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頜面部癌症破潰怎麼治療

頜面部癌症破潰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05-17 01:45:50

① 口腔癌在早期會出現哪些症狀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比較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燙食,如火鍋、燒烤、麻辣燙等,卻不知道經常吃這些食物容易導致口腔癌的發生,在近些年也正是這些食物的常見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而有很多人在發生口腔癌症狀的時候因為不了解而忽略,卻不知道口腔癌如果在早期發現是能夠治癒的。

口腔癌早期有什麼症狀?

早期的口腔癌是可以識別的,早期癌有這些特點:

1. 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的某處或者多處,出現白色的斑塊,大小約1-5mm,拿棉簽擦拭,顏色不退,有的時候呈灰白色,初期沒有任何症狀,不疼不癢。

慢慢白色斑塊顏色發生變化,由淺色逐漸變為深褐色,表面質地變硬,像是結了一層厚厚的痂,高出正常黏膜,表面粗糙。再過一段時間,斑塊越來越硬,表面呈毛刺樣生長,並且有乳頭狀的小結節突起。

2. 黏膜紅斑

紅斑表面呈鮮紅色,質地柔軟,大小在3mm左右。進食刺激性食物時,有疼痛不適感。無其它症狀。

3. 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如果超過半個月,使用潰瘍葯後,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或者潰瘍面有破潰的現象,就要警惕是不是口腔癌了。

預防口腔癌,需要這樣做!

1、盡量不吃檳榔

檳榔是一種中葯,有的人喜歡沒事的時候嚼檳榔,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檳榔致口腔癌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為了口腔健康,建議盡量不嚼檳榔,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2、保持口腔衛生清潔

進食完後口腔會留有食物殘渣,如果不清理掉這些殘渣,僅僅一天時間,口腔就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建議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氣清新,不給病菌的增加繁殖的機會,這樣既可以減少口腔癌的發生也會減少牙周炎等牙齒疾病。

3、盡量避免煙酒刺激

煙酒的刺激也是引發口腔癌的間接因素,平時建議少抽煙少喝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積極治療口腔黏膜病變

如果發現口腔有白斑、紅斑等現象,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引起斑塊的原因。另外,經常口腔潰瘍的人,建議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口腔癌是癌症中比較凶險的一種,發展快且容易復發,平時多關注自己的口腔問題,少嚼檳榔,注意口腔衛生,避免口腔癌的發生!

黃儉主任溫馨提示,口腔癌在發生早期是能夠進治癒的,在臨床上治癒的幾率是達到90%,所以在日常對於口腔癌的一些早期症狀要了解,另外還要知道的是在平時要做好預防口腔癌措施,要提高自己免疫力,做好口腔衛生,在平時盡量避免吃一些燙食,防止口腔粘膜長期被這些燙食破壞而導致口腔癌出現。

② 口腔頜面腫瘤應該怎麼治好

1. 口腔癌的治療應該以手術切除為主。早期,中期和部分晚期患者都應該首次治療就選擇根治性手術切除,在此基礎上配合其他治療,根治疾病的機會就會大增。
2. 口腔癌的手術通常很大,而且會影響咀嚼,吞咽,言語,美觀等重要功能。這時修復重建手術通常需要與根治切除一起完成。正是這個因素限制了很多患者的救治,因為修復重建手術通常比較復雜,需要顯微外科和整形外科技術,並不是哪個醫院都具備這些條件。造成很多需要手術的患者因為擔心術後功能的影響而沒有進行根治性切除手術,首次治療僅選擇化療或者放療,結果造成本來可以簡單根治的疾病不但治療花費大增,還沒能得到根治。所以,口腔癌的手術治療通常比較復雜,需要更專業的醫生和技術才能得到好的治療效果。
3. 晚期口腔癌的治療應該綜合應用手術,放療和化療。誘導化療加手術,同期放化療,序貫治療,靶向治療都是不同情況下的治療方式。如何選擇需要個體化,每個病例都是不同的,應該和醫生仔細討論選擇最佳的方案。

③ 什麼是口腔癌

一、什麼是口腔癌?

顧名思義,口腔癌是指發生於口腔的腫瘤。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唇癌、牙齦癌、舌癌、軟硬齶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於顏面部皮膚粘膜的癌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舌癌。

二、什麼人易發生口腔癌?

眾所周知,癌的外在致癌因素有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等因素,這些因素與免疫,遺傳和代謝等內在因素共同作用,使正常細胞轉變成惡性細胞而發生癌變。目前多數認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多階段和多基因作用的結果。必須指出的是,有了致癌因素並不一定會發生癌。這里主要介紹與腫瘤發生有關的生活習慣,嗜好和環境等外在因素。

1、煙和酒

煙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學物質苯芘,煙草致癌,特別是口腔癌和肺癌幾乎已成定論。一般認為,長期吸煙者患癌的可能性大大高於非吸煙者;吸紙煙者更易發生肺癌,而吸煙斗,雪茄或咀嚼煙草者主要導致口腔癌。酒精因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損害肝臟和抑制免疫而增加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其發生率可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更為有意義的是,同時有煙酒嗜好者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更高,比單嗜煙或酒者高2~3倍。普遍認為吸煙多於1包/日或飲酒超過25克/日者,患口腔癌或其它部位癌的可能性遠遠高於非吸煙或飲酒者。大約2/3口腔癌患者是男性,但是在最近10年中,隨著婦女吸煙人數的增加,口腔癌發病率的性別間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2、漫性刺激和損傷

在口腔中有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牙嵴和不良修復體者,其相應部位經長期慢性刺激後有發生癌變的可能,尤其常見於舌癌和頰癌。有統計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衛生不良者的長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

3、紫外線和電離輻射

從事戶外工作者,長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膚癌的發病率都較高。電離福射可引起遺傳物質DNA的改變,激活腫瘤基因而導致癌變,無論是r線或X線都有致癌作用。在廣東省,由於鼻咽癌放射治療的廣泛應用,放射區的口腔任何部位第二原發癌的發病危險性都有所增高。

4、其他

諸如微生素A和B2以及微量元素鐵,鋅和砷的缺乏等都會增加機體對致癌物的敏感性。

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的疾病,精神緊張或抑鬱、內分泌失調、遺傳易感性以及核輻射等都可能引發口腔癌。

三、口腔癌的癌前疾病有哪些?

癌前疾病是指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可以發生癌變的獨立的疾病。與口腔癌有關的癌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白斑口腔粘膜白斑是公認的癌前疾病,可表現為平伏的白色病損,或呈皺紋紙樣,顆粒狀,甚至發生潰爛。好發於頰,唇粘膜。口腔粘膜白斑的癌變率可超過5%。

2、紅斑口腔粘膜紅斑在近年來已被視為比白斑癌變率更高的疾病。雖然紅斑的發生率遠低於白斑,但其危險性卻不容忽視,癌變率高達90%。舌,口底和咽側被認為紅斑的高度危險區。

3、扁平苔癬扁平苔癬為一種常見的口腔粘膜病,其癌變率在1%左右,以糜爛型,萎縮型和斑塊型較易惡變,部位以頰粘膜為最常見。

4、口腔粘膜下纖維性病變口腔粘膜下纖維性病變被認為與咀嚼檳榔有關,有1/3者最終可發展成癌。主要表現為進食灼痛,口乾,口腔粘膜萎縮等。常見於兩側頰粘膜及唇、舌等部位。

四、早期口腔癌的表現有哪些?

1、口腔頜面部出現新生物,表面顆粒狀,菜化樣或早期出現潰爛、疼痛等症狀。

2、舌、頰等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

3、牙齒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動、脫落等。

4、口腔或顏面部的潰瘍兩周仍不癒合者。

5、不能解釋的口腔粘膜白色或紅色的斑塊及侵潤塊。

五、怎樣預防口腔癌?

預防口腔癌必須先了解其病因。但是形成癌症的病因十分復雜,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人們可以根據已知的因素採取一些預防的辦法。

1、積極參加口腔癌的防癌宣傳,了解預防口腔癌的知識,認識口腔癌的危害性。

2、減輕口腔局部的刺激。選用毛質柔軟的牙刷刷牙;不吃辛辣刺激性和過燙的食品;加強口腔衛生,定期進行口腔潔凈; 保證營養,講究營養的平衡,力戒煙酒,及時治療殘根,殘冠,矯正不合適的假牙,去除不良刺激。治療長期不愈的口腔潰瘍。及時補充維生素;不要長期濫用抗生素,以免造成白色念珠菌感染。

3、積極處理和治療癌前疾病。

4.定期檢查,發現高危徵兆做組織病理活檢,明確診斷。

5、不諱疾忌醫,發現病變應及早就醫,力爭做到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並堅持定期檢查。

六、發現口腔癌怎麼辦?

毫無疑問,發現口腔癌或懷疑患口腔癌者都應盡早就醫。如不能確診,應及時到上級醫院診治,大型醫院都設有口腔腫瘤專科。目前,早期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已超過60%。

當您的口腔內的潰瘍2周以上尚未癒合時;當您口腔黏膜出現白色、紅色和發暗的斑塊時;當您口腔與頸部腫脹和淋巴結腫大時;當您口腔反復出血、口臭時;當您口腔、咽部、面頸部不明原因麻木或疼痛時,都應到醫院找口腔科醫生看看。高發人群或易感人群應定期到口腔科檢查。

④ 口腔頜面部腫瘤與腮腺腫瘤的區別

口腔頜面腫瘤包括三腺(頜下腺,腮腺,舌下腺)、舌部、口內黏膜以及上下頜骨的腫瘤。

掛號就掛頜面外科號,分的更細的話就是頜面腫瘤,再細就是腮腺腫瘤了,依你的描述,應該是腮腺腫瘤。如果有腮腺腫瘤專家,就掛這個專家,沒有就掛頜面腫瘤,再就是頜面外科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你健康。

⑤ 口腔癌怎麼好得快

患者有口腔癌如果要做治療通常是以手術治療為主,或者是說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用這樣的療法來治療口腔癌的。

具體還是要看患者口腔癌的分期,如果是比較早期的口腔癌,可能單純做手術就能夠取得很好的療效。如果是比較重度的口腔癌患者可能要做手術治療,要做放療,要做化療,要做新輔助化療,或者是配合做中醫治療,這都是有可能需要用到的治療療法。患者有口腔癌建議及早到口腔頜面外科就診,有手術機會的患者還是可以做手術根治術的。
不同的口腔癌是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的,對於年齡大體質虛弱或者不能手術放化療的患者來說,使用細胞免疫治療比較好。患者要積極去醫院進行治療。口腔癌應該及時手術,術後再根據病理切片的報告,看是否輔以生物治療。

口腔癌治癒的快,主要是通過葯物治療,化療,放療和手術來進行治療,對於口腔癌平時要注意口腔的衛生,勤刷牙,用消炎殺菌的牙膏來進行刷牙,要勤漱口,使用完食物之後竟瞎說。
1 對於口腔癌的患者朋友們來說,在發現自己患有這種疾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時的去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通常情況下這種疾病都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有時候還需要進行化療,或者是放療的方式輔助治療。

2 口腔癌這種疾病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只有我們積極及時的去醫院檢查治療,口腔癌這種疾病才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在我們治療期間,患者朋友們一定要做好生活當中的護理工作。

3 對於口腔癌的患者來說,我們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休養,患者朋友在飲食方面,最好可以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吃一些流質或者是半流質的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都是比較有好處的。

注意事項
口腔癌這種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在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治療,同時我們在生活當中還需要做好護理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恢復健康。

⑥ 口腔癌面部潰爛穿孔怎麼辦

您好,建議帶著所有的臨床資料,到口腔頜面外科或者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就診。評估能否手術治療,如果不能手術的話,評估能否非手術治療,如化療等

⑦ 怎樣預防口腔頜面部腫瘤的發生

目前,口腔頜面部癌症療效尚不能令人滿意,其病員的5年生存率僅在60%左右。這是由於目前癌症的治療都是一種「癌後治療」,因此,腫瘤工作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消除或減少致癌因素。預防口腔頜面部腫瘤首先要除去病因,消除外來的慢性刺激因素,及時處理殘根、殘冠、錯位牙,磨平銳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復體和不良的義齒,以免口腔粘膜經常受到刺激或損傷,從而避免誘發癌腫,特別是舌、頰、牙齦癌。注意口腔衛生,不吃過燙和刺激性的食物,定期進行口腔預防保健治療,戒除煙、酒,在戶外曝日或在與有害工業物質接觸下工作時,應加強口腔防護措施,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抑鬱,保持樂觀,這些均有益於腫瘤的預防。 及時處理癌前病損。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癌前病損有口腔扁平苔癬、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盤狀紅斑狼瘡、上皮過度角化、紅斑、白斑、先天性角化不良、梅毒、著色性干皮病等。其中以白斑和紅斑最常見,白斑的癌變率在5%左右;紅斑的癌變率更高,臨床上80%的紅斑病員病理切片表現為浸潤癌或原位癌。還應加強防癌宣傳,開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監測。

⑧ 癌症腫瘤破潰好嗎 癌症晚期要怎樣治療

癌症腫瘤物破潰有可能是癌細胞擴散種植轉移到其他部位、護理可以要外出時盡量避免太陽直接照射到破潰部位。3.洗澡時不咬用力搓皮膚,不咬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液體,可用軟毛巾輕輕沾洗、。治療可以外用用針對性中葯外用葯去腐生肌散和去腐生肌膏進行治療,可以很快癒合。

⑨ 急求治療口腔癌的好方法

口腔癌是指原發於牙齦、舌體、上下唇、頰黏膜、齶部、口底和涎腺的惡性腫瘤。口腔癌約佔全身惡性腫瘤的8.2%~9.9%。
口腔癌好發於長期口腔衛生不良、吸煙、飲酒或嚼檳榔的老年人。口腔癌發生的部位多在暴露處,或能看到、摸到的地方,所以只要注意自我檢查,90%的病人是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
自我檢查是一種簡便易行、早期檢出口腔癌的好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1.在洗臉或洗澡時,用雙手觸摸腮腺面頰部、頜下及頸部,觀察有無無痛性包塊或腫大淋巴結。
2.照鏡子時,注意觀察唇紅及舌背部有無無痛性紅色或白色斑塊和異常硬塊。
3.張大口,從鏡子看上齶、牙

齦和口底有無紅腫或無痛性菜花樣或結節狀新生物。
需要警惕的口腔癌先兆症狀有:1.口腔黏膜上(上下唇、舌體、牙齦等)有固定性潰瘍,經治療3~4周後仍不愈者。
2.口腔黏膜,尤其是頰黏膜上的紅色或白色斑塊近期擴大、增厚,變粗糙,或出現糜爛、破潰、出血者。
3.頜面部、頸部的無痛性包塊或淋巴結,近期明顯長大,或出現疼痛不適,或發生口角歪斜。
4.在口腔齶咽部或上下唇出現麻木或蟲爬等異物感。
5.口腔內特別是牙齦,發生原因不明的多次自發性出血。
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到口腔科就診。早期發現口腔癌,及早治療,預後是良好的。

口腔癌主要是指發生在口腔粘膜的上皮癌,為頭頸部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其發生的部位不同,分別稱之為舌癌、頰粘膜癌、牙齦癌、口底癌和硬齶癌等 。口腔癌的病因與下列因素有關:(1)長期嗜好煙、酒;(2)不注意口腔衛生,為口腔內滋生和繁殖細菌或黴菌創造了條件,極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發展;(3)長期異物對口腔粘膜的刺激,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等;(4)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長期缺乏,如鋅等 ,久之導致粘膜損傷而癌變;(5)口腔粘膜白斑和黑痣,均系癌前期病變,應及時處理。

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其症狀大致相似,主要表現為:(1)疼痛。早期一般無痛或僅有局部異磨擦感,如出現潰破則會有明顯疼痛,腫瘤進一步侵犯附近神經時,可引發耳部和咽喉痛。(2)斑塊。口腔粘膜變粗糙、變厚或呈硬結,特別是發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礎上,要考慮已有癌變。(3)潰瘍。口腔粘臘局部變硬,邊緣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爛出血。(4)頸部淋巴結腫大。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頸部淋巴結轉移,有時原發灶很小,甚至症狀還很不明顯,頸部淋巴結已有轉移、變大。故如突然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也應仔細檢查口腔部位。

另附:

口腔癌症狀與體征診斷

(1)疼痛:早期口腔鱗癌一般無痛或僅有感覺異常或輕微觸痛,伴發腫塊潰瘍時始發生較明顯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劇烈。因此當病人主訴疼痛,特別是牙齦痛或舌痛時應仔細檢查疼痛處有無硬結、腫塊與潰瘍。若疼痛或舌痛時應仔細檢查疼痛處有無硬結、腫塊與潰瘍。苦疼痛局部有上述體征,應高度懷疑該處有癌症。

口腔癌中舌癌與牙齦癌早期主訴疼痛者較多。若疼痛部位與口腔腫塊潰瘍的部位不符,則需要考慮腫瘤有向其他部位擴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齦癌引起,亦可因頰粘膜癌、硬齶癌、口底癌或舌癌擴散侵犯牙齦或舌神經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狀,亦可以是舌體癌侵犯舌根或頰、硬齶、牙齦,或側口底癌向後侵犯咽側壁而引起。

(2)斑塊:口腔鱗癌位於淺表時可呈淺表浸潤的斑塊,此時不作活組織檢查難與白斑或增生性紅斑相鑒別。

(3)潰瘍:口腔鱗癌常發生潰瘍,典型的表現為質硬、邊緣隆起不規則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潤腫塊,潰瘍面波及整個腫瘤區。有時需與一般潰瘍相區別:

①創傷性潰瘍:此潰瘍常發生於舌側緣,與潰瘍相對應處總有尖牙、牙殘根或不規則的牙修復體,說明潰瘍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潰瘍質軟,基底軟無硬結。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後潰瘍即可自愈。

②結核性潰瘍:幾乎均為繼發性,大多為開放性肺結核直接蔓延的結果,常發生於軟齶、頰粘膜及舌背,潰瘍較癌性潰瘍淺,潰瘍基底軟無侵潤硬結,抗結核治療有效。

(4)腫塊:口腔鱗癌起源於口腔粘膜上皮,其腫塊是由鱗形上皮增殖而成。無論向口腔內潰破形成潰瘍或向深部浸潤,其形成的腫塊均較淺表,其粘膜上總可見到癌組織病變。

一旦臨床確定腫塊來自口腔癌即應進一步判斷其侵犯范圍與深度。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張口困難、舌運動受限以及三叉神經支配區域疼痛、麻木等感覺異常時,均應考慮腫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頜竇、鼻腔、舌外肌、咀嚼間隙以及下頜骨,從而結合口腔癌所在部位選用適當的景象學檢查來進一步推斷。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預防與自我檢查

(一)簡介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
唇、舌、口底、頰黏膜、齒槽粘膜、齒齦、�(口蓋)、上顎竇及顎骨。從組
織學上區分,包括鱗狀細胞癌,疣狀癌,肉瘤,惡性黑色素瘤等;其中以鱗狀
細胞癌占絕大多數。另外有些全身性之癌症亦有可能轉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
癌症、前列腺癌、乳癌、肝癌、肺癌、甲狀腺癌等。

口腔癌為一常見之疾病,若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致病率及致死率均
相當高。在美國每年約有12000名病患死於口腔癌,另有26000名新病例的產生
,約占所有男性惡性腫瘤的5 %女性惡性腫瘤之2%。目前國內的口腔醫療與衛
教雖已漸進入開發國家之林,但遺憾的是大部份的口腔癌新病例都遲至中期或
末期症狀出現後才尋求醫治,此時常因癌病變之擴散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加上預防的工作,實為治療口腔癌的最重要課題。
本文即針對口腔癌之成因,預防之道,臨床症狀與自我檢查的方法為大家做個
介紹。

(二)口腔癌的成因
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單一的因素會導致口腔癌的產生,但許多研究顯示
多重因素會提高口腔癌之發生率。慢性刺激是一般所接受的較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機械性刺激與化學性刺激。

慢性刺激之形式有許多種,其中較受注意的是嚼檳榔、吸煙、喝酒、梅毒、
陽光照射、營養缺乏、放射線治療、不良口腔衛生及補綴物、職業等可能原因
;另外年齡、性別、種族及地理區域亦會影響口腔癌之發生率。擇要分述如下


(1) 檳榔
台大醫學院牙醫學系口腔病理學教授關學婉曾針對台大醫院103位口
腔癌病人,分析口腔癌與習慣之關系。她發現66%有吸煙,39.8%飲
酒及53.4%嗜食檳榔習慣,無上述習慣者僅佔14.6%;若以另外213名
非口腔癌病人做控制組調查,有吸煙,飲酒及嚼食檳榔者分別為
42.5%,22.5%及0%,全無上述習慣者則佔51.2%。由此項研究中可
見,口腔癌患者與非口腔癌者之間,檳榔嚼食者之百分比有顯著之差
異。若以部位來說,以頰黏膜癌患者嗜食檳榔之人數最多,為81.8%
,其次為齒槽黏膜癌,有71.4%嗜食檳榔。

有關檳榔與口腔癌之間的關系,最近普遍受到許多學者的重視,除
了台灣外,以口腔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最高的印度而言,許多人亦多
有嚼食檳榔之習慣。

除了口腔癌外,許多嗜食檳榔者亦會產生口腔癌前期病變如白斑症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牙齒咬合面嚴重磨耗、牙周病等嚴重疾病。

(2) 煙草
抽煙亦是口腔癌發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雪茄煙與用煙斗抽煙。在一
項研究中,抽雪茄或用煙斗者得口腔癌的機會是非抽煙者之四倍;若
每日抽煙超過35支,則得口腔癌之機會與抽雪茄或用煙斗抽煙機會近
似。

有人以為煙草並非口腔癌的起始因素,但對口腔癌具有促進性的影
響,尤其是在抽煙與嚼檳榔兩種惡習皆有者,最容「製造」出口腔癌
;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在抽煙的102名治癒 的口腔或咽癌病人中,六
年後,繼續抽煙者有32%又再發生第二個「抽煙區」癌,而停止抽煙
者不過5%再發第二個口腔癌。

抽雪茄者,尤其用煙斗抽者,與�部白斑症及尼古丁口炎等有關,
有這種習慣的人也易患口腔癌,尤其是唇癌。在印度有些地方的人是
把香煙或雪茄點燃的一端放在嘴裡吸,因而增加�部癌的發生率,這
其中包括煙草的化學作用,還加上熱刺激作用。另外有嚼煙草習慣者
,慣於把煙草放在口內某一處咀嚼,此處就會逐漸發展出白斑症,經
過一、二十年左右而形成癌症。

(3) 酒精
在歐美一帶,烈酒與口腔癌間有密切關系,50%的口腔癌患者有酗酒
習慣;酗酒者得口腔癌之機會為偶而喝酒者之15倍,而煙酒習慣皆有
者比例更高。

雖然酒精可能有些直接致癌作用,但更可能是酒精之間接致癌作用
,其作用機轉不明。但酒精過量造成肝硬化則已有定論。

(4) 梅毒
梅毒是造成唇與舌前三分之二部位癌症的重要因素,癌病變主要是因
梅毒性舌炎引起;曾有學者發現,在梅毒患者中,3%有口內癌前病
變白斑症,其中10%之白斑症最後演變成口腔癌。

(5) 陽光照射
陽光照射為唇癌,尤其是下唇癌的一重要因素。目前認為陽光會增加
下唇癌之發生率,特別是農夫,船員及戶外工作者;而唇癌之發生率
在南方國家也比北方國家多。另一方面,黑人之唇癌及皮膚癌之發生
率也比白人少,可能是因其黑色素細胞有保護效果所致。

(6) 營養缺乏
就婦女而言,嚴重的鐵質缺乏貧血與口咽粘膜萎縮及吞咽困難有關聯
。其中在Peterson-Brown-Kelly癥候群之患者,亦可能增加口腔癌發
生率。

另外嗜好煙酒檳榔者,是否亦會因其減少正常食物之攝取,而導致
營養不良或免疫能力降低而致癌症之產生,仍待更進一步探討。

(7) 放射線治療
有一些報告顯示,頭頸部之癌症經過放射線照射治療後,在長期追蹤
時,發現在少數病例顯示有次發性口腔癌症產生的情形,其中以肉瘤
居多;可能是放射線造成正常細胞的突變所致。

(8) 不良口腔衛生及補綴物
許多臨床醫師相信口腔癌較常發生在口腔衛生較差之患者身上,但在
統計學上難以證明,因為大部份人口內或多或少都有蛀牙、不良補綴
物或斷裂牙齒之尖銳面。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不良補綴物會造成口腔癌
,但在台大醫院牙科門診中曾經注意到多位因不良補綴物慢性機械
性刺激,造成舌部之長期外傷性潰瘍,最後發展成口腔癌病例;患者
口腔衛生良好,並無嗜食檳榔、煙、酒之習慣,而潰瘍部位則正相對
應於不良補綴物處。

近來在英國口腔癌之死亡率大幅降低,當地學者也認為與口腔衛生
水準之提升有關聯。

(9) 職業
除了戶外工作者外,金屬工人罹患口腔癌之比率似乎也較高。

此外研究口腔癌之病因學時,亦需考慮到口腔癌多發性病變產生之
可能性;因為口腔內若有某一區域易發癌病變,可能同時也有好幾個
區域有相同的感受性;其解剖位置相分離,或同時發生,或間隔一段
時期後才發生,其發生率約在6.39-11%間。除口腔癌外,整個胃腸道
之多發性癌亦有相同的增加傾向。

(三)口腔癌的發生率
口腔鱗狀細胞癌之發生與性別有明確之關聯,以男性為主;男女發生比率,差
別最大者為唇癌9比1,最少者為齒艱癌1.5比1。最好發病年紀約在50至70歲之
間,年輕人則較少。

在發生率方面,隨著地區不同有極大之差異;在西方國家口腔癌約占所有癌
症之5%,但在東方國家,特別是印度竟高達50%,這與其特殊的口腔習慣有
關,在台灣也是嚼食檳榔盛行的國家,口腔癌發生的比例也不低,且有逐年升
高的趨勢。

在發生部位方面,也隨著地區不同而有不同差異,在嚼食檳榔盛行區,以頰
部、齒槽、粘膜、舌、�、及口底較常發;嚼食煙草地區則以頰或頰前庭區較
多。

(四)口腔癌之臨床症狀與自我檢查方法
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口腔癌之治癒率會提高不少,因此一般民眾需認識
口腔癌之癌前病變及早期症狀。

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包括口腔各處黏膜之白斑症,紅斑症,黏膜下纖維化,及
慢性潰傷、所謂癌前病變本身並非真正之口腔癌,但長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仍
存在時,其後有極高之可能性發展成口腔癌。

前面提到的一些引發口腔癌之成因,常會先導致口腔粘膜白斑症,若置之不
理,有時會轉變成口腔癌。

此外常有一些嚼食檳榔者,因為長期局部機械性刺激或加上化學物刺激,長
年累月刺激口腔黏膜,最後黏膜變白,嘴巴因黏膜下產生纖維化變硬而失去彈
性張不開,也是口腔癌的前期徵候。

口腔內黏膜起白色變化者稱為白色病變,臨床上有十多種病變屬此,因此口
腔中任何部位有白色變化即應提高警覺,應即找專科醫師鑒別診斷,決定是否
為癌前期的白斑病或黏膜下纖維化症,以便早期治療。

另外,超過二星期不愈之口腔潰瘍亦應注意,因為潰瘍形成是口腔癌最早現
象之一,常見於唇、頰、舌、�等口腔黏膜,其深淺不一,邊緣明顯或不規則
,底較硬,表面凹凸不平,並有向中心壞死之現象,表面有時流血。

除此之外常見口腔黏膜有絨毛樣或菜花樣之硬塊都應注意,甚至口腔黏膜有
紅色病變、黑色斑或痣都可能是危險的信號。

隨著口腔癌向下侵犯顎骨,會產生牙齒松動、下唇感覺麻木、流血、產生腫塊
,甚至病理性骨折等病徵的產生。進一步口腔癌淋巴轉移時,常會在頸側觸摸
到不動性無痛的腫大淋巴結,此時若再延誤治療,癌細胞最後會轉移至肺、肝
、骨髓等全身部位,這時已到癌症的末期,葯石罔效了。

自我檢查是一種防癌的好方法,以下即針對各部位口腔癌的臨床症狀及照著鏡
子做口腔自我檢查的方法,加以介紹。

(1)臉部的對稱性
先看臉部左右是否對稱,包括表麵皮膚及上下顎骨。口腔癌中,某些骨肉
瘤初期並不會造成表面口腔黏膜之潰瘍,而是造成顎骨的局部性腫大,有時
合並有顎骨感覺異常或其上牙齒動搖等症狀。

在表麵皮膚的檢查上,先觀察顏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塊
是否比先前變大,或顏色改變。

(2)唇
下唇之鱗狀細胞癌常無痛、生長緩慢,且較少向深層侵犯及遠處蔓延。檢
查時以手將上下唇先後往外翻開,注意這部位每一地方之顏色或某些地方組
織有異常情形如潰瘍或突起、白斑。長期抽雪茄或煙斗者,其放置部位常與
腫瘤位置相關聯。

(3)牙齦
由於牙齦癌常會造成牙齦組織之喪失與齒槽骨之暴露,甚或造成牙齒動搖
,因此患者與醫師皆須與慢性牙周疾病做正確之鑒別診斷,以免誤拔牙齒而
造成癌細胞之擴散或貽誤治療時機。一般牙周炎較少造成潰傷及表面壞死,
牙齦癌常會疼痛,且刷牙時易造成流血,常以潰瘍形式存於附著牙齦上,並
易侵犯至其下之齒槽骨,下顎骨比上顎骨發生率高。

檢查時將唇往外翻,使牙齦部份露出,同時注意頰側及舌側,查看顏色是
否有異,注意表面是否有腫塊、潰瘍、出血及不正常之牙齒動搖;由於腫塊
的產,少數患者最初的主訴是對咬牙較易咬到牙肉,特別在無牙區常如此;
另外,牙齦鱗狀細胞癌較易對其下顎骨產生侵犯,至下顎管下齒槽神經時會
有下唇感覺麻木情形出現。

(4)頰黏膜
頰部內面是口腔癌好發之部位,表面常呈乳頭狀或潰瘍狀,近咬合面處常
易被牙齒咬到。起始常以白斑病變存在,癌病變部位有時會痛,但並不顯著
,有時會有燒灼感。

檢查時以兩手指頭開頰部,使此處黏膜露出,此部位平常較易被遮住,因
此較不易注意到其變化。

(5)舌及口底部位
舌部亦是口腔癌常發生之處,且預後很差。舌癌初期常以小潰瘍表現,並
逐漸向深層及遠處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動性,造成吞咽及講話之困難。
舌癌初期常表現疼痛症狀,隨著病程進展而疼痛加劇,甚至會傳導至頸部及
耳部。

舌癌常發生於舌之側面,而舌腹面較少。某些疾病由於會導致舌背乳突萎
縮,而導致此區易生白斑症及口腔癌機會增高,如嚴重鐵質缺乏,維他命B缺
乏,Plummer-Vinson癥候群,第三期梅毒及極少部份之扁平苔蘚等。

由於位於舌下,口底部之口腔癌需仔細檢查後才能發現,不過患者常會自
覺乾澀感或刺激感。

檢查時將舌頭伸出嘴外左右擺動,查看舌頭的活動性,正常情形應很露活
,否則應注意舌根或邊緣是否長了腫塊。然後將舌頭捲起查看舌腹面,看左
右舌緣,口腔底部組織,還要用手指觸摸舌及口腔底部有無突起或變硬。

(6)�(亦稱口蓋,在口腔上方)
對抽煙者而言,此處為易發口腔癌之處,起先多以白斑表現,隨後再發癌
病變;腫瘤本身為乳突狀或外生性,而較少扁平或潰瘍者。

檢查時站在鏡子前,將頭向後傾,口張開即可見到,也就是舌在嘴裡往上
翹,所接觸到的平面即是,注意有無任何粗糙表面或突起之處。

(7)頸部兩側
由於頭頸部有豐富之淋巴網路,因此癌細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之頸部轉移
,而使頸部淋巴結無痛性腫大,質地變硬並附著於鄰近組織而缺乏可動性。
除口腔癌外,中國人最好發之鼻咽癌也常表現此症狀。

檢查時以手觸摸頸部兩側看有無硬塊,包括頸部各區之淋巴結群。

不過需注意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齒源性感染、肺結核或小孩,也常會發現頸
部淋巴結之發炎腫大,故需做鑒別診斷。
以上照著所指示的各項部位循序檢查,發現有以下各情形時即應提高警覺, 並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或切片及病理學檢查。

【1】口腔黏膜顏色改變如變白、紅、褐或黑,且不能抹去。

【2】潰瘍超過二周以上仍未痊癒的口腔黏膜潰瘍就應考慮作活體
組織切片檢查。
【3】硬塊

口腔內外或頸部不明原因之腫塊。

(五)結語
雖然自我檢查,及早發現是治癌的良策,不過預防才真正是治癌的最上上之策
。遠離各種危險因子如檳榔、菸、酒、過多的陽光、不良的口腔保健或有問題
的補綴假牙、強度的刺激性或燙熱性食物,並定期做口腔檢查,則相信必能使
你遠離口腔癌,永保口腔的衛生與健康。

⑩ 癌症病人做完治療後口腔潰瘍怎麼治療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於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葯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其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療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
可並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分型,多採用Lehner(1968年)分型方法,即將RAU分為以下三型:輕型、重型、皰疹樣潰瘍。
基本方法
1.局部物理治療:包括激光、低頻超聲、化學腐蝕(如:硝酸銀)、物理屏障(如:氰基丙烯酸鹽粘合劑)。 2.局部抗菌葯物:氯己定含漱液、金黴素葯膏。 3.局部皮質類固醇:氫化可的松或氟輕氫化潑尼松龍(triamcinolone)葯膜、倍氯米松含漱液或噴霧劑等。 4.局部止痛劑:苄達明(benzydamine)含漱液或噴霧劑、局部麻醉凝膠。 5.其他局部抗炎制劑:色甘酸鈉(sodium cromoglycate)止咳糖漿、前列腺素E2膠、局部粒細胞一巨噬細胞刺激因子、阿司匹林含漱液、雙氯酚酸(diclofenac)、胃潰寧(sucraifate)。 6.全身用葯:潑尼松龍(prednisolone)、咪哇硫嘌呤(azathioprine)、左旋咪唑(levamisole)、秋水仙素(colchicine)、貝通(pentoxifylline)、氨苯碸(dapsone)、甲氰咪胍(cimetidine)、轉移因子等。
中醫治療
一外感時毒型口瘡: 多發於外感後1~2天,伴有外感症狀。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紅腫,微痛,舌尖或唇內出現栗粒樣小紅點或小皰疹,12小時內皰疹潰破,呈表淺潰瘍,邊界清楚。治宜清熱解毒,健脾化濕。方葯:銀花18克,連翹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蘭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殼10克,葛根15克,白術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二脾胃積熱型: 症見口舌多處糜爛生瘡,瘡面紅腫,灼熱疼痛,甚則口臭牙齦腫痛,伴口渴多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瀉火,盪滌胃熱。方葯:山梔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大黃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黃連10克,竹葉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三脾腎陽虛型: 症見口舌生瘡,潰瘍面色白,周圍不紅,數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溫,口乾喜熱飲,腰背酸痛,尿頻清長,大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弱。治宜溫補脾腎,引火歸源。方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鍾),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蒼術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四脾胃虛弱型: 症見口舌生瘡反復發作,瘡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氣短,不思飲食,四肢不溫,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補中益氣,健脾化濕。方葯:黃芪15~30克,黨參15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術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五心腎陰虛型: 症見潰瘍顏色鮮紅,數量多,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晝輕夜重,伴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健忘,眩暈耳鳴,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黃,舌紅苔薄,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火,養心安神。方葯:生地30克,地骨皮15克,山葯5克,澤瀉10克,山茱萸10克,野菊花15克,連翹12克,升麻6克,砂仁3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六血虛陰虧型: 症見口舌潰爛多發生於月經前後,伴月經先期量多,五心煩熱,口乾喜飲,舌淡苔薄白,脈細數無力。治宜養血益陰,潛降虛火。方葯:當歸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淡竹葉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梔10克,柴胡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玄參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療小貼士
1.用雲南白葯外敷口腔潰瘍創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癒。 2.將少許白糖塗於潰瘍面,每天2-3次。 3.用棉棒蘸取少許冰硼散,塗在患處,雖然感覺有點苦,但堅持2-3天後,創口即可癒合。 4.含服華素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注意多喝水。

閱讀全文

與頜面部癌症破潰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7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34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3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5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7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8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58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34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0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38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6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25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83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5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04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19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25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7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60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