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醬油能不能多吃多吃醬油有什麼壞處
1、多吃醬油沒有危害:
(1)醬油只是一種調味品,是通過糧食發酵後製成,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有機酸、糖類及色素,和其他食物一樣,食用後會被分解,轉化成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並不具備直接進入血液就到我們皮膚部位的功能;
(2)另外,目前也沒有發現醬油有增加光敏感的作用,也不會影響人體的激素合成。醬油中含有一種叫做類黑素的色素,這只是一種天然色素,在進入胃腸道後就基本會被分解,並不會被人體吸收;
2、醬油雖然調味品,但有些人是不可多吃的。如:
(1)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應和控鹽一樣控制醬油。因為醬油既含有氯化鈉,又含有谷氨酸鈉,還有苯甲酸鈉,是鈉的密集來源;
(2)痛風病人應當注意,醬油中含有來自於大豆的嘌呤,而且很多產品為增鮮還特意加了核苷酸,所以一定不能多用;
(3)醬油中含有鮮味物質,因此用了醬油後就應當少放或不放味精、雞精。特別是增鮮醬油,更可替代所有鮮味調料。和鹽一樣,在炒菜時醬油要後放、少放。
(1)豉油侵綠油皮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1、醬油里並不含什麼黑色素或增進人體黑色素生長的成分,而且它是經過消化道的,不是直接作用在皮膚上的,所以當然不會變黑。吃白糖不會變白,那食用醬油當然也不會變黑。但是有報道說醬油可以使疤痕變深所以有疤痕的人最好不要多吃;
2、醬油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尼克酸及無機鹽、維生素等,但是其無機鹽含量,特別是鈉的含量相當的高:5757.0毫克/100克,吃多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同時還可能引起高血壓,作為調味品每天以10毫升為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醬油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健康網-吃醬油真的會使皮膚會變黑?醬油:這個鍋我不背
Ⅱ 醬油過期能吃嗎
醬油過期不宜食用,何況是已經過期一年的醬油,更不能吃了。醬油過期會產生一種膜狀酵母污染醬油並導致醬油發霉的現象,食用後會傷害人的身體健康。
醬油是什麼
醬油也叫豉油,主要原材料是大豆、小麥和食鹽,然後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制出來的產品。醬油主要是鹹味,還有鮮味和香味等,主要作用是增加和改善菜餚的味道,增添或者改變菜餚的色澤。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醬油有生抽和老抽,其中生抽味道比較咸,主要用於提鮮,而老抽味道比較淡,主要用於提色。
醬油的最佳儲存條件是什麼
醬油屬於液體調料品,一般放置於玻璃容器里儲存,平時使用後要蓋緊或者密封緊,這樣可以避免灰層和細菌進入,最好把醬油放在避光陰涼,遠離灶火,通風乾燥的地方儲存,這樣就不會引起變質和變味。注意一定不要放在陽光和高溫下儲存,不然容易加速醬油中油脂的酸敗。
什麼樣的醬油不能吃
沒有密封,並在陽光和高溫下置放過久的醬油不宜吃,因為醬油可能已經酸敗變質,食之對人身體健康有害。
醬油超過保質期的也不宜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醬油有很多細菌和灰塵,吃了會對身體不利
Ⅲ 豉汁料有什麼原料
您好!
廚房裡,海鮮豉汁是用途最廣的一種基礎調味汁水,蒸魚、白灼、油潑等菜式都會用到。
目前,很多調味品牌都出了成品海鮮豉汁,口味穩定但用多了就少了個性。自製豉油汁可以降低成本,將海鮮豉汁作為基礎汁,將其延伸應用,調出更多的適合自己廚房的味汁,這樣做不但方便出品口味統一,而且還加快了上菜速度。
海鮮豉汁配方(百搭版):
原料:
西芹400克,胡蘿卜400克,香菜(連根)100克,香蔥100克,洋蔥100克,姜100克,干香菇蒂150克,美極鮮味汁500毫升,雞粉200克,冰糖250克,生抽600毫升,魚露200毫升,老抽50毫升,胡椒粉10克,清水10千克
製作流程:
1、將西芹、洋蔥和胡蘿卜洗凈,切成滾刀塊,香蔥切段,姜用刀拍散備用。
2、炒鍋中放入少許油,燒熱後將西芹、香菜、胡蘿卜、洋蔥、姜和香蔥放入,小火煸炒出香味。
3、把炒好的蔬菜和泡好的干香菇蒂一起放入湯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燒沸,然後轉小火煮制約10分鍾,將蔬菜撈出,保留蔬菜湯待用。
4、在蔬菜湯中加入美極鮮味汁、雞粉、冰糖、魚露、生抽、老抽、胡椒粉,再次用大火燒沸即可。
菜例:
豆腐蒸澳帶
原料:
內脂豆腐2盒,澳帶6隻,小米辣碎20克,鮮花椒碎15克,蒜蓉30克,洋蔥碎20克,自製豉油汁50克,蔥花15克,西蘭花6朵,蔥油5克
製作流程:
1、澳帶加入少許鹽、味精、料酒腌10分鍾至入底味待用;西蘭花汆水擺盤。
2、豆腐用模具成形放上澳帶,蒸8分鍾取出裝盤,淋上加有小米辣碎,鮮花椒碎,蒜蓉,洋蔥碎,蔥花,蔥油的自製豉油汁。
豉油汁版本一:
原料:
雜菜水5000克,海天生抽2500克,魚露300克,美極鮮味汁300克,雞精300克,無鹽味精400克,冰糖1000克,財神蚝油250克,雞粉200克,海天草菇老抽300克,魚生醬油(日本料理專用)250克
製作流程:
將雜菜水入鍋,下其他所有配料,燒開後小火把冰糖熬化,即可。老抽的用量還要結合汁水的色澤而定。
雜菜水的製作:
將清水6千克下鍋,下西芹500克、胡蘿卜250克、洋蔥500克、香菜500克、生薑250克、干蔥頭250克、香茅草25克、茴香25克大火燒開,小火煮40分鍾,取雜菜水5千克即可。
豉油汁內加入少許香茅草和茴香,口味更好。
豉油汁版本二:
原料:
清水10千克,東古一品鮮醬油2瓶,海天生抽1200克,美極鮮味汁500克,魚露500克,草菇老抽500克,雞粉500克,冰糖500克,味精1袋,胡蘿卜500克,香菜150克,西芹200克,香蔥200克,干香菇50克
製作流程:
將所有蔬菜清洗干凈,入清水小火煮30分鍾至出味,然後濾出,將其它調料放入蔬菜湯,煮開打去泡沫,即可。此配方是我過秤測量所得,口味有保證。
豉油汁版本三:
原料:
西芹300克,香菇100克,姜、洋蔥、香菜根各200克,花生油200克,生抽2瓶,海天老抽半瓶,味精300克,魚露200克,美極鮮味汁400克,白糖200克,胡椒粉250克,雞精200克
製作流程:
1、鍋下花生油,燒熱後下改刀的所有蔬菜炒香,然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火燒開小火熬35分鍾左右,過濾得湯3.5千克。
2、將湯內加入生抽、海天老抽、味精、魚露、美極鮮醬油、白糖、胡椒粉、雞精重新燒開,撇去浮沫涼透即可。
豉油汁應急版:
原料:
廣東雙橋味精1袋,生抽4瓶,美極鮮醬油1瓶,魚露100克,老抽200克,雞粉100克,香菜2顆,西芹100克。
製作流程:
將以上所有調料入清水,大火煮開,小火煮20分鍾,去沫,涼透即可。
熬制豉油汁還可以加入少許大地魚、魚骨頭(廚房剩下的鮮魚骨頭)、羅漢果,還可以加入幾個鮮尖椒,可以給熬好的豉油汁提鮮。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採納,謝謝
Ⅳ 生抽老抽醬油的區別有沒有簡單的區分方法呀
醬油是一種調味品,色香味美。是中國人民從古至今必不可少的烹飪所需品。生抽和老抽,是兩種不同的醬油種類,相信每家每戶的廚房都有這兩種醬油。大家每天的烹飪過程中,少不了醬油的使用,那麼生抽和老抽又有什麼區別?各自的用法又是什麼?今天就總結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和用法都是什麼
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和用法
一、生抽和老抽的區別
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焦糖,經特殊工藝製成的濃色醬油。所以生抽和老抽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用來調味,一個用來調色,而區分生抽和老抽也是很簡單的,生抽的顏色亮麗一點,而老抽的顏色要深一些,倒進碗中的時候,生抽不會沾到碗壁上,而老抽則會沾到碗壁上,所以只要將他們倒出。
從味道上區分,雖然老抽的顏色濃,但是味道更淡一點,還帶一點甜味。那麼就很容易分辨出生抽和老抽,畢竟兩者雖然都歸為醬油一類,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
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和用法
二、生抽和老抽的用法
生抽主要是用來調味,顏色淡,故做一般的炒菜或者冷盤的時候用得比較多。烹調時添加老抽一般都能起上色提鮮的作用,尤其是做紅燒菜餚或者是燜煮、鹵味時。
生抽的用法:因為生抽的顏色淡,味道要咸一些,所以使用生抽來炒菜或者涼拌菜,可以很好的滿足炒菜或者涼拌菜只需要淡淡的顏色和足夠的鹹味的需求,能用來做蘸醬、調汁、炒菜、涼拌等等。另外做一些腥味很重的食材,可以使用生抽來去腥味。
老抽的用法:老抽主要是用來上色的,例如做紅燒雞、紅燒蹄胖等等大菜,出來需要鮮美的口味,要想達到色香味俱全,就得做好上色的准備,而老抽往往就是用來上色的,畢竟老抽鹹味不足但是上色力很強,還有很鮮美的味道,做出來的燒菜顏色會非常的好看,吃起來也有一種鮮味,所以老抽不適合炒菜、涼拌菜,會把菜變得黑乎乎的。
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和用法
以上就是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和用法了。看完總結,大家有沒有對生抽和老抽有了新的認識呢。生抽調味,老抽調色;生抽發甜,老抽微咸;青菜用生抽,肉類燜燉煮鹵用生抽。
Ⅳ 蒸魚豉油和醬油的區別是什麼
1、主要原料不同:
蒸魚豉油:水,非轉基因黃豆,小麥粉,食用鹽,白砂糖,谷氨酸鈉,酵母抽提物,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食用香精
醬油:大豆,食鹽,小麥
2、主要營養成分不同:
蒸魚豉油:能量,蛋白質
醬油:氨基酸
(5)豉油侵綠油皮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醬油的主要功效:
1. 烹調食品時加入一定量的醬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並可使其色澤更加好看,從而增進食慾
2. 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製品因富含硒等礦物質而有防癌的效果
3. 醬油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降低人體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並能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
Ⅵ 醬油是怎麼製成的
醬油的製作方法
醬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植物性蛋白質遍取自大豆榨油後的豆餅,或溶劑浸出油脂後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餅、蠶豆代用,傳統生產中以大豆為主;澱粉質原料普遍採用小麥及麩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傳統生產中以麵粉為主。原料經蒸熟冷卻,接入純粹培養的米麴黴菌種製成醬曲,醬油醬曲移入發酵池,加鹽水發酵,待醬醅成熟後,以浸出法提取醬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麴黴在曲料上充分生長發育,並大量產生和積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澱粉酶、谷氨醯胺酶、果膠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等。
在發酵過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將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產生鮮味;谷氨醯胺酶把萬分中無味的谷氨醯胺變成具有鮮味的俗谷氨酸;澱粉酶將淀份水解成糖,產生甜味;果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等能將細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澱粉酶水解等更徹底。
同時,在制曲及發酵過程中,從空氣中落入的酵母和細菌也進行繁殖並分泌多種酶。也可添加純粹培養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產生適量乳酸,由酵母菌發酵生產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麴黴的代謝產物等所生產的醇、酸、醛、酯、酚、縮醛和呋喃酮等多種成分,雖多屬微量,但卻能構成醬油復雜的香氣。此外,由原料蛋白質中的酪氨酸經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經典霉澱粉酶水解為葡萄糖與氨基酸反應生成類黑素,使醬油產生鮮艷有光澤的紅褐色。發酵期間的一系列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所產生的鮮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與鹽水的鹹味相混和,最後形成色香味和風味獨特的醬油。
醬油的原料處理分為3步。
①餅粕加水及潤水:加水量以蒸熟後曲料水分達到47—50%為標准。
②混和:餅粕潤水後,與軋碎小麥及麩皮充分混和均勻。
③蒸煮:用旋轉式蒸鍋加壓(0.2MPa)蒸料,使蛋白質適度變性,澱粉蒸熟糊化,並殺滅附著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兩步。
①冷卻接種:熟料快速冷卻至45℃,接入米麴黴菌種經純粹擴大培養後的種曲0.3—0.4%,充分拌勻。
②厚層通風制曲:接種後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內。先間歇通風,後連續通風。制曲溫度在孢子發芽階段控制在30—32℃,菌絲生長階段控制在最高不超過35℃。這期間要進行翻曲及鏟曲。孢子著生初期,產酶最為旺盛,品溫以控制在30—32℃為宜。
發酵成曲加12—13°Be'熱鹽水拌和入發酵池,品溫42—45℃維持20天左右,醬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將前次生產留下的三油加熱至85℃,再送入成熟的醬醅內浸泡,使醬油萬分溶於其中,然後從發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醬油(頭油徐徐放出,通過食鹽層補足濃度及鹽分。淋油是把醬油與醬渣通過分離出來。一般採用多次浸泡,分別依序淋出頭油、二油及三油,循環套用才能把醬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來。後處理 醬油加熱至80—85℃消毒滅,再配製(勾兌)、澄清及質量檢驗,得到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品。
醬油的製作方法上面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它要經過多種程序才能夠完成醬油的製作,通過看它的製作過程,現在可以體會得到我們食用最普通的調味劑的製作是如何的復雜了吧。
家庭製作醬油的方法
需要准備的材料及容器:打豆漿餘下的豆渣、麵粉、鹽、玻璃密封罐。
1、將打豆漿餘下的豆渣淋干備用(盡量干一點,不然下一步的面團會很稀)
2、將豆渣和麵粉按3:1的比例混合
3、將混合材料捏成小團放入平匾(我用盤子代替),放到太陽底下曬,稍干後放到陰涼通風處放一天(我是放兩天)。傳統的方法都是要等到面團發霉才做,這個姐姐改良了不用等發霉,我想是因為雖然沒發霉,但菌絲就是醬油曲已經形成,所以也會成功。
4、將面團放入玻璃密封罐,加入4倍的涼白開水(不要裝滿罐,要留一定空間發酵),加鹽加了75G,約5大匙,嘗了下挺咸,不咸會壞),充分攪拌。
5、將罐密封(我因為不是密封罐,用保鮮膜在罐口覆蓋了一層),放到家裡能曬到太陽的地方存放一年(估計三個月就可以食用,但姐姐的都是存一年,可能時間越久越好吃一點吧)
6、一年後開封,攪拌,充分和空氣接觸。因為沒經過發霉處理沒和空氣接觸,所以此時醬油是白色的。取2兩紅糖放鐵鍋內(鍋一定要沒油)炒一下,糖化了倒入白色醬油(可用紗網淋一下渣。一次可只做一瓶,餘下的下次做)。水稍滾即可。醬油成功,據說比外面買的美味多了 家庭自製醬油:取黃豆2.5公斤、麵粉500克、麥麩250克、食鹽1.8公斤。黃豆放入容器內加清水浸過20厘米,充分攪拌除去雜質,換水浸4-8小時到豆粒膨脹無皺紋,手指能把豆瓣掐斷為度,用清水漂洗幾遍,晾乾。放入籠屜內在110℃恆溫下蒸煮3-4小時,停火燜2小時後留在籠屜內。第二天取出將豆與上述配料混勻裝入盆具,料厚3-4厘米,放到空屋的木架上發酵,先開門窗散透水氣,再封閉在28-30℃的溫度發酵,3-4天後便出現菌絲。這時進行上下翻料,半開窗散去霉氣。到用手抖料有粉狀飛揚時即變成"曲"。把曲裝入缸里,每5千克曲料加入2波美度的鹽水5千克,曝曬,使料發酵,每天用木棍拌幾次,後隔幾天拌1次,2-3個月後用紗布袋榨去殘渣即成。
Ⅶ 醬油吃多了有什麼壞處,吃醬油的壞處,吃醬油的危害
沒有什麼危害。醬油盡管是人每天必需的調味品,但使用量不大,無需為醬油是否致癌感到糾結甚至恐慌,如果存在一定擔心,在購買醬油時,盡可能選擇大品牌的釀造醬油。
氨基酸是醬油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醬油質量的優劣。氨基酸是蛋白質分解而來的產物,醬油中氨基酸有18種,它包括了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它們對人體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食鹽也是醬油的主要成分之一,醬油一般含食鹽18克/100毫升左右,它賦予醬油鹹味,補充了體內所失的鹽分。
醬油除了上述的主要成分外,還含有鈣、鐵等微量元素,有效地維持了機體的生理平衡,由此可見,醬油不但有良好的風味和滋味,而且營養豐富,是人們烹飪首選的調味品。
醬油的健康吃法
1、最好在菜餚將出鍋前加入醬油,略炒煮後即出鍋,因為醬油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這樣可以避免鍋內的高溫破壞氨基酸,使營養價值受到破壞,而且醬油中的糖分也不會焦化變酸。
2、為有效防止醬油發霉長白膜,可以採用往醬油中滴幾滴食油、放幾瓣去皮大蒜或滴幾滴白酒等方法。
3、烹調醬油不要用作佐餐涼拌用。
4、醬油的新品種———鐵強化醬油是繼食鹽加碘後的又一國家營養改善項目,包裝上應有明確的鐵強化醬油標志及含量。
Ⅷ 豆鼓油有什麼作用
提味增鮮:提味增鮮是蒸魚豉油的重要功效之一,還有誘人的自然香氣,而且還有一些揮發油和芳香類物質,平時用來製作涼拌菜,或者烹調魚類食材時,加入適量的蒸魚豉油,能起到提味增香的重要功效,能讓做出的菜品味道更加鮮美。
而豆豉製成豆豉油,其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可以改善胃腸道菌群,常吃豆豉還可幫助消化、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增強腦力、降低血壓、消除疲勞、減輕病痛、預防癌症和提高肝臟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8)豉油侵綠油皮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最好在菜餚將出鍋前加入豆鼓油,略炒煮後即出鍋,因為豆鼓油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這樣可以避免鍋內的高溫破壞氨基酸,使營養價值受到破壞,而且豆鼓油中的糖分也不會焦化變酸。
2、為有效防止豆鼓油發霉長白膜,可以採用往豆鼓油中滴幾滴食油、放幾瓣去皮大蒜或滴幾滴白酒等方法。
3、烹調豆鼓油不要用作佐餐涼拌用。
4、醬油的新品種———鐵強化豆鼓油是繼食鹽加碘後的又一國家營養改善項目,包裝上應有明確的鐵強化豆鼓油標志及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