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面部護理 > 面部膽囊小腸溝痕按摩怎麼消除

面部膽囊小腸溝痕按摩怎麼消除

發布時間:2022-05-25 14:10:20

『壹』 年輕人患膽囊炎怎麼保養和治療

膽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備葯物有哪些?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常常發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或內心苦悶,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飲或飽餐以後,常常會出現胸悶、消化不良、惡心、食慾不振等膽囊炎發病的輕度症狀,一時到醫院求醫又十分不方便怎麼辦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備一些常用葯,一有症狀,就可進行自服,緩解症狀。如:
口服消炎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紅黴素:0.3g,一日4次,飯後服。
③氯黴素:0.5g,一日4次,飯後服。
④潔黴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滅滴靈(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飯後服,孕婦禁用。
⑥先鋒Ⅳ膠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膽葯:有膽通、膽寧、膽益寧、膽樂、膽酸鈉、利膽酸等,也須備用。
在發病時,可在以上各類葯中,選擇一種葯服用。服前應看說明書,避免錯服。如果症狀越來越重,就應去醫院就診。

現代名老中醫治療膽囊炎、膽石症經驗有哪些?
蒲輔周經驗:
慢性膽囊炎中醫辨證為膽火上逆,胃氣受阻,以致膽胃不和。治法先宜清疏肝膽,和胃降逆,用四逆散、左金丸加味。
董建華經驗:
我認為一定要抓住肝膽郁滯的病機,注意氣滯血瘀、濕熱蘊阻、肝病及脾、肝氣犯胃,或土壅木郁之兼並,選方多以柴胡劑為主,隨證加減用葯。
岳美中經驗:
大柴胡湯加味治慢性膽囊炎。借鑒仲景《傷寒論》大柴胡湯,以柴胡疏解少陽膽經之熱,更有黃芩助之,枳實合芍葯能除心下鬱塞感,大黃能誘導瘀熱下行,半夏、大棗以和胃,重用生薑以制止嘔惡;外加金錢草利膽清熱,滑石利尿泄熱,雞內金化積熱。此方用以治黃疸症及膽結石亦有效。
黃文東經驗:
治療以疏肝利膽、清化濕熱為主要法則,以大柴胡湯、承氣湯為常用方劑。大便秘結者攻瀉葯用量宜重,但脾胃虛弱者,又不宜連續猛攻。
路志正經驗:
近年來多以大劑清利,甚或「總攻」治之,施於肝膽濕熱者,收效恆多。而用於體質素虧、脾胃虛弱、排石無力者,則非攻下所宜。故仲景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教,豈能忽之。而純事清下,不予辨析,致苦寒傷胃者有之。因此,我對於此類病症多以健脾和胃和清利濕熱法同用,寓攻於補,攻補結合。如曾治一膽總管樹皮狀結石患者王某,經中醫會診皆認為膽管阻塞,膽囊膨脹到雞蛋大,毫無收縮能力,結石排出不易,必須手術。但患者年逾花甲,不願手術,根據其體質虛弱等病情,而用香砂六君、補中益氣等健脾益氣,佐以清利肝膽濕熱之品,治療三月,竟將結石排出而收功。
趙紹琴經驗: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

膽囊炎、膽石症的針刺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膽道疾病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降逆止嘔作用,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使用。
(1)體針
①針刺
a. 穴位:膽俞、中脘、足三里、治膽穴、陽陵泉。絞痛加合谷;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
b. 針法:選以上穴位2~4個,深刺、重刺,持續捻針3~5分鍾,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②電針
a. 穴位:右膽俞(陰極),治膽穴,日月,太沖(陽極)。
b. 方法:進針,有針感後接電針儀,使用可調波,強度由弱逐漸加強,以可耐受為度,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
③水針
a. 穴位:膽俞,足三里、中脘、治膽穴。
b. 方法:選1~2個穴位,每穴注射當歸液或紅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進針有針感後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煙台地區文登中心醫院採用體針治療219例膽石症,排石者185例,佔84.5%。該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結石151塊,其中最大為4.5cm×3.5cm,最大橫徑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時還排出蛔蟲殘體及炊帚苗為核心的結石。取穴右側日月、期門。上腹疼痛較劇和膽囊脹大者用巨闕透腹哀、治膽穴。進針後接電針儀,通電60分鍾,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時口服33%硫酸鎂40ml。
(2)耳針
①穴位:肝、膽、脾、胃、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②針法:選上述反應明顯的2~3穴,重刺激,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近年,全國各地多處有人採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貼壓取穴,配合豬蹄等高脂飲食治療膽石症,有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運用按摩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點、按法:在背部尋找痛點,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壓痛點3~5分鍾,然後刺激膽囊穴3~5分鍾。日1次,7日為1療程。
(2)一指禪推或揉右膽囊穴,陽陵泉,右肝、膽俞以及雙側太沖穴以舒肝利膽。
(3)施掌擦法於兩側脅肋部。
(4)點穴治療膽絞痛:
病種包括膽囊炎、膽石症。取穴:膽俞(雙)。指壓,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10~15分鍾,痛甚酌情增時。再用大魚際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組100例,顯效(疼痛完全緩解)65例,有效30例,無效5例,有效率95%。另設點穴(10分鍾)、空白對照組膽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聲儀檢測膽囊及膽總管最大切面後拍片,結果:兩組膽囊、膽總管呈收縮改變分別為45例、42例,擴張分別為2例、5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來源:譚自民…//中醫葯學報. 1998,26(1).-46
(5)特定按摩手法治療肝內膽管結石:
用擴胸晃法(醫者雙手搬兩肩,膝部抵膽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貫法(醫者握空拳輕叩放在百會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擊法(根據結石部位分別仰、側、先仰後側卧位,自上而下叩擊肝區3~5遍,以無痛苦為度)。點按法:點按背部膽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陽穴;再點按期門、日月、鳩尾、中脘、陽溪、足三里、公孫、太沖、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氣為度。每次15分鍾,日1次,10次為1療程。本組36例,用3個療程,痊癒9例,有效21例,無效6例。
來源:鄭朝民…//按摩與導引.-1998,(1).-17~18
(7)推拿背部腧穴對膽囊炎止痛作用的觀察:
本組45例,其中伴肝內膽管結石者3例,膽囊結石3例,膽總管結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為主。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魚際,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進行按揉,每次10~20分鍾,日2次,5日為1療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壓痛區結合拔火罐。結果:有效40例,無效5例(均伴有肝膽結石,經按摩後疼痛雖緩解,但維持時間較短)。
來源:齊傳厚…//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8,11(3).-20~21
7 膽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壓痛點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鍾。
第二法:左背部壓痛點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轉復位。
第三法:沿背部兩側膀胱經用推法治療,約6分鍾,再按膽俞、肝俞、膈俞各1分鍾,最後用擦法治療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
第四法:在兩側脅肋部用擦法治療,以微微透熱為度,然後施按、揉法於兩側章門、期門各1分鍾,以酸脹為度。

如何運用氣功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氣功針刺
將毫針刺入支溝,陽陵泉。然後以龍含式,用拉旋手法發氣,並右旋導氣下行。
(2)輔助練功
①推脅「噓」氣功:站位或坐位,自然呼吸,排除雜念,全身放鬆。先叩齒36次,攪津而咽,送入兩脅,再引歸丹田,兩手手掌放於兩脅下。然後慢慢吸氣,令滿口;呼氣時口念「噓」字音,兩手同時自上向下輕輕搓摩兩脅部7次,共做8息。
②推胸導氣:若左側肋部疼痛,以右掌放於左胸上,從胸中線向左推,邊推邊移7次,然後揉膻中、期門。
③疏肝導氣功:a.松靜站立,兩手自然下垂,掌心向下,五指微翹,微用力下按,並意想氣達手心,直至指尖。b.兩手順勢提至胸前,掌心向前推至肩、肘、腕,意存兩掌。c.兩手左右平伸,如鳥舒翼,十指上翹,以掌左右平推,行氣至掌心。d.兩掌順勢收至胸前,指尖相對,掌心向上,再翻掌向下推至恥骨聯合處,引氣行於丹田,然後兩手放在身體兩側收功。
(3)立冬坐功:運主陽明五氣,宜每日3~5時練功。
①姿勢:端坐。調整呼吸意念。
②練功:右手張開,用力按住右膝,左手握拳,肘彎曲,用力向後拉5次。再用同樣方法按左膝拉右肘5次,左右交替進行。然後恢復原位,吐納、叩齒、漱津咽液各7次。
③收功:放鬆,稍息,收功。
(4)排石功:
①姿勢:或坐或站,兩腳平行,相距約自己三腳長,兩腳掌平踏地面,脊柱豎直,腰部微微向下松沉,臀部微微內收,頭頸部鬆弛端正。兩眼輕閉,面帶微笑。兩肩沿體側自然下垂,兩肘稍彎曲,兩手拇指叉開朝後,兩掌輕輕放於腹股溝處,掌心朝下,手腕放鬆,虛腋,徐徐調息,在自然呼吸基礎上逐漸延長呼氣時間。
②若老牛吃草狀,以舌在牙列上下攪動9次。
③輪擊腰腹: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意靜心清,自然呼吸。以腳發力,擰轉腰身,兩臂放鬆,在腰身左轉時,以右拳(或前臂)擊腹,左拳擊腰,腰身右轉時,以左拳(或前臂)擊腹,右拳擊腰。狀若小兒玩的「搖鼓」,兩肩或手臂鬆弛若線繩。
④騎馬震盪:兩手以手背分置肝俞或腰窩處,膝微屈,全身似騎馬樣上下震盪。
⑤舉臂跳躍:兩臂上舉過頭,肘微屈,腕指放鬆,原地跳躍,要以前腳掌落地,腳跟不落地,利用反作用力。
(6)叩擊穴位:左腿弓,右腿蹬,成弓箭步站立。兩手輕握拳,自然呼吸。上身前俯,左拳叩擊膽穴。上身後仰,右拳以拳背部擊打肝俞或腎區,左拳叩擊右肩。如此反復有節奏地叩擊9~18次。左右互換。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www.public-hospital.com/xxlr1.asp?ID=117

『貳』 我有慢性膽囊炎,經常用按摩器震動膽囊位置有危害嗎

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由於各種生理和病理以及生活方面的原因,容易產生炎症。慢性膽囊炎發作時有相應的不適症狀,經過休息注意飲食和輸液治療可以控制,未發作時不宜用「機械的方法」來刺激膽囊。——醫學上沒有「通過按摩器震動體外相應解剖部位來治療慢性膽囊炎或者預防的醫學文獻或專著」,請不要相信那些「理療或者保健品」銷售人員的說辭。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加上科學合理的用葯是完全可以讓您健康的。————說到「危害」,通過物理的震動,震動能量過大且時間過長可能會對肝臟和膽囊產生物理刺激,甚至導致肝臟損傷。人體的自身就是很好的調節機器。不需要用這些所謂「器具、保健品」等。現在國內的保健、康復市場很亂,是「三不管」甚至「多部門都不管」的地帶,只有出了大問題才可能有人來管!所以請您相信科學,不要聽信殘言片語。

『叄』 按摩穴位的作用及各穴位說明

按胃的反射區感覺胃痛說明你胃有點毛病。
足底匯集了人體的六條經脈,六十六個穴位
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採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療全身疾病的方法。本法以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足與經脈、臟腑、氣血的密切關系,刺激足部的穴位,激發人體經氣,以調整臟腑和各部組織、器官的聯系,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由於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減少了患者脫、穿衣服等環節,較為省時、省事,且安全,操作簡便。不僅對慢性胃腸炎、神志病等有效,對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暈等病證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1.足穴的定位與主治:為了定準穴位,以提高療效,必須掌握好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折量法.
①足跟後緣至中趾根部為 10寸。
②足內、外踝高點至足底為圖63 足底部骨度分寸折量圖3寸。
③足掌面第1跖趾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至第5跖趾關節外側赤白肉際為5寸,足背部亦相同。
④足跟部最寬處距離為3寸。
(2)自然標志定位法。該法即是根據人體足部的自然標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趾橫紋、趾尖端、跖趾關節、跖骨小頭、趾縫端、內踝高點、外踝高點、舟骨粗隆等。
(3)足部穴位定位與主治
2.選穴原則
(1)依據疾病症狀選穴。臨床可以根據各種疾病的主要症狀作為選穴的依據。選取對主證有治療作用的穴位,例如頭痛可選頭痛點,失眠選用安眠點等。主治作用相似的穴位可以配合應用,如坐骨神經痛可同時按摩坐骨1、2穴進行治療,也可將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對症選用的穴位配合選用,如失眠伴有頭痛者,可選用安眠點配合頭痛點治療。
(2)依據疾病部位選穴。依據疾病的發病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按摩,如胃痛可取胃點,尿閉取膀胱點、腎點。
3.常用處方
頭痛:取頭面、腎、頭痛點、眩暈點、臀。
失眠:取安眠、心、胃、脾、癲癇點。
眩暈:取腎、肝、眩暈點。
中風昏迷:取趾端,
面癱:取面、頭面。
三叉神經痛:取面、頭面。
扁桃體炎:取心,扁桃1、2,眩暈點。
目疾:取肝、頭面。
耳疾:取腎、肝。
鼻炎:取頭面。
牙痛:取牙痛1、2。
腮腺炎:取扁桃1、2,眩暈點。
癲狂、癔病:取安眠、腎、癲癇點。
癲癇:取癲癇點、肝、腎、安眠。
尿閉:取脾、腎、膀胱、子宮。
遺尿:取膀胱、腎、遺尿。
痛經:取子宮,痛經1、2。
落枕:取落枕。
胃痛:取胃、胃腸點、肝。
嘔吐:取胃、大腸、胃腸點。
腹痛:取小腸、大腸、胃腸點、臀。
痢疾:取小腸、大腸、胃腸點。
消化不良:取胃、脾、胃腸點。
腹瀉:取大腸、小腸、脾。
脅痛:取肝。
肋部神經痛:取胸、肝。
腰痛:取腎、坐骨l、2,腰痛點、腰腿點
急性腰扭傷:取腰痛點、腰腿點。
坐骨神經痛:取坐骨1、2,腰腿點、腰痛點、臀。
心悸:取心、心痛.點;腎。
哮喘:取肺、胸、心痛點。
胸痛:取胸、肺。
末梢神經炎:取趾端。
腫瘤疼痛:取癌根1、2。
4.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1)對症選穴後,患者仰卧,採用指尖點按,或食、中指拿、捏、揉動等手法,連續操作,每穴35分鍾。
(2)操作前可囑患者洗腳,患者如有足癬等疾患,操作者可戴乳膠手套操作,力量需柔和,不可撕裂拉傷患者足趾等薄弱部位。
足底按摩常用簡單的方法
單食指扣拳法
食指關節彎曲其餘四指握拳
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頂住彎曲的食指
雙指鉗法
食指、中指彎曲成鉗狀
鉗住腳趾間穴位壓在穴位上
雙指拳法
用手握拳中指食指彎曲關節凸出
以凸出的關節著力以手腕施力
拇指握推法
拇指與四指分開
用拇指指腹為著力點以手腕手掌施力
扣指法
拇指與四指分開呈圓弧狀
四指為固定點拇指指尖施力
反射區
1、腎上腺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2、3跖骨體之間,距跖骨頭近心端一拇指寬處。
2、腎臟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2、3跖骨體之間,近跖骨底處。
3、尿管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自腎臟反射區斜向內方,至舟狀骨內下方,呈弧形帶狀區。
4、胱反射區:位於雙足內踝前方,舟狀骨下方,拇展肌內緣旁。
5、額竇反射區:位於雙足十個腳趾趾端。右邊額竇反射 ace=Verdana1、腎上腺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 2、3跖骨體之間,距跖骨頭近心端一拇指寬處。
6、垂體反射區:位於雙足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7、小腦及腦干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骨處。右半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左腳,左半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右腳。
8、三叉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近第二趾的一側。右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左腳,左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右腳。
10、頭部(大腦)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腹全部。右半大腦反射區在左腳,左半大腦反射區在右腳。
11、頸項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腹根部橫紋處。右側頸項反射區在左腳,左側頸項反射區在右腳。
14、甲狀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拇趾與第二趾蹼處沿第一跖骨頭向內呈「L」形帶狀。
15、眼睛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2趾第3趾額竇反射區至中節趾骨根部。右側眼睛反射區在左腳,左側眼睛反射區在右腳。
16、耳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4、5趾額竇反射區至中節趾骨根部。右側耳反射區在左腳,左側耳反射區在右腳。
17、斜方肌反射區 :位於雙腳腳底眼睛、耳反射區的近心端,自甲狀腺反
射區至肩反射區之間,約一拇指寬的橫帶狀。
18、肺及支氣管反射區:位於雙腳斜方肌反射區下方一拇指寬處。支氣管敏感帶自肺反射區的中部向第3腳趾延伸。
19、心反射區:位於左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在肺臟反射區後方(向腳跟反向)。
20、脾反射區:位於左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心臟反射區下一拇指處。
21、胃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跖骨底遠心端。
22、胰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胃反射區與十二指腸反射區之間。
23、十二指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跖骨與楔骨關節前方(向腳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區的後方(向腳跟方向)。
24、小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中部凹入區域。第1、2、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緣所形成的凹入區域,被大腸反射區所包圍。
25、橫結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至3楔骨、骰骨交界處,橫越腳底中部的帶狀區。
26、降結腸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第5跖骨沿骰骨外緣至跟骨前緣,與腳外側平行的豎條狀區。
27、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跟骨前緣呈一橫帶。
28、肛門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跟骨前緣 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的末端,拇展肌外側緣。
29、肝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
30、膽囊反射區:位於位於右腳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肝臟反射區的內下方
31盲腸(及闌尾)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跟骨前緣,第4、5趾間的垂直線上。
32、回盲瓣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盲腸(及闌尾)反射區的遠心端。
33、升結腸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從跟骨前緣,沿骰骨外側至第5跖骨底,在小腸反射區外側與腳外側平行的帶狀區
34、腹腔神經叢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至4跖骨體處,分布在腎臟反射區附近的橢圓形區域。
35、生殖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腳後跟跟骨中央。
(二)足內側反射區
9、鼻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遠節趾骨內側,自拇趾趾腹邊緣延伸到拇趾趾甲根部呈L形。左鼻反射區在右腳,右鼻反射區在左腳。
12、頸椎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關趾根橫紋內側盡頭。
13、甲狀旁腺反射區:位於雙腳第1跖趾關節內側。
36、胸椎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第1跖骨頭下方到第1楔骨前。
37、腰椎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第1楔骨至舟骨、上接胸椎反射區下連低骶骨反射區。
38、骶骨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起於舟狀骨後方經距骨下方到跟骨前緣。
39、尾骨內側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內側,沿跟骨結節後內側呈L形區域。
40、前列腺或子宮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內側,內踝後下方的近似三角形區域。
41、尿道及陰道反射區:位於雙腳內側,自膀胱反射區斜向後上方延伸經距骨至於內踝後下方。
42、內側髖關節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下緣呈弧形區域。
43、直腸及肛門反射區:位於雙腳脛骨內側,踝後溝內,從內踝後方向上延伸四橫指的帶狀區域。
44、腹股溝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上方凹陷處。
45、內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腿內踝關節後上方起,沿脛骨後緣上行至脛骨內側髁下。
(三) 足外側反射區
35、生殖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後下方跟腱前方的似三角形區域。與內踝下前列腺、子宮反射區位置相對稱。
42、外側髖關節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下緣呈弧形區域,與內踝下的內側髖關節反射區相對稱。
45、外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腿外踝前緣沿腓骨前側上至腓骨小頭處。
46、尾骨外側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外側,沿跟骨結節後外側呈L形區域。
47、下腹部反射區:位於雙腳腓骨外後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橫指的帶狀區域,與腳內側的直腸及肛門反射區相對應。
48、膝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跟骨前緣,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園形凹陷處。
49、肘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第5跖骨粗隆前後凹陷處。
50、肩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第5跖趾關節後方凹陷處。
(四) 足背反射區
51、肩胛骨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4、5跖骨間延伸到骰骨處稍向兩側分開的帶狀區域。
52、上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趾關節橫紋下的帶狀區域。
53、下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趾關節橫紋上的帶狀區域。
54、扁桃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近節趾骨,拇長伸肌的左右兩側。
55、喉與氣管及食管反射區:喉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跖趾關節的內側;氣管及食管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跖骨體內側。
56、胸部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2跖骨底間,延伸至第1、2趾蹼處。
57、內耳迷路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4、5趾蹼至第4、5跖趾關節間。
58、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2、3、4趾蹼至第2、3、4跖骨底的似園形區域。
59、橫膈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2、3、4跖骨底部,與楔骨、骰骨之間,橫跨腳背的帶狀區域。
60、肋骨反射區:內側肋骨位於腳背第1、2楔骨與舟骨之間;外側肋骨位於骰骨、舟骨與距骨之間。
61、上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與腓骨、距骨間形成的凹陷部位。
62、下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與脛骨前肌肌腱形成的凹陷部位。

『肆』 12經絡推拿經常做有好處嗎

12經絡推拿經常做有好處。
一:大腿根部
所屬經絡:足厥陰肝經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發熱,能促進肝臟造血和排毒。對黃褐斑、妊娠斑、痤瘡、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較好的療效,並能促進乳房發育,解除乳房脹痛。為避免皮膚受損,建議在潤膚露或沐浴露的滋潤下進行。
密二:外眼角
所屬經絡:足少陽膽經
效用:閉眼,用中指指腹按壓外眼角是促進膽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還有明目的功能。
三:手掌中央
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效用:經常用食指指關節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能增加面部紅潤,減少皺紋,並能寧心安神,鎮定神經。對調理月經,膚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還有利於心臟健康。
四:肩窩
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效用:用力按壓肩窩處,不僅能調節全身體液循環,增強免疫能力,還能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耳鳴、目痛、咽喉痛等身體不適。對面部痤瘡、酒渣鼻、皮膚虛浮等症有較好療效。洗澡時利用熱水柱按摩肩窩也是不錯的方式。
五:曲肘外側凹陷處
所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效用:按摩手肘外側凹陷處能進行小腸保健,促進營養吸收。可改善枯暗無澤的膚色,使皮膚恢復潤澤,對皮膚過敏和暗瘡,濕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貧血症狀者經常按摩此處更是好處良多。
六:鼻翼兩側
所屬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效用:用食指指腹輕輕按壓鼻翼兩側對大腸健康有益,便秘或腹瀉時按壓此處對症狀也有一定改善。
七:腳底中心
所屬經絡:足少陰腎經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質量,清晨按摩能帶來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過敏體質,對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腫有較好的作用。建議用彎曲的食指關節擠壓2分鍾左右。
八:腿伸直時膝蓋內側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效用:可用拇指按壓或熱水熱敷。按壓時盡量用力至感到明顯酸脹。經常操作能調理脾臟功能,對面色萎黃、皮膚粗糙、毛細血管破裂有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瘡的出現,同時能改善消化系統的消化功能,既可減肥,又能健體。
九:小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十:手太陰肺經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經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更是進行呼吸系統保健的最佳時機。此外,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尖端,還能緩解咳嗽症狀。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按摩此經脈,具有增加面部色澤的作用,對面色白,指甲蒼白或暗紫效果較好,同時可起到改善情緒激動、消除疲勞,減少皺紋的作用。
十一:臀橫紋中央
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美容效果:按壓臀橫紋中央有利膀胱健康,可改善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產後內分泌紊亂所致的蝴蝶斑,可改善皮膚過敏,毛發焦枯,口唇淡白,目痛多淚等症。
十二:足背橫紋中央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
效用:足陽明胃經本身有雙向良性調整作用,因此具有減肥的效果。胃經還可調整內分泌,可治療面部痤瘡,改善面部皮膚顏色,治療口眼歪斜,還有隆胸豐胸,促進乳腺發育的功能,亦可治療不思飲食,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伍』 經絡按摩手法

經絡按摩是嚴格依據中醫經絡學原理進行診療的按摩醫術。醫生通過經絡辨證,進行診斷,然後通過走經行絡的手法按摩,進而通調任督二脈(古稱小周天)和十二經(古稱大周天)的按摩方法。從性質上來說,經絡按摩屬於中醫外治范疇。從按摩的屬性上,經絡按摩屬於中華按摩醫學的原始主流。

經絡按摩源自《黃帝內經》。《素問》中的《異法方宜論》以專論的形式,從醫學地理學的廣闊視野闡述了中醫各種治法的由來。其中,按摩從中央出。按摩療法產生於中原地帶是因為:「中央者,其地平認濕,天地所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瘺、厥、寒、熱,其治宜引導按蹺。」《靈樞·刺節真邪篇》說:「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卧,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及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內經》中對經絡按摩治療疾病的闡述,介紹了操作方法,對其挾、按、卷、切的手法和「推而散之」的原理都兼而論之。

1.頭部按摩

具有醒腦開竅的功能,可治療頭痛,預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腦細胞的活動。

(1)以雙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從前發際處以按壓方式推至枕部的風池穴,平時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頭數次。

(2)按揉枕部穴位雙手拇指按揉兩側風池、風府穴,至有酸脹感為宜。

(3)拿捏頸項部以示指、中指、無名指配合手掌對頸部作拿捏的動作,並向下拿捏至肩部。

2.眼面部按摩

對於長時間做近距離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減輕眼部疲勞,並可預防眼睛視力的減退及眼袋的產生。

(1)眼眶部按摩雙手示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頭部的攢竹穴推至眉尾部的絲竹空穴。再由雙手拇指及示指、中指按揉眼眶內的睛明穴後,循著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進行數次,至整個眼眶都有酸脹感止。

(2)按揉太陽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將雙手掌心搓熱後,掌心貼著前額,用點力向下擦到下頦處,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順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處,反覆連續約10次。

(3)舌頭頂住上顎部下牙往上作叩齒動作連續20次。

3.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的關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強臟腑的功能外,還可預防聽力的減退及耳鳴。搓揉耳朵,雙手拇指及示指彎屈後,作上下搓耳動作,至耳朵紅熱為宜。

4.四肢保健按摩

加強手腳的新陳代謝,治療酸痛,並可預防手肘、膝蓋的退化。

(1)從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澤等穴。

(2)互捻雙手示指,搓熱手掌、手背至熱為宜。

(3)按揉大腿、膝關節、拿小腿的腓腸肌。點按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等穴,至酸脹感為宜。

(4)一手抓腳踝部,一手抓腳趾頭,做旋轉踝關節的動作,20~30次。

(5)推湧泉:快速用力擦熱腳底,可加強腎功能,防止腳底冰冷。

5.腰部保健按摩

雙手握拳,用拇指指掌關節在腰部作旋轉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上下擦動,至腰部發熱為止。並可做些彎腰、旋轉腰部的動作,以鍛煉腰部肌肉。

6.加強腸胃功能

(1)摩腹將雙手掌心搓熱後,一手掌心貼在肚臍上,以肚臍為圓心,以順時針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動作,持續2~5分鍾。

(2)擦腹雙手從肋骨下緣擦至小腹部,以腹部發熱為宜。

7.開通閉塞功能

用手指羅紋面著力於面部或肢體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漸用力下壓的手法,要求按壓方向垂直,力量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充分透達皮下組織的深部。此法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常與揉法合作,稱為按揉法。按法有明顯的開通閉塞作用,可擴張血管改善組織的血液供應,使機體內氧化作用增強,還能消除淋巴管內的瘀滯狀態,增加組織的營養而消除水腫。

注意事項

按摩時,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明確診斷,選用穴位,確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數,考慮全面,有中心有重點。

2.根據不同疾病與按摩部位的不同,採用合適的按摩體位。這個體位要使病人舒適,治療方便,有利於各種手法的操作。不論是自我按摩或由別人按摩,都要注意。

3.按摩的操作程序、強度、時間,需根據病人的全身與局部反應及治療後的變化隨時調整。並應掌握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

4.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囑病人不要緊張,肌肉要放鬆,呼吸自然,寬衣松帶。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應先排空大小便。病人在過飢、過飽以及醉酒後均不適宜按摩,一般在餐後2小時按摩較妥。

對病人要耐心、認真、親切、負責,使病人對醫生既信任又能配合治療。自我按摩時也要注意放鬆和時間安排。

『陸』 按摩膽囊息肉具體是哪個地方

你好,膽囊息肉是可以通過按摩膽經好的,膽經在大腿外側中線,經外奇穴中有個膽囊穴。希望我能幫到你,望採納。

『柒』 膽囊炎怎麼治

大多數膽囊炎的發生,都因膽囊內存在著結石,阻塞了膽囊管,使膽汁排出不暢,繼而發生細菌感染,形成膽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膽囊內並無結石,細菌由腸道或由血循環進入膽囊而形成膽囊炎。膽囊炎的病人由於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濃縮,以細菌和炎性壞死物質為核心,也易形成膽結石,故膽囊炎、膽結石常伴隨存在。

參考資料:
膽囊為什麼容易發炎?
(1)膽囊是膽囊管末端的擴大部分,可容膽汁30~60ml,膽汁進入膽囊或自膽囊排出都要經過膽囊管,膽囊管長約3~4cm,直徑2~3mm,膽囊管內粘膜又形成5~7個螺旋狀皺襞,使得管腔較為狹小,這樣很容易使膽石,寄生蟲嵌入膽囊管。嵌入後,膽囊內的膽汁就排不出來,這樣,多餘的膽汁在膽囊內積累,長期滯留和過於濃縮,對膽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發炎。
(2)供應膽囊營養的血管是終末動脈,當膽囊的出路阻塞時,由於膽囊粘膜仍繼續分泌粘液,造成膽囊內壓力不斷增高使膽囊膨脹、積水,膽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壓而缺血、壞死。當膽囊缺血時,膽囊抵抗力下降,細菌就容易生長繁殖,趁機活動起來而發生膽囊炎。
(3)由於膽囊有儲藏膽汁和濃縮膽汁的功能,因此膽囊與膽汁的接觸時間比其他膽道長,而且,接觸的膽汁濃度亦高,當此時人的膽道內有細菌時,就會發生感染,形成膽囊炎的機會當然也就增多了。

手術治療膽囊炎的效果如何?
手術治療膽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的病人要作這種手術,但是手術治療也不是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有的術後還會產生並發症,仍有0.5%~3%的病死率。特別是因病情突然惡化而被迫施行手術者,病死率更高。一般來說,手術療效取決於患者年齡,手術時機。年齡越大,手術時間越晚,效果越差。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手術方法的改進,已使手術安全性和治癒率有了很大提高,術後一般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臨床上對於有下列情況者,就要及時選擇手術治療。
(1)臨床症狀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病情繼續惡化,非手術治療不易緩解的病人。
(2)膽囊腫大或逐漸增大,腹部壓痛明顯,腹肌嚴重緊張或膽囊壞疽及穿孔,並發彌漫性腹膜炎者。
(3)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診斷明確,經治療後腹部體征加重,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者。
(4)化驗檢查,血中白細胞明顯升高,總數在20×109/L以上者。
(5)黃疸加深,屬總膽管結石梗阻者。
(6)畏寒,寒戰,高熱並有中毒休克傾向者。
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其手術方式一般有2種:一是膽囊切除術;二是膽囊造瘺術,造瘺術多用於較晚期的病人,估計難以耐受膽囊切除或者有嚴重並發症的病人,以引流膿液或去除結石,一般經6~8周,病情穩定後再行膽囊切除術,如全身情況極度虛弱,也可長期安置膽囊造瘺管引流,至經膽管系統造影無結石存在時,可以拔除造瘺管。如果診斷不能十分確定,或合並有心肺等嚴重疾患者,可待診斷明確或全身狀況得到改善後再行膽囊切除術。臨床實踐表明,發病後48小時內施行手術治療者,其中15%已有膽囊壞疽甚至穿孔,如發病超過72小時,手術病死率增加,所以一旦出現手術指征應及早手術治療。

膽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備葯物有哪些?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常常發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或內心苦悶,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飲或飽餐以後,常常會出現胸悶、消化不良、惡心、食慾不振等膽囊炎發病的輕度症狀,一時到醫院求醫又十分不方便怎麼辦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備一些常用葯,一有症狀,就可進行自服,緩解症狀。如:
口服消炎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紅黴素:0.3g,一日4次,飯後服。
③氯黴素:0.5g,一日4次,飯後服。
④潔黴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滅滴靈(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飯後服,孕婦禁用。
⑥先鋒Ⅳ膠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膽葯:有膽通、膽寧、膽益寧、膽樂、膽酸鈉、利膽酸等,也須備用。
在發病時,可在以上各類葯中,選擇一種葯服用。服前應看說明書,避免錯服。如果症狀越來越重,就應去醫院就診。

現代名老中醫治療膽囊炎、膽石症經驗有哪些?
蒲輔周經驗:
慢性膽囊炎中醫辨證為膽火上逆,胃氣受阻,以致膽胃不和。治法先宜清疏肝膽,和胃降逆,用四逆散、左金丸加味。
董建華經驗:
我認為一定要抓住肝膽郁滯的病機,注意氣滯血瘀、濕熱蘊阻、肝病及脾、肝氣犯胃,或土壅木郁之兼並,選方多以柴胡劑為主,隨證加減用葯。
岳美中經驗:
大柴胡湯加味治慢性膽囊炎。借鑒仲景《傷寒論》大柴胡湯,以柴胡疏解少陽膽經之熱,更有黃芩助之,枳實合芍葯能除心下鬱塞感,大黃能誘導瘀熱下行,半夏、大棗以和胃,重用生薑以制止嘔惡;外加金錢草利膽清熱,滑石利尿泄熱,雞內金化積熱。此方用以治黃疸症及膽結石亦有效。
黃文東經驗:
治療以疏肝利膽、清化濕熱為主要法則,以大柴胡湯、承氣湯為常用方劑。大便秘結者攻瀉葯用量宜重,但脾胃虛弱者,又不宜連續猛攻。
路志正經驗:
近年來多以大劑清利,甚或「總攻」治之,施於肝膽濕熱者,收效恆多。而用於體質素虧、脾胃虛弱、排石無力者,則非攻下所宜。故仲景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教,豈能忽之。而純事清下,不予辨析,致苦寒傷胃者有之。因此,我對於此類病症多以健脾和胃和清利濕熱法同用,寓攻於補,攻補結合。如曾治一膽總管樹皮狀結石患者王某,經中醫會診皆認為膽管阻塞,膽囊膨脹到雞蛋大,毫無收縮能力,結石排出不易,必須手術。但患者年逾花甲,不願手術,根據其體質虛弱等病情,而用香砂六君、補中益氣等健脾益氣,佐以清利肝膽濕熱之品,治療三月,竟將結石排出而收功。
趙紹琴經驗: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

膽囊炎、膽石症的針刺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膽道疾病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降逆止嘔作用,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使用。
(1)體針
①針刺
a. 穴位:膽俞、中脘、足三里、治膽穴、陽陵泉。絞痛加合谷;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
b. 針法:選以上穴位2~4個,深刺、重刺,持續捻針3~5分鍾,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②電針
a. 穴位:右膽俞(陰極),治膽穴,日月,太沖(陽極)。
b. 方法:進針,有針感後接電針儀,使用可調波,強度由弱逐漸加強,以可耐受為度,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
③水針
a. 穴位:膽俞,足三里、中脘、治膽穴。
b. 方法:選1~2個穴位,每穴注射當歸液或紅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進針有針感後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煙台地區文登中心醫院採用體針治療219例膽石症,排石者185例,佔84.5%。該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結石151塊,其中最大為4.5cm×3.5cm,最大橫徑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時還排出蛔蟲殘體及炊帚苗為核心的結石。取穴右側日月、期門。上腹疼痛較劇和膽囊脹大者用巨闕透腹哀、治膽穴。進針後接電針儀,通電60分鍾,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時口服33%硫酸鎂40ml。
(2)耳針
①穴位:肝、膽、脾、胃、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②針法:選上述反應明顯的2~3穴,重刺激,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近年,全國各地多處有人採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貼壓取穴,配合豬蹄等高脂飲食治療膽石症,有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運用按摩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點、按法:在背部尋找痛點,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壓痛點3~5分鍾,然後刺激膽囊穴3~5分鍾。日1次,7日為1療程。
(2)一指禪推或揉右膽囊穴,陽陵泉,右肝、膽俞以及雙側太沖穴以舒肝利膽。
(3)施掌擦法於兩側脅肋部。
(4)點穴治療膽絞痛:
病種包括膽囊炎、膽石症。取穴:膽俞(雙)。指壓,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10~15分鍾,痛甚酌情增時。再用大魚際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組100例,顯效(疼痛完全緩解)65例,有效30例,無效5例,有效率95%。另設點穴(10分鍾)、空白對照組膽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聲儀檢測膽囊及膽總管最大切面後拍片,結果:兩組膽囊、膽總管呈收縮改變分別為45例、42例,擴張分別為2例、5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來源:譚自民…//中醫葯學報. 1998,26(1).-46
(5)特定按摩手法治療肝內膽管結石:
用擴胸晃法(醫者雙手搬兩肩,膝部抵膽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貫法(醫者握空拳輕叩放在百會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擊法(根據結石部位分別仰、側、先仰後側卧位,自上而下叩擊肝區3~5遍,以無痛苦為度)。點按法:點按背部膽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陽穴;再點按期門、日月、鳩尾、中脘、陽溪、足三里、公孫、太沖、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氣為度。每次15分鍾,日1次,10次為1療程。本組36例,用3個療程,痊癒9例,有效21例,無效6例。
來源:鄭朝民…//按摩與導引.-1998,(1).-17~18
(7)推拿背部腧穴對膽囊炎止痛作用的觀察:
本組45例,其中伴肝內膽管結石者3例,膽囊結石3例,膽總管結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為主。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魚際,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進行按揉,每次10~20分鍾,日2次,5日為1療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壓痛區結合拔火罐。結果:有效40例,無效5例(均伴有肝膽結石,經按摩後疼痛雖緩解,但維持時間較短)。
來源:齊傳厚…//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8,11(3).-20~21
7 膽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壓痛點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鍾。
第二法:左背部壓痛點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轉復位。
第三法:沿背部兩側膀胱經用推法治療,約6分鍾,再按膽俞、肝俞、膈俞各1分鍾,最後用擦法治療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
第四法:在兩側脅肋部用擦法治療,以微微透熱為度,然後施按、揉法於兩側章門、期門各1分鍾,以酸脹為度。

如何運用氣功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氣功針刺
將毫針刺入支溝,陽陵泉。然後以龍含式,用拉旋手法發氣,並右旋導氣下行。
(2)輔助練功
①推脅「噓」氣功:站位或坐位,自然呼吸,排除雜念,全身放鬆。先叩齒36次,攪津而咽,送入兩脅,再引歸丹田,兩手手掌放於兩脅下。然後慢慢吸氣,令滿口;呼氣時口念「噓」字音,兩手同時自上向下輕輕搓摩兩脅部7次,共做8息。
②推胸導氣:若左側肋部疼痛,以右掌放於左胸上,從胸中線向左推,邊推邊移7次,然後揉膻中、期門。
③疏肝導氣功:a.松靜站立,兩手自然下垂,掌心向下,五指微翹,微用力下按,並意想氣達手心,直至指尖。b.兩手順勢提至胸前,掌心向前推至肩、肘、腕,意存兩掌。c.兩手左右平伸,如鳥舒翼,十指上翹,以掌左右平推,行氣至掌心。d.兩掌順勢收至胸前,指尖相對,掌心向上,再翻掌向下推至恥骨聯合處,引氣行於丹田,然後兩手放在身體兩側收功。
(3)立冬坐功:運主陽明五氣,宜每日3~5時練功。
①姿勢:端坐。調整呼吸意念。
②練功:右手張開,用力按住右膝,左手握拳,肘彎曲,用力向後拉5次。再用同樣方法按左膝拉右肘5次,左右交替進行。然後恢復原位,吐納、叩齒、漱津咽液各7次。
③收功:放鬆,稍息,收功。
(4)排石功:
①姿勢:或坐或站,兩腳平行,相距約自己三腳長,兩腳掌平踏地面,脊柱豎直,腰部微微向下松沉,臀部微微內收,頭頸部鬆弛端正。兩眼輕閉,面帶微笑。兩肩沿體側自然下垂,兩肘稍彎曲,兩手拇指叉開朝後,兩掌輕輕放於腹股溝處,掌心朝下,手腕放鬆,虛腋,徐徐調息,在自然呼吸基礎上逐漸延長呼氣時間。
②若老牛吃草狀,以舌在牙列上下攪動9次。
③輪擊腰腹: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意靜心清,自然呼吸。以腳發力,擰轉腰身,兩臂放鬆,在腰身左轉時,以右拳(或前臂)擊腹,左拳擊腰,腰身右轉時,以左拳(或前臂)擊腹,右拳擊腰。狀若小兒玩的「搖鼓」,兩肩或手臂鬆弛若線繩。
④騎馬震盪:兩手以手背分置肝俞或腰窩處,膝微屈,全身似騎馬樣上下震盪。
⑤舉臂跳躍:兩臂上舉過頭,肘微屈,腕指放鬆,原地跳躍,要以前腳掌落地,腳跟不落地,利用反作用力。
(6)叩擊穴位:左腿弓,右腿蹬,成弓箭步站立。兩手輕握拳,自然呼吸。上身前俯,左拳叩擊膽穴。上身後仰,右拳以拳背部擊打肝俞或腎區,左拳叩擊右肩。如此反復有節奏地叩擊9~18次。左右互換。

完整版請看這里:http://www.public-hospital.com/xxlr1.asp?ID=117

『捌』 膽囊息肉,怎麼按摩按摩哪個部位期待您的回答

膽囊息肉可以通過按摩膽經治好!!!
膽經在大腿外側中線。

經外奇穴中有個膽囊穴,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膽道蛔蟲症,膽絞痛,肋痛,下肢痿痹。
指壓或從上到下捋。

膽囊穴: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在小腿外側上部,當陽陵泉穴直下2寸間壓痛最明顯處。

可去山葯社區(可QQ賬號注冊)搜索框輸入「膽囊息肉」,相關內容11 個,有幾個朋友通過按摩治好了。早先是一位叫kuailedeliliang的網友10年發表的,帖子現已不存在。其實對於按摩膽經,你按著哪裡敏感或痛,就是需要按摩的穴位。穴位是靈活的,離穴不離經就可以了。找找膝蓋下膽經上的痛點,按摩它!
另外建議你查下人體使用手冊--敲膽經。膽有問題的人就要多敲膽經啦。這個絕對比葯物還要有效。

『玖』 膽囊炎怎麼按摩治療

膽囊炎需要調理的,再好的葯物如沒有自身的精心調理也是沒有好效果的。建議您弄點野生苦芯菜熬水喝,喝前加入適量紅糖,有效調理膽囊炎的症狀,其間保持好合理的飲食的生活作息習慣,堅持一段時間,您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噢,祝好!

閱讀全文

與面部膽囊小腸溝痕按摩怎麼消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83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613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097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03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642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662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612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974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19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425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238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420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44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24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087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325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40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726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346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