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只哥燕窩的泡發後發頭大不大
我經常會遇到新窩友問「燕窩的發頭,是不是越大越好?」
燕窩的發頭,是燕窩行業常常用來說服消費者購買的一個專業術語。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我的燕窩發頭不大?或者有商家說,我的燕窩發頭很大很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燕窩的發頭呢?
燕窩發頭
發頭,其實就是燕窩浸泡後的膨脹率,不少地區也直接把燕窩的發頭稱為膨脹率。
這里要注意,發頭是指燕窩泡發後的重量,而不是體積。
計算的方法很簡單:把浸泡完畢、水濾干後的燕窩重量除以浸泡前的燕窩重量,就是燕窩的發頭!
例如:10克一盞的燕窩,浸泡完畢、濾干水後的重量為60克,那麼這盞燕窩的發頭就為6倍。
簡單來說,燕窩的發頭就是燕窩的吸水能力!
簡單來說,燕窩的發頭就是燕窩的吸水能力!
簡單來說,燕窩的發頭就是燕窩的吸水能力!
燕窩發頭真的越大越好嗎?
影響燕窩發頭的因素
很多因素都能夠影響到燕窩的發頭,
比如產地、泡發部位、加工過程、干濕度、浸發季節、室溫水溫、各地方的水質、泡發時間等等。
你會發現,同一個商家,不同批次的燕窩發頭都不一定是一樣的。
關於發頭的倍數,各商家的說法不一,從3、4、7、8倍,甚至12倍以上的說法都有。
有個問題需要消費者注意,那就是浸泡完畢、濾干水後的重量。由於都是人工的操作,又毫無標准可言,也難免存在操作方式的不同與偏差,比如浸泡是否完全?水分是否完全濾干?都關繫到發頭的倍數。
燕窩發頭決定燕窩品質嗎?
我接觸過不少印尼等燕窩產地的專業人士,他們都表示,
沒有燕窩發頭和燕窩品質沒有直接的聯系。
市場上絕大部分是屋燕,而比較少見的洞燕,是指燕子在山洞裡搭造的天然燕窩,燕窩搭建在山洞上,
岩石上的一些礦物質通過水滲透到燕窩里,含有礦物質的洞燕泡發率反而不高。
不少商家為了證明自身燕窩的品質優良,難免也誇大發頭的倍數,以蒙蔽消費者。
也就有了各種各樣關於發頭倍數的說法。
所以,燕窩的發頭代表不了什麼,窩友們不需要太在意!
要分享的東西太多,但篇幅有限,還有更多燕窩知識不能一一列舉,
比如如何識破市面五花八門的燕窩分類,疏盞和密盞的區分,以及網路上常年在售的非常便宜的輕毛燕的貓膩。
『貳』 自己燉燕窩一次用多少克,大概可以存放幾天是一盞一盞的那種每次該放多少呢
燕窩一般的發成數是 6--8倍,頭期燕1兩可發8-10兩,二期燕1兩可發5-7兩。
燕窩的食用量一般一個人一次3-5克左右最佳(也就是一盅),若想要有更加的效果,建議一星期吃三次才能到達滋補的效果,最好是今天發好放冰箱明天燉。
燉好的飯冰箱也就是兩天就要吃掉,要麼只發不燉放冷凍(將發好的燕窩分一盅一盅的、盅里要放水、以浸過燕窩為准,然後用保鮮紙包好放到冷凍。要燉時那一盅解凍就可以燉了 。
食用燕窩要空腹比較好,最佳食用時間是早上起來時或是晚上臨睡前,食用燕窩時最好不要食用含刺激性的食物。
(2)一盞燕窩泡發後有多少擴展閱讀
燕窩湯此湯具有養血安胎的作用。孕婦若有習慣性流產,懷孕後食慾不振、腰痛或下腹墜脹等現象,可吃此湯養血安胎。選用的巢工廠燕網是燕窩中間"安燕"部份,是支撐蛋只及小燕的纖細網狀物,口感細膩潤滑,最容易消化吸收。燕窩湯是武則天的最愛,更是貴族的享用品。燕窩有三種顏色(白、紅、黑),白燕窩是燕子第一次築的巢,為上品,之後再築的巢有血,就有紅、黑色,品質較白燕窩次之。它們同樣有甜咸之分。鹹的洗凈燕窩同雞湯同煮,多為宴席菜;甜的燕窩洗凈同冰糖、水同煮。
『叄』 燕窩一盞的重量,怎麼吃,吃量要多少
一盞燕窩的重量在6g左右。
根據個人需求一次吃3g可以每天都吃或者隔天吃一次。
做法:
1.干燕窩用溫水泡發4個小時後,清洗挑毛。
2.備好冰糖紅棗!可以依個人喜歡加糖或紅棗。燕窩洗干凈以後,放入燉盅,加入冰糖紅棗,再加入待用的熱開水,蓋好,用保鮮膜把燉盅包好,再蓋上一條濕毛巾,這個步驟是防水進入燉盅!
3.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入開水,開水加入剛好過燕窩,蓋好,用保鮮膜把燉盅包好,再蓋上一條濕毛巾,這個步驟是防水進入燉盅!
4.隔水燉20分鍾即可,取出並放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肆』 燕窩是吃多少泡多少還是 一次泡一盞
不同體質燕窩的食用量:
1,兒童每次3-4克(血燕4-5克)。每星期食用2-3次。
2,孕婦每次6-7克(血燕7-8克)。
3,成人每次5-6克(血燕6-8克)。每星期食用2-3次,連續食用三個月效果明顯。長期食用效果更佳。在睡前、餐前食用更宜人體吸收。
一盞燕窩是很少有30克的,一般來講一盞是6-13克,比方說買了30克的燕窩,你可以這樣操作:把所有的燕窩都泡水,先用冷水浸泡3-5個小時,再撕成條縷狀(燕窩條狀盡可能不弄斷),挑雜質,清洗掉浮毛,最後瀝干,分成10包,用保鮮膜包起來,此時每包正好是3克。建議每次吃3-5克干燕窩即可。然後將這些燕窩用盒子裝起來,置於冷凍櫃,要吃一份就取出一份,這是最方便的做法。
燕窩又稱燕菜、燕根、燕蔬菜,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所築成的巢穴。燕窩按築巢的地方可分為「屋燕」及「洞燕」兩種,洞燕因其受礦物質影響導致顏色不同,有白燕、黃燕、紅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種顏色。燕窩是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被食用的傳統名貴食品之一。市面上的所謂「血燕」,據傳是人工養殖的屋燕通過「鳥糞熏染法」而製成。
燕窩主要產地東起菲律賓西至緬甸沿海附近荒島的山洞裡,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一帶海域及我國南海諸島居多。其中印尼由於天氣和環境最為適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窩品質最佳,印尼燕窩產量也最大,其次是馬來西亞。
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印尼燕窩佔全球燕窩產量的85%-90%、馬來西亞佔5%-10%、泰國3%、越南、菲律賓等地2%左右。燕南大洲島上曾採到爪哇金絲燕的一個亞種,即Cfuciphagagem ani,可生產食用燕窩。
『伍』 燕窩一般可發泡多少
不同燕窩泡發時間不一樣,一般來說採用干挑/半干挑工藝的燕窩的泡發時間是3-4個小時,毛燕的泡發時間在6-8個小時,採用濕法挑毛的燕窩1-2小時就可以泡發開了。
老/嫩燕盞----嫩燕盞燕絲細,吸水速度快,泡發得快的1個小時就能完全泡發開了,老燕盞燕絲粗壯,泡發的時間就要延長了。
燕窩不同部位----燕窩囊絲細,1-2個小時就能完全泡發開,燕角要擠成片撕開泡,泡發時間4個小時以上。冬天的話,因為水溫低,泡發的時間要要比平時延長一點。
(5)一盞燕窩泡發後有多少擴展閱讀
吃燕窩也要講究最佳時機,一般早上空腹或晚上睡覺前服用最好。因為空腹的時候服用燕窩,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將達到最大的效果。
吃一兩次燕窩就想看到效果,是不太現實的。所以,吃燕窩貴在堅持,每周服用2-3次,一般要堅持三到四個月才有明顯的效果。當然,長期吃燕窩對身體是沒有副作用,有條件的人可以長期使用燕窩,從而讓身體更健康。
『陸』 普通的一盞燕窩大概有幾克
高品質的燕窩單盞重量約6~8克。純燕窩一次食用3克,一盞大約兩次不足;普通燕窩一次食用5~8克,一盞大約一次。
燕窩最好在早晚空腹食用吸收效果最佳,如果控制體重或胃不好推薦早上空腹食用。晚上臨睡前空腹食用燕窩加牛奶,既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又可幫助睡眠,且有美容滋養的效果。
燕窩主要含有水溶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鈉、鉀等微量元素。及對促進人體活力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賴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
(6)一盞燕窩泡發後有多少擴展閱讀:
燕窩為絲狀結構,由片塊結構構成的不是真燕窩;純正的燕窩無論在浸透後或在燈光下觀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狀。
燉制燕窩一般用燉盅隔水燉30到40分鍾就可以了。燉完後會有一股濃郁的蛋白清香撲鼻而來,這是真假燕窩的一個重要指標。假的燕窩是不會有這種清香的蛋白味的。
『柒』 一盞燕窩大概多少克
一盞燕窩大概5-6克,或6-7克。並且好的燕窩浸水泡發3到4個小時以後,平均可發大5倍至6倍,而品質優良的燕窩,可以發大七至八倍。譬如國內的知名品牌福臨門燕窩,其泡發率往往可以達到8倍以上,這樣做出來的燕窩口感和效果自然也就很好。
『捌』 燕窩一盞的重量,怎麼吃,吃量要多少
燕窩有大小盞之分,中盞(2A,盞身兩手指頭大)大概4-6克,大盞(3A,盞身三手指頭大)約6-8克,不同季節因金絲燕食物豐富度,也會有些差異。按大人每天建議量最低3克,小孩2克,一個大人中盞2盞吃3次。大盞一盞可吃2次。經濟型:隔天一次,調 理 型:前三個月建議每天 都 吃。
『玖』 燕窩一盞大概多少克
一般純正的燕窩一盞4~6克,很少有超過6克的;普通燕窩(加膠等特別處理)單盞6~10克。
燕窩的做法:
冰糖燕窩。
用量秤稱好燕窩的份量,成人每次食用燕窩的份量最好是3~5克,不要貪多,一般一周吃兩次為宜。將干燕窩用純凈水浸泡1~3個小時,放於自然通風處,注意觀察燕窩的膨脹程度。
待燕窩輕軟膨脹後用小攝子輕輕將浮起的小燕毛夾出。挑完毛之後,用純凈水過濾清洗一至二遍。清洗干凈後,將燕窩按紋理小心撕成細條,燕頭處盡量用指頭碾細。
將處理好的燕窩倒入燉盅內,加入純凈水浸過燕窩,稍高1cm的水量為佳。加蓋,置於蒸鍋內,隔水以文火燉2個小時,以表面呈現少量泡沫,有點沸騰、粘稠感和蛋清香味為蒸好的標准。
燉的時候,將冰糖化為冰糖水,在出鍋後調入燕窩中,拌勻即可。
木瓜燉燕窩。
木瓜洗凈外皮,用刀剖開,去除內核,用湯匙挖出木瓜肉,備用。將燕窩浸泡於清水中,約30分鍾後倒掉浸過的水,再次加入清水浸泡干凈燕窩一個半小時,然後取出燕窩,和木瓜肉一同放進燉盅內。
同時用第二次浸燕窩的清水煮溶冰糖,趁熱倒進已盛有燕窩、木瓜肉的燉盅內,加蓋,隔水燉兩小時,待溫後飲用。
『拾』 燕窩一般泡水後會變多大的量
燕窩中大部分組成元素是水溶性蛋白質,遇熱水開始溶化,如果燉煮過程中在出現其他問題,很容易化成水。化水的燕窩是能喝的,但是其中的營養會有大幅度流失,也會喪失口感。
燕窩溶於水的原因
1、泡發不當
干燕窩在泡發過程如果時間太長,燕窩組織就會被水撐破,燕窩就會變得不耐煮,可能10分鍾就煮化了,就像泡了一夜的木耳,手指輕輕一輾就碎了。
2、燉煮加水量
燕窩燉煮時通常選用隔水燉,將燕窩放到燉盅里,加純凈水,如果盅內水加得太多,燉煮前期燕窩會吸收水分繼續漲大,直到燕窩組織無法承受這些水,水分就會破壞溶解燕窩組織,使燕窩化成水。
3、燉煮時間
上文說到燕窩主要成分是水溶性蛋白,遇到熱水開始溶化,其實燕窩中還有燕窩酸和膠原蛋白,這兩種物質都易溶於水,隨著燕窩在燉煮時隨時間變長,口感由脆彈爽口變為綿密細滑,時間久了就會化成水。
4、調味錯誤
將冰糖等調味品或者其他輔料一同放入燉盅加熱,冰糖會破壞燕窩中膠原蛋白以及導致蛋白質變性,讓支撐力變弱,導致燕窩結構組織失去彈性,讓燕窩極易變成水;一些輔料中含有有酸性物質,也會使燕窩更易煮成水,再有的輔料不易成熟,一起燉煮燕窩化了輔料還沒熟。
如何避免燕窩化水
1、注意泡發時間:干燕窩一般泡發3-4小時,燕窩體積會變為原來的6-10倍,這時用手觸摸燕窩會發現燕絲稍稍分開,柔軟有彈性,不會用手掰燕盞會折。
2、燉煮過程:選用隔水燉煮,最好不要用水直接煮。燉盅加入超過燕窩水平面3厘米左右的水加蓋,鍋中加水燒開,放燉盅,控制小火慢燉20-30分鍾,喜歡口感Q彈就燉20分鍾,如果想吃細膩的就在30分鍾,但最晚不要超過40分鍾,會化的。
3、調味方法:冰糖在燕窩出鍋前5分鍾加入,其他輔料分開燉煮處理,最後混合在一起。
根據燕盞是新燕還是老燕子築的不同,老燕盞的泡發時間的燉煮時間要稍稍長一些,泡發是厚的地方用手撕一下會泡發的更快。掌握好技巧,燕窩又能保留營養又口感爽滑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