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辨四種纖維,''膠原纖維;肌纖維;神經纖維;彈性纖維''他們都是什麼啊!!!!!!!!!
膠原纖維在疏鬆結締組織內,有韌性,抗牽引力強。
肌纖維就是肌細胞。肌肉組織的單體。
神經纖維是神經細胞的突起聚集成束而成,起信息(傳入、傳出)傳遞的功能。
彈性纖維也在結締組織痣中,比膠原纖維細小,也有抗牽引特性。
Ⅱ 膠原纖維的簡介
膠原纖維(collagenous fiber) 在三種纖維中數量最多,新鮮時呈白色,有光澤,故又名白纖維。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細不等,直徑0.5~10um,呈波浪形,有分支並交織呈網,膠原纖維的生化成分為I型膠原蛋白。膠原蛋白(collagen)由成纖維細胞分泌,於細胞外聚合成膠原原纖維,在再經少量黏合成膠原纖維。電鏡下,膠原原纖維直徑20~100nm,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橫紋,橫紋周期約64nm,膠原纖維的韌性大,抗拉力強。
膠原纖維:染成粉紅色,束狀,其中的原纖維大多看不清;
兒童時期,骨骼的膠元纖維占的比重較大,成骨細胞製造骨質十分活躍。因此,兒童的骨骼彈性大,不易折斷。

Ⅲ 醫療級膠原蛋白是什麼
膠原蛋白分為兩種:束狀和網狀膠原蛋白,其中分子結構也是不一樣的。
醫療級膠原蛋白
就是指用在醫療方應用膠原蛋白,其
真實的意義
就是指的膠原蛋白的雜質度要比食品級的更小,甚至於達到99.7%的級別。而食品級膠原蛋白就
不一樣了
純度就有80%左右了,差別是巨大的。
Ⅳ 膠原纖維是什麼啊
是膠原蛋白的基本結構
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佔全身蛋白總量的1/3,相當於體重的6%,膠原蛋白是一類纖維狀的蛋白質,它廣泛分布於結締組織中,但以皮膚、肌腱、韌帶、鞏膜、角膜、軟骨、骨及胎盤含量最多。它具有容易成膠的特性。
Ⅳ 請問,膠原原纖維和膠原纖維的聯系與區別
成纖維細胞分泌I型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在細胞外聚合為膠原原纖維。膠原原纖維再經少量黏合質(蛋白多糖和糖蛋白)黏結成膠原纖維。
Ⅵ 膠原,膠原蛋白,膠原纖維有何區別聯系
一、區別:
1、組成成分不同:
膠原由水不溶性纖維蛋白組成,膠原蛋白由蛋白質組成,膠原纖維主要含有膠原蛋白,氨基酸,還有甘氨酸、脯氨和羥脯氨酸等,內容較其他兩者豐富。
2、用處不同:
膠原是構成細胞外基質的骨架的主要成分,對身體骨架的構成有重要的好處,而膠原蛋白是全身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能源。
二、聯系:
1、三者都有蛋白成分
2、膠原蛋白是膠原錢圩的組成部分

(6)膠原纖維屬於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膠原蛋白構成膠原原纖維,膠原原纖維進一步構成膠原纖維。
纖維蛋白是血中的纖維蛋白酶原在酶的作用下轉變而成的,在凝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纖維素指一種多糖,但是在臨床上常常把疾病過程中滲出的纖維蛋白稱為纖維素,如纖維素性心包炎中的纖維素就是這種用法。
膠原纖維肉眼觀呈白色,又稱白纖維;彈性纖維顏色呈黃色,又稱黃纖維。
Ⅶ 怎樣區別膠原纖維的韌性和彈性纖維的彈性
膠原纖維(collagenous fiber):是疏鬆結締組織中的主要纖維成分,新鮮時呈白色,故又稱白纖維。纖維常集合成粗細不等的束,直徑約為1~20μm,HE染色標本上呈粉紅色,波
浪狀走行,常有分支。膠原纖維是由更細的膠原原纖維(collagenous fibril)集合而成。電鏡下,膠原原纖維的直徑為10~200nm,每根原纖維上具有64nm明暗相間的周期性橫紋。它的化學成分是Ⅰ型和Ⅲ型膠原蛋白(collagen)。膠原纖維具有很強的韌性和抗拉力,而彈性較差。
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數量比膠原纖維少,新鮮時呈黃色,又稱黃纖維。纖維較細,直徑約0.2~1.0μm,直行、有分支並互相交織成網。HE染色標本上不易著色,折光性強,常呈較亮的淡粉色。可用特殊的彈性染色法顯示(如被醛復紅染成藍紫色或被地伊紅染成棕褐色)。電鏡下,彈性纖維是由微原纖維(microfibril)
和均質的彈性蛋白(elastin)構成。彈性蛋白構成纖維的核心區,電子密度低,核心外是由微原纖維形成管狀的鞘包繞著。彈性纖維富於彈性而韌性差,與膠原纖維交織在一起,使疏鬆結締組織既有韌性又有彈性,以保持其連接的組織和器官的形態、位置相對恆定並有一定的可變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彈性可逐漸減弱乃至消失。
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Ⅷ 纖維膠原是什麼
【膠原纖維】
膠原纖維(collagenous
fiber)膠原纖維在疏鬆結締組織中排列成束,彼此交織吻合,纖維束常有分支。纖維具有韌性,抗牽引力強。電鏡觀察,膠原纖維由更細的微原纖維(microfibrils)組成。微原纖維有特殊的橫帶,其周期為64nm。每條微原纖維有一序列的明暗帶。暗帶中比明帶有較多游離的化學根,所以貯留較多的電鏡切片染色劑
膠原纖維:染成粉紅色,束狀,其中的原纖維大多看不清;
膠原纖維主要含有膠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羥脯氨酸等。膠原是唯一含羥脯氨酸較多的蛋白質,因此,測定羥脯氨酸的量能確定組織中膠原的含量。膠原蛋白佔全身蛋白質的30%。聚合成膠原的微原纖維的蛋白質分子稱為原膠原分子
。膠原纖維是三種纖維中分布最廣泛,含量最多的一種纖維。廣泛分布於各臟器內。在皮膚、鞏膜和肌腱最為豐富。膠原纖維染色主要用於和肌纖維的鑒別。
兒童時期,骨骼的膠元纖維占的比重較大,成骨細胞製造骨質十分活躍。因此,兒童的骨骼彈性大,不易折斷。
【彈性纖維】
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彈性纖維在疏鬆結締組織中略呈黃色,折光性強,富於彈性。一般較膠原纖維細,纖維有分支,排列散亂。其化學成分主要是彈性蛋白(elastin),對牽拉作用有更大的耐受力。皮膚和腱的彈性纖維由成纖維細胞產生,在大血管則由平滑肌細胞產生。
彈性纖維描述:染成藍紫色,單條分布,有分支,並交織成網。
電鏡觀察,彈性纖維包含兩種組分:微原纖維和均質狀物質。微原纖維是由結構糖蛋白排列組成,它圍繞在均質狀物質即彈性蛋白之周圍。
Ⅸ 皮膚真皮內的纖維有哪幾類
有三類:
1、膠原纖維:
是真皮纖維中的主要成分,由直徑為70~140nm的膠原原纖維聚合而成,其直徑2~15μm,多呈束狀。
2、網狀纖維:
是幼稚、纖細的未成熟膠原纖維,直徑0.2~1.0μm,僅見於表皮下、皮脂腺、毛細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圍。
3、彈力纖維:
由微原纖維和彈力蛋白構成,直徑1~3μm,呈細束,多與膠原纖維交織纏繞。
真皮主要由成纖維細胞及其產生的纖維、基質構成,並有血管、淋巴管、神經、皮膚附屬器及其他細胞成分組成。

(9)膠原纖維屬於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真皮的作用:
皮膚的免疫反應主要發生於真皮,真皮淺層內的肥大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相互作用。
並通過其合成的細胞因子互相調節,對免疫細胞的活化、遊走、增殖分化,免疫應答的誘導,炎症損傷以及創傷修復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細菌入侵時也可在此引起炎症反應和超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