膚長時間皮膚乾燥就會引起脫皮,除了脫皮還會有一點癢,癢是因為臉上脫皮的皮屑與皮膚有粘連,掉落時會牽動毛細血管中的神經,造成癢感。
解決方案:可以做一些補水的面膜,能夠快速集中的對臉部皮膚進行補水。每日早晚的護膚的時候,先拍打一些水質護膚品,補充水分,然後塗抹乳液或者面霜,保持臉上水分不被蒸發。隨身攜帶一支保濕噴霧,非常方便,當覺得臉上乾燥或者臉上發生脫皮時,可以往臉上噴一些保濕噴霧,臨時補水,改善乾燥的狀態。每天多喝水。
3
缺乏維生素
臉上脫皮也有可能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B和維生素A了,維生素B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保護皮膚毛囊粘膜和皮脂腺,能夠維護皮膚和細胞的完整性,維生素A能夠維護皮膚細胞的功能。當缺乏這些維生素時,皮膚可能出現皮膚粗糙、乾裂、脫皮的情況。
解決方案: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 和維生素A的食物,如:菠菜、香菇、紫菜、茄子、蛋黃、動物肝臟、多種魚類、胡蘿卜、番茄、木瓜等。如果是在外出差很難保證飲食的情況下,可以帶上維生素片進行補充。
4
皮膚癬
臉上脫皮還有可能是因為患上皮膚癬了,自身衛生不潔或者接觸了別的皮膚癬患者,都有可能被真菌感染,患上皮膚癬。皮膚癬患者的皮膚上存在略帶黃色的斑片,脫皮時皮屑呈鱗屑或者痂皮狀,有輕度的瘙癢症狀。
解決方案:皮膚癬無法自愈,需要到專業的皮膚科進行檢查,開葯,遵從醫囑服葯。平時要保持個人衛生清潔,經常換洗衣物和床上用品。
5
臉上脫皮發癢的注意事項
1、當臉上脫皮發癢時,一定不要用手去抓、去撕,避免將臉抓破。而且手上的細菌比較多,如果將臉抓破可能會造成感染,留疤。
2、保持衛生清潔,臉上脫皮期間,皮膚的免疫能力下降,比較容易被細菌侵害,保持臉部潔凈,經常換洗衣物和床上用品,能夠減少周圍暗藏的致病菌。
3、臉上脫皮發癢時最好保持清淡的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炸的食品,以免造成上火,產生其他的皮膚問題。
㈨ 面部有很多紅斑,有點癢,看了一年的醫生了一直沒好
問題分析:
你好,首先你要問一下大夫這是什麼病,紅色斑有可能是系統系紅斑狼瘡也有可能是皮疹、濕疹之類
意見建議:
建議最好還是提高自身的體抗力,如果是過敏類的濕疹皮炎建議可以輸液輸點復方甘草酸苷,還是建議配合中西醫結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