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通過察顏觀病
青色:主寒症、痛症、瘀血和驚風。
面唇青紫,多見於脾胃受寒,腸痙攣;小兒高熱驚風,或欲作驚風,多在眉間、鼻柱、口唇四周顯現青色;慢性風濕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冠心病的病人,可見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婦女面青,多見肝鬱氣滯,情志煩躁,少食多怒,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幼兒眉間發青,多為傷食,消化不良,或欲作傷風之兆;慢性乙型肝炎,或澳抗陽性者,若面唇轉為青灰,常提示有肝硬化之可能;若進服大量含硝酸鹽較多的飲食,或誤服亞硝酸鹽,均可引起亞硝酸鹽中毒,表現為口唇、指甲、以至全身皮膚均青紫,同時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食用發芽馬鈴薯,中毒後亦見面唇青紫。
赤色:主熱症,中毒。
滿面通紅,呼吸急促,多見於高熱,急性傳染病。如傷寒,大葉性肺炎,流感,麻疹,猩紅熱,或見於化膿性疾患和風濕熱等;若兩顴微紅,低熱,咳血,則是肺結核的表現;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病人,表現為兩顴部紫紅色,通常稱「二尖瓣面容」;酒精中毒時,表現為面色潮紅,兩眼充血,語無倫次;某些過敏性疾患,如蕁麻疹,面部顯現紅色風團;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面部有紅色或淡紅色、黃豆大小、境界清楚的斑片,有的紅斑發生於鼻樑和面頰,典型者常呈蝴蝶狀;嗜酒之人,日久鼻色潮紅如酒渣,故稱酒糟鼻;面色如醉,口臭,為胃熱之象;高血壓病,肝火上炎,往往反應在眼睛及顴骨的氣色赤紅;煤氣中毒者,面頰多呈櫻桃紅色。
黃色:主虛症,濕症。
面色淡黃,枯槁無光,多屬脾胃虛弱,消化系統病變,如消化不良,胃炎,潰瘍病,結腸炎等;若面目俱黃,提示有肝膽疾患,如黃疸性肝炎,阻塞性黃疸,膽道蛔蟲症,膽道結石,肝硬化,膽囊癌等;面黃肌瘦,腹脹,腹筋暴露,稱為臌脹;小兒面黃腫或青黃,多為小兒疳積;久病不愈者,若見鼻頭及兩眉間黃而明潤,此是正氣來復,病將愈之兆。
白色:主虛症,寒症,脫血,奪氣。
面色蒼白,多為氣血不足、體虛衰弱之人,尤常見於肺虛和虛寒之人,同時伴有呼吸氣短,畏寒乏力;面唇色白,又見於貧血,蛋白質缺乏症,腸道寄生蟲病,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或內分泌功能不全等;婦女面白,常見於月經過多,或崩漏帶下;面色蒼白,又見於消化道出血,或外傷出血;大怒之人,氣機阻閉,亦可見面色蒼白;驚嚇,虛脫,休克,常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等表現。
黑色:主腎虛,寒症,痛症,水飲和瘀血。
顴與顏黑為腎病;眼眶周圍發黑,多為腎虛,月經不調,失眠或肝鬱氣滯;面黑而手足不遂、疼痛,往往是寒痹、關節炎的表現;面色黧黑而膚紋明顯者,此屬內有瘀血之象;面黑,浮腫,高血壓,為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表現;心病若見額部、口唇黑色,多為逆證,提示預後較差。
B. 顏面部癤癰會引發什麼疾病
在口腔頜面部感染中面部癤癰最易發生全身並發症。這是由於:癤癰的病原菌毒力較強;上唇與鼻部「危險三角區」內的靜脈又常無瓣膜;以及顏面表情肌和唇部的生理性運動易使感染擴散等因素所致。
當感染侵入面靜脈發生靜脈炎及血栓形成時,靜脈迴流受阻,可出現顏面廣泛水腫、疼痛。感染沿無瓣膜面前靜脈逆行,則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患側眼瞼水腫、眼球突出,眼壓增高,運動受限、視力減退、畏光流淚,以及結膜下水腫或瘀血。全身高熱、頭痛,直到神志昏迷。若同時發生腦膜炎、腦膿腫,則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項強直、血壓升高、呼吸深緣、驚厥、昏迷等腦膜激惹、顱高壓和顱內佔位性病變等體征。細菌隨血循環擴散,可引起敗血症或膿毒血症。高熱,(常在39℃以上)呈稽留型或弛張型。病員精神煩躁,譫妄或神情淡漠,反應遲鈍,嗜睡、甚至昏迷。皮膚有出血點或小膿點。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比例明顯增高;當出現中毒休克時,則有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如未及時和正確治療可導致死亡。在膿毒血症時尚可出現重要臟器(如肝、肺等)及軀干、四肢的轉移性膿腫。
C. 面神經麻痹的病因是什麼呀
又稱「面部表情肌無力」、「面癱」。是面神經麻痹的明確體征。望診病人面部表情肌肉不能自主運動,揚眉而額部沒有皺紋,閉眼眼瞼不能閉合,閉嘴患側口角下垂,鼓腮口角漏氣,露齒時患側鼻唇溝消失,笑一笑時口角歪向健側等,觸摸時患側肌肉鬆弛,即為面部神經麻痹。
病因尚不清楚。學術界多數學者認為是由於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刺激而發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引起。也可能與局部感染有關。如風濕性面神經炎、潛伏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及濾過性病毒感染等。因面神經經過窄而曲折的骨管由莖乳孔出顱,所以不論是出血或炎症所引起的局部神經組織水腫,都可能壓迫神經,引起功能障礙。
臨床上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①中樞性面神經病變部位在面神經核以上。故當對側面神經上段受損時,顏面上部的面肌運動不受影響,僅表現下面部表情肌癱瘓。常見疾病有腦腫瘤、腦膿腫、腦出血、腦炎、脊髓灰質炎、多發性腦脊髓硬化、顱腦外傷、顱內動脈瘤等。②周圍性面神經癱瘓病變部位在面神經核及核以下,表現為面部半側(包括顏面上部及顏面下部)表情肌癱瘓。常見疾病有顱內疾患:小腦橋腦角腫瘤、顱底腦膜炎、腦干腦炎、顱底出血等。顳骨內疾患:bell氏麻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耳源性感染、中耳及內耳外傷或腫瘤、先天性面神經發育不全等。面部疾患:化膿性腮腺炎等;各種傳染病或中毒所致的面神經炎:白喉、梅毒、鉛中毒等。
D. 臉紅與什麼疾病有關
顏面潮紅患者面部看上去比一般正常膚色紅,有的僅僅是兩側顴部發紅,邊界呈圓形。這種皮膚薄而敏感,過冷、過熱、情緒激動時臉色更紅。嚴重者還會形成沉積性色斑,難以治癒,不僅影響外表的美麗,還會給心理造成陰影,給正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由此可知,去除紅血絲不僅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1、情感性的臉紅:也可以稱作是自主血管運動性的面紅。最主要的就是會常見於害羞、緊張和慚愧的時候。
2、絕經期臉紅:平時有一部分絕經期綜合征的婦女,由於很多的原因會導致卵巢功能出現減退,或者是完全的喪失,這類患者會伴有面紅和頸胸部出現潮紅的現象。
3、飲酒性或者是食入性的臉紅:因為飲酒或者是因為某些葯物、比如說是接觸三氯乙烯和二甲基亞醯胺都可能會引起面紅的現象,患者甚至會出現全身潮紅,有時還會出現搏動性的頭痛現象或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的現象。
E. 面部皮膚病有哪些
常見臉上皮膚病有哪些?臉是人們非常重視的部位之一,其往往一些皮膚病疾病,常常會現在臉上,因此嚴重的影響美觀,那麼常見臉上皮膚病有哪些呢? (1)痤瘡。俗稱青春痘或粉刺,常見於青年人的青春發動期,發病原因有多種,包括內分泌、感染、飲食及苭物等因素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特別是青春期,由於性激素特別是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皮脂腺分泌增多,塞毛囊口形成粉刺。而寄生於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後即引局部炎症反應而出現丘疹、膿皰,多發於面部、額、胸前、背後等部位。丘疹或膿皰破潰或吸收後,可留下一點色素斑或凹下小瘢痕,嚴重者出現結節、囊腫,形成較大的斑痕而影響美容。 (2)酒渣鼻。俗稱紅鼻子,多見於青壯年,好發於顏面部,尤其是鼻端,還可延及兩頰、額部和下頜。皮膚潮紅,伴毛細血管擴張,上有丘疹或膿皰。若患病時間長,嚴重者鼻端肥大形成鼻贅。 (3)雀斑。在面部有多數如針尖至扁豆大小的褐色或暗褐色斑點,日曬後較明顯,冬季可減輕。嚴重者皮損數目多,且可侵及頸、手背及四肢伸側部。常有家族遺傳性傾向。 (4)黃褐斑。又稱肝斑,常見在面部兩郟及鼻部成蝴蝶形分布,成淡褐色或暗褐色斑。常發於夏季,日曬後可加重。 (5)黑痣。幾乎人人都有,只是數目和部位不同而已。大多數發生於兒童或青春期,為表面平滑或稍高於皮面的棕色或黑色丘疹,局部有毛或無毛。 (6)血管瘤。常於生後不久出現,隨年齡增長而擴展。有單純性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鮮紅斑痣和混合性血管瘤4種。 (7扁平疣由病毒引起。多發於青年人,故也稱青年扁平疣,除常見於面部外,其他部位如手足背、頸部也可發生。呈米粒至扁豆大正常膚色或淡褐色扁平丘疹。 (8)粟丘疹。多見於面部,尤其是眼瞼、頰部為多,呈白色或黃色、圓形,如針尖大或帽尖頭大丘疹。常對稱分布。刺破後可擠出膠樣物質。 (9)老年疣。又稱脂溢性角化病,常在面部、頭皮、軀乾等部位,呈淡黃褐扁平或略高起的斑丘疹,表面有油脂性薄鱗屑。好發於40-60歲左右中老年人。 (10)白癜風。常發於頭面部,局部皮膚變白,邊界清楚,有些人可泛發全身。白斑內毛發也變白。
F. 面神經麻痹是怎麼回事
面神經麻痹類型不同,其原因也不同。中樞性面癱的常見原因包括腦血管病、顱內腫瘤、炎症等。周圍性面癱病變發生於面神經核和面神經,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性病變,多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病毒被激活引起,其次還與面神經血管受壓、神經源性損傷以及耳源性疾病等有關。
主要病因
腦血管疾病
中樞性面神經癱瘓通常由腦血管病、顱內腫瘤、腦外傷、炎症等引起。病變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之間的皮質延髓束,面神經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損都可以引起中樞性面癱,最常見的受損處是內囊。通常出現病灶對側顏面下部肌肉麻痹。從上到下表現為鼻唇溝變淺,露齒時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感染性病變
非特異性炎症可導致面神經水腫和脫髓鞘,嚴重可出現軸索變性。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病毒被激活可引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常見的病毒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等。在膝狀神經節內的單純皰疹病毒的再活化是面神經炎的主要病因。
面神經血管受壓
骨性面神經管僅能容納面神經通過,面神經一旦發生缺血、水腫,必然導致面神經受壓,進而導致面神經麻痹。
耳源性疾病
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或耳部損傷。
神經源性損傷
外傷或手術史導致面神經損傷,如腮腺切除術等。
中毒
如酒精中毒、長期接觸有毒物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等,導致神經水腫及脫髓鞘改變。
流行病學
面神經麻痹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和性別的限制,多見於20~40歲人群,男性多於女性,不同的人群的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11.5~53.3人不等。每年大概有4萬新發周圍性面癱患者,復發率8%~12%。
好發人群
疲勞、焦慮、工作強度大的人群
疲勞、焦慮和壓力等精神心理因素與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有著重要的聯系,多因素的聯合作用最終誘發周圍性面癱。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感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患病幾率增加。如果合並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險因素,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容易患腦血管病,易出現中樞性面癱。
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感染史的人群
有前驅病毒感染容易出現面癱,而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與周圍性面癱最密切。
誘發因素
風寒感染
風寒急性病毒感染及自主神經功能不穩等引起局部神經營養血管痙,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面神經炎性水腫在骨性面神經管中必然導致受壓和脫髓鞘病變,從而導致面膜神經麻痹。
物理因素
某些物理因素引起局部血管痙攣,產生面神經局部組織缺血、水腫、壓迫面神經致病。
外傷、腫瘤、畸形
外傷包括產鉗損傷、顳骨骨折手術等;腫瘤包括中耳瘤、聽神經瘤等;畸形包括先天性耳畸形可伴面神經發育不全。
代謝障礙
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
G. 其實人體的內臟問題,可以通過臉部看出來,臉與內臟的關系有哪些
皺紋-----如果額頭的皺紋增加,就說明肝臟的負擔過重。所以必須戒煙、戒酒,少吃動物脂肪,而且每天至少喝3升水。黑眼圈-----如果眼圈發黑、眼神無光,那就是你的腎負擔太重了。記得少吃鹽、糖、咖啡,多吃小紅蘿卜、白蘿卜,或者來點蒲公英。臉色-----如果最近臉色不好,臉頰發灰,說明你的身體缺氧,肺部功能不太好。最好多去公園散步、慢跑,再補充點綠色蔬菜,增加蛋白質、礦物質和粗纖維的攝入。
眼周圍斑點:多見於子宮疾患、流產過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緒不穩定者。面頰的斑點:多見於肝臟疾患,日曬、更年期老人,副腎上腺機能減弱者面部也有顯現。下顎斑點:見於血液酸化、白帶過多的婦科疾患。額頭斑點:多見於性激素、副腎激素,卵巢激素異常者。太陽穴、眼尾部斑點:和甲狀腺功能減弱、妊娠、更年期、神經質及心理受到強烈打擊等原因相關。
H. 臉上的斑點也與疾病有哪些相關
臉上斑點與疾病有關1、發際邊斑,發際邊斑點:和婦科原因有關,與女性性激素不平衡、內分泌失調等有關。2、額頭頸斑庖,額頭斑點:多見於性激素、副腎激素、卵巢激素的異常。額頭小瘡皰:皮脂代謝異常、頸椎過勞。頸部斑點:花露水過敏,日光紫外線的灼傷。
一、面部扁平疣,原因:年輕女性如果在短期內驟然出現大量芝麻到米粒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淡褐色或正常膚色,可能是面部扁平疣。這種皮膚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無自覺症狀,有時伴有輕度瘙癢,搔抓後可出現串珠狀排列的新皮疹。預示問題:與過度疲勞、機體抵抗力低下有關。建議:營養均衡和多喝水、多運動、多休息。
I. 從面部可以看出身體哪裡有病
中醫認為,五官與身體的五臟健康息息相關,五官氣色之好壞透露出人體健康的蛛絲馬跡。因此,只要善於每天早晨在照鏡子時好好觀察臉上一些變化,再綜合自覺症狀等,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讓你及時就醫。>>>>11種臉色反映你的健康
臉色:氣血是否順暢
面部的色澤是氣血通過經絡上注於面而表現出來的,氣血的盛衰及運行情況,必定會從面色上反映出來。
臉色潮紅:心臟可能有問題
臉色常常像嬰兒一樣經常紅撲撲的人,並非是好事,尤其需要注意心臟方面的健康狀況,比如患有狹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這些疾病潛在病因的人,多半擁有一個紅紅的臉蛋。當身體的血液循環不良時,就會使得體內熱氣不平衡,而造成上半身熱下半身冷的狀況,同時腿部容易累積過多的水分而呈現浮腫的症狀。心臟若無法正常運作,就會造成體內的熱分布不均而使得臉色容易潮紅。
面頰發紅是高血壓的徵象。要注意減少吸煙量或戒煙,經常量血壓。>>>從男人臉上看出疾病!
臉上長斑:警惕婦科疾病
臉上長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葯外,更多時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內分泌失調性疾病,諸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附件炎、不孕症等。中醫將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稱為「肝斑」,並認為肝鬱氣滯的人易出現面部色斑,也就是說,情緒異常與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調暢情志才是預防和治療面部色斑的關鍵。
長斑往往是體內病情變化的徵兆。斑的產生是氣血津液不流通,郁積在上半身所致。血液之所以阻滯,原因多是肝脾腎的虛弱。肝脾受阻,發於臉面為色斑,發於體內則形成囊腫、炎症。這種「病變斑」,往往還伴有臉色發黃、發灰、發暗的症狀。>>>臉上長斑當心是婦科病
女性臉色不好主要是由於失血性貧血造成,月經不規律、經量過大是普遍的原因。>>>臉色難看 提防得婦科病
醫生提醒:
臉色發黃是脾虛的表現,如果突然出現臉色變黃,則很可能是肝膽功能不佳的跡象,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會發出上述「黃色警報」;
臉色發黑是腎虛的表現,應適當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嘴巴:體內是否積熱
當腸胃功能減緩時,容易出現口臭、口腔會比較乾燥的情況,同時臉色偏黃。而胃功能異常亢進而引發胃部發炎時,則會在嘴角冒出痘痘、舌頭發紅等。
唇色過紅:防止「上火」
嘴唇紅潤是健康的證明,不過若是像塗了口紅般深紅,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示。紅色在中醫里代表著熱症,體內囤積過多的熱,小心上火。
正常人的嘴唇紅潤,干濕適度,潤滑有光,如果身體有問題,嘴唇會及時給你信號噢!>>>嘴唇能揭示哪些疾病?
唇色蒼白:貧血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嘴唇的表皮很薄,所以能完全反映出血液的顏色。若是唇色變淺,表示血紅素不足。若是嘴唇過白,則表示有貧血的可能。如果同時伴有指甲蒼白的症狀,則貧血可能性極大。
醫生提醒:
如果你早晨起床時發現枕邊流了一灘口水,則有可能代表著你的腸胃虛弱。而且,通常伴有胃鳴、腹瀉、體溫較低等其他相關症狀。
當你被口臭所困擾時,你應當考慮自己是否胃火旺盛引起,或者警惕是否患有鼻炎或牙齦疾病。此外,暴飲暴食造成的消化不良也會引起口臭,它通常伴有胃脹、打嗝等症狀。
舌頭:反映五臟虛實
去看中醫就會體驗到,望舌診病主要觀察舌質和舌苔,舌質可以反映五臟的虛實,表現外邪侵入人體的深淺。
舌質赤紅:積熱過多
若是舌頭整個看起來非常的紅,則表示體內積熱過多,而處於水分不足的狀態,往往伴隨著頭部或全身發熱的症狀。能量過剩而使得心臟亢奮或是肺部感染所引發的實熱,都會使得舌尖變紅。
舌質蒼白:身體虛弱
舌頭過白則表示血液不足,也就是有貧血的傾向,並且同時伴有容易疲勞、站立時出現暈眩、心慌等症狀。另外,當體溫過低時,比如寒冷,也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使舌頭泛白,要注意區分。
舌頭發紫:血液過於濃稠
當人體血液中含有大量陳舊廢物、體內水分不足,或是患高血脂症時,會使血液的黏稠度上升而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舌頭出現紫紺色的反應。舌頭偏紫的人,通常會有肩膀僵硬、腰痛、痛經等症狀。舌頭如果出現紫色斑點,表示身體某處的血管遭到阻塞,使得血液循環不順暢。
醫生提醒:
舌苔肥厚,幾乎看不到舌頭表面,有可能是飲食過量等因素引起的腸胃功能不良而造成的。此外,在發生重大疾病的時候,舌苔也會增厚。那種舌苔薄到幾乎看不見的情況,也預示著身體虛弱或是過敏體質。
舌面光滑如鏡,沒有舌苔,是消化性潰瘍的前兆;舌頭粗糙,表示營養缺乏,以及因鐵的吸收不良所引起的貧血。
答案補充 牙齒:反映腎臟骨骼
在中醫里,有「腎生髓,主骨,齒乃骨之餘」的說法。牙齒的狀況,不僅表示著全身的骨骼健康,而且和腎臟的關系密切。如果牙齒或骨骼發育不好,通常腎臟功能也不盡如人意。
牙齦紅腫:胃炎或疲勞
中醫將牙齦視為胃的一部分,因此若是牙齦呈現紅腫的症狀,首先就應該懷疑是否有胃部發炎的情況發生。若同時牙齒變得松動,並伴隨強烈的口臭等症狀,則表示是牙周病。引起牙周病的原因,除了鈣質攝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幹凈外,同時也與過度疲勞造成免疫力降低有關。
牙齦出血:腸胃不好
牙齦容易出血的情形不僅會發生在牙齦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腸胃不好的人也很容易在刷牙時出現出血的傾向。腸胃不好時,由於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使得血管變得脆弱,只要稍微遇到刺激會造成微血管破裂。強健的牙齒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腸胃吸收功能上,因此要想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首先從加強腸胃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