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嬰兒面部神經發育不良怎麼治療

嬰兒面部神經發育不良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07-27 21:49:31

A. 孩子腦癱和發育遲緩有何明顯區別,分別能治癒嗎

腦癱患兒的一般症狀均有發育遲緩的情形,即不能像同年齡的兒童一樣學坐、學走,連學說話都有明顯困難、嚴重者甚至有吸吮能力差、流涎現象,以致體形瘦小,發育不良,而且合並有多發性殘障的情形,正常的孩子1個月會微笑,2個月會發出聲音,3個月俯卧位時會仰頭,4個月時會控制頭部不後仰,5個月會伸手拿取物品,會翻身,6個月會用力移動身體,7個月能坐得穩,8個月會爬行,9個月會扶著支持物站起,10個月會用手抓取食物,11個月開始學步行,12個月能夠站立片刻,15個月會爬樓梯,18個月會擲球,玩3~4塊積木,2歲學會騎三輪車,3歲會跳躍,會自己脫衣服,4歲會扣衣服,穿鞋子,5歲會畫圖,自己刷牙,6歲會數數、接球。而腦癱的孩子因動作不協調,遲鈍、異常,無法維持正常姿勢,身體不能自主平衡,有異常反射出現 。 除運動和姿勢異常外,腦癱兒童還可能伴存以下一種或幾種症狀。 (1)弱智:腦癱並不等於弱智。實際上有25%的腦癱患兒智力可達正常,其中有些還是高智能兒。約50%會出現輕度或中度弱智,25%為重度弱智。 (2)語言障礙:大約70%~75%的病人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其中50%~75%可經過言語治療得到改善。語言障礙往往以吮吸、吞咽和咀嚼困難為先導,表現形式為發音不清。構語困難,語言表達障礙及失語症。一般來說,語言障礙的嚴重程度與運動能力的喪失程度有直接的關系。語言發育遲滯與智力高低成正比。發音困難最多見於四肢癱,其次為雙癱、單癱。 (3)口面功能障礙:由於顏面部肌肉及口腔、舌部肌肉的肌張力異常,收縮不協調,以及某些原始反射的持續存在,導致咀嚼,吞咽及口腔閉合困難,流涎等。 (4)癲癇:約有1/3的患兒會伴有癲癇發作,其中以痙攣型四肢癱和單肢癱患兒較為多見。重度弱智患兒發生率更高。手足徐動型伴有癲癇發作者相對較少。 (5)感覺障礙 視力缺陷:斜視可能是腦癱患兒最早期的體征之一,其中以內斜視為多見,嚴重的視力缺陷包括先天性白內障,視神經萎縮,全盲等。常與重度弱智有關。單側癱中大約有1/4的患兒可能會有同側偏盲。 觸覺障礙:痙攣型患兒多見,手足徐動型次之。 聽覺障礙:手足徐動型患兒多見,嚴重的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多見於核黃疸所致的腦癱。 (6)生長發育遲緩。 (7)牙齒發育不良:例如牙質發黃,疏鬆易折,牙列不整,咬合不正常。 (8)失認和失用:常見的失認有觸覺辨別障礙(僅靠手的觸摸無法區別物體的種類或形態)、視覺辨別障礙(對於各種物體、圖片、符號的外觀特點及位置的辨別存在困難)、聽覺辨別障礙(對聲音的節奏,語言的辨別有一定的困難)。常見的失用如不會用梳子梳頭,不會用牙刷刷牙等,另外在執行某些動作時,程序混亂。 (9)情緒和行為障礙:情緒異常表現為情緒波動、易怒、固執,任性等,以手足徐動型患兒表現更突出。行為障礙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孤獨不合群,持續某一動作,有的出現自傷行為。 你別擔心,你小孩這種情況應該是發育遲緩,請看看下面文章或許對你有幫助 剛出生時,新生兒對外界的反應是無意識或反射性的。經過若干年後,由於大腦發育與學習經驗的共同作用,使得兒童從對父母的完全依賴過渡到對這個世界的積極參與。這種發育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中的某些階段比其他階段更為關鍵,而有些兒童就沒有能順利度過。本章將會就正常和非正常的發育進行討論,並對各種病因引起的智能發育滯遲的診斷和治療進行闡述。 早 期 發 育 發育是從胚胎時期就開始的並貫穿整個生命的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這一過程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密切相關。因此,智力發育的最快時期是與腦部的最快時期相對應的,即嬰幼兒時期 發育是從頭到腳逐漸發展的。所以,小兒開始先會抬頭,然後會坐,接著會爬,最後會走。因此,發育是遵循一個固定的順序。小兒一般會坐之前是會滾,會爬之前是會坐,會走之前是會爬。這種有序的發育過程使到我們可以對患兒作出早期的診斷。專家們把這些小兒的發育標志出現的速度與正常小兒對比就可以診斷是否存在非正常發育或發育遲緩。 當我們對早期發育的標志(從出生至2歲)進行探討時,我們通常要考慮4項技能:粗動作,細動作,語言和社會適應能力。語言是以後智力發育的最佳預測指標,進一步表現為表達和接受能力(見第13章)。Jamel是一個正常妊娠出生的小孩,他的早期發育展示了正常兒童從出生至2歲時發育標志出現的正常次序(表16. 1)。 粗動作 跟大多數兒童一樣,Jamel出生至3個月時的活動正體現了原始反應的影響。嬰兒時,當Jamel的媽媽撫摩他的嘴唇時,他就尋找或轉向她。當她把乳房放在他唇邊時,他就開始有力地吮吸。當Jamel把頭轉向右側時,他的右手和右腳就會無意識的伸展,而他的左手作腳就會屈曲形成對稱的緊張的頸反射。他通常把手握著,當手指被撬開時,他的手指會自動抓住他媽媽的手指。 然而,在兩個月時,他開始可以部分控制自己的動作。例如,當他被放成坐著的時候,他可以把他的頭保持垂直約好幾秒,然後頭就會往下靠在他胸前。而當把他的臉往下朝時, Jamel會把他的頭從一側轉到另一側,這樣可以使他呼吸得更自在。 當Jamel繼續長大時,他的動作變得更有目的性。4個月時,他可以翻身。要完成這個動作,他的大腦必須抑制一些原始的反射。如果Jamel有腦癱,這些原始的反射會一直存在而影響他的翻身。 表16.1 從出生至2歲的發育過程(相應年齡所學會的技能) Jamel繼續逐步地發育,7個月時,他已經可以坐著而不需要任何支撐。要完成這一動作,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發育階段,開始Jamel不會坐,因為他不能保持平衡。一種稱為迷路反應的原始反射,在Jamel抬頭時會使他的肩膀回縮和手臂伸展從而使他不能保持坐位,因此他會倒下。然而5個月時,他的這種反射會受到抑制,他可以依靠支撐而坐著。接著是他的支撐反應得到發育,每當他坐著搖搖欲墜時,他的手會伸出去以保持平衡,一旦做好這一步,他就可以穩穩的坐著了。 但Jamel對僅僅坐著是不會滿足的,接著他就要開始學走路了。8個月時,扶著他他可以站著,他的雙腳支撐著體重。9個月時,他開始會爬,交替著用他的雙腳。然後他可以從爬著轉成坐位。10個月時,他可以站起來,11個月時,他開始繞著物體走或慢慢徘徊。12個月時,Jamel終於走出自己的第一步。5個月後,他可以跑了,2歲時,他已經能跳和上樓梯了。 細動作 Jamel的細動作發育與粗動作發育是平行發展的。在他2~3個月大時,他的手的功能很少,因為他總是把手握得緊緊的。一旦3個月他的手伸開時,他就開始把手伸向他的彩色小車和自拉衣服。4個月時,他可以把他的手指扣住然後放到嘴巴里,當他這樣做時,他常常會哈哈大笑。 5個月時,Jamel可以把物品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這樣可以使他感到更多一點的獨立性;他可以自拿餅干吃。再過幾個月,他開始對周圍的環境發生興趣,他會伸手去拿看到的一切東西然後把玩。舉個例吧,如果把Jamel放在 早 期 治 療 對發育障礙兒童的傳統治療是從小學才開始的。經過家長和專家們的努力,並根據科學的數據,肯定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價值,開展了嬰幼兒教育計劃(Campbell & Ramey, 1994)。另外在1986年的《殘疾行為教育修正案》(PL99-457)以及它的重新核准本,即1991年的《殘疾人士行為教育修正案》(PL102-119)中指出,對於易被診斷為有發育障礙或高危的兒童應在學齡前期(3~5歲)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 另外,許多州已經各自針對那些小於3歲的有特殊需要的嬰兒開展早期治療計劃。在這些早期治療計劃(也稱作嬰幼兒計劃)中,每一個

B. 2歲的小孩有些對眼,平時該如何矯正

斜視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眼球向內偏斜,醫學上稱內斜視,俗稱「對眼」、「斗雞眼」。眼球向外偏斜,稱外斜視,俗稱「斜白眼」。當然,斜視並不僅指兩眼相對位置有明顯畸形的情況,也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覺,而雙眼視功能不正常的情況,並且還包括那些根本沒有斜位但雙眼不正常的情況。因此,斜視的概念應理解為兩眼的相對位置和雙眼視功能兩方面的異常。 為什麼兒童時期易發生斜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發育不完善: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視的發生。人的單視功能是後天逐漸發育的,這種功能建立與視覺功能一樣是反復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漸地發育和成熟起來的。嬰兒出生後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後,立體視建立最遲,6~7歲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說5歲前雙眼單視功能未完善期間,是兒童斜視的高發期。 (2)先天異常:這種斜視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發育異常,眼外肌本身發育異常,中胚葉分化不全,眼肌分離不良,肌鞘異常及纖維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經麻痹所致。也有的由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產鉗造成嬰兒頭面部損傷或母親生產時用力過度致胎兒顱壓升高產生大腦點狀出血,而出血剛好在支配眼球運動的神經核處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遺傳因素,斜視眼在家族中遺傳不是全體成員,這種缺陷往往是間接遺傳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個月內發生斜視稱先天性斜視,它不具備建立雙眼視物的基本條件,對視功能的發育危害最大。 (3)眼球發育特點使兒童易患斜視:由於兒童眼球小,眼軸短,多為遠視眼,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睫狀肌收縮力強,即調節力強。這樣的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節力,同時雙眼也用力向內轉產生了過量輻輳,容易引起內斜視,這種內斜視稱調節性內斜。 (4)眼球運動中樞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過強或外展不足或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內斜;相反外展過強,集合不足或者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外斜。 斜視的危害有哪些? 由於斜視影響美觀,斜視兒童常被人起綽號,給兒童心理蒙上陰影而造成其孤僻及反常心理。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斜視兒童斜眼的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多見於單眼性斜視。 交替性斜視患者雙眼視力可能均正常,但是卻僅能用一眼注視,除了不如正常人看物視野開闊外,更重要的是沒有融像能力和立體視覺,不能准確分辨物體的前後距離。斜視患者不能從事諸如駕駛、測繪等需立體視覺的工作。 還有一些麻痹性斜視的患者,由於眼肌麻痹,視物成雙,為克服復視,採用偏頭、側臉、抬頦等特殊的頭位來補償,醫學上稱「代償頭位」。這對兒童來說,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導致全身骨骼發育畸形。 由此可見,斜視的危害不僅影響美容,為了減少、避免上述的嚴重並發症,必須認真對待,及早治療。 為什麼兒童斜視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兒童斜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由於兒童視功能發育特點所決定的。從表中可見,嬰兒期和幼兒期雙眼的視覺反射是不穩定的狀態,以後波動逐漸減少,5歲基本停止,8歲波動期基本結束,如無嚴重障礙則將終身保持。但在此不穩定時期任何影響雙眼單視覺的障礙均可導致斜視,而任何斜視都會導致雙眼單視功能喪失。另一方面,由於這個時期雙眼單視功能形成不穩定,容易喪失也容易恢復,如果一發現斜視,及早就診,盡早治療,不但可以矯正斜視,而且可使喪失或發育不良的雙眼單視功能也得到恢復,從而達到功能性治癒的理想目的。反之,若延誤治療,錯過視功能發育期,則雙眼單視功能喪失、骨骼畸形、代償頭位都無法恢復。即使以後通過手術矯正了斜視,也僅僅是美容矯正,而且沒有雙眼單視功能這個「粘合劑」的作用,仍有再度斜視的危險。 為什麼遠視易引起內斜,近視易引起外斜? 正常人看遠是不用調節的,看近時則需要用+3.0D的調節就夠了。但對於遠視者而言,看近所用的調節則需加上遠視度數。眼睛看近物時產生近反射,調節的同時使雙眼內轉產生集合輻輳,高度遠視的患者看物體比正常人多用調節,從而使其比正常人多產生輻輳,眼球呈現一種過度內轉狀態,也就出現了內斜視,這種情況多見於+2.0~+9.0D的遠視兒童。其中內斜完全由調節過度引起者稱為完全性調節性內斜,此種內斜戴遠視眼鏡可使內斜全部矯正;另一部分內斜除調節過度因素外,尚有眼外肌發育異常等因素,稱為部分調節性內斜。戴鏡後內斜只能部分矯正,殘存內斜需手術治療。 近視眼特別是高度近視眼,看近時必須將物體放得很近才能看清,此時高度近視患者並不象正常人那樣需要調節,而雙眼同時看近必須用力輻輳,這樣使眼的調節和集合輻輳發生了不協調,造成了眼睛的疲勞。為了避免疲勞,往往自行放棄集合輻輳,久而久之集合輻輳功能越來越弱,一隻眼就會向外偏斜,發生了外斜視。外斜視的眼一般近視程度較另一眼更重,視力更低,平時看物多用好眼,造成斜視性弱視,雙眼單視功能逐漸喪失,使外斜更加嚴重。

C. 左側牙齒無咬合,從去年發現面部不對稱,前幾天到地方醫院看了,醫生說我小孩左側發育不良,左側上下牙骨

意見建議: 你好,這種情況可能是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的,應該盡可能的明確原因才能明確能否進行治療

D. 小兒大腦發育不全到北京兒童醫院掛什麼號

腦發育不全做哪些康復訓練?腦發育不全的出現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很大,孩子們的美好的童年也相當是被毀了。專家指出,盡早的治療能夠幫助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腦發育不全的康復訓練是患者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輔助療法。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腦發育不全的康復訓練方法。 1、坐姿。長坐位是坐位訓練的最佳姿式,先把腦發育不...全患兒雙腿側開,雙側膝關節盡量保持伸展位,用雙手握住患兒骨盆兩側,誘導患兒挺直軀干,此方法簡單易行。 2、抱姿。要注意抑制患兒的異常姿式,使其頭、軀干處於或接近正常位置,雙側手臂不能受壓,避免腦發育不全患兒面部靠近大人的胸前側,以防止失去觀察周圍環境的機會。 3、進食指導。從完全餵食慢慢鼓勵患兒自己進食,幫助並教會其使用餐具,協助其抓、握、夾等動作。 4、加強頭部、軀乾的控制。保持頭部中線位,腦發育不全患兒由於緊張性頸反射的影響,頭很難擺在正中位,常常是傾向一面,並且頭緊貼枕頭,長久地保持這種姿勢將會發生脊柱關節的變形,會影響腦發育不全患兒的正常發育,可把小嬰兒放在有靠背式或扶手的椅子上維持坐位姿態。 腦發育不全的康復訓練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越早的為患者進行訓練,就越能夠盡早的糾正患者的姿勢和肢體功能,這對患者的康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專家指出,大家不僅要重視對腦發育不全的訓練,還要做好對疾病的治療,這對患者的康復是非常關鍵的。 1、葯物治療:包括營養腦神經細胞的葯物。 2、功能訓練:其方法較多,但總的目標是促進正常反射通路和運動,抑制異常反射通路和運動,通過功能訓練,建立患兒新的條件反射。 3、中醫手法康復,採用對不同敏感穴位的刺激、按摩,在降低肌張力,矯正異常姿勢。 4、手術矯正,多用於經正規訓練後難以矯正者,呈痙攣型,5歲以後者。 腦發育不全是臨床上比較難治的疾病,很多患者在患有腦發育不全後由於未能及時的治療而導致了終身的殘疾。了解腦發育不全的治療方法,大家還要抓住最佳治療時機,這對患者的康復也是非常重要的。

E. 神經系統發育不全是個怎樣的病

新生兒發育不全包括的內容很多,外部畸形一眼就能看出,對於深藏在內部的則不好把握。不少剛做父母的都想早早了解小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否正常。在此,向大家介紹一種通過觀察嬰兒的條件反射情況來檢測神經系統發育是否正常的簡便方法。

★食物反射:包括覓食反射、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對出生僅半個小時且醒著的新生兒,當你用手指或乳頭撫弄其面頰時,會轉頭、張嘴,並有吮吸、吞咽動作,有如吃奶一樣。這種反射在9個月後消失。

★定向反射:嬰兒出生12—24小時後,就會把眼睛轉向光源;強的響聲還可使其停止吮吸動作。

★抓握反射:觸摸出生兩三天的新生兒的手掌時,其會握緊拳頭,這種反射4個月時消失。

★巴布金反射:新生兒躺著時,按住其手掌,頭就會轉來轉去,嘴巴張開,就像打呵欠一樣。6個月後這種反射消失。

★巴林斯基反射:用手指輕劃嬰兒腳底外側,由腳跟至腳尖,腳趾會象扇形樣的張開。6-9個月後這種反射消失。此後,再觸劃其腳底時腳趾就會朝里彎曲。

★防禦反射:兒童出生後頭幾天就能對溫度或疼痛刺激產生泛化性反應,也就是說刺激其某一部位,會引起全身性的反應,如嘔吐、噴嚏、眨眼、打哈欠、瞳孔反射等。這種反射是不會消失的。

★驚跳反射:當新生兒受到突然的刺激如響聲等,就會伸開雙臂、雙腿、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以及頭朝後仰又迅速收回。這是一種全身動作,在新生兒躺著時看得最清楚。4個月後這種反射消失。

★游泳反射:將新生兒托起面部朝下,其四肢就會做游泳動作。6個月前將新生兒仰卧在水裡其會表現有不經意的游泳動作;8--9個月後才表現為較隨意游泳動作。

★行走反射:托著新生兒的腋下讓其光腳板接觸平面,其會作邁步動作,看上去非常像動作協調的行走。這種反射在8周後消失。

★蜷縮反射:當新生兒縮起腳背碰桌面邊緣時,其會做出如小貓動作相似的蜷縮動作。這種反射也在8周左右後消失。

以上這些反射,有些是由於大腦皮層的成熟而受到抑制,在一定的時間內消失了;有些則具有明顯的保護人體的作用,不會消失。凡有上述反射者,一般說明其神經系統發育正常,否則就有可能是不正常的表現。特別是某些嬰兒如缺乏多種無條件反射,其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的可能性則較高,可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診斷。

F. 寶寶斜頸怎麼辦

這兩天有幾十位媽媽私信發這段視頻給我:王榮輝老師,你一直在推廣國際先進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從嬰幼兒發展的角度,你給看看這樣給寶寶治療斜頸可以嗎?寶寶的腦袋能這樣晃嗎?國際上都是怎麼治療的?

(註:以下視頻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慎點~~說真的,我被嚇到了,背景有孩子哭聲,看到一半我看不下去了)

真的,毫不誇張的說,我差點嚇尿了!

這哪是治療斜頸呀,這簡直是在要命呀!前段時間的俄羅斯寶寶體操、某奶奶的「開發大腦操」還沒消停幾天呢,這又來了瘋狂治斜頸的視頻!

看著這個中年人扳著寶寶的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劇烈地前後左右搖晃,感覺寶寶的脖子馬上就要咔嚓了!我都替這媽媽著急啊!

寶寶的大腦發育(內耳前庭的發育)需要合適的搖晃刺激,能得以良好的發展。

但!是!

絕對不是像視頻里這么 「不當的方式」、「劇烈的」、「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的」搖晃!

寶寶的頸部柔軟且脆弱,頭部較重,加上嬰兒顱底較為平坦,腦部不易固定,頸部又欠缺支撐力,如果受到大人不當的激烈搖晃、翻轉等,由於外力的作用,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可能會造成腦部神經的傷害。嚴重的還可能使嬰兒腦部、頸椎等受到損傷,導致無法挽回的傷害。

如果你的寶寶被不當搖晃,請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不適反應,如:

如出現上述情況,建議你立刻帶寶寶去正規的醫院檢查清楚,以防延誤最佳治療時間。

可能有人說:你不要嚇唬人噢,我也經常搖晃我家寶寶,怎麼沒有問題呢?

沒有「問題」當然是萬幸!但是,無論你是否觀察到「問題」的信號,只要你看過這篇文章,我都提醒以下這三種動作盡量少做或完全不做:

每個父母都應知道的

嬰兒搖晃癥候群

寶寶可不是你隨便想怎麼晃就怎麼晃、想怎麼搖就怎麼搖的!更何況是腦袋?!

做為父母,只要稍微了解過什麼是「嬰兒搖晃癥候群或者搖晃綜合症」的,就都知道這個視頻里所謂「斜頸治療法」是多麼恐怖和危險!

嬰兒搖晃癥候群(Shaken infant syndrome),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地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或者骨骼錯位、脊椎骨折和肋骨骨折,甚至死亡。

3、 微電流治療

這個治療方法是由你家歐巴老公所在的「韓國」研究出來的,這個治療方式是針對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用於治療月齡三個月以下、有超過10cm厚度的僵硬肌肉或是肌肉腫塊的寶寶。一般治療完成後2-6個月左右能夠痊癒。但是這個方法有5-10%的失敗率,也就是每100個做了微電流的寶寶大約有5-10個白做了,無效。

每一種不同的斜頸所需的治療策略略不同。早期治療非常關鍵,及時治療可以令患兒痊癒且極大地降低了復發的可能性,同時避免了神經壓迫等斜頸造成的不良影響。

保護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基本責任

在內耳前庭和嬰兒反射方面出版過多本著作的英國著名神經生理學和心理學博導Sally老師警告所有的父母:不當的內耳前庭刺激和反射刺激,對於嬰兒的發展有害而無利。

我在嬰幼兒發展領域已經工作了7年多,專注在睡眠與運動等多方面,指導了上萬名的家長科學合理的給各年齡的嬰幼兒進行運動。

在此,我特別提醒家長,保護孩子的安全,是每個父母的責任。

務必根據孩子的年齡、骨骼、關節、內耳前庭等發育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哪怕是成人,如果您的骨骼或內耳前庭等發育情況一般,也要非常謹慎的進行相關練習。

G. 兒童面癱很嚴重

去醫院 針灸 和輸點營養神經的葯物,和抗病毒的。在家做熱敷。慢慢就好了哈!可以用艾條 效果比較可以!

閱讀全文

與嬰兒面部神經發育不良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8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4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4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6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83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9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68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45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1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4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75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3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94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6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1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2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3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8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7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