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窩嶺的簡介
大連最美的海濱在城市南面,是山和海交匯的地方,東起棒槌島、老虎灘,西 至星海公園,中間由一條濱海路相聯,蜿蜒在海邊的山上。星海灣在大連很有名氣,那是片開闊的沙灘,在濱海路一線算是較平整的地帶了,適合戲水,夏天洗海澡的人多得象下在鍋里的金針菜,到了冬天北方的寒風則颳得海邊連片葉子都沒了。大概這里離市區較近的緣故,本地人外地人都樂於來,這里便成了名勝。東邊的老虎灘是片海灣。過去大連人常在退潮時去趕海,山不奇,也不高,水邊全是石頭,不適合游水,游樂設施倒很完善,是個很好的公園。游樂場、廣場、小吃灘、纜車到處都是,可能每個城市都要有這么個地方,留給兒童些新鮮的刺激,給其它風景做個底色的襯托。
2. 舟山沙灘旅遊攻略
舟山群島之秀山島仲秋遊記
出發:
周五晚上在吳淞客運中心乘坐20點前往岱山方向的客輪。夜晚坐在甲板上吹吹海風,看看外高橋閃爍的燈火,仰望夜空滿天星斗尋找屬於自己的那顆啟明星或與朋友們閑聊,真是愜意的很。
早晨5點就被輪船的汽笛叫醒了,趕緊起身到甲板上看海上日出。此時的船舷邊已經站滿了不少同好的人,雖說沒有各式「長槍大炮」的陣勢,不過快門聲以及閃光燈的頻繁閃爍還是接連不斷。自己也不能落伍,趕緊躋身加入他們的行列。
抵達岱山島
岱山島是舟山群島中的第二大島,也是前往秀山島的中轉點。早晨5點30分抵達岱山島,我們下船後,輪船繼續前往普陀山。從岱山島發往秀山島的輪渡最早一班是6點半,所以此前的時間我們首要任務是找地方早餐。
路邊的早餐店異常熱情,店員站在馬路邊就招手,我們趕緊躲避,於是尋找了一家相對安靜點的店面。以下兩張照片是在店門口拍攝的景觀。
抵達秀山島
乘坐6:30分的輪渡,大約20分鍾後抵達秀山島。由於渡輪比較小,因此一路上顛簸搖晃的比較厲害。自己從小從海邊長大,對於這點顛簸不算什麼,可是同事就非常吃不消,假如路途時間再長一些,他擔心會出現狀況~
秀山島上的住宿是提前電話聯系過的,老闆的妹妹攜帶孩子在碼頭等待我們,她們老遠就喊叫我們。由於整船的人基本都是當地人,因此我和同事混雜在他們當中也還是非常「另類」,因此也就比較容易辨認。
島上有中巴公交車,但是奇少。另外還有小面的,基本都是15元搞定。乘坐面的到了住處,這是一家家庭式小旅店,老闆是一中年婦女,家裡還有公婆倆人,丈夫在遠海打魚(島上基本都是婦女、老人和小孩)。老闆很熱情,房間也很乾凈,設施俱全。
由於住處附近就有三個沙灘,因此我們放下背包後就迫不及待的讓老闆帶領我們去附近的沙灘。老闆帶領我們去了最近的三礁沙灘,同時還給我們指引了其他幾個景點的方位。
未名沙灘
沿著盤山路,我們從三礁沙灘繼續向南前行,因為剛才老闆說山那邊的山坳中還有一處不錯的沙灘。沿路上行了最多15分鍾後,轉過一個山頭,豁然發現山下的海灣里靜靜的躺著一個美麗的沙灘。由於該海灣灣腹大,灣口小,因此海灣里的海水很平靜,並且水質清澈,呈現出誘人的藍綠色,而不像我們在輪船上沿途所看到那樣黃黃的顏色。
在沙灘邊有一處村落,羨慕那裡的人能夠居住在環境這么好的地方。我們順下山的路一路沖下。STOP !!!!??? 等我們來到村落邊發現不對勁,因為整個村子不見一個人??!!除了幾棟殘垣斷壁的房屋外,其他的村舍都非常完整甚至嶄新,每棟房屋除了沒有家用物品外,其他均完好。莫非鬼村??當然了我們不會相信是什麼鬼村,我們當時唯一的解釋就是台風後整個村莊都搬遷到其他安全的地方去了。
我們不管那麼多,寧靜、美麗的沙灘是我們的鍾愛!!於是歡呼、雀躍的撒腿沖向大海。
九子沙灘
我們從那個「鬼村」所在的未名沙灘嬉耍過後,就一鼓作氣到了島上最大的:九子沙灘。
九子沙灘長大約700多米,寬至少200多米,是秀山沙灘群中最大的一塊沙灘。這兒已經開辟了一個海濱浴場,外海設有保護欄,非常安全。沙灘面朝著東方廣闊的海域以及海域中點點的島嶼,視覺廣闊而美麗,背靠著全部被綠色覆蓋著的青山,中間夾著各種形狀的怪石奇礁。
午餐
一早晨連著跑了三個沙灘,我們早就已經飢腸轆轆了。趕緊回去。俗話說「饞貓鼻子尖」,我們還沒有到住處就問道飯香了。不過不是我們的飯菜,而是沿街住家的飯香,不過這個更加刺激了我們的嘴巴和胃。
老闆親自下廚,給我們燒制了四菜一湯。統統是海鮮。有蟶子、花蛤、白蛤(自己起的名字)、大蝦。。。(以下省略,口水溢出!!!!),由於蒙頭狂吃,吃完了才想起來應該提前給飯菜拍照留念,汗!!平時我們一般都是1碗飯的飯量,結果中午我們不僅盤里的海鮮精光,連湯汁也沒有放過,直接倒如飯碗中,海鮮湯拌飯,味道不要太好吃!!結果我們每人三碗飯,最後的結果是肚子飽了,嘴巴還想吃。
裸泳
咳咳,該部分沒有照片:)
飯後我們休息了兩小時,然後就到那個未名沙灘去裸泳,反正沒有人光顧,這里就成了天體浴場:)自己從小在青島,已有很多次在海里游泳的機會,但是來滬後與大海親近的機會就少了,所以這次時隔已久的感覺分外興奮和刺激。至於同事這個從來沒有在大海里游泳的傢伙,那股興奮勁就不用言表了。
興奮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的代價就是統統被曬黑,不過這也值得。
海灘捉蟹
晚飯也統統是海鮮,這里也就不多說了。飯後老闆給了我們一個手提燈以及一個小桶,讓我們去九子沙灘去捉蟹。其實白天我們在這三個沙灘逛的時候,沙灘上處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螃蟹洞,並且還可以看到很多行動非常迅速的小螃蟹,如果想去捉住它們絕非易事。因為行動快是一方面,再就是它們往往迅速的鑽入附近的蟹洞中,讓人無從下手。
但是到了晚上情景就大大不同了,晚上海灘上燈光掃下去,老天啊!!滿沙灘都是螃蟹,並且個頭比白天的大很多。狂喜!!!!
且慢,螃蟹不是那麼容易捉的,因為它們的視力非常敏銳,夜晚也如此,所以此時的手燈就派上用場了,受到手燈光線直射的螃蟹,它就無法再看到手燈後的我們,這個原理就如同人類大街上受到前方行來車輛車燈照射而無法看清車後的物體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捉螃蟹就如同在地面上拾硬幣一樣簡單,不過還要當心被它的夾子夾傷:)
其他情況說明
秀山島,曾名蘭秀山,介於舟山本島和岱山島之間,秀山距舟山本島2.5海里,距普陀山10海里,距高亭鎮3海里,外圍介於上海、寧波之間,距上海56海里,距寧波36海里,遊客往返十分方便。 秀山島整個陸域面積24.26平方公里,正好與澳門一樣大,在舟山群島中位列第九。
該島上平地很少,山頭一個接一個,並且很多山都沒有人上去過,夏秋兩季山上草比較多,環境比較適合毅行。另外登高到最高處還可以環看整個舟山群島的海天景色。島上還盛產桔子和柚子,幾乎家家都有種植。
該島的三處沙灘都適合扎營夜宿,海邊也可以釣魚自己燒制著吃,不過海島淡水比較少,因此給做飯也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可以提前聯系一家庭旅店,讓他們負責解決吃飯問題(FB)。
3. 燕窩山景區怎麼樣
熟人帶來的呵呵所以免了門票,走進景區,有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空氣別提有多麼清新了,綠蔥蔥的樹林,特別是小雨過後,雲霧繚繞,可以稱得上是人間仙境,常在都市生活的朋友可以來到這,呼吸新鮮空氣,放鬆一下心情,真的是不錯.值得推薦!
4. 北侖最高的山是什麼山
北侖區東南、西北叢山連綿,屬天台山余脈。主峰太白山為區內最高峰,海拔653.6米
北侖區以其境內的深水港――北侖港而得名,北侖區位於浙江省東部,寧波市境東部。東部峙頭洋面與普陀縣交界;南部梅山港洋面與舟山市普陀區、鄞州區交界;西部自甬江至象山港洋面與鄞州區接壤,陸地邊界線勘定全長44千米;北部金塘洋面與定海區交接(大榭島的行政區劃界仍屬北侖區)。
旅遊
景區
鳳凰山主題樂園位於北侖區中心廣場東側遼河路728號,佔地總面積81萬平方米(山地佔55%),樂園由4個主景區構成。世界廣場區:入口廣場處矗立20餘米高拱門型鳳凰雕像,象徵著火鳳凰向世人召喚。兩側有主題餐廳與商店、會員俱樂部、遊客服務中心等,建築具有異國風情。魔幻鄉村區:有四維電影、
互動型射擊小飛機、小火車、巫師城堡、活蹦亂跳(青蛙跳)等。冒險之旅區:有埃及市集、急流泛舟、扭轉乾坤、大力水神、森林吉普車、魔幻故事屋、瘋狂巴士(飛毯)等。鳳凰城堡區:有8回環過山車(飛天鳳凰)、大舟沖浪、海盜船、旋轉氣球、自由落體、空中腳踏車等。
九峰山旅遊區位於區境中部偏南,大碶、柴橋、霞浦三街道和春曉鎮之接壤處。九峰山屬天台山太白山支脈,景區總面積38平方千米,有五小娘景區(網嶴)、芝水灘景區(瑞岩)、燕湖景區、高爾夫健身區(待建)和烏岩下青少年野營區(待建)組成。
景點
洋沙山位於春曉鎮南部沿海。面積128公頃,主要有紅岩赤礁、母親島、銀光海灘組成。
紅岩赤礁小島山體呈鮮紅色,山基長期受海潮侵蝕,逐漸變成暗紅色或赤色。紅岩石質疏鬆,被風化侵蝕後,其狀呈千姿百態。
母親島是海中孤島,平面呈圓形,立面弧狀,半徑50米、高30米,似女胸口。
銀光海灘千米長堤外為滔滔東海,近側是銀光海灘。
北侖港區位於北侖區北部,金塘水道南側,港區西起甬江口長跳嘴燈樁,東迄梅山島,深水岸線120千米以上,港域水深50米以上,航道最窄處寬度700米以上。25萬噸級海輪可自由進出,30萬噸級可候潮出入。已建成27個深水碼頭,有礦石中轉碼頭、原油碼頭、國際集裝箱碼頭、煤炭專用碼頭及由北侖電廠專用碼頭改造而成的長200餘米遊客觀光碼頭等。
古寺
古阿育王寺位於太白山北麓之大碶街道嘉溪村烏石嶴,是阿育王寺的舊址。今存阿育王寺開山祖師利賓菩薩(慧達)骨塔、塔亭及瑞應亭、清瀾橋等古建築。古阿育王寺始建於西晉太康三年(282),是阿育王寺佛國珍寶——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寶塔涌現之處。
瑞岩禪寺位於太白山麓東南。寺之左右有青龍、白虎兩山拱圍,後有香爐峰為主十二峰。據傳,建寺以前,有一富翁曾選墳穴於此,動土時驚見兩虎卧地,乃止。初建於唐會昌年間,至今已1160餘年。昔為甬東三古剎(瑞岩寺、佛岩寺、華岩寺)之一,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有芝草生於青松峰山,遂易名為「瑞岩」,改峰名為靈芝山。
靈峰禪寺位於大碶街道靈峰山燕窩岩,與阿育王寺山巒相連、阿育王寺、天童寺齊名。
5. 燕窩山下面的海底蘊藏著什麼
我們站在地球儀前,看到的是一個表面光滑的世界。實際上,地球的表面並不光滑,而是高高低低,坎坷不平。地球上有高聳的山峰;有低陷的凹地;有斷裂的山谷;還有綿延的丘陵。海底也是如此。海底並非是平坦的原野,而是一個高低不平,山巒起伏的世界,那裡有許多高山、河流、丘陵和火山,還有各種動物和植物,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最早的人類認為海是沒有底的。隨著人類對海洋認識的逐步深入,人們漸漸發現,海不僅是有底的,而且,海底並非一馬平川,它像陸地那樣千姿百態。大洋的海床比人類生存的陸地地形更為復雜,而且復雜得令人觸日驚心。海底有大峽谷,叫海溝,最有名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萬多米。假如把整座喜馬拉雅山山脈從陸地搬走,然後扔進這個大峽谷,大峽谷並沒有被填滿。更令人驚異的是,大洋底還有一條獨特的、長達數萬千米的大山脈,它像一條巨蛇,蜿蜒穿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由於它酷似海底巨大的「脊樑」,科學家們稱它為「大洋中脊」。
海洋中不僅有山脊、丘陵、峽谷,還有火山;不僅有山,還有河流。我國台灣省的東部,就有一條很大的洋流,一條巨大的暖海流就是從這里由南向北流去。海洋的水流不僅在海洋的表面上有,在海的深層也有。我們常常聽到的「巴西暖流」、「墨西哥暖流」、「台灣暖流」,都是海洋中的河流。
海底是高低不平的,假設我們從大陸走到深海,要經過怎樣的歷程呢?首先,我們要經過的是潮間帶。潮間帶是指漲潮時被海水淹沒,落潮時又浮出水面的地帶,這是大陸和海洋的分界帶。接著,我們將走進大陸架。大陸架的水深通常在200米以內。與大陸相連的是大陸坡。大陸坡的坡度較大,一般在4°~7°左右。大陸坡也並非平坦,有很大的起伏,大陸坡就處在大陸架與大洋之間。走過大陸坡後,你會發現一片比較平坦的地帶,那就是大洋盆地。大洋盆地驚人的平坦,平均傾斜度還不到半度,面積也大得驚人,占整個海洋面積的77.7%。當然,我們不可能不藉助任何載體隻身走進深海大洋,因為在到達大洋主體之前,會被海水的壓力壓得粉身碎骨。
海洋未必都是藍色的提起海洋,人們總會聯想起蔚藍色。其實,藍色的海洋只是對大部分海洋而言,世界上的有些海,呈現的是其他顏色。全球的海洋是五彩繽紛的。同一個海域,在不同的深度,海的顏色也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海水對投射到海洋中的太陽光的吸收與散射程度是不同的。此外,不同的海域,海的顏色也是不同的。例如,我國的黃河帶著大量的泥沙沖入東海,東海的水便黃里泛青,逐漸變為綠色。而在南海,海水是蔚藍色的。在遙遠的紅海,由於那裡的水下植物有許多是紅色的藻類,於是海水呈現紅色。在黑海,由於海水中長著成片褐色的藻類,於是海水呈現黑色。在北冰洋,海水呈現橄欖色。總之,海的顏色不僅取決於海水的深度,還與海洋中的生物密切相關。
在極深的海底,那裡伸手不見五指。這是因為陽光在水中的衰減速度很快,當光線到達100米水深處,只剩1%左右。因此,水深1700米以下,是一片漆黑的世界。
探測海深早期的人類是如何測量海洋深度的呢?他們採用的是重錘法。重錘法的原理十分簡單:在一根很長的繩子的一端掛上一個重物,然後將重物放進海中,人們憑借自己的感覺和繩子的松緊程度來斷定重物是否觸到了海底,一旦重物觸及海底,那麼繩子入水的長度就是海水的深度。古人藉助重錘法來測量水深。通常是兩個人劃著一艘小船,從船上利用繩子將一個重錘放進海水中。為了使重錘的比重加大,他們的重錘是用鉛製成的,並在重錘的底部預制了一個空心,在空心部分塞滿了油脂,以便能粘住海底的泥沙。繩子每隔一段長度繫上一個結,最後根據這些等長度的結數算出水深。在測量水深的同時,還對海底的土層有了一定的了解,真可謂一箭雙雕。
但是,用重錘法測海深畢竟受到繩子長度的限制,而且還受到海浪、海流的影響,測量結果不是很准確,一般只能測量淺海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聲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利用聲波來探測海洋的深度。1911年,有位工程師發明了藉助聲脈沖測量水深的技術。這項技術是先將聲脈沖發生器安裝在一艘行駛的船上,聲脈沖從船上傳到海底必然發生反射,如果海很深聲波反射回來的時間就很長;反之,聲波反射回來的時間就很短。將發出聲脈沖和接受到聲脈沖的時間記錄下來,知道了這個時間差和聲脈沖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就可以很快計算出水的深度了。20世紀20年代,德國「流星」號考察船在南大西洋首次使用回聲測深儀,以此來測量海底的地形。
近年來,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型的聲納導航探測儀。這種探測儀靈敏度很高,能探測到海床上僅僅幾厘米高度的起伏狀況,利用它,科學家可以探測許多人類尚未探測到的海底世界。
我國由北到南,有四大海域。在這四大海域中,渤海灣最淺,平均水深只有18米,最大水深也只有70米;黃海次之,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40米;東海略深,平均水深370米,最大水深2719米;南海最深,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水深可達5559米。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的四大海域越向南水越深。我國擁有的大陸架是世界最寬的大陸架之一,黃海和渤海全部位於這個大陸架上。我國200米水深的大陸架面積為130多萬平方千米。
除了在海上實測海洋的深度外,還有人熱衷於這一問題的理論研究。曾有一位天文學家計算過海的深度,他的計算理論是根據潮水的漲落來計算海的深度,其計算結果是:海洋的最大深度為37000米。不過,這個計算結果很快被事實推翻了。
山高還是海深山高還是海深?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不到4000米;世界上最深的海區在太平洋,海深在110013米左右;印度洋的最深處可達7000米;大西洋的最大深度可達8000多米。
我國周圍的海域數南海面積最大,其面積為360多萬平方千米,相當於30多個渤海那麼大。南海不僅面積最大,而且是我國最深的海域。南海的深度遠比渤海、東海深,它的平均深度為1212米,最深的地方可達5559米,比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還高。
海洋最深處大多位於海溝,它們分布在大洋或島嶼的邊緣。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位於太平洋西部的馬里亞納海溝,它長達2550千米,寬約70千米。如果按一層樓的高度為3.5米計算,那麼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相當於3000多層樓的高度,達11000多米。上海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之高,舉世聞名,但若與馬里亞納海溝相比,其高度還不足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的1/20。
多少年來,許多探險者都嚮往能來到馬里亞納海溝,後來有一艘名叫「曲斯特」的潛艇來到了1萬多米水深的海底,他們是美國的海軍上尉瓦爾什和小皮卡特乘坐的潛艇。瓦爾什和小皮卡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類深海探險史上,因為他們是人類第一批打開這萬米深淵大門的先驅。
在已經完成測量的諸多海域中,最深的海區是在菲律賓東面的海溝,其海深為11515米。這是1962年英國「庫克」號船的實測數據。如果以海平面為基準,世界最深的海底到海平面的距離要比世界上最高山峰的峰頂到海平面的距離多2600餘米。
人們常喜歡用「比山高,比海深」來表達自己的深厚感情,其實只要說「比海深」就夠了,因為比海深就一定比山高。
誰塗改了世界地圖世界上有些小島會在一瞬間被突然襲來的大浪吞沒,島上的萬千生靈無一能夠倖免,它們從此在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導演這幕人間悲劇的就是海嘯。海洋災難中最嚴重的就是海嘯。
海嘯主要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地陷或台風引起的。當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殼的劇烈變動促使水面的水位發生了巨變。與此同時,破裂處強大的地震波沖擊海底,導致水體劇烈震動,由此在海面上引發大浪,大浪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奔騰不息,所到之處,屋毀人亡。除了地震外,台風也可以引起海嘯。台風誕生於熱帶地區的洋面上,因為那裡的天氣酷熱,熱空氣不斷上升。熱空氣上升途中很容易形成旋轉的空氣漩渦,當這種漩渦大范圍高速旋轉時,就有可能形成台風。台風邊旋轉邊向外移動,在萬里洋面上形成巨大的海浪,威力很大,呼嘯而過,能摧毀一切阻礙它前進的障礙物。
人們記憶最深的當屬2004年末發生在印度洋的大海嘯,那次海嘯,有數十萬生命被大海吞噬。
除海嘯外,海平面的升高正威脅著一些島國、沿海城市和鄉村的命運。由於現代工業的發展,煤炭和石油大量燃燒,排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與日俱增,於是地球也開始一天天變暖。天氣變暖帶來了兩大後果:一是導致了南極和北極冰川的融化,一些極地冰山架在解體;二是海水的溫度也在升高,這將導致海水膨脹。這兩大後果使海洋的平均水平面在不斷上升。
在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中,美國堪居榜首,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全球的1/4。據報道,近十幾年來,海平面每年平均以3.9毫米的速度升高。由於工業化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海平面的升高速度也在加速。據推測,如果人類不能有效地控制這一上升速度,那麼到了2050年,全球的平均海面高度將再上升0.3~0.5米。屆時美國的海岸線大部分將被海水淹沒,我國東部沿海也將有一部分城鄉被淹沒。
全世界共有30多個島國,印度洋中的馬爾地夫就是由2000多個珊瑚礁島組成的國家,全國平均海拔高度只有1.2米。難怪馬爾地夫總統哀嘆道:「海平面逐漸上升,這意味著馬爾地夫作為一個國家將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如果人類繼續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而不採取任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措施,那麼,馬爾地夫總統的那句哀嘆將會變為現實,海洋將塗改今天的世界地圖。
6. 泰國燕窩
泰國燕窩一般位於曼谷近海地帶,原本金絲燕是在廟里築巢的,後來人們用技術吸引他們來燕子屋做窩。
淘寶有家泰思燕窩,就是曼谷的自有燕子屋,燕窩都是自己採的,無加工,天然。
燕子屋的燕子是自由的,飛室外自有覓食,在屋裡築巢。所以燕窩口感跟野生一樣無差別。
7. 誰能介紹一下岱山的風力情況
岱山屬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空氣常年清新,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2%,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明顯高於城市地區。
風力分布情況
東沙鎮燕窩山地區,終年多風,風速3米/秒以上超過半年,6米/秒以上超過2200小時,是建立風力發電站的絕佳地方。衢山島系我國東南沿海風能資源I類地區。從2003年1月1日0時到2003年12月31日23時完整年資料作分析,年均風速在7.3米/秒,最大10分鍾平均風速為19.6/米。年有效風速小時數(3?25米/秒)為8102h平均風功率密度為417瓦/方米。大風月為6、7、8、12月,小風月為2、3、4月。盛行風向為NW和SSE。
8. 岱山在哪個地方
岱山又叫東海蓬萊,位於舟山群島中部,島海相依,孤懸海中,為舟山第二大島,全縣406個大小島嶼猶如一串閃亮的寶石鑲在東海碧波之中,島海相依,水天相連,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海水、沙灘、礁石、海鮮、漁火是岱山旅遊的特色。島內還有新石器時代的大舜廟後遺墩遺址;以及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在島上留下了「漁獵煮海」的足跡,「漁鹽之利,甲於一方」,岱山貢鹽,聞名遐邇。還有五代(907-960年)年間古剎超果寺、宋(960-1279)岱山書院等名勝古跡。
自唐代(618-907年)以來,岱山就有東海蓬萊的美名。它,翠島星布,仙霧裊繞,風景如畫。全縣有高亭、秀山、巨山、長塗四大景區。主要景點有:浦門曉日、石壁殘照、燕窩石筍、雙龍戲珠、觀音駕霧、竹嶼怒濤、白峰積雪、魚山蜃樓、鹿欄晴沙、九子沙灘等「蓬萊十景」。磨星山景區仙茶滿坡,山頂新建的「華藏世界」堪稱我國人文景觀一絕。近年來,日本專家曾三次組團來岱山考察,向日本人民介紹東海上這個蓬萊仙島
地理位置:岱山縣位於浙江省東北部,舟山群島中部,北緯 30°07′-30°38′、東經 121°31′-123°17′(北緯30°14′,東經122°11′)。北與嵊泗列島接界,東臨公海,南與舟山本島相望。全縣有406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5242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491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97253人,2005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95019人。
9. 岱山縣的地理環境
岱山縣島嶼呈西南-東北走向,以岱山島為中心,諸島嶼呈「X」 型分布。東西長約169.6公里,南北寬約57公里,由404個島嶼組成,其中住人島嶼16個(其中駐鄉鎮政府島嶼5個)。
岱山是個陸地小縣、海洋大縣,全縣總面積5242平方公里,其陸地面積326.5平方公里(其中潮間帶灘塗57.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916平方公里。岱山本島面積最大,為119.3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積14.35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島的第二大島;其次為大衢島,面積73.6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積13.78平方公里)。 岱山有豐富的海洋能源,擁有最豐富的風力資源,尤其是衢山島年均風速在6.9米/秒以上,風能有效密度大於1700瓦/年平方米。總投資4.5億元,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全省最大風力發電場建設工程已在衢山島啟動。潮汐能資源也比較豐富,國家863計劃「70KW潮流能電站」就建在縣境龜山航道上。
岱山擁有華東地區極為豐富的風力資源。其中有兩個地方尤為突出:東沙鎮燕窩山地區,終年多風,風速3米/秒以上超過半年,6米/秒以上超過2200小時,是建立風力發電站的絕佳地方。衢山島系中國東南沿海風能資源I類地區。從2003年1月1日0時到2003年12月31日23時完整年資料作分析,年均風速在7.3米/秒,最大10分鍾平均風速為19.6/米。年有效風速小時數(3?25米/秒)為8102h平均風功率密度為417瓦/方米。大風月為6、7、8、12月,小風月為2、3、4月。盛行風向為NW和SSE。
10. 岱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摩星山景區,位於岱山島東南部,距縣城高亭鎮2.2公里,全山佔地約6平方公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崗綿延疊翠,最高點月平崗,海拔257.1米,為島上最高處,可攬景觀日出,視野開闊。
慈雲極樂禪寺,初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有240多年歷史。該寺自始建至今歷盡劫難,於1983年起由國內外香客募資修葺、擴建,現在已形成了較大的規模,主要有停車場、山門、梵谷清音、放生池、鍾樓、鼓樓、大雄寶殿、玉佛殿、蓬萊十景詩牆、排位堂、藏經樓、怡心亭、玉佛寶塔、蓬萊茶園等組成,佔地面積近百畝。1985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宗教旅遊勝地,對外開放,為摩星景區的主要景點。
超果寺,「超果」,佛教用語,意為世人超脫凡間後成正果。民國《岱山鎮志.藝文.超果寺記》載:宋朝時,岱山島上超果寺已是「島中最稱勝者,基宇廣延,肇造宏麗,松竹環山,蓮池繞宇,覓景尋幽者,莫不於此流連稱賞不置。
崇福廟,該廟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故名崇福廟。清康熙、乾隆年間經兩次大修,現廟內有乾隆戊午年的「崇福廟」匾及光緒年間製作的「崇福廟」匾各一塊。這座純清代古建築至今保存完好,雖規模不大,但布局嚴 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