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角質層薄的人參煲什麼湯好

角質層薄的人參煲什麼湯好

發布時間:2022-05-15 15:35:14

⑴ 人參煲什麼湯最補

人參雞湯是一道美味的菜餚,肉類食品和滋補類食品的完美組合,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料理之一。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除心腹惡氣。

因此人參雞湯是食料滋補中的佳品,具有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補氣生血等功效。 但由於各種人參功效不一,因此煲湯時應注意人參的選用,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宜用人參雞湯來滋補的。

⑵ 人參如何煲湯

人參枸杞子酒
人參枸杞子酒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來源】民間方
【原料】人參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10公斤
【製作】 將人參烘烤切片,枸杞除去雜質,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備用。 冰糖放入鍋中,用適量水加熱溶化至沸,煉至色黃時,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備用。白酒裝入酒壇內,將裝有人參、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攪拌1 次,泡至葯味盡淡,取出葯袋,用細布濾除沉澱物,加入冰糖攪勻,再靜置過濾,澄明即成。
【功效】強壯抗老,補陰血,烏須發,壯腰膝,強視力,活血通經。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用法】飲用時,可根據自己的酒量,每次飲10-12克
人參補陽湯
人參補陽湯用於治傷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目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
人參補陽湯--《原機啟微》卷下

【處方】人參補胃湯(《審視瑤函》卷二)。

【組成】羌活、獨活各1.8克,白芍葯、生地黃,澤瀉各0.9克,人參、白術、茯苓、黃耆、炙甘草、當歸各1.2克,柴胡、防風各1.5克,熟地黃(酒洗,炒)1.2克。

【功能主治】治傷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目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

【用法用量】上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人參麥冬湯
人參麥冬湯用於治老人虛人患上消,口大渴者。
人參麥冬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處方】人參、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麥冬。

【功能主治】治老人虛人患上消,口大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人參養榮湯
人參養榮湯用於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戚,多卧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
人參養榮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芍葯三兩,當歸、陳皮、黃蓍、桂心(去粗皮)、人參、白術(煨)、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炮製】上散。

【功能主治】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戚,多卧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便精遺泄,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
補肺人參散
補肺人參散用於肺臟氣虛,咳嗽少氣,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
補肺人參散--《聖惠》卷六

【別名】補肺人參湯、人參湯

【處方】人參1兩(去蘆頭),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耆1兩(銼),桂心1兩,花紫蘇莖葉3分,白術3分,五味子半兩,熟乾地黃1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臟氣虛,咳嗽少氣,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補肺人參湯(《聖濟總錄》卷六十六)、人參湯(《普濟方》卷一六一)。

【摘錄】《聖惠》卷六
本頁關鍵字:補肺人
補脾人參散
補脾人參散用於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
補脾人參散--《聖惠》卷五

【別名】補脾人參湯

【處方】人參1兩(去蘆頭),石斛2分(去根),黃耆3分(銼),桔梗3分(去蘆頭),白術3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去皮),白茯苓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

【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脾虛身重如石,四肢不舉,食少無力,腹脹腸鳴,神思昏悶。

【用法用量】補脾人參湯(《聖濟總錄》卷四十四)。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人參湯」。

【注意】忌生冷、油膩、濕面。

【摘錄】《聖惠》卷五
補勞人參丸
補勞人參丸用於小眥赤脈傳睛,心虛,心神恍惚者。
補勞人參丸--《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處方】人參1兩,茯苓1兩,桔梗1兩,乾地黃1兩,防風1兩,木香1兩,桂心1兩,干山葯1兩,細辛1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順逆障。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錄】《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補勞人參丸--《銀海精微》卷上

【處方】人參、白茯苓、白附子、續斷、遠志、菊花、甘草。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小眥赤脈傳睛,心虛,心神恍惚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食後桔梗湯送下,日3次。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柴胡人參湯
柴胡人參湯用於小兒脾熱生風,往來寒熱。
柴胡人參湯--《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九

【處方】柴胡3錢,人參1錢,麥冬3錢,白芍2錢,鮮生地3錢,阿膠3錢,炙甘草3錢。

【功能主治】熱入血室,邪少正虛,夜微煩熱者。

【用法用量】水3杯,煎取1杯,頓服之;不愈再服。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九

柴胡人參湯--《幼幼新書》卷十七引《王氏手集》

【處方】柴胡、人參、芍葯、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兒脾熱生風,往來寒熱。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4分,溫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七引《王氏手集》

柴胡人參湯--《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處方】柴胡(去苗)3分,人參3分,生乾地黃(焙)3分,桔梗(銼,炒)半兩,知母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桑根白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令黃)半兩,赤芍葯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當歸(微炙)半兩,附子大者1枚(炮裂,去皮臍)。

【製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產後失於將理,血氣虛損,日漸困瘁,少寒多熱,煩渴嗽逆,痰壅減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柴胡人參湯--《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處方】柴胡(去苗)1兩,人參1兩,知母(焙)1兩,石膏(碎)1兩,葛根(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半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汗下後,潮熱不退,口乾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保命人參散
保命人參散用於咯痰帶血而出。
【處方】人參3錢,白術3錢,茯苓1錢,炙甘草5分,橘紅8分,枳殼7分,桔梗7分,半夏7分,五味子7分,桑皮7分,黃芩1錢。

【功能主治】咯痰帶血而出。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大聖人參散
大聖人參散用於和氣快膈,養胃生津液。主治頭昏體倦,胸膈不利,狀若感寒。
大聖人參散--《雞峰》卷五

【處方】白術3分,人參3分,白芷3分,葛根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甘草2錢,乾薑2錢。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和氣快膈,養胃生津液。主治頭昏體倦,胸膈不利,狀若感寒。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雞峰》卷五
當歸人參湯
當歸人參湯用於小兒變蒸,有寒無熱者。
當歸人參湯--《醫林纂要》卷九

【處方】當歸2錢,肉桂1錢,木香1錢,甘草(炙)1錢,人參1錢。

【功能主治】小兒變蒸,有寒無熱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各家論述】當歸滋陰而行於陽,以足其血;肉桂補命門而生肝木,以壯陽氣;木香宣達陽氣於上下;甘草以和其中,人參保安元氣,生薑補肝行陽氣,大棗補中厚脾土。

涼膈散
【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川大黃、朴消、甘草各20克,山梔子仁、薄荷葉(去梗)、黃芩各10克,連翹40克。

【主治】
上、中二焦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硬,口舌生瘡,涕唾稠粘,睡卧不寧,譫語狂妄,大便秘結,小便熱赤,以及小兒驚風,舌紅苔黃,脈滑數。

【正文】
用法:上研為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葉7片,蜜少許。
功用:涼膈瀉熱。
禁忌:體虛患者及孕婦,忌用或慎用本方。
普濟消毒飲
【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6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3克,板藍根3克,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蠶2克,升麻2克。

【主治】
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本方常用於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迴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

【正文】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主治大頭瘟(原書稱大頭天行),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壅於上焦,發於頭面所致。風熱疫毒上攻頭面,氣血壅滯,乃致頭面紅腫熱痛,甚則目不能開;溫毒壅滯咽喉,則咽喉紅腫而痛;里熱熾盛,津液被灼,則口渴;初起風熱時毒侵襲肌表,衛陽被郁,正邪相爭,故惡寒發熱;舌苔黃燥,脈數有力均為里熱熾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風熱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勢利導。疏散上焦之風熱,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當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熱解毒為主。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頭面熱毒為君。以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熱為臣。玄參、馬勃、板藍根有加強清熱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陳皮理氣疏壅,以散邪熱郁結,共為佐葯。升麻、柴胡疏散風熱,並引諸葯上達頭面,且寓「火郁發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諸葯配伍,共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
清胃散
【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生地黃6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本方常用於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正文】
功用:清胃涼血。
用法:上葯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禁忌: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方解:本方證是由胃有積熱,循經上攻所致。足陽明胃經循鼻入上齒,手陽明大腸經上項貫頰入下齒,胃中熱盛,循上沖則口氣熱臭;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熱每致血分亦熱,血絡受傷,故牙宣出血,甚則牙齦潰爛;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俱為胃熱津傷之候。治宜清胃涼血。方用苦寒瀉火之黃連為君,直折胃腑之熱。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可宣達郁遏之伏火,有「火郁發之」之意。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胃熱盛已侵及血分,進而耗傷陰血,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葯。當歸養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為佐葯。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葯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熱得除,於是循經外發諸症,皆可因熱毒內徹而解。
瀉白散
【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主治】
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可用於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郁熱者。)

【正文】
功用: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用法:上葯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本方葯性平和,尤宜於正氣未傷,伏火不甚者。風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
方解:
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熱之證。肺主氣,宜清肅下降,火熱郁結於肺,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肺合皮毛,肺熱則外蒸於皮毛,故皮膚蒸熱;此熱不屬於外感,乃伏熱漸傷陰分所致,故熱以午後為甚,其特點是輕按覺熱、久按若無,與陽明之蒸蒸發熱、愈按愈盛者有別;舌紅苔黃,脈象細數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治宜清瀉肺中郁熱,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清瀉肺熱,平喘止咳,故以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葯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葯。君臣相合,清瀉肺熱,以使金清氣肅。炙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以扶肺氣,共為佐使。四葯合用,共奏瀉肺清熱,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點是清中有潤、瀉中有補,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其標,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其本,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郁熱,對小兒「稚陰」之體具有標本兼顧之功,與肺為嬌臟、不耐寒熱之生理特點亦甚吻合。

左金丸
【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黃連180克,吳茱萸30克。

【主治】
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音,舌紅苔黃,脈弦數。(本方常用於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正文】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克,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考原方比例酌定。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證是由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經脈布於脅肋,肝經自病則脅肋脹痛;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乃肝經火郁之候。《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火熱當清,氣逆當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葯而兩清肝胃,標本兼顧。然氣郁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結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氣條達,郁結得開;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二葯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肝胃同治,瀉火而不至涼遏,降逆而不礙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症自愈
竹葉石膏湯
【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成】
竹葉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麥門冬20克,人參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本方常用於流腦後期、夏季熱、中暑等屬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者。糖尿病的乾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用。)

【正文】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禁忌:本方清涼質潤,如內有痰濕,或陽虛發熱,均應忌用。
方解:
本方證乃熱病後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熱病後期,高熱雖除,但余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余熱內擾,故心胸煩悶;口乾,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徵;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氣分余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治當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余熱,除煩止渴為君。人參配麥冬補氣養陰生津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嘔逆為佐。甘草、粳米和脾養胃以為使。全方清熱與益氣養陰並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本方實為一首清補兩顧之劑,使熱清煩除、氣津得復,諸症自愈,正如《醫宗金鑒》說:「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
本方由白虎湯化裁而來。白虎湯證為熱盛而正不虛,本證為熱勢已衰,余熱未盡而氣津兩傷。熱既衰且胃氣不和,故去苦寒質潤的知母,加人參、麥冬益氣生津,竹葉除煩,半夏和胃。其中半夏雖溫,但配入清熱生津葯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於輸轉津液,使參、麥補而不滯,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傷寒論》中治「傷寒解後,虛瀛少氣,氣逆欲吐」證。在實際運用中,凡熱病過程中見氣津已傷、身熱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對於暑溫病發熱氣津已傷者,尤為適合

⑶ 人參怎麼煲湯最有營養

燉服:將人參切成2分厚片,放入瓷碗內加滿水,封密碗口,放置於鍋內蒸架上,蒸燉4-5個小時即可服用。也可這樣用:燉服,燉時要用文火(慢火)煮沸一小時以上,以便把人參有效成分煎出,保證療效,用量一般3~9克;可吞服或嚼服,即在人參乾燥後,研為細未,每次用量10克左右,這樣用量小,可節省葯物,但能保證一定的療效;還可酒浸,即把人參,或配其他葯共切碎,放入好米酒內浸泡,一般一個月後便可飲服,每次兩三湯匙,一日二次。若要釀酒,可用人參為未,同用面米、釀酒,每次兩三湯匙,每日兩三次飲用。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並能被您採納。2、嚼食:以2-3片人參含於口中細嚼,生津提神,干涼可口,為最簡單的服用之法。3、磨粉:將人參磨成細粉,每日吞服,用量視體質而定,一般每次服1-1.5克。4、沖茶:將人參切成薄片,放在碗內或杯中,用開水沖之,悶蓋約五分鍾後既可服用。以同樣的方法重復沖服,直至沒有參味為止。5、泡酒:將整個人參或切成薄片裝入瓶內,用50-60度白酒浸泡,每日服之。6、燉煮食品或小菜:不喜愛參之苦味者,亦可伴以瘦肉、雞、魚等烹燉,除滋補強身外,更美味可口。參之精華可被伴煮之肉類吸收,顯有人參之甘香及肉類的香甜味,為高級保養佳餚。7、配成中葯服用:人參配成中葯應用,適應范圍甚廣。傳統著名補益方劑有: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養中益氣湯、八珍湯、人參養榮湯等。作成丸劑的如人參再造丸、人參健脾丸等等。此外,尚有治療各種疾病的配方,均有良好效果

⑷ 人參燉什麼湯最好

新鮮老母雞1隻(約1.5Kg),山參1 根(約10克),菌類50克,青豌豆20克,大棗10個,薑片20克,鹽10克,白砂糖5克,雞精3克。
人參燉雞的做法:
1、 新鮮老母雞放血屠宰,褪毛,去內臟器官、尾尖、前爪,從腹部割開(背連背),放進冷水中侵泡4鍾頭,撈起來,瀝干。
2、 將山參放入碗里,加冷水100ml,蓋上,放進炒鍋中,急火,隔水蒸三十分鍾,使參汁溶解湯中,備用。
3、 蘑菇水發後,去蒂,清洗,切成片;青豌豆、大棗清洗;薑片削皮,清洗,切成片,備用。
4、 面盆中放進侵泡清洗的雞,加冷水吞沒雞,再放進菌類片、青豌豆、大棗、生薑片、鹽、糖和人參湯、雞精諸料。上炒鍋,用急火蒸50分鍾,取下,把山參放到蒸熟的雞身上。
5、 服用時,山參可依據用餐總數臨時性切成片用分嘗,就可以。
錯誤觀念一:喝人參燉雞湯是最好是的滋補養生方式
好多年至今,中國民間時興一種滋補養生方式,那便是立冬時要人參燉雞湯喝,大家經常覺得它是滋補養生最好的方式。最近幾年權威專家研究發現,胃酸過多者、膽管病症者、腎功能不全者、高血壓病人、高血脂病人、糖尿病人這幾類人不適合喝蛋花湯。
實際上吃人參的方式有很多種多樣,能夠泡水喝、還可以立即嚼服、含化、水服用、放水燉服、搭配中葯材燉服等,這種食用方法都能夠具有非常好的食補實際效果。
錯誤觀念二:吃人參容易上火
很多人都覺得「吃人參容易上火」,事實上,這類見解極為片面性,是對山參的較大 誤會。很多人吃了山參後容易上火較大 的原因便是吃的過多了。
但山參的葯效大,尤其是多年生長 園參和野山參,干萬不可以超額服食,那樣的話實際效果反倒具有反過來的實際效果。便會出現出鼻血、生口腔潰瘍等狀況。那吃人參每日定量分析是多少合適呢?鮮參和干參不一樣,園參和野山參不一樣,體弱多病的和體強的不一樣,老人跟年青人不一樣,滋補養生和看病不一樣,輕疾和危重症不一樣,只吃一次和天天吃不一樣。

⑸ 關於人參煲湯

燉煮食品。人參在食用時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將人參和瘦肉、小雞、魚等一起烹燉,可消除苦味,滋補強身。
1.冰糖獨參湯 原料:冰糖30克,高麗參10克 (或人參粉3克) 。做法:先將人參洗凈,切成細絲與冰糖煎濃頓服。或用人參粉劑沖服。 功能:回陽固脫,補氣攝血。

2.清暑益氣湯 原料:西洋參3克,石斛10克,麥冬10克,竹葉6克,生甘草3克,梗米30克,鮮西瓜翠衣500克,白糖少許。做法:先煎西 洋參,去渣留汁備用。西瓜翠衣打碎擠汁,備用。其餘葯物用涼水浸泡10分鍾後,水煎去渣留汁,入梗米煮粥。將熟,兌入西洋參湯及 西瓜翠衣汁,並加糖少許即成。食益溫涼。功能:清暑益氣,生津止渴。

3.人參地黃粥 原料:人參10克,栗米100克,生地黃30克,冰糖適量。做法:水煎人參、生地、去渣留汁,入栗米煮粥。將熟加冰糖適 量,稍煎待溶即成。酌情服食,溫涼為宜。功能:益氣養陰。

4.速溶生脈飲 原料:人參30克,麥冬60克,五味子30克,白糖300克。做法:人參、麥冬、五味子以冷水泡透,加水適量煎煮。每半小 時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煎三次,合並煎液,再繼續以小火煎煮濃縮至如膏狀,停火,加入白糖,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每 次10克,以水沖化,頓服。每日2次。可視病情加減,也可以此與米煮粥。功能:補斂津氣,益陰固脫。

5.參附膏 原料:人參15克,制附片10克,白糖10克。做法:先煎制附片1小時,後入人參,煎取濃汁600毫升,加入白糖,每服100毫 升,每日3次。功能:回陽固脫。

6.人參胡桃煎 原料:人參3克,胡桃肉3個。做法:人參、胡桃肉同時下鍋,多加水煎煮1小時,煎汁約150毫升左右,飲湯後將人參、胡 桃肉嚼食。

7.人參山葯湯 原料:人參3克,山葯30克,梗米30克,冰糖少許。做法:將人參研末,與山葯、梗米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400毫升,以 文火煮至米爛湯稠,調入冰糖,即可食用。功能:益元氣,補脾肺之陰。 (1-7條引自《中華臨床葯膳食療學》)

⑹ 人參煲什麼湯好

人參煲雞湯 補中益氣
雞1隻、水參2棵、大棗3粒、栗子3粒、糯米(已浸)1杯、蒜瓣5個
人參具補氣作用,大棗、雞能補血,栗子則可補腎。糯米性溫,有暖胃功效,不過消化力較弱的人不宜多吃。

⑺ 鮮人參和什麼搭配煲湯最好

鮮參黃芪烏雞/排骨湯
【材料】:新鮮人參1支、麥冬1克、黃芪5克、烏雞/排骨200克。
【做法】:加水20小碗,加入植物油1~2毫升、蔥1根、姜3片,武火燒開,文火熬煮2小時,加精鹽5~8克,飲湯吃肉。
鮮參龍眼烏雞/排骨湯
【材料】:新鮮人參1支、玉竹10克、龍眼肉10克、烏雞/排骨200克
【做法】:加水20小碗,加入植物油1~2毫升、蔥1根、姜3片,武火燒開,文火熬煮2小時,加精鹽5~8克,飲湯吃肉。
鮮參枸杞烏雞/排骨湯
【材料】:新鮮人參1支、巴戟天10克、枸杞15克、烏雞/排骨200克
【做法】:加水20小碗,加入植物油1~2毫升、蔥1根、姜3片,武火燒開,文火熬煮2小時,加精鹽5~8克,飲湯吃肉。
鮮參燉水鴨
【材料】:新鮮人參1支、鴨一隻、龍骨 250克。
【做法】:水鴨洗凈,剁成四件,龍骨剁大塊,洗凈,分別焯水,沖涼待用。將水鴨、龍骨、鮮人參放入燉鍋內,加花雕酒、鮮湯文火燉2小時,加精鹽、味精調味即可。
鮮參燉花菇
【材料】:新鮮人參1支,乾花菇五朵(約20克),生薑1片。
【做法】:新鮮人參洗凈,乾花菇泡發去柄。鮮人參,花菇,生薑放入燉盅,注入適量純凈水。以保鮮膜封口,隔水蒸至2小時。根據口味加入鹽及其它調味品。
鮮參天麻乳鴿湯
【材料】:新鮮人參2支、天麻20克、大棗5克、乳鴿1隻、薑片、鹽、味精、雞粉、料酒各適當。
【做法】:乳鴿洗凈,去內臟,從中心一剖為二。洗凈的乳鴿下開水中焯透備用。煲中加清水煮開,下質料,鮮參,薑片、料酒,小火煲2小時至乳鴿熟透,加鹽、味精、雞粉調味即可。
鮮參靈芝清補湯
【材料】:靈芝15g,紅棗20g,枸杞子24g, 新鮮人參1支(50g)。豬排骨300g,食鹽適量。
【做法】:將靈芝等葯材浸入6000毫升水中約10分鍾用布袋裝好,扎口,再加入排骨,文火煲3小時。撈除布袋,再加鹽調味,每次250-300毫升,吃肉喝湯。

⑻ 人參做湯的做法大全

人參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燉半個小時以後加入蘿卜片兒。都可以。

閱讀全文

與角質層薄的人參煲什麼湯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778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448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039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97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583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506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55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913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135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368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182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363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383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183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03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26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351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66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29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