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7歲寶寶面部老生凍瘡什麼原因

7歲寶寶面部老生凍瘡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2-05-15 02:36:47

A. 小兒凍瘡怎麼辦

凍瘡是由於人體受凍後毛細血管被損壞,有的人天生毛細血管細小、血壓不足或貧血等,就更容易生凍瘡,原因主要是凍傷的毛細血管不能及時修復,造成血管瘀血,因為瘀血,所以有腫,因為瘀血,所以癢。根治凍瘡的有效辦法應該是加強易生凍瘡部分的血液循環能力。 我自身體會,唯一方便(相對)又有效的對付凍瘡的方法:對於一般的表皮(手、腳、耳)部位的凍瘡:進入冷天前,每天抹桐油(生桐油)在易凍部位30分鍾後洗去,連繼10天左右,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在根本上加強局部血液循環能力,可以減輕甚至治癒凍瘡。如已生凍瘡(末潰爛)也可以塗,也有效果,注意不能抹在潰爛部位。 此方法不僅可以使當年凍瘡減輕,甚致消失,甚至能讓你下一年的凍瘡都減輕,原理可能是從根本上擴張了毛細血管。 其它的方法,不但麻煩,而且費事費精力費錢,還很可能根本沒用。 此外: 1、抹桐油後一般有微弱的暖感,手、腳皮膚表面會因血液循環變好而泛紅,如沒有抹在潰爛處,一般沒有別的感覺。抹在潰爛處會怎麼樣本人不知道,不建議。 2、抹桐油只能說對99%的人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如果生活工作環境實在太冷,只怕還該生還得生。 3、桐油一般在油漆店、漁具店、土產品店有售,實在沒有,去淘寶買。

B. 長凍瘡是什麼原因有什麼方法防止嗎

凍瘡發生於嚴寒季節,一般在氣溫5℃以下發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後自愈,但入冬後又易再發。許多人一旦患凍瘡後,每年一到冬季就復發。凍瘡以幼兒、小學生最多見。手足、耳廓部位最易發生。症見局部皮膚發涼,出現暗紫紅色或紫藍色斑片,按之柔軟。嚴重時出現水皰,破裂後形成糜爛或潰瘍。遇熱後自覺癢、灼熱感及疼痛。遷延不愈者有硬結。重凍瘡可遺留疤痕,對冷過敏凍瘡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皮膚血管對寒冷過敏有關,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遺傳因素有關。經常接觸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長時間生活在我國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濕環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濕可加速體表散熱,故冬季濕度大的地區,凍瘡發生率較高。此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端血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營養不良、貧血及一些慢性病常為凍瘡的發病誘因。 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乾燥、鞋襪不宜過緊,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葯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黴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塗搽並包紮。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中醫治則為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 凍瘡治癒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境和溫冷作業,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乾燥,否則易復發。較好的治療方法有: (1)堅持用40℃水溫浸患處。 (2)硫酸新黴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有效率達85~95%。 預防凍瘡復發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濕,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對濕度50%左右。 (2)保持鞋襪、鞋墊、手套乾燥。汗腳者不宜穿膠鞋,並用止腳汗粉。 凍瘡的注意事項及防治驗方: 對於此病要防患於未然,應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並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盡早戴手套,鞋襪要溫暖寬松,以保持手足乾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平時應經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進手足血液循環,每年復發凍瘡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以起到預防作用。患凍瘡之後,宜及時盡早地治療。市售凍瘡膏、貂油防凍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凍瘡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立了許多治療凍瘡的良方,現介紹驗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調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 (3)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 (4)新鮮桔皮3~4個,生薑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鍾,連渣取出,浸泡並用葯渣蓋過患外。 (5)取夾竹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處,注意有潰瘍時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搗爛,敷於患處,用紗布包紮3天,對於復發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注意有潰瘍時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紅花20克、附子20克、荊芥20克、紫蘇葉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處,並用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處。 (9)用老絲瓜燒成炭研為細末,用豬油調勻後塗患處。 (10)紅靈酒: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樟腦15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乾薑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後,外塗患部。 (11)二烏茴香酒:川烏30克、草烏30克、小茴香30克、樟腦30克、紅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葯酒揉搓局部。 (12)紫雲膏:紫草30克、當歸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黃蠟250克,共制為膏,外敷凍瘡引起的潰瘍面。 (13)樟腦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調成膏狀,外敷潰瘍瘡面。對於頑固型凍瘡可配合內服中葯治療,處方:黨參9克、黃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當歸9克、丹參9克、陳皮6克、患部寒涼顯著者加乾薑6克,炙甘草6克;血瘀證顯著者加桃仁紅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製作方法:上葯用水1000毫升,煎數沸,取汁;用法:末潰者趁熱洗潰 ,已潰者於洗後用黃連水紗條換葯;功效:消腫止痛、用於凍瘡,對Ⅰ~Ⅱ度凍傷效果亦佳。

C. 為什麼總是長凍瘡

(一)秘訣
如何按摩手腳防凍瘡?
長凍瘡的原因除了天氣寒冷之外,和血液循環也有密切的關系。冬天人的活動量少,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減緩,特別是手背、耳朵、腳容易產生瘀血引起局部組織壞死,造成凍瘡。所以預防凍瘡的最好方法就是促進血液循環。
第一招:冷熱水交替洗臉
用冷熱水交替洗臉,改善面部血液循環,增加耐寒能力,對防止凍瘡有很大作用。
第二招:搓手搓臉
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
第三招:注意身體保暖
外出戴手套,天氣特別冷的時候可以使用口罩、防風耳套等。一定要保證腳穿得暖和,穿厚襪子,但不宜過緊,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
第四招:加強體育鍛煉
如跳舞、跳繩、踢毽子等。
第五招:局部按摩
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然後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20次。
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後擦右大腿根,一下一上為1次,共擦15-20次。
耳按摩:以食指和拇指分別置於耳輪上部的前、後側,沿耳輪由上而下揉捏8次,再由下而上揉捏8次,有防治耳殼凍瘡的功效。
如果已經長凍瘡了,也別害怕,還有小偏方可以治好。
(二)寶寶凍瘡冬天如何預防
1、用獨頭蒜擦拭。
對每年易發凍瘡的部位,在冬季來臨前可採用此法。取獨頭蒜一個,搗爛後放在太陽下面曬熱,在易發凍瘡部位反復輕輕磨擦至局部出現一個小泡,然後用消毒針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氣血暢通,以減少凍瘡的發生。
2、加熱生蘿卜法。
取蘿卜或青蘿卜切成大塊(片),放在火上烤熱後輕擦易患凍瘡部位,冷後再烤熱再擦至蘿卜水分完為止。此法可預防凍瘡也可治療凍瘡。
3、生薑(片)摩擦法。
用生薑片輕擦凍瘡處,待有發熱時止,或用鮮生薑一塊,在爐旁煨熱後切成片,塗擦患處。或將生薑50克搗爛後,放入白酒一兩浸泡,攪勻後外塗患處,一日三次。
4、食醋療法。
取適量食醋在火上加熱,然後取消毒紗布一塊蘸醋外敷患處。
小貼士:
1、冬天稍微吃點辣椒可以增加血液循環;
2、吃點羊肉類暖身的食物讓身體暖和起來。
---來源自39健康網

D. 為什麼兒童更易生凍瘡

當我們的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這樣會造成組織其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如手指、腳趾。
凍瘡的發生也與年齡因素有關,兒童、少年容易發生凍瘡,青壯年次之,老年人不容易發生凍瘡。因為兒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後,皮下小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其反應較強,會導致血液淤滯,局部組織營養不良,容易發生損傷,而老年人由於皮下小血管對寒冷的刺激不敏感,故發病率低於兒童。

E. 生凍瘡是什麼原因

凍瘡是由於長期暴露於寒冷環境中導致局部血液循環系統不良導致的。凍瘡的症狀主要是皮損,皮損的特點是好發於四肢末端、面部、耳朵等處。損害為水腫性紅斑,界限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張力大,有光澤,質地柔軟。嚴重者可發生水皰,水泡破裂可以形成糜爛或潰瘍。平時銀錠要多注意保暖,是倆合作一些有關手腳的運動不要久坐會導致血液不循環,得了凍瘡多用溫熱的水泡手腳10中左右,塗點護手霜或者凍瘡膏皸樂霜凡士林等有可以給皮膚表層起到一層防護膜從中修復凍瘡

F. 凍瘡形成的原因

病因:系機體對寒冷發生的異常反應。凍瘡是寒冬或初春季節時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症損害。好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現代醫學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得氧和營養不足而發生的組織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迴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採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現在醫學證明:凍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體表遠端皮下靜脈毛細血管內的平滑肌遇到低溫時發生痙攣時,便會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產生滯留現象,並產生凍瘡,這就是為什麼凍瘡都會表現出青淤現象的根本原因。解決的最佳辦法是首先解出血管平滑肌痙攣,恢復靜脈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流量,再輔以消炎、鎮痛、止癢後,對接受較好的患者一般半天到一天左右就可以緩解和消除症狀,嚴重潰爛者3天左右即可消腫並結疤。

凍瘡發病根治機理:
凍瘡是由於受凍後人體血氣不旺,貧血等原因造成血管瘀血,因為瘀血,所以有腫,因為瘀血,所以有癢,根治凍瘡的唯一辦法就是打通瘀血,別的辦法都如隔鞋搔癢,只有瘀血打通了,腫才能消,癢才能止,凍瘡才能根治。

凍瘡注意事項
1.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溫暖的環境中可給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
3.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症一旦消散,應盡早活動指(趾)關節,防止關節僵直,有助於肌張力恢復,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
4.重傷員應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預防破傷風發生。
5.預防凍傷,應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塗些油脂。站崗值勤應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桿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薑塗擦局部皮膚,都有預防凍傷作用

治凍瘡的良方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鍾,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葯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醯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葯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薑皮10克(無此葯時可用乾薑8克代替)黨參18克 黃芪18克 雞血藤30克,煎水內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創面有潰爛者可再加鴉膽子25克或黃連25克),水煎,等待溫度適宜(溫度為35~40℃),溫洗或浸泡。每天2次

凍瘡夏治方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治凍瘡食療方
1.當歸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細辛6克,通草6克,甘草6克,大棗8枚,加水煎服。本方可使陽氣通,寒氣散,氣血通暢。
2.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乾薑30克,樟腦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七天後外搽患處。
3.生薑、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於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後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2次。
4.用鮮紅辣椒3~5個,放入半斤75%酒精或高度白酒內,浸泡七天製作成辣椒酊外搽患處;新發凍瘡未潰破者,還可用麝香止痛膏貼患處,也可用紅花油、活絡油等外搽,都有較好療效。

其他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5.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6.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7.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醋干後,再行塗抹,一日數次,可見效。
8.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蘿卜法:將蘿卜切厚片,煮熟趁熱貼敷患處,涼後更換。連敷3-4天可愈。
生薑法:生薑火上烤熱,切片擦塗患處,可消腫止癢;或生薑切碎,浸泡於70%的酒精中,20天後用酒精擦塗患部,日數次。
蘋果法:蘋果去皮絞碎熬膏,加入少許樟腦粉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患處;或辣椒5個,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塗患處,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熱洗患處15分鍾,可消腫止癢。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處;或茄桿連根煮水,趁熱燙洗患處,日1-2次。
蔥須法:蔥須、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處,日1-2次。
桔皮法:鮮桔皮3-4個,生薑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鍾,水涼再加熱。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鍾去渣,熱洗患處,日一次。
以上方法均適宜治療未潰爛凍瘡。

G. 為什麼會生凍瘡

凍瘡是由於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於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系機體對寒冷發生的異常反應。凍瘡是寒冬或初春季節時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症損害。好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現代醫學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得氧和營養不足而發生的組織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迴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採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H. 寶寶臉上長了凍瘡怎麼辦大神們幫幫忙

凍瘡發生於嚴寒季節,一般在氣溫5℃以下發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後自愈,但入冬後又易再發。許多人一旦患凍瘡後,每年一到冬季就復發。凍瘡以幼兒、小學生最多見。手足、耳廓部位最易發生。症見局部皮膚發涼,出現暗紫紅色或紫藍色斑片,按之柔軟。嚴重時出現水皰,破裂後形成糜爛或潰瘍。遇熱後自覺癢、灼熱感及疼痛。遷延不愈者有硬結。重凍瘡可遺留疤痕,對冷過敏凍瘡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皮膚血管對寒冷過敏有關,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遺傳因素有關。經常接觸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長時間生活在我國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濕環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濕可加速體表散熱,故冬季濕度大的地區,凍瘡發生率較高。此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端血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營養不良、貧血及一些慢性病常為凍瘡的發病誘因。 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乾燥、鞋襪不宜過緊,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葯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黴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塗搽並包紮。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中醫治則為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 凍瘡治癒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境和溫冷作業,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乾燥,否則易復發。較好的治療方法有: ( 1)堅持用40℃水溫浸患處。 ( 2)硫酸新黴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有效率達85~95%。 預防凍瘡復發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濕,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對濕度50%左右。 (2)保持鞋襪、鞋墊、手套乾燥。汗腳者不宜穿膠鞋,並用止腳汗粉。 凍瘡的注意事項及防治驗方: 對於此病要防患於未然,應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並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盡早戴手套,鞋襪要溫暖寬松,以保持手足乾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平時應經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進手足血液循環,每年復發凍瘡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以起到預防作用。患凍瘡之後,宜及時盡早地治療。市售凍瘡膏、貂油防凍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療效。另外,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凍瘡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立了許多治療凍瘡的良方,現介紹驗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調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 ( 3)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 ( 4)新鮮桔皮3~4個,生薑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鍾,連渣取出,浸泡並用葯渣蓋過患外。 (5)取夾竹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處,注意有潰瘍時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搗爛,敷於患處,用紗布包紮3天,對於復發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注意有潰瘍時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紅花20克、附子20克、荊芥20克、紫蘇葉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處,並用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處。 (9)用老絲瓜燒成炭研為細末,用豬油調勻後塗患處。 (10)紅靈酒: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樟腦15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乾薑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後,外塗患部。 (11)二烏茴香酒:川烏30克、草烏30克、小茴香30克、樟腦30克、紅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葯酒揉搓局部。 (12)紫雲膏:紫草30克、當歸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黃蠟250克,共制為膏,外敷凍瘡引起的潰瘍面。 (13)樟腦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調成膏狀,外敷潰瘍瘡面。對於頑固型凍瘡可配合內服中葯治療,處方:黨參9克、黃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當歸9克、丹參9克、陳皮6克、患部寒涼顯著者加乾薑6克,炙甘草6克;血瘀證顯著者加桃仁紅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製作方法:上葯用水1000毫升,煎數沸,取汁;用法:末潰者趁熱洗潰 ,已潰者於洗後用黃連水紗條換葯;功效:消腫止痛、用於凍瘡,對Ⅰ~Ⅱ度凍傷效果亦佳。 滿意請採納

I. 寶寶臉上生凍瘡了怎麼辦

病情分析:凍瘡多為寒冷侵襲,氣滯血瘀,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組織缺氧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為治.
指導意見:可選用下列中成葯外治方.雲南白葯對早期紅斑型凍瘡,可取雲南白葯酊,用葯棉沾少許外搽患處,每天3~4次,連續1~2周;對未破潰的凍瘡,可取雲南白葯適量與黃酒適量調敷患處;若已破潰者,可將白葯粉撒於破潰處,消毒紗布包紮,次日便可結痂,1周內可愈.一定注意防止再次凍傷

J. 一歲六個月男寶寶臉上長凍瘡啦怎麼辦

預防凍瘡最好的方法:一是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反復相互摩擦15~20次; 二是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20次;三是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後擦雙大腿根,一下一上為一次,共擦15~20次;四是臂按摩:右手掌緊按左手腕里邊,用力沿內側向上擦到肩膀,再翻過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到左手手背,這樣為一次,共做15~20次。右手做法與左手相同。 1.夏季里,把大蒜搗爛成泥,曬熱後,經常搽患過凍瘡的部位,這就 是所謂的「冬病夏治」。 2.用紫外線照射曾經被凍傷的部位,每隔10天1次,每次半小時。 3.用茄子干煎湯浸泡容易發生凍瘡的部位,經過多次浸洗也可達到防 止凍瘡發生及復發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7歲寶寶面部老生凍瘡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353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234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61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532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1147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2166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1134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506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673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897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73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910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969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72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568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784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894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243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83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