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荷葉餅夾豆皮怎麼做
荷葉餅是河北承德市特色傳統麵食。餅薄如紙,綿軟潔白,嚼之富有彈性,吃時卷上蔥、醬,另具風味具體做法:
材料:麵粉200克,溫水100克,酵母2克
做法:
1.酵母融於溫水中,靜置十分鍾。然後倒入麵粉,逐量加水合成面團。
2.面團放溫暖處發酵,到兩倍大即可.
3.然後將發酵好的面揉成光滑的面團,搓成條,切成小劑子(有餃子劑子差不多三個大)
4.擀成圓片,刷上油.
5.面片對折,用筷子按出紋路,蒸屜刷油,上熱水鍋蒸十五分鍾。
材料:豬肉,大蔥,姜,料酒,鹽,澱粉,甜面醬,豆腐皮,糖少許。
准備一小碗甜面醬,加兩大匙糖和一大匙香油拌勻後放在蒸鍋里頭蒸十分鍾,這樣可以去除甜面醬的生醬味道,還有香油的香,做出來的京醬肉絲更加美味
1.肉切絲,加料理,少許澱粉,鹽,拌勻待用。
2.大蔥切絲待用;另外再拿少許大蔥切片,姜也切片,加少許清水,這就是蔥姜水了
3.熱鍋中倒入油(多一點)燒至7成熱,倒入熱絲炒至8分熟,然後撈出瀝干油份.
4.把鍋中油倒出,涮洗干凈,再次倒入少許油,加甜面醬略炒,加蔥姜水,待醬汁變濃時倒入肉絲,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最後一道工序,荷葉餅夾著豆腐皮,京醬肉絲和大蔥,美味可口。
② 老潼關肉夾饃的最好吃的做法 老潼關肉夾饃怎麼做好吃
食材用料
麵粉3碗;五花肉500g; 青尖椒一個;蔥一顆;姜3片; 老抽適量; 味極鮮適量;料酒適量; 豆油皮適量; 鹽適量; 燉肉料包一包; 植物油適量;
自製老潼關肉夾饃的做法
1.盆里倒入麵粉倒入開水
2.用筷子攪成疙瘩放涼
3.麵粉涼了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醒著。醒面的時候把肉煮上。
4.開始豬肉:
電飯鍋熱油
5.放入一塊冰糖熬化變色,把冰糖碾碎就容易化
6.把五花肉切成四方塊放電飯鍋里煎變色
7.倒入味極鮮,鹽老抽料酒熬一會,來回翻翻
8.倒入蔥姜大料包
9.倒入2碗水蓋上蓋子煮上就可以了
10.開始做面餅:
面團分成大小相同的劑子
11.把小劑子擀成很薄的面餅
12.在面餅上刷上植物油
13.然後從一端捲起,卷的越緊越好
14.捲成長條
15.然後從長條的一端捲起
16.捲成圓餅狀把另一端放到餅下面
17.然後再擀成厚薄適中的餅,可以再上面撒上少許芝麻,
18.然後把擀乾的餅放入電餅檔中烙自動跳檔反過來再烙跳檔再悶2分鍾就可以了
19.在烙餅的時候把泡好的豆油起放入肉中攪拌煮著
20.烙好的餅,餅都烙好了肉也可以吃了
21.開始做肉夾饃:
餅一端用刀切開一個口,看到餅里一層層的有沒有老潼關白吉饃的感覺
22.肉夾出兩塊切上1/3的青椒
23.把肉和青椒剁碎
24.挨個夾到白吉饃中就ok了,也可以直接夾豆油皮,特別好吃,也可以肉豆油皮一起夾雙口味的。
25.外酥里味美的老潼關肉夾饃就做好了。
③ 怎樣做豆油皮好吃圖片
樓主你好
1青菜炒豆腐皮,
2將豆皮切成絲,煮湯喝也不錯;
3先做一盤 青椒炒肉絲,然後將豆腐皮煮熟或直接吃都行, 用豆腐皮包做好的那道菜,就像煎餅一樣,很好吃的,這個很有名的
4或者沾醬和夾大蔥
④ 豆腐皮卷餅怎麼做
材料
紅蘿卜1條,綠蘆筍150公克,油豆,皮6塊,瓠瓜乾2條,醬油2匙,鹽1/2匙,糖1匙,酒1匙,味素1匙
做法
1、紅蘿卜去皮切成條狀,綠蘆筍切段,油豆皮切片,瓠瓜乾洗勁、切段。
2、將紅蘿卜、綠蘆筍過水。
3、再將油豆皮包卷紅蘿卜、綠蘆筍,最後用瓠瓜乾前後端扎緊。
4、鍋中放入(3)、調料、素高湯(腌過材料),煮開後轉小火煮10分鍾即可。
小訣竅
瓠瓜乾綁緊,煮時才不會松開。
⑤ 夾燒餅的豆腐皮怎麼鹵
食材:豆腐皮300克
配料:油適量、 鹽 、生抽 、 雞粉、 大蔥 、姜、 八角、小茴、花椒粉適量、 桂皮
做法:
1. 豆腐皮切成寬兩厘米的長條
2.切好的長條打成豆腐結,放在透氣的蓋簾上涼至發干
3. 鍋中加油,油六成熱時放入晾乾的豆皮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備用
5.鍋中加少許油,放入豆瓣醬一勺、甜面醬一勺,炒出紅油和香味
6.炒鍋中加入水,加入配好的香料
7.水燒開煮5分鍾,加入炸好的豆皮,加入生抽、白糖、雞粉、花椒粉、少許鹽調味
8.煮至豆皮變軟後,小火再煮十分鍾即可
小貼士:
1.豆皮有薄厚兩種,感覺薄的更入味
2.炸豆腐皮時,油溫不能太高
3.豆瓣醬、甜面醬都含鹽,鹵制時加少許鹽或不加都可以
4.如果喜歡孜然的味道,加點孜然會更美味
⑥ 餅饃卷豆腐皮的做法
洛陽人將麵粉做成的主食都稱作饃,蒸的烤的烙的都是饃,饅頭是蒸饃,燒餅是炕饃,油饃是烙饃。烙姿洛陽話發「落」音。而烙饃又分油饃、發面饃和餅饃。餅饃就是卷菜而食的薄薄的餅。
薄薄的一張餅,卷卷食之,大快朵頤。
我雖然不會做這種餅,但沒吃過豬肉還是見過豬走的。我媽烙這種薄薄的餅,可謂技藝純熟。烙這種餅,有三個關鍵處。一就是和面。面一定要和的軟,不是加水就能和軟的那種,而是用手不斷的揉,要使水和面完全徹底的融合,和好之後要醒一下,就好比是進行下一步之前要有個喘息的間隙。第二是擀。要擀得圓如滿月,而且厚薄均勻。第三就是烙。將擀好的薄薄的面餅攤在預熱好的鏊子上。要中火。小火易炕硬,大火易糊焦。用竹篾不斷的翻動,烙出兩面顏色焦黃的花兒即成。
我媽經常在烙好厚厚一沓後輕輕擦擦額頭上的細汗接著開始炒菜。醋溜土豆絲,青椒炒肉。卷在餅饃里,細細長長的一條,拿在手裡,大口小口地嚼食。這餅特別勁道,嚼得腮幫子疼。
能用一斤麵粉烙出二十張烙餅的,是最爐火純青的境界。那餅饃,張張薄透,迎光而視,可見燈影兒。
這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沒有名字,只在招牌上寫著紅薯面條,餅饃炒菜。紅薯面條只在中午賣。嘆息之餘,幸有熱氣騰騰的餅饃。要了炒蘑菇、青椒炒肉,八張餅饃和兩碗玉米粥。這店極小,只有三張桌子。三個阿姨圍爐而坐。一人擀麵,一人翻餅,還有一人在火上炒菜。蛋青色的盤子盛上來一盤青椒炒肉。那種盤子很家常,朴實的很,厚厚粗粗的瓷,掛上一層蛋青色的釉。盛餅饃的是用麥秸編成的,圓形,洛陽話叫拍子。那拍子已經有了灶間的味道和灶間的煙火色。青椒微辣,刺激食慾。翔子已經很久沒吃過這樣家常的飯了,抓起筷子開吃。看他卷餅的樣子,實在外行的很,胡亂包成一團,瞅見我身後桌上一盆切好的南瓜絲,興奮得抓起來也卷在餅里,大吃大嚼。我卷餅的方法都是家傳的,卷出來細細長長,嚴嚴實實,菜不外露。正吃到一半,對面的某軍事單位響起音樂,很紅色的那種音樂。落葉一地了,著軍裝的三三兩兩走出來,凝重的軍綠色,讓人有些很舊的回憶。餅吃到最後,翔子說嚼得費勁。以前我媽烙的餅,能把人腮幫子嚼得酸疼。
炒蘑菇六塊,青椒炒肉十二,平價。
有人等在店裡炒了菜帶走的,還有人來買餅饃。三個阿姨該忙了。
這一頓晚飯,實在吃出了我媽的味道。她炒的青椒炒肉,也是一樣的味道。
覺著應該學學烙餅饃了。
⑦ 燒餅夾豆皮怎麼做
燒餅買現成的就可以了,豆皮(油豆皮?還是豆腐皮?)豆腐皮的話,切絲放香菜青辣椒(不要太辣)一鍋炒就可以;油豆皮的話,也可以這樣做,油豆皮只能是配菜,做不來主料。比如油豆皮配青菜,用青椒絲調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