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做酥皮點心時,豬油可以用黃油代替嗎
可以。
酥皮麻薯餡點心:
准備用料:中筋麵粉150克、豬油53克、糖粉30克、水50克、低筋麵粉120克、豬油60克、蓮蓉250g、麻薯粉150g、黃油25g、水50g、奶粉10g
1、水油皮面團材料:中筋麵粉150克、豬油53克、糖粉30克、水50克靜置15分鍾。
2. 做點心用什麼油 好多酥皮點心傳統都用豬油,如果要用植物油代替,除橄欖油還可用那種植物油好呢
用植物油也可以,我們這里用本地壓榨的菜籽油,做酥皮點心,把油下鍋煎好了再加入麵粉製成油酥,做點心時抹上,這樣炸出來的就是酥皮呢!
3. 做油酥用什麼油比較好
中式點心的油酥最好用豬油,成品色白、味香、皮酥,其次是黃油,植物油的起酥效果最不好,不過出於健康考慮我一般都用植物油也是很好吃很酥的,層次也很好了已經
4. 做點心用酥皮油好還是奶油好
每個人喜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做點心的時候,願意放奶油,因為他覺得奶油味道更清香,而且不太油膩。這是根據自己口味來的。如果你做蛋撻皮,或者是蝴蝶酥,牛角包等酥皮的話,最好使用酥皮油。但如果做蛋糕,麵包,你可以用奶油就行了。
5. 黃油和豬油哪個起酥效果好
。但是看了很多食譜,要不「沒有豬油就別做蛋黃酥了」,要不就是「用植物油替代動物油,起酥效果不好」。
但豬油、黃油真的太容易吃胖了!豬油膽固醇高,家裡的老人也不適合吃。
咬咬牙,直接用玉米油來做。卻意外發現起酥效果完全不輸動物油,看看下圖就知道了↓↓↓
自己咬了一口,發現也太酥了吧,趕緊拍張圖
雖然後來也嘗試了豬油和黃油,但丸哥覺得,對新手來說,使用玉米油製作更方便!更容易成功!
為啥這么說呢?
①玉米油不像豬油、黃油,會根據溫度變化變軟變硬,所以新手操作起來也相對容易些。
②在麵粉等量的情況下,放入玉米油的量,比豬油、黃油少得多。
(換句話說,就更不容易胖啦!)
而起酥效果好不好,關鍵看兩點:
①酥皮
只能是油+麵粉,有一次我(不知道在想啥)加入了清水,結果油皮酥皮完全混在一起↓↓↓
一個失敗案例:完全混酥,層次也沒出來
②油皮和酥皮的狀態要一致
簡單來說,油皮軟、酥皮也要軟;油皮硬、酥皮也要硬。
對於操作不熟練的人來說,也太難了吧!而使用春夏秋冬狀態都一樣的植物油,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不過使用植物油,也要注意:
盡量選擇沒有味道的植物油,比如:玉米油。
說了這么多,接下來就把我的蛋黃酥食譜分享給大家吧~
蛋黃酥(玉米油版)
食材(可以做出7個蛋黃酥)
油皮:中筋麵粉75克、低筋麵粉25克、白砂糖15克、玉米油30克、清水40克
油酥:低筋麵粉75克、玉米油25克
餡料:自製豆沙(紅豆沙175克、無鹽黃油10克、白砂糖混合)、鹹蛋黃7顆
裝飾:蛋黃1個、黑芝麻適量
做法
1、鹹蛋黃提前1晚用玉米油浸泡,玉米油要沒過蛋黃。這樣可以讓鹹蛋黃沒有那麼干,更好吃。
2、將中筋麵粉、低筋麵粉、白砂糖、玉米油混合,根據面團狀態少量多次加入清水,直至可以成團,但面團要濕潤一些(以不粘手為准)。
3、然後用揉吐司的方式,反復揉搓面團,直到面團可以拉出一丟丟薄膜。用保鮮膜把油皮包起來,密封鬆弛30分鍾。
鬆弛之後,延展性很好,可以輕松拉出薄膜
4、接下來做油酥,把低筋麵粉和玉米油混合,捏成團,用保鮮膜包起來,密封鬆弛30分鍾。
5、鬆弛過程中,我們來處理餡料。
①鹹蛋黃從油里撈出來,放入烤箱上下火150度烤5~10分鍾,直到蛋黃底部開始冒油,表面發白,就可以拿出來了。出爐後馬上噴高度白酒去腥。
②將豆沙餡均分為7份,包入鹹蛋黃,團圓備用。
一定要記得蓋上一層保鮮膜防止變干哦!
6、將鬆弛好的油皮和油酥分別均分為7份,然後把油酥包到油皮里。
擀成牛舌狀(10cm長)左右,然後捲起來,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鍾。
7、鬆弛完,再擀成牛舌狀(15~20cm長),然後捲起來,蓋上保鮮膜再鬆弛15分鍾。
8、按壓麵皮中間,將兩頭向中間捏緊,然後擀平,包入豆沙餡。
太難說清了,具體操作看動圖吧↓↓↓
壓扁後,用擀麵杖擀平擀大就可以包入餡料了
9、包好的蛋黃酥,表面刷上蛋黃液,撒上黑芝麻。烤箱上下火170度預熱10分鍾,中下層烤25分鍾。
小貼士
不同品牌的麵粉,吸水情況不同,所以步驟2和步驟4的液體材料都要少量多次加入。面團幹了多加一些,面團太稀就加些麵粉。
來看看,層次分明的酥皮,手一碰就掉,很不錯吧!而且下圖是放了兩三天的,依然酥脆如初。
但有個缺點不得不承認:吃起來確實沒有豬油黃油做的香!唉,這就是口感和熱量之間的自我權衡了!
總之,喜歡蛋黃酥又害怕高熱量的,可以試試這個方子,基本上不會失敗
6. 蛋黃酥的油皮和酥皮可以用雞油代替豬油嗎
當然可以了,用雞油代替豬油會讓蛋黃酥的皮更酥脆,家裡面做飯也會用到雞油,比如,烙餅,烤串都要用到雞油,這會使食物的表皮更酥脆。
7. 豬油和黃油哪個起酥好
豬油版和黃油版的蛋黃酥我都有做過,其中豬油版的我已經在專欄上發了教程:靠譜配方丨抹茶紫薯蛋黃酥。既然你直接在問題中@了我,那我想你應該已經看過了,我就直接回答你的問題吧:
做蛋黃酥,用豬油和黃油有什麼區別?
首先,傳統的中式點心通常用的是豬油,蛋黃酥也不例外。
而根據我目前的經驗,豬油和黃油在製作蛋黃酥的效果上主要是有兩點不同:
1.和黃油相比,豬油的延展性更佳,起酥效果更好,做出來的蛋黃酥層次更分明,口感更酥鬆。
2.從味道來說,黃油版的蛋黃酥會有額外的奶香味,這個好不好就看你自己喜不喜歡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比較偏愛做豬油版的,因為豬油的開酥效果真的很好。不過有時候沒買豬油又臨時想做的話也會用黃油代替,至少是比植物油要好。
另外我想提一下,其實豬油在熬制和蛋黃酥製作的過程中會一直散發著不太好聞的味道。有一次我一個朋友來我家想跟我一起做蛋黃酥,結果做著做著居然就被豬油的味道熏跑了,剩我一個人孤零零在廚房擀皮,一邊被豬油的味道環繞,一邊聽著遠處傳來她看韓國綜藝發出的大笑聲。
所以最後我兩盤蛋黃酥就分了她半個。
還是剛好沒有蛋黃的半邊。
8. 蛋黃酥的酥皮除了用豬油、黃油、還能用什麼
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較低的麵粉,因為筋度低,做出來的點心口感酥鬆,多用來製作蛋糕與餅干;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麵粉,多用來製作麵包與口感筋道的點心;黃油:英文為BUTTER,又叫奶油。是從牛奶中提煉的油脂,為黃色的固體,冷藏時很硬,在20多度的室溫下會變得非常軟,注意與裱花用的甜點奶油/鮮奶油區分開來;瑪琪琳:把植物油氫化後製成的人造黃油,添加有化學香料以模擬天然奶油的香味,熔點較高,在室溫下也能保持較硬的固態,做千層酥皮時比黃油容易操作,但口感較差,且含有被認為對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9. 做酥皮點心要用什麼油,黃油和酥油在做酥點時的區別及在口感上的區別
做酥皮點心一般來說用酥油,黃油和酥油的區別如下:
1、口感不一
黃油:黃油口感比較香醇。
酥油:酥油的口感香甜。
2、色澤不一
黃油:黃油的色澤主要是以發黃為主。
酥油:酥油的色澤有淡淡的乳白色。
黃油如圖:
3、成分不一
黃油:黃油是將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脫脂乳分離後,使稀奶油成熟並經攪拌而成的。
酥油:酥油是在牛奶和羊奶中提煉出來的脂肪。
4、氣味不一
黃油:質地均勻、細膩,切面無水分滲出,氣味芬芳。
酥油:酥油味道醇厚濃烈,軟糯粘口。
5、用途不一
黃油:一般很少被直接食用,通常作為烹調食物的輔料。
酥油:主要是用作調味品,多用於麵包、糕點、糖霜和煎炸用。
10. 做開酥類的產品用什麼油最好普通黃油行不行
摘要 您好親親,如果是採用中點那種包酥的方法做就把黃油室溫軟化;如果想做西式酥皮那種就要用稍微硬一點的黃油,從冰箱拿出來一小會兒就可以做了,而且必須是片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