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秀鋼護窗上們秀用什麼才能清洗干凈
可以用海綿擦抹上洗滌靈擦試,
反復多擦幾遍,會有效果。
但嚴禁用鋼絲球來擦,雖然當時光亮,
但以後會更加生銹。
歡迎採納謝謝!
B. 有哪些簡易科學實驗
實驗1 撥動梳子齒產生聲音
稀疏的齒產生的聲音低,細密的齒產生的聲音高,利用紙卷的「喇叭」或一些硬東西可以放大梳子產生的聲音。
實驗2 利用水杯比較振動與發出聲音的不同
為了增強可比性,可以只用一個杯子或瓶子做——指導學生在往杯中加水的過程中,用小木棒敲擊杯子的杯口,比較聲音的不同。(實驗結果——隨著杯中水的增多,聲音越來越低。提示:為了防止加水的過程中產生氣泡,最好用涼開水。)
實驗3 利用身邊的材料觀察共振現象
利用兩個水杯,先往一個水杯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用鉛筆敲打兩個杯子的杯口,觀察兩個杯子發出的聲音是否相同。然後往第二個水杯中慢慢加水(同時敲打兩個杯子的杯口),直到兩個杯子發出的聲音一樣為止(此時兩個杯子達到共振狀態)。然後,用膠條把一根金屬絲粘在第二個杯子的杯口,敲打第一個杯子的杯口,就會發現金屬絲輕輕振動。隨著不停地敲打並使粘有金屬絲的杯子慢慢靠近第一個杯子,就會發現金屬絲的振動幅度越來越大,直到最後掉下來。(相關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沙皇軍隊外出操練,隨著當官的發出的口令,士兵們以整齊的步伐前進著。當部隊行走在一座木橋上時,木橋忽然上下振動起來,最後隨著嘩啦一聲巨響木橋塌了。經過檢查發現,木橋的坍塌原因竟是士兵行進的節奏引起了橋的共振。從此以後,軍隊過橋時再也不敢以整齊的步伐前進了。)
實驗4 用身邊的材料製作「聲音記錄儀」
活動材料:沒有蓋子的罐頭盒(或圓紙盒),圓紙片,膠水,釘子,粗鐵絲,帶尖兒的薄鐵片,條形玻璃,蠟燭。
活動步驟:
⑴用合適的工具把罐頭盒的底剪掉,於是罐頭盒就變成了一個短粗的小圓筒。
⑵剪一個圓紙片,用膠水貼在罐頭盒的一端,代替剪下來的盒底。
⑶待膠水干後,用水把紙噴濕。
⑷在圓筒側面高度相同的位置,用釘子打出兩個小孔。
⑸用老虎鉗把鐵絲窩成圖中所示的形狀,插到兩個孔中。
⑹待用水潤濕的紙底變干並像鼓皮一樣綳緊時,在紙的中央滴一滴膠水,並把薄鐵片粘到膠水上(鐵片的一端是尖的,像針一樣),放置一旁,直到乾燥為止。
⑺點燃蠟燭,把玻璃放在火焰上烘烤,直到玻璃被熏黑。
⑻把玻璃條翻過來,使熏黑的一面朝上放在桌子上。
⑼把圓筒拿到跟前,使鐵片上的針尖剛好夠到熏黑的玻璃片。
⑽拉動玻璃片,觀看針尖在熏黑的玻璃片上留下的運動軌跡。(對應周圍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針尖會留下不同的軌跡。為了避免記錄情況發生混亂,每做一次實驗需換一塊熏黑的玻璃板,而且每次發出的聲音也應控制為一種。)
檢驗種子是否有生命
檢驗種子是否有生命,方法很多,利用種子萌發的方法當然可以.但是,
最簡捷的方法是,看它是否在進行呼吸.檢驗種子呼吸的方法有幾種,這里
介紹一種.
找一個大玻璃瓶,裡面裝些乾燥的大豆,玉米或小麥種子,約佔三分之
一容積.種子的上面再放一個開口的小玻璃瓶,小瓶里裝點燒鹼(氫氧化納)
溶液.用軟木塞或橡膠皮塞塞住大瓶口,在塞上打一個孔,裝上一根彎曲的
玻璃管或透明的塑料管.在瓶塞與瓶口之間,玻璃管與塞孔口接觸處都抹上
凡士林,以免漏氣.把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杯里,在水裡滴上幾滴紅墨水,使
水變紅.裝好後不要動它.過幾天後,就會看到紅色水沿著玻璃管不斷上升,
這是什麼道理
我們知道,種子的呼吸是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瓶內種子
吸收了瓶內空氣中的氧氣,放出了二氧化碳.但是,它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小
瓶內的鹼溶液吸收了.因此,整個大瓶里空氣的密度變小,壓力降低了.這
樣,大瓶內的氣壓比外界的氣壓小,水杯里的水就沿著玻璃管上升了.這就
說明瓶內的種子有生命.
乾燥的種子,呼吸是非常微弱的,一般情況下,生命力較持久.潮濕的
種子呼吸較旺盛,容易失去生命力.另外,溫度對種子的壽命也有直接影響,
溫度高,種子壽命短;溫度低,種子壽命長.不同植物的種子,壽命也各不
相同.例如,垂柳的種子成熟後,只在12小時內有發芽能力.也有些植物的
種子壽命是很長的,如我國遼寧普蘭店發現的古蓮子,估計壽命有1000年以
上,在北京植物園內發芽生長了.
種子萌發的條件
種子的生命活動沒有停止,不過微弱得難以讓人覺察.如果種子遇上了
適宜的環境條件,就會慢慢發育成一株幼苗,這個過程就叫做萌發.種子在
什麼條件下會萌發呢
找來三隻杯子,各貼上一小塊膠布給它們編號.在三隻杯子中各放入10
顆菜豆種子.1號杯中不加入水,2號杯中加入大半杯水,3號杯中加入的水
不使菜豆全部淹沒,這樣一直保持到實驗結束.
結果3號杯中的菜豆會順利發芽.這說明菜豆萌發需要水分,空氣和適
宜的溫度.
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陽光呢
找兩個盤子,放入一些濕沙,在兩個盤中分別拌入數十粒麥子.把一個
盤子放在陽台上,另一個盤子用搪瓷盆或黑盒子罩上,保持麥子濕潤直到實
驗結束.
結果你會發現種子萌發和陽光沒有多大關系.因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
養來自種子內部貯藏的養料,不需要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就不需要陽光了.
當然也不全是如此,根據一些種子的特性,它們在黑暗中發芽的情況會差一
些.
(親雁輝 陸勁松)
向上和向下
先把四顆剛剛發芽的種子放在一張吸水性較好的紙上,再把它們輕輕地
夾在兩塊玻璃之間,用細線捆綁好.把夾有發芽種子的玻璃片豎在陽台的水
盆中,使種子得到水分繼續發育成幼苗.以後每隔三天把玻璃轉一個方向豎
在水盆中.這樣轉了幾次後你就會發現幼苗的根總是向下生長而莖葉總是向
上生長.
這說明植物具有定向運動的特點,這和地球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有關.
(余雁輝 陸勁松)
不往下長的根
將玉米種子放在濕沙土層上,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潤的條件.待種子長
出1—2厘米的根時,選出兩株,將它們的根沿水平方向放置,並把其中一株
玉米根的尖端切去.幾天後會發現,沒有切除根尖的根自動向下彎麴生長,
而切去根尖的根似乎迷失了方向,徑直沿水平方向生長.
植物的根有向地性,就是說它能"感覺"到重力的刺激,所以水平放置
的根會自動向下彎曲.感受和控制根的這種特性的"司令部"在根冠,是根
冠根據重力的方向變化而分泌生長素來控制根的彎曲方向的.因此,根冠一
旦被切除,根就不再向下彎曲了.
(蔡擎元)
向 光
植物在發育生長過程中受陽光照射的影響會朝著陽光射來的方向生長,
我們稱之為"向光性".
把牽牛花籽種在小花盆裡,等發芽長成幼苗後放在一隻鞋盒子里,花盆
緊靠鞋盒的一邊.盒內用硬紙做一個隔牆,下方留一點空隙,在另一側上方
開一個小窗.蓋上盒蓋,把鞋盒放在陽台上.一個星期後,牽牛花秧會從小
窗中探出頭來.
原來,在植物細胞里有一種對光線非常敏感的生長素,它控制著植物發
育和生長的方向,只要盒內有一點點光線,這種生長素就會發揮作用.
(余雁輝 陸勁松)
葉能蒸發水分的實驗
在一株油菜上剪取4片大小相同的葉片,把葉柄的切口處分別塗上凡士
林.再把4片葉子分別標上1,2,3,4號碼,用紙牌標好固定在線上.
首先把1號葉片上下表面都塗上凡士林,把2號葉片的上表面塗上凡士
林,把3號葉片的下表面塗上凡士林,剩下第4號葉片不塗凡士林.最後用
帶牌號的線栓住4片葉子的葉柄掛在通風的地方.
結果發現,過2—3天後,1號葉片鮮綠鮮綠的,就好像剛剛從油菜莖上
剪下來一樣.2號葉片,只塗凡士林在葉片上表面,所以葉片枯黃了.3號葉
片,凡士林只塗在下表面,葉片鮮綠如新.2號和3號兩片葉,因為塗的表
面不同,所以就出現了很大的差異.4號葉片沒有塗凡士林,整個葉片已枯
黃萎縮了.1號與4號葉片差異就更大了.
請你用學過的"植物怎麼喝水"的知識,動手做一做,用腦想一想,這
個實驗說明了什麼科學道理
(郭揚〕
袋中水滴
找一株盆栽植物,把盆中土壤澆濕透.用一個大透明塑料袋套住植物,
用細線將袋口扎緊.把花盆搬到陽光下,過不多久,塑料袋內壁便出現了許
小水滴.
我們可以排除水是從袋口進入袋內的,那麼袋內產生水滴的唯一可能就
是植物的葉及枝條.原來,葉子表皮有許多氣孔,它們會將植物體內的水分
散發到空中,植物枝條也會蒸發少量水分,我們稱它為蒸騰作用.它可以促
使根吸收水分,促進水分和養料向植物體內各部分輸送.
(余雁輝 陸勁松)
根吸收水分
選取一個胡蘿卜,並將其洗干凈,用刀在上端挖一個2—3厘米深的小窟
窿.用水把小窟窿洗干凈,並清除掉窟窿里的碎塊.在小窟窿中灌入由1份
水和2份糖混合成的糖水,在糖水中滴入一點墨水,使它染上紅色或藍色.
用穿孔的泡沫塊把小窟窿塞緊,孔里插入一根透明的吸管.用刀削掉根的下
端,使水更容易通過根部露出的組織.把根放到盛水的玻璃杯里,半小時後
就可以看到液汁沿著吸管緩緩上升.
這個實驗足以證明,根是吸收水分的.
(余雁輝 陸勁松)
以糖引水
把蘋果上端的果皮削去,用刀挖成一個倒圓錐形的洞窩,使圓錐狀洞窩
的尖端開口,恰好位於蘋果的另一端.按大口朝上小口向下的方向懸放蘋果.
注意觀察蘋果底部開口處,半天也不見有水分流出.
這時,你若把白砂糖(或食鹽等)均勻灑在洞窩裡面,馬上就會看到錐
面上神奇地出現了水分.水分漸漸匯聚於底,"塞"滿開口.約20分鍾左右,
一顆晶瑩透亮的水珠自然滴落下來.此後,水分便不斷地滲出,流淌,滴下.
你知道砂糖為何能"引"水嗎 蘋果洞窩裡面有少許水分,將糖灑到上
面,砂糖溶化,形成一層高濃度的溶液.因為蘋果細胞液的濃度較低,於是
水分就從低濃度的蘋果細胞液里滲透到外面的糖液里,然後匯聚成"水流".
(陳健忠)
細胞的作用
拿兩只大土豆,把其中一隻放在水裡煮幾分鍾.然後把兩只土豆的頂部
和底部都削去一片,在頂部中間各挖一個洞,在每個洞里放進一些白糖,然
後把它們直立在有水的盤子里.經過幾個小時以後,生土豆的洞里充滿了水,
而熟土豆里仍然是白糖顆粒.
生土豆的細胞是活的,它好像一個孔道,能夠使水分子通過.盤里的水
經過土豆壁滲入洞中.而煮過的土豆細胞已被破壞,所以沒有滲透功能.
請你嘗嘗放生土豆盤子里的水,有甜味嗎 沒有.為什麼生土豆里的糖
水沒進到盤子里 秘密在細胞膜上.土豆的細胞膜好像篩子一樣,只允許小
於篩子孔的顆粒通過,大於篩子孔的顆粒就過不去了.白糖的分子比較大,
通不過細胞膜,所以,盤里的水就不甜.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再給花草樹木
施肥時,千萬不要用太濃的肥料水,否則,植物體里的水就會倒流到土壤里,
使植物打蔫甚至枯死.
(艾科)
白花變色
准備一個干凈的玻璃瓶,倒入半瓶紅墨水,再剪取有葉和白色花的植物
枝條,插入瓶中,放在陽光下,過半個小時,花瓣和葉脈都會呈現紅色.
取出枝條,用刀片橫向切下一段,可以看到截面上出現的一些紅色細點,
把莖縱向切開就可以看到一些紅色的線,這叫維管束.植物的莖就是通過維
管束來輸送水分和養料的.把植物枝條插入紅墨水中,由於葉片和花瓣的蒸
騰作用,紅色墨水就會自下而上逐漸延伸到葉脈和花瓣中.
(余雁輝 陸勁松)
水培植物
人們喜歡在冬日裡種上一盆水仙,因為水仙不需要人們細心照料,隨便
把它的鱗莖放在淺水盆中,沒有幾日便可長出嬌嫩蔥綠的葉,生出美麗清香
的花.
其他一些植物,像洋蔥的鱗莖,胡蘿卜的球根,慈菇的球莖等也可以進
行水中栽培.
選擇外形美觀,大小適中的新鮮洋蔥,洗干凈之後用兩根細木棍或竹絲,
十字狀穿過洋蔥架在杯口上,再倒入清水,使它的小部分莖能浸在水中,把
杯子移到陽台上.
數天以後,洋蔥便可長出長長的根和嫩綠的葉.
C. 凡士林的作用與用途有哪些,凡士林的作用與功效,凡士
1、滋潤唇部。將凡士林塗於唇部,可以滋潤唇部。也可以塗完口紅後再塗它,可使雙唇更加光滑水亮。或者將它塗在唇部後,用舊牙刷刷去唇部乾燥的皮膚,可以促使嘴唇更加水嫩柔軟。
2、潤膚乳:將凡士林塗至肘部、膝蓋等皮膚乾燥處,可滋潤皮膚。給手部塗完後,可以戴上手套,這樣可使水分便能滲入皮膚。凡士林還能緩解曬傷。
3、護發:將凡士林抹在頭發上,可以撫平毛躁的秀發,滋潤乾枯的發尾。
4、護甲油:美甲前,先在指甲塗上一層凡士林,可使指甲油持續的時間更久。塗指甲油前在指甲邊緣抹一層凡士林,可防止指甲油染到指甲周圍的皮膚上。將凡士林和檸檬汁混合放入牙膏中,可以擦除指甲油。
5、眼影底妝:塗眼影前可在眼線上塗一層薄薄的凡士林,可使眼妝更加有光彩。畫完妝後再塗一層凡士林,有亮妝的效果。它也可以用於睫毛膏中,有保濕和定妝的效果。
D. (2012臨沂)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適量澱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調成稀糊狀.瓶口和連有導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
(1)、如圖玻璃瓶中加入了適量澱粉、水和少量酵母菌,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會出現氣泡,並有酒味.澱粉遇碘變藍色,此時取一些糊狀物滴上碘液,不變藍色,原因是酵母菌將澱粉全部分解掉了.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酵母菌換成乳酸菌後,乳酸菌不能把澱粉分解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試管中的石灰水不變渾濁.乳酸菌屬於細菌,酵母菌是真菌,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乳酸菌細胞無成形的細胞核.
故答案為:(1)酵母菌發酵把澱粉分解轉化為酒精並產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將澱粉全部分解掉了
(2)不變渾濁;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E. 中國古代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
我國是文明古國,科學技術在18世紀之前一直處於世界領跑地位,科技創新、發明一直佔世界總量的60%,偉大的水利工程數不勝數。代表作:鄭國渠、都江堰、靈渠、京杭大運河、錢塘江海塘。
鄭國渠
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後期,韓桓惠公看到當時秦國統一六國已是大勢所趨,為了削弱秦國的強大實力,公元前237年,他特派韓國水工鄭國赴秦興修水利,妄圖利用這種浩大工程來消耗秦國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從而達到他預想的「疲秦」目的!?不料事與願違,當時的秦王嬴政(後來的秦始皇)採納了鄭國的建議,命令鄭國在秦國修建鄭國渠。在鄭國的親自指揮和參與下,一條長達1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工程--鄭國渠在關中大地上蜿蜒盤旋,彷彿一條金光閃閃的銀帶鋪在了三秦大地上。它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把渠修建在了渭北平原三級階梯的最高線上,灌溉著今禮泉、涇陽、三原、高陵、臨潼、富平、渭南、蒲城、大荔等縣(區)的280多萬畝土地。鄭國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極大增強了秦國的國力。這讓本來強大的秦國如虎添翼!更加速了它消滅六國夢想的實現。鄭國渠工程宏偉,規模宏大,稱得上是兩千多年前之壯舉。它用富有肥力的涇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壓鹼,變沼澤鹽鹼之地為肥美良田,使關中一躍成為全國最富庶的地區。據《史記》記載,此渠修成後,「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這為秦始皇最終統一中國做好了物質上的准備!
鄭國渠首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即今王橋鎮的船頭村西。當時,因其進水口水量大、水流流速快的特點,且容易造成渠岸兩壁黃土崩塌的情況,人們於是發明了拱形地下渠道,使渠壁拱卷有力,不易塌陷。這極大地提高了鄭國渠渠首的質量。又為了便於施工和掌握水流方向、深淺,便間隔一段開鑿一井,俗稱「龍眼」或「天窗」,這都是當時人類偉大聰明智慧的結晶。
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餘年,而且還在於首開了引涇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涇灌溉發生著深遠的影響。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里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漢代有民謠:「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涇工程。
靈 渠
靈渠,建成於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是跨越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運河,位於湘桂走廊中心興安縣境內,與陝西的鄭國渠、四川的都江堰並稱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靈渠歷史悠久,設計精巧,全長37公里,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將海洋河水三七分流,三分入灕江,七分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北方六國之後,又與公元前211年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地區的百越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征服活動。秦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惟獨在兩廣地區苦戰三年,毫無建樹,原來是因為廣西的地形地貌導致運輸補給供應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證交通補給成了這場戰爭的成敗關鍵。秦始皇運籌帷幄,命令史祿劈山鑿渠。史祿通過精確計算終於在興安開鑿了靈渠,奇跡般的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接了起來,使援兵和補給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推動了戰事的發展,最終把嶺南的廣大地區正式地劃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歷史:戰國秦昭王時期,蜀郡守李冰於公元前227年創建的都江堰,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譽為世界奇觀。2250多年來,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萬畝。
組成: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流堤、寶瓶口引流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寶瓶口: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安瀾索橋:安瀾橋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橋,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長500米。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京杭大運河
--------------------------------------------------------------------------------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大運河。它南起浙江
杭州,北至北京通縣北關,全長1794公里,貫通六省市,流經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
其開鑿經過了三個歷史階段: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首次在揚州開挖邗溝,溝通了長江和淮河。而至7世紀
的隋煬帝時期和13世紀的元代,又先後兩次大規模地開鑿運河,終於建成了這條溝通我國南北漕運的大動
脈。 從天津到通縣北關、張家灣一段,叫北運河,又稱之路河,全長186公里。從通縣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
惠河,該河是元代初年由偉大的水利專家、天文學家郭守敬設計修建的。因北京地勢比通縣高,在通惠河上
修築了五道閘門,控制水位,使南來的大船才可直達北京城內的積水潭。那時積水潭"舳艫蔽水",成為一個
南北漕運的大港口,附近市場繁榮,盛況空前。 京杭大運河暢通了數百年,這對促進大江南北經濟文化的交
流,解決南糧北調等問題,均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自19世紀後,由於南北海運開辟,津浦鐵路通車,加之黃
河改道淤塞運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斷航,只有江浙一線仍暢通無阻,並成為旅遊熱線。 為適應我國現代
旅遊業迅猛發展的需求,近年來已在北京通縣北運河、溫榆河等四條河流的交匯處,即通州北關、張家灣的
古運河遺址中,興建起大運河旅遊區及紀念館等,廣大中外遊人便可到此一覽昔日京杭大運河的迷人風姿。
錢塘江海塘
錢塘江海塘在唐代以前的修塘費用,已無可考。唐及北宋時期修築北岸海塘,據明代嚴寬在《海寧水利圖志·序》載:「皆以數郡財力,始克有濟。」
南宋嘉定六年(1213),修葺山陰縣潰塘,是由朝廷調撥錢米。後即購買沒收的園、田設庄,按年收租息作為海塘的歲修經費。臨安府龍山一帶海塘的歲修經費,是按戶按年攤派石、草若干。嘉熙年間(1237~1240),將臨安府沿江淤復耕地的稅額撥作修塘經費。咸淳年間(1265~1274),修築海鹽海塘需費較多,除發縣倉米糧外,並有知縣、縣民捐款。
元泰定年間(1324~1327),搶修北岸海塘鹽官州一段,除征工外,還用鈔79.4萬余錠,糧4.63萬余石,系奏報朝廷支撥。南岸修築百瀝海塘,勸民捐輸糧米。
明初,北岸海塘海鹽、平湖一帶興辦大工程,都動用蘇、松等9府財力,及至成化年間(1465~1487),北岸海塘的修築經費,有用杭州竹木稅、各項罰款、贖罪款等。以後專設海鹽海塘歲修款,每年在嘉興府屬7縣攤派銀3500~7000兩,當年如若支用有餘,則結轉至下一年。萬曆年間(1573~1619),海寧、平湖亦按例分別籌集銀300兩與600兩。但萬曆三年風潮毀塘,歷年積儲不敷工用,於是將「藩司兵餉」、「驛傳嬴金」及「他郡贖谷款」等撥充海塘工費。明末由於財政支絀,北岸海塘的修築,竟至預征錢、糧和依靠各級官吏的捐款。南岸海塘的修築工費,多向受益田畝派征,亦有府、縣撥發倉糧。蕭紹海塘還有動用贖罪款、罰金和由知縣、縣民的捐款。嘉靖十五年(1536),興建三江閘時,蕭山縣曾幫工幫費,以後蕭山轄境內西江、北海兩塘的修築,凡需費較多時,山陰、會稽兩縣均予協濟,但承擔份額,各時期不盡相同。此制直到清代亦承襲不改。
清初,修築北岸海塘,除「額編塘工銀」外,還有官、紳捐款,按畝捐米,並將各項罰款、追繳虛報款等作為築塘工費。康熙五十四年(1724),因「存留公銀既廢」,各府協濟的規定亦復取消,經奏准凡士民願意捐款作為海塘工程經費,則允許入國子監為監生,當時簡稱捐監。雍正二年(1724),奉旨動用正項錢糧修海塘。十一年,又准許「捐官」,以其所得為修塘款。十三年十月,高宗弘歷即位,認為捐資得官之法,於吏治無益,錢塘江海塘工程經費由正項錢糧撥支。但在乾隆三十年(1765)以後,北岸海塘的修築經費除由正項錢糧支撥外,還調撥鹽務引費、鹽課公費、各項罰款、查抄款以及鹽商和官員的捐款。其中四十九年為修築范公塘石塘,鹽商一次所捐即達白銀60萬兩。五十一年開始,還先後將海塘經費的餘存款、藩庫借支銀等借與商人生息,以其所得作為海塘歲修經費。道光十六年(1836),浚海鹽白洋河以培土塘、附土的工款,是先向藩庫借支,然後隨額征「地漕等項」時帶征(浚)河費,以6年為期歸還借款。道光時恢復「捐官」制度,按田畝的田賦分年攤征錢塘江塘工銀。同治、光緒、宣統時期(1862~1911),在兵燹之後,國庫空虛,民生凋敝,而修復坍潰各塘,又急不容緩,經多方籌劃,竭力羅致經費,來源有九:一在海寧等縣徵收米捐,專濟海塘工用。二為支撥厘金和在徵收茶捐、絲捐、(鹽)綱捐、繭捐時,各加征塘工附捐。三為調撥鹽課引費。四為調撥江、浙兩關關稅。五為停解閩省軍餉轉撥。六為江蘇省協濟。七為職銜捐納。八為殷富捐輸。九為公帑發商生息。太平軍在浙江時,海寧州海塘坍潰,忠王李秀成要各縣籌集修塘經費,為此各有關縣鄉官曾籌繳白銀8000餘兩。
南岸蕭紹海塘的修築經費,是向受益田畝攤征為主。清初,山陰、會稽兩縣曾有值塘田制,即將近塘的田劃稱江田,專護海塘,不參與縣里的一切徭役;不敷時,始向縣內其他田畝攤征工、銀。乾隆元年(1736),高宗弘歷曾下諭紹興府屬的沿江、沿海堤岸工程,遇有應修工程時,概於公項內動支,停止按畝派錢之例,但未能貫徹始終。三十年以後,蕭紹海塘的修築經費,除上述受益田畝攤征外,還有動支鹽引費、厘金、契牙雜稅專款、西湖景工款等公帑生息款、邑紳和鹽商的捐款等。清代修築百瀝海塘的經費,除無厘金和契牙雜稅專款兩項來源外,均同蕭紹海塘。道光三十年(1850)以後的捐資築塘,以松廈連氏最多。
F. 如何能在一個月內快速的減腰減腹
台灣中學生最流行的減腰部贅肉的方法:
睡前,在腰部塗凡士靈或減肥膏葯,然後纏上保鮮膜,再做仰卧起坐,要點是,要勻速,不能太快,深換氣,有節奏,分組做,第二天早上再拿掉保鮮膜,一個星期見效.
G. 透明膠帶留下的污垢怎麼除
在原處滴上502使原來的502融化,然後迅速用水洗掉,很靈的!2用絕緣油,倒點變壓器里的絕緣油在衣服上,502膠水很快變軟,可以很快搓掉了。 3丙同溶液可洗
502膠水是一種樹脂膠,只要用溶解樹脂的有機溶劑就可以,比如丙酮。但吸入丙酮有毒,注意使用方法,可以把粘膠的部分塞到瓶子里。據說放到冰箱中冷凍,膠也會掉下來,可以先試一下
小面積粘上502膠水,只要用熱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如果大面積沾上502膠水,塗上丙酮,大約等5~10分鍾就可以除去。
1、洗衣服上的紅墨水漬:新漬先用冷水洗,再用溫肥皂液浸泡一會兒,再用清水漂洗;陳漬可先用洗滌劑洗,再用10%的酒精溶液搓擦即可祛除。
2、墨漬:可用飯粒和洗滌劑調勻,塗在污漬部分搓擦,再用清水漂洗干凈;也可用一份酒精、二份肥皂制的溶液反復塗擦,亦有良好效果。
3、圓珠筆油漬:首先要看看衣服是什麼料子,一般做法是在污漬處下面放一塊毛巾,用小鬃刷沾上酒精順絲輕輕刷洗待污漬溶解擴散後,再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抹上肥皂輕輕刷洗,這樣反復兩三次,就能基本除去圓珠筆油。如果洗後還留有少量殘跡,可再用熱肥皂水浸泡或煮沸就可以除去,對棉和棉滌織品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如果毛料裝沾上圓珠筆油,可先把污漬處放到三氯乙烯和酒精(比例是二比三)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分鍾,同時不斷用毛刷輕輕刷一刷,待大部分油漬溶解後,再用低溫肥皂水或中性洗衣粉洗凈。
4、霉斑:用2%的肥皂酒精溶液擦拭,然後用漂白劑3%-5%的次氯酸鈉或用雙氧水擦拭,最後再洗滌。
5、汗漬:衣服上沾上了汗水,時間一長容易出現黃斑,有了汗漬可把衣服放在5%食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慢慢搓干凈。
6、羊毛衫受污染:用開水將中性肥皂液體溶解並加一湯匙硼砂,等溫度降至60度把羊毛衫放入皂液浸泡三四小時,再在40-50度的溫水中輕輕揉洗,最後用溫水漂洗。如還有洗不凈的污染處,可用皂液加兩湯匙松節油,調成乳狀洗滌,洗凈後的毛線衫任其自然乾燥,至大半干時可用不太燙的熨斗隔一層布將其燙干熨平,再略加晾曬即可。
7、血漬:剛染上的血漬可先用冷清水浸泡幾分鍾,然後用肥皂或酒精洗滌。如是陳跡可用檸檬汁加鹽水除掉,也可用白蘿卜揩擦,但切忌用熱水洗。也可以用清水將血漬洗至淺棕色後,再用甘油皂洗滌,最後在溫水中漂洗干凈。
8、煙筒油漬:衣服上染上煙筒油漬要立即用汽油擦洗(從污跡外部往裡擦洗,避免污跡擴大)或用溫皂液洗滌。
9、洗衣服上的臘紙、復寫紙色跡:先用洗衣粉洗,再用汽油洗,最後用酒精擦。
10、咖啡跡:不太濃的咖啡污跡可用肥皂或洗衣粉浸入熱水中清洗干凈;較濃的咖啡則需在雞蛋黃內灑入少許甘油,混合後塗抹在污跡處,待稍干後再用肥皂及熱水清洗咖啡污跡可清除干凈。
11、洗衣服及檯布上的雞蛋跡:衣服,尤其是飯桌的檯布上常有雞蛋的污跡,先把檯布浸在冷水裡,浸透後用棉布或棉布蘸少許食鹽擦拭,最後用溫水清洗。
12、口紅跡:染在淺色服飾上的口紅,可先浸透汽油,然後再用肥皂水擦洗便可洗凈。
13、口香糖污跡:沾在衣物、牆壁或其他物品上的口香糖污跡,可先用棉花或布巾浸上白醋,再用其擦洗污跡處,可擦洗干凈。
14、桐油漬:先用汽油將桐油漬浸軟,再用豆腐渣擦洗,可除凈。
15、膏葯:用溫白酒洗除。
16、碘酒污:用麵粉洗除。
17、紅汞污:用醋洗除。
補充:
油漬
①衣服上的油漬可用松香水、香蕉水,汽油等來擦洗,然後放人3%的鹽水裡浸幾分鍾,再用清水漂洗。
②絲綢飾品如果沾上油漬,可用丙酮溶液輕輕搓洗即可。
③深色衣服上的油漬,用殘茶葉搓洗能去污。
④少許牙膏拌上洗衣粉混合搓洗衣服上的油污,油漬可除。
⑤取少許麵粉,調成糊狀,塗在衣服的油漬正反面,在太陽下曬干,揭去面殼,即可清除油漬。
油漆漬
①衣服沾上油漆、噴漆污漬,可在剛沾上漆漬的衣服正反面塗上清涼油少許,隔幾分鍾,用棉花球順衣料的經緯紋路擦幾下,漆漬便消除。1日漆漬也可用此法除去,只要略微塗些清涼油,漆皮就會自行起皺,即可剝下,再將衣服洗一遍,漆漬便會盪然無存。
②新漬可用松節油或香蕉水揩試污漬處,然後用汽油擦洗即可。陳漬可將污漬處浸在10—20%的氨水或硼砂溶液中,使凝固物溶解並刷擦乾凈
酒漬可以用煮沸的牛奶擦試,非常有效。其中以白棉麻質衣物最有效。
墨漬、唇膏漬水洗後用洗滌劑洗,或用糯米飯與洗滌劑調勻,也可用牙膏塗在污漬部分揉搓,然後用水漂洗。如果是絲綢料,要將污漬面向下平鋪在干凈的紙上,塗上乾洗劑或酒精,揉搓絲織品污跡背面,直至污跡消失,然後洗滌、漂洗。
霉斑
①衣服出現霉點,可用少許綠豆芽在霉點處揉搓,然後用清水漂洗,霉點即可去除。
②新霉斑先用軟刷刷干凈,再用酒精洗除。陳霉斑先塗上淡氨水,放置一會兒,再塗上高錳酸鉀溶液,最後用亞硫酸氫鈉溶液處理和水洗。
③皮革衣服上有霉斑時,用毛巾蘸些肥皂水措擦,去掉污垢後立即用清水洗干凈,待晾乾後再塗甲克油即可。
④白色絲綢衣服上的霉斑,可用5%的白酒擦洗,除霉效果很好。
⑤絲綢衣服出現霉斑,一般可以在水中用軟刷刷洗,若霉斑較重,可在霉斑的地方塗上5%談鹽水,放置3—5分鍾,再用清水漂洗即可。
衣物上粘有口香糖難以除去,若將衣服放置冰箱一段時間,口香糖經冷凍變脆,用刀片就容易刮掉了。
染色衣物經過洗滌,往往會發生褪色現象,如果將衣服洗凈後,再在加有兩杯啤酒的清水中漂洗,褪色部位即可復色。
白衣服穿久了常常會變黃,可以把它浸泡在加有藍靛的溶液里漂洗,結果會潔白如新
H. 出身在字典里怎麼解釋
◎ 出身 chūshēn
(1) [one's previous experience or occupation]∶一個人最初從事的職業和履歷造成的身分
(2) [family background]∶家庭經濟基礎所奠定的身分
(3) [an official』s previous experience in feudal time]∶指入仕之途
(1).獻身。
《呂氏春秋·誠廉》:「 伯夷 叔齊 此二士者,皆出身棄生以立其意。」《後漢書·王常傳》:「今 劉氏 復興,即真主也。誠思出身為用,輔成大功。」《北齊書·封隆之傳》:「時 高乾 告 隆之 曰:『 尒朱 暴逆,禍加至尊,弟與兄並荷先帝殊常之眷,豈可不出身為主,以報讐恥乎?』」 唐 錢起 《送鄭書記》詩:「出身唯殉死,報國且能兵。」 宋 蘇軾 《策別十六》:「天下苟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於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所不測。」
(2)科舉考試中選者的身分、資格 亦指學歷。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有司者摠州府之所升而考試之,加察詳焉,第其可進者,以名上於天子而藏之屬之吏部,歲不及二百人,謂之出身。」 宋 蘇軾 《放榜後論貢舉合行事件》:「今來一次過省,殿試不合格,當年便得進士出身,此何義也?」《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我朝最重科目。凡士子不繇及第出身,便做到九棘三槐,終久被人欺侮。」 歐陽山 《三家巷》二一:「 陳文婷 說:『依我看,你應該好好地把高中念完。將來最好能念大學。否則念完了高中,熬了個小小的出身,也對付著可以組織個甜蜜的小家庭。』」
(3).指為官。
漢 王充 《論衡·超奇》:「有如 唐子高 、 穀子雲 之吏,出身盡思,竭筆牘之力,煩憂適有不解者哉?」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武吟》:「仆本寒鄉士,出身蒙 漢 恩。」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老夫乃 王翛然 是也。自出身以來,跟隨郎主,累建奇功。」
(4).個人最早的經歷或身分。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一折:「﹝ 樊噲 ﹞想起某家元是屠戶出身,不可忘其本領,正在我宅中演習我舊時手段,殺狗兒耍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這個人本來是個騙子出身,姓 包 ,名 道守 。」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蕭紅》:「我的確當過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並沒有忘記我是學生出身。」
(5).出而從事某種事情。
唐 李益 《城傍少年》詩:「生長邊城傍,出身事弓馬。」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二出:「從俺爹爹喪過,宦囊蕭索,日窮一日,直弄到我一個親女兒出身為娼,追歡賣笑。」
(6).指改嫁。
張步真 《滿足》:「那討米伢子的爹爹欠了財主的租,逼狠了,吃了鬧葯,娘就出身了。」
(7).出生;產地。
唐 寒山 《詩》之一四五:「出身既擾擾,世事非一狀,未能舍流俗,所以相追訪。」《金瓶梅詞話》第五七回:「原來那寺里有個道長老,原是 西印度國 出身,因慕 中國 清華,發心要到上方行腳。」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他的舌頭不但嘗得出這茶葉的性情,年齡,出身,做法,他還分得出這杯茶用的是山水,江水,井水,雪水還是自來水,燒的是炭火,煤火,或者柴火。」
(8).謂出路,前途。
《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以此嫁他,圖個日前安逸,日後出身。」《中國歌謠資料·紅軍游擊歌》:「工農都是受苦人,快快起來幫紅軍,幫助紅軍打敵人,窮人才會有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