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皮下角質瘤怎麼治療

皮下角質瘤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05-11 23:21:43

1. 我的小姨得了腦干膠質瘤!哭求各位醫生專家來看一下!!!

20-40歲則以星形細胞瘤、垂體瘤、腦膜瘤、聽神經瘤等較多見。30-50歲則以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轉移瘤等較多。
腦膠質瘤(Glioma)是腦神經膠質瘤的簡稱。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垂體腺瘤是原發於腦垂體上的腫瘤。
膠質瘤來自神經系統支持組織,屬外胚葉腫瘤。很多膠質瘤其瘤細胞與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膠質細胞相似。其臨床表現有:1)星形膠質細胞瘤
這是膠質瘤中最多見者,占膠質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見發生部位是額頂、顳葉等,兒童多發生在小腦半球b星形細胞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若腫瘤位於在大腦半球,其臨床特點則多出現癲癇、肢體癱瘓及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故有長期癲癇發作而無其他體征者。如生長於小腦,則將產生小腦損害的症狀與體征,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頓、輪替動作障礙等;當其壓迫第四腦室,即可使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嘔吐,視神經孔頭水腫等症狀。發生於兒童的星形細胞瘤40%位於小腦半球,位於腦干者約佔10%,後者首先表現腦干腫瘤的各種臨床表現,如交叉性麻痹等。有時亦可影響小腦而出現相應的症狀、約3%星形細胞溜在X線平片上見腫瘤鈣化灶。

2)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大腦半球常見的腫瘤,占膠質瘤的23.5%,多發生在40歲左右的成年人,常位於大腦半球,從白質長出伸展到皮質,甚至可達腦膜。兒童少見,且多生長在腦干。此種膠質瘤是一種惡性度很高的腫瘤,其臨床特徵為病情進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內,由於腫瘤生長在大腦半球,可迅速出現偏癱、失語及各種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出現較早,偶有因瘤內出血,突然出現昏迷、偏癱等症狀,甚至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

3)室管膜瘤
此種腦瘤占膠質瘤的11.3%,為膠質瘤的第3位,較常見於兒童及年青人,本病的特點為絕大多數腫瘤位於第四腦室內,腦瘤位於幕上者,主要位於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川,其症狀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而異,以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及視神經孔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症狀最為多見、腫瘤位於幕上者多發生在枕後部疼痛。

4)成髓膠質細胞瘤
此種膠質瘤為兒童顱後凹中線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膠質瘤的4.2%,占兒童顱內腫瘤15.1%至l8%、臨床特點為常迅速出現小腦中線的症狀與體征,早期即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孔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症狀。

5)少枝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少見的生長緩慢的腫瘤,僅占膠質瘤的2.9%。其臨床特點為大多生長在大腦半球,因其生長很慢,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常表現有癲癇、久語、偏癱、錐體束征及感覺障礙等,而無明顯顱內壓增高症狀。X光片有68%可見到腫瘤鈣化。

6)松果懷瘤
本病較少見,約占膠質瘤的1.3%,主要見於兒童或青年人。其臨床特點為早期即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沖經孔頭水腫等;腫瘤壓迫鄰近腦組織時,則產生一系列症狀與局限性體征。

腦垂體瘤(又稱垂體腺瘤),其臨床特點有如下幾方面:1)視神經受壓症狀與體征:由於腫瘤生長在蝶鞍內,向上發展則壓迫視交叉或視神經而造成視力、視卻的改變,90%以上的病人都有視力減退,也可為單眼視力減退,甚至造成一目或雙目失明。
2)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症狀及體征:垂體腺內分泌功能很復雜,主要是在中樞神經的支配下,通過內分泌周圍腺體控制著人體的生長、發育、物質代謝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動的調節。已和垂體前葉有6種激素,即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質激素、催乳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及兩種促性腺激素。垂體後葉含有抗利尿激素與催產素等,故垂體後葉受累可出現尿崩症。
3)垂體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的程度與正常垂體腺細胞受壓的程度有關。由於垂體前葉機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內分泌腺萎縮,表現多方面的功能障礙。
4)垂體功能亢進:嗜酸性細胞能產生生長激素及催孔激素。嗜鹼性細胞產生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激表及促性腺激素等。
①生長激素亢進:嗜酸性垂體腺瘤如發生在骨骺閉合前(成年前)表現為巨人症,發病在成年後則為肢端肥大症,介於兩者之間的為混合型。
②促性腺激素亢進:促使其靶腺分泌性激素增多,男性初期可有性功能亢進,以後逐漸衰。女性則月經少,閉經,乳房發達,泌乳期可延長至停止哺乳後數年之久。
③嗜鹼性細胞功能亢進:促甲狀腺、促腎上腺及促性腺激素等均受影響,可產生柯興綜合征,患者表現為向心性肥胖,以臉、頸及軀幹部更為明顯,四肢相對瘦小,臉圓如滿月,紅潤脂,常有痤瘡,上背部也有脂肪沉著,皮膚非薄,伴紫紋,呈大理石樣。

常規治療

腦膠質瘤的治療,手術治療是本病的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但由於腫瘤呈浸潤性生長,與腦組織無明確分界,離徹底根治尚有較大距離,因此在手術切除後進行放療、化療及免疫治療等極為必要。對延長病人生命和改善生存質量都有很大益處。有顱內壓增高的患者需同時進行脫水治療。
1、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明確診斷、改善症狀、減輕腫瘤負荷、清除壞死及缺氧組織,為其他治療創造條件。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在保存神經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切除腫瘤。早期腫瘤較小又位於適當部位者,可爭取全部切除。
2、放療:無論腦膠質瘤的惡性程度如何,凡能在手術後予以放射治療,其生存時間均高於單純手術者,在放療期間或放療之後,病人的症狀和體征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腦膠質瘤的重要輔助治療之一。因此,放射治療宜在手術後一般狀況恢復後盡早進行;一般在手術後1周~2周即可開始。
3、化療:腦膠質瘤的化學治療傾向於幾種葯物聯合用葯,其目的是增加療效,降低毒性。臨床根據細胞動力學和葯物對細胞周期的特異性選用葯物,如亞硝基類葯物與VCR、PCB聯合應用,或與VM26、ADM、MTX(甲氨喋呤)、BLM(博來黴素)等聯合應用。
4、免疫治療:腦膠質瘤的免疫治療,包括主動免疫接種腫瘤疫苗,淋巴結內注入免疫核糖核酸及應用細胞過繼免疫等,均在研究之中。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劑如左旋咪唑,PSK,PSP等也都在臨床應用,可收到減輕放療、化療反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生活提示[防護措施]

1.肘吸煙者,應勸其戒煙。

2.手術後及放化療期間應要求患者適當卧床休息,但不主張絕對卧床休息,病情顯著好轉後可適當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疲勞為原則。

3.飲食應進富含維生素A和B等多種維生素的食物,進含有豐富蛋白質及礦物質的食
物。少吃辛辣油膩之品。

4.治療或康復期應慎起居,節房事,生育期婦女應避孕、預防感冒。

5.腦瘤治療後每3—6個月復查]次,堅持中約扶正治療,3年後每年復查1次

膠質瘤的治療與術後預防復發2007年02月25日 星期日 02:59 P.M.經膠質瘤簡稱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神經外胚層發生的腫瘤有兩類,一類由間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實質細胞形成,稱神經元腫瘤。由於從病原學與形態學上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起源於間質細胞的膠質瘤又比起源於實質細胞的神經元腫瘤常見得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有膠質瘤中,統稱為膠質瘤。
膠質瘤的分類方法很多,臨床工作者往往採用的是分類比較簡單的Kernohan分類法。各型膠質瘤中,以星形細胞瘤最多,其次為膠質母細胞瘤,其後依次為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膠質瘤、松果體瘤、混合性膠質瘤、脈絡叢乳頭狀瘤、未分類膠質瘤及神經元性腫瘤。各型膠質瘤的好發部位不同,如星形細胞瘤成人多見於大腦半球,兒童則多發在小腦;膠質母細胞瘤幾乎均發生於大腦半球;髓母細胞瘤發生於小腦蚓部;室管膜瘤多見於第4腦室;少枝膠質瘤大多發生於在腦半球。
膠質瘤以男性較多見,特別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各型膠質母細胞瘤多見於中年,室管膜瘤多見於兒童及青年,髓母細胞瘤幾乎都發生在兒童。膠質瘤的部位與年齡也有一定關系,如大腦星形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多見於成人,小腦膠質瘤(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多見於兒童。

膠質瘤大多緩慢發病,自出現症狀至就診時間一般為數周至數月,少數可達數年。惡性程度高的和後顱窩腫瘤病史較短,較良性的或位於靜區的腫瘤病史較長。腫瘤若有出血或囊變,症狀會突然加重,甚至有類似腦血管病的發病過程。膠質瘤的臨床症狀可分兩方面,一是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復視、精神症狀等;另一是腫瘤壓迫、浸潤、破壞腦組織所產生的局灶症狀,早期可表現為刺激症狀如局限性癲癇,後期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症狀如癱瘓。

膠質瘤的診斷,根據其生物學特徵、年齡、性別、好發部位及臨床過程進行分析,在病史及體征基礎上,採用電生理、超聲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學及核磁共振等輔助檢查,定位正確率幾乎是100%,定性診斷正確率可在90%以上。膠質瘤的治療,由於腫瘤呈浸潤性生長,與腦組織無明確分界,難以徹底切除,術後進行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中葯治療極為必要。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在保存神經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切除腫瘤。早期腫瘤較小又位於適當部位者可爭取全部切除。位於額葉或顳葉的腫瘤,可作腦葉切除。當額葉或顳葉腫瘤范圍較廣不能全部切除時,可同時切除額極或顳極作內減壓術。腫瘤位於運動、言語區而無明顯偏癱、失語者,宜注意保存神經功能,適當切除腫瘤,避免發生嚴重後遺症。腦室腫瘤宜從非功能區切開腦組織進入腦室,盡可能切除腫瘤,解除腦梗阻。位於丘腦、腦乾的膠質瘤,除小的結節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一般作分流術,緩解增高的顱內壓後,進行放射治療、中醫中葯治療等綜合治療。

據中外有關資料顯示,惡性腦腫瘤手術後放療、化療後平均存活率不足一年。偏良性的腦腫瘤大多手術不易切除干凈,伽瑪刀、X刀、放射治療並不能徹底殺滅腫瘤細胞。而且容易復發,免疫療法和傳統的中醫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療法,療效也不確切。

2. 治療膠質瘤

疾病治療
目前對於膠質瘤的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手段。膠質瘤具體的治療,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功能狀態、對治療的預期結果以及腫瘤所處的腦區部位、惡性程度級別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判斷,從而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
手術
手術往往是膠質瘤治療的第一步。手術不僅可以提供最終的病理診斷,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腫瘤細胞,緩解患者症狀,並為下一步的其他治療提供便利。對於一些低級別膠質瘤,如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手術的完整切除,是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以及長期存活。目前的膠質瘤手術,已經進入了一個微創時代,與前相比,更為安全,創傷更為小,腫瘤切除更為完全。顯微鏡應用於腦膠質瘤的切除,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別腫瘤與腦組織的邊界,以及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等結構,從而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最大化地切除膠質瘤。神經導航的應用,將膠質瘤的手術切除,提高到新的高度。神經導航與汽車導航相類似,可以使外科醫生在手術前從切口的設計、術中功能腦區的辨認以及手術切除方式的選擇等方面,更加精確和細化。近年來出現的術中磁共振,可以進一步提高手術完整切除的完整程度,並減少患者術後功能缺陷等並發症的產生。術中皮層刺激電極的應用,可以完善術中對於運動區、語言區的辨認,從而幫助外科醫生更好地保護腦的重要功能。
放療
在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後,對於高級別膠質瘤患者,往往需要進一步的放療。對於低級別膠質瘤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例如腫瘤體積超過6厘米、手術切除不完全等因素),也要考慮進行放療。放療包括局部的放療和立體定向放療。對於首次發現的膠質瘤,一般不採用立體定向放療。局部放療根據所採用技術不同,又可以分為適形調強放療和三維塑形放療。對於復發膠質瘤患者,特別是處於功能區腫瘤,有時可以考慮進行立體定向放療。
化療
化療及靶向治療在膠質瘤的治療中,逐漸發揮重要作用。對於高級別膠質瘤,替莫唑胺的應用,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預後。目前,替莫唑胺是治療膠質瘤唯一有明確療效的化療葯物。對於初治高級別膠質瘤患者,替莫唑胺在與放療同時應用後(同步放化療階段),還應繼續單獨服用一段時間(6-12周期)。其他的化療葯物(如尼莫司丁),對於復發膠質瘤的治療,可能有一定療效。新近出現的血管靶向葯物,阿伐斯丁,對於復發高級別膠質瘤,有明確療效,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最近大規模三期研究的中期分析表明,對於初治高級別膠質瘤患者,阿伐斯丁與放療、替莫唑胺的聯用,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並有望成為標准治療方案之一。
疾病預後
經過綜合治療後,對於低級別膠質瘤(WHO
1-2級)膠質瘤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8-10年之間;對於間變膠質瘤(WHO
3級)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3-4年之間;對於膠質母細胞瘤(WHO
4級)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14.6—17個月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而言,新出現的放療與替莫唑胺化療方案,可以使將近10%患者存活至5年以上;而在替莫唑胺出現之前,單獨使用放療,僅有不足1%的患者可以存在5年。
膠質瘤很難根治,往往會復發。在腫瘤復發後,根據患者的功能狀況,可以考慮再次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

3. 膠質瘤怎麼治療最好

膠質瘤治療首選手術切除,術後輔助放化療。具體的治療方式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病理分級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其他關於膠質瘤治療的常識可以登錄膠質瘤會診中心查看相關文章描述。

4. 膠質瘤怎麼治療

你好,根據腫瘤大小、形態與周圍組織關系等來評估外科手術能否切除,能切除情況下首選手術;不能切除的可以選擇放療為主,精準三維立體定位放療--陀螺刀副作用較小,可以考慮選用。後期可以輔助中葯,鞘內注葯治療等等,降低復發率。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5. 膠質瘤的治療方法

您好,腦膠質瘤的常規治療方法是手術,放療,化療三劍客,可結合中醫葯綜合調理控制,緩解病情發展,配合今幸rh2等提高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6. 膠質瘤治療的方法都有什麼

目前膠質瘤的治療方法普遍為:手術、中葯、化療、放療、X刀、伽馬刀。

7. 膠質瘤都有那些治療方法啊

低度惡性的少枝膠質瘤如果在MRI上發現有進展,則給以PCV或者替莫唑胺化療。PCV是被證實過對復發膠質瘤有效化療方案,但有累積的骨髓抑制,惡心,嘔吐和周圍神經病變。替莫唑胺耐受性良好,是新興的可行的一線化療葯物。對於化療中仍在進展的膠質瘤,放療可能會有效。

8. 膠質瘤怎麼治

如果膠質瘤級別不大的話!腫瘤不是在功能區的話!建議首選手術治療。對於高級別的膠質瘤術後可採用放化療進行補助治療。

9. 膠質瘤怎麼治療能治好

延髓膠質瘤位置也是比較深的,做手術難度比較大。但是膠質瘤國際標准治療中手術是首選,只有將腫瘤佔位切除,輔助的放化療才能最大發揮效果。手術往往是膠質瘤治療的第一步。它不僅可以獲得病理診斷,還可以切除大部分腫瘤細胞,緩解患者症狀,並為下一步治療提供機會。對於一些低級別膠質瘤(一般是指WHO I和II級),如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手術完整切除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目前膠質瘤手術已進入了微創時代,神經導航技術、皮層下電刺激技術、術中核磁、熒光顯影、術中B超等可以協助術者更加清晰地辨別腫瘤與腦組織的邊界,以保護腫瘤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從而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切除膠質瘤。

下面是德國巴特朗菲教授為一位5歲國內腦干延髓佔位孩子做的手術,手術很成功。病友圈他蠻出名的,絕對是德國嚴謹的典範,做手術安全切除率也高,很多國內有錢的患者找他手術。

對於高級別膠質瘤(一般指WHO III和IV級)患者,術後往往需要進一步輔助放療。對於低級別膠質瘤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例如腫瘤體積超過6厘米、手術切除不完全、IDH未突變、年齡大於40歲等因素),也要考慮進行放療。放療手段從開始的全腦放療發展到立體定向放射外科、三維適形放療、適形調強放療等,到現在比較先進的TOMO放療,都為膠質瘤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保障。

膠質瘤的靶向治療主要是指抑制血管生成的葯物,如貝伐單抗,它可以顯著減輕患者腦水腫,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期,但不能改善患者總體生存期。針對復發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貝伐單抗聯合伊立替康可以用來進行挽救治療。有研究顯示利妥昔單抗也可以用於治療膠質瘤。目前研究比較火的免疫治療,例如CAR-T、DC細胞、PD-1、PD-L1均有針對膠質瘤的臨床試驗。

10. 膠質瘤這病怎麼治療

腦膠質瘤部分是良性的,但部分的膠質瘤是有癌變的可能性,治療膠質瘤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及局部放療。現在檢查是膠質瘤的情況下是需要看膠質瘤的位置及大小,如果能手術切除的建議及時手術,不能手術切除的是可以先局部放療,葯物治療對膠質瘤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閱讀全文

與皮下角質瘤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82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39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34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62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77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93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61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39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0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42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6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30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88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54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07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22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28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73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64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