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判定和田玉的好壞
高低主要從8個方面來看:顏色、質地、外形、皮色、棉、綹裂、凈度、死石.....不管您是收藏,還是選購,學會如何評判,區別玉質的好壞,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級來說,子料最為貴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1.顏色
和田白玉:以白色為佳,而羊脂白玉具有的「白、潤、細、韌」四大特點中,「玉色白潤」排列第一。所以行業中多用形象稱呼,如石蠟白、魚肚白、梨花白、月白、象牙白、糙米白、雞骨白、羊脂白等白色又分為:一級白、二級白,其次青白等等。乾隆時期的青白玉扳指,價值還是比不過現代羊脂玉的扳指。白固然好,但是如果 沒有油性,沒有潤度,死白、干白、水白,這樣的籽料價值也不會太高
8.死 石
籽料玉肉里的死石,是同玉質合為一體的,就是純粹的石頭,也稱之為僵,這樣的籽料,一半是石頭,一半是玉。一般情況下,打手電筒看透明度,沒有透明度的 說明籽料里的石性比較大,價值就不高
❷ 和田玉怎麼鑒別好壞
相信不少人都是和田玉的忠實粉絲,和田玉的珍貴毋庸置疑,可是在魚龍混雜的市場當中如何鑒別和田玉的好壞呢?
首先,觀察很重要。一塊玉,可以從光澤度、質地、亮度等方面來鑒別,就和鑽石一樣,不一樣的光澤度它的價格差別也很大。也有不少黑心老闆專門利用這點來欺騙客戶。
其次,如果你實在不會看的話,還可以找專業的人士來鑒別,或者通過購買專門測玉的工具,這都是可以的。而且要想買到一塊貨真價實的和田玉,建議你去有資格認證的店,信賴程度一般來說會比較高。
前段時間我在某個有關收藏品的節目中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塊玉讓專家幫他鑒別真假,據他說這塊玉是祖傳下來的,因此一直認為這是塊真玉,但是專家的鑒定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因為玉的年限,光澤度都不夠。
最後,可以教你一些鑒別玉的小妙招,比如說掂量和田玉的重量、觀察玉的紋理,甚至是透明度,比較玉的價格等等。
❸ 和田玉怎麼看品質
鑒賞一件和田玉作品的品質,要從五大方面來識別,即:肉、皮、色、類、雕。
1、肉
和田玉的肉,就是指的玉質。玉質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油性要好,宛如凝脂,細膩溫潤,則玉質好。二是細膩度,玉石內部晶體顆粒細小排列整齊,短雲絮結構細密均勻,看起來溫潤感人,則玉質好。和田玉的肉質好,是其區別於其它種類玉石的一個重要特徵。
綜上所述,玉石識別符合其五點之二三,則為上品,五點全合,則為傳世之寶。
❹ 怎樣判斷和田玉的真假好壞
第一個是油:和田玉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就象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
第二個是粘:其實這里的粘就是一種粗糙感吧,因為籽料上有數萬年流水沖擊而成的「毛孔」,所以摸起來是有阻力的,不是那麼順暢的。另外和田玉的糯性也會讓油滑的同時還帶有一種阻力感。
第三個是壓手感:因為和田玉的密度比一般玉石的大,所以手感較沉。拿在手裡有一種壓手感,會有一種超過視覺重量的感覺,不同品種的和田玉比重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和田青玉密度較大,白玉、墨玉密度較小。
第四個是冰涼:當手觸摸和田玉時,會有一種冰涼滑膩的感覺,因為和田玉它的導熱性好,能將手上的熱量快速散開。和田玉入手時這種冰涼順滑的手感是非常特別的。
❺ 怎麼判斷和田玉的好壞
1/ 摸質地
和田玉最大的特徵就是玉質溫潤細膩,油脂性好。和田玉的油性,手感如油脂般滑膩。手感上的油性,是盤玩時玉石會給人滑膩的感覺,卻又不是完全的光滑,它會稍稍帶有阻力,就是捏一團油一般,油彷彿要化開了一般。
2/ 看結構
品質好的和田玉,肉眼可以看到細密的小雲片狀、雲霧狀的玉花,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肌理特徵。它光澤很溫和,這是由於表面有非常細小的凹凸,類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鏡就可看到,所以對光線的反射不是很強。和田玉有「精光內蘊」,性情溫厚的特點。
3/ 認顏色
和田玉因顏色不同,有白玉、黃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之分。質地相近的情況下,黃玉因稀少最貴,白玉次之,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價值就低些。羊脂玉指色極白且質地細膩者,很昂貴。許多白玉都是白中透青或白中帶灰。
❻ 關於和田玉的油潤度,你知道多少
油潤度是判斷和田玉品質好壞的重要標准。
和田玉的脂度要高,就是要「油」,結構要細而勻,有的就象一塊煎好後凝固的豬油,幾乎看不到結構。
判斷和田玉油潤度要將和田玉對著光亮處仔細觀察,看玉中有無臟點、玉花、或者是裂紋等,其中如果玉石質地越細膩,則說明玉石結構結合的越緊密,即和田玉呈現出的油潤度越高。
油潤度較好的和田玉吊墜圖示:
❼ 和田玉怎麼看好壞
顏色
顏色是和田玉質質量評價的重要標准,也是和田玉類型分類的主要依據。和田玉的顏色與其主要組成礦物密切相關。當組成礦物主要為白色透閃石時,玉石的顏色為白色,即白玉;當透閃石中陽起石中鐵與鎂的同構增加時,和田玉將呈現不同深淺的青綠色,即青玉、青白玉等。
對於打磨,打磨的速度越高,打磨越薄,光澤越強。因此,有些打磨大師喜歡用牛皮在油石打磨,完成後通過。這將出現油潤,但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手工製作的油性最好,所以有些打磨是啞光,起初看起來不油膩,但效果更好,但前提是材料足夠好。
手感油潤
油性手感,指的是輕微阻力的油性感覺,就像手裡拿著一定重量的油,用手推它,有一種油會融化掉的感覺。和田玉在手感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❽ 和田玉,怎麼看,怎麼區分好壞
一般要從材料上,鑒別和田玉的冒充與造假。
和田玉是透閃石礦物的集合體,具有幾個顯著的特徵:有典型的溫潤均勻的油蠟亞光;半透明或不透明;摩氏硬度達到6-7度,不吃刀,用一般的金屬刀具刻劃不動;手摸有明顯的粘澀感。市場上真正符合科學標準的玉是很少的,公認的就是新疆和田玉。因為和田玉的透閃石含量超過95%。而頂級的和田白玉的透閃石含量甚至達到99.5%以上。正因為和田玉美名在外,產量稀少,故市場價位很高,所以仿冒造假者也極多。
一、用俄羅斯玉、青海玉冒充和田玉。
說到冒充,就要走出一個誤區:在白玉家族中,和田玉確實是最好的,這毋庸置疑,但不要以為俄料和青海料就是不好的。其實這兩種玉與和田料的化學成分是相同的,是同一個家族。俄料和青海料的頂級玉料不亞於和田料中的中等玉料,而且和田玉料中也有不少是毫無利用價值的廢料。
俄羅斯玉冒充和田料
俄羅斯玉的礦物成分、內部結構與和田玉大體相似,用它冒充和田玉可用以下幾個方法識別:
檢測硬度:和田玉硬度為6-7,俄羅斯玉硬度為5.2-5.4,用硬度5.5-6的小鋼刀劃幾下,毫無痕跡者可能是和田玉。
滴水觀察:和田玉密度高,滴水後,水滴邊緣整齊而不擴散。
透光觀察:將玉朝向光明處,比如陽光或燈光處,顏色剔透、結構均勻者可能是和田玉。俄羅斯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稍稍觀察,就能看到「毛顫狀」的結構。
手摸:和田玉拿在手中,摸一摸、搓一搓,有溫潤油滑之感;俄羅斯玉由於結構顆粒較粗,手感較輕。同時,俄羅斯玉韌性差,易起性,即雕刻時易出現「崩口」,所以要注意觀察玉器線條的崩裂情況。
俄羅斯白玉的質地相對新疆白玉而言,亦顯粗澀,「白」而不「潤」,有的會給人一種「死白」的感覺。若將新疆白玉與俄羅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較,前者「潤」而白得細膩,後者「糙」而白得無神。而且俄羅斯白玉在雕刻時容易崩口。經常日曬雨淋,還容易起膈、開裂和變色。
青海料冒充和田料。
青海昆侖玉基本與和田玉相似。區別青海昆侖玉與新疆和田玉,很大程度取決於經驗。青海昆侖玉只有山料,主要為白玉。青海昆侖玉白玉與新疆和田玉白玉比較,相對來講主要區別包括:青海昆侖玉白玉山料大多塊度較大,面較整齊,片理化較少,並有白皮料、煙灰白料、黑白相間玉料等特殊品種;顏色呈灰白-蠟白色,另有少量黃灰色,稱為「米湯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覺,另有翠綠色、煙灰色、黑色等特殊顏色;透明度明顯高於新疆和田玉白玉,有的呈半透明,油脂性差,料中多見「水線」、「水露」紋;質地稍粗,質感不夠細膩而略顯「嫩」,缺乏「凝脂」般的滋潤光澤,有白色「腦花」「狀石花」「棉絮狀綹裂」,以及黑褐色翳狀斑點、「石筋」、「石釘」等;硬度略低。
韓料冒充和田玉料。
首先是看顏色,韓玉多為灰黃綠色調的白色和灰黃白色,用肉眼能夠看見細小的針狀白點。透明度較差,且用假皮充籽料,而和田玉則是潔白自然,溫潤柔和。其次是看質地,韓玉密度與質地略松,看上去玻璃光澤不強,好像有一種打上蠟的感覺,光澤也不柔和,而真正的和田玉裡面有雲霧狀結構的玉花,質地細膩,光澤溫潤,具有明顯的油脂感。最後是試一試硬度,韓玉硬度要比和田玉稍微低一點,比玻璃的硬度高一點,所以,在刻劃玻璃時要用點勁才能劃出痕跡,而和田玉輕輕在玻璃上劃一下就會有痕跡。
岫玉冒充和田青白玉。
它是產於遼寧省岫原縣,是中國另外一種玉石。岫玉產量較大,硬度低,易斷裂,在價值上僅次於和田玉。 其內部結構呈雲片狀。以綠色為主,主要用來冒充和田青白玉。另外還有用石英岩玉、蛇紋岩玉、方解石玉、巴基斯坦玉、阿富汗玉冒充和田玉,這些玉類無論是化學成分、物理結構、硬度韌性與和田玉都不是一類的,很好區別。
二、其他幾種常見的仿冒和田玉的材料及造假手段。
大理岩玉 這種玉石顏色呈白色,光澤是蠟狀光澤,內部結構為水線狀、條紋狀。
水石 這種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較高,但脆性強,易斷裂。內部結構是顆粒狀。顏色呈蒼白的顏色,光澤看上去較干澀。
乳化玻璃 這是一種純粹的仿冒品,是人工仿照和田玉用玻璃合成的。它沒有明顯的結構,用肉眼可以看見內部有氣泡。
人造仿製品由於沒有和田玉的礦物成分和物理性質,在測試儀器下沒有光學反應,一經鑒定便知真偽。還有染色、沁色、增潤、增亮、作舊、防舊等等作偽方法,多看多比較,就能區別出來。
人造仿製品成本低廉。再高明的人造仿製品,也會留下痕跡,識別時與和田玉的特性比較即可:人造仿製品是均勻的純白色,有死板呆滯的感覺;沒有和田玉的滋澤溫潤,精光外露,缺乏晶靈感;天然的和田玉「無瑕」者極少,人造仿製品很難製作出天然的瑕疵,如是料石則常有氣泡,有貝殼狀斷口;手感輕飄;硬度不同,如塑料製作者硬度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