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服裝面料中W,SP,N,P,PU,L代表什麼成分
1、W:Wool 羊毛
羊毛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人類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由中亞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區傳播,遂成為亞歐的主要紡織原料。羊毛纖維柔軟而富有彈性,可用於製作呢絨、絨線、毛毯、氈呢等紡織品。羊毛製品有手感豐滿、保暖性好、穿著舒適等特點。綿羊毛在紡織原料中占相當大的比重。世界綿羊毛產量較大的有澳大利亞、前蘇聯、紐西蘭、阿根廷、中國等。
2、SP:Spendex 氨綸
氨綸是聚氨基甲酸酯纖維的簡稱,是一種彈性纖維。氨綸一般由多根長絲組成,一般為10D/根,現時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論根數愈少,條干均勻度愈好,因重疊形態之機會率愈少。生產Spandex時,對於打卷張力,筒上支數,斷裂強度,斷裂伸度,成形度,油附著量,彈性回復率等等,都要特別注意,此等問題直接影響編織,尤以針織生產單面布更加要留意。
3、N:Nylon 錦綸(尼龍)
尼龍是美國傑出的科學家卡羅瑟斯(Carothers)及其領導下的一個科研小組研製出來的,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合成纖維,尼龍是聚醯胺纖維(錦綸)的一種說法。尼龍的出現使紡織品的面貌煥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纖維工業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是高分子化學的一個非常重要里程碑。
4、P:polyester滌綸、PET纖維
聚酯纖維,俗稱「滌綸」。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簡稱PET纖維,屬於高分子化合物。於1941年發明,是當前合成纖維的第一大品種。聚酯纖維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
5、PU:polyurethane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簡稱,英文名稱是polyurethane,它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眾多領域。產品應用領域涉及輕工、化工、電子、紡織、醫療、建築、建材、汽車、國防、航天、航空等。
6、L:linen 亞麻面料
亞麻纖維存在於麻莖的韌皮組織中,經漚浸脫膠去除部分膠質,使粘連纖維束得到部分鬆散,再經壓軋、打麻加工成「打成麻」,為10~20根單纖維組成的工藝纖維。
『貳』 polyurethane是什麼面料
polyurethane是指聚氨酯纖維,簡寫(PU),它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在用作材料時一般稱為聚氨酯。
中國稱為"氨綸",它具有高度彈性,能夠拉長6~7倍,但隨張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其分子結構為一個像鏈狀的、柔軟及可伸長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過與硬鏈段連接在一起而增強其特性。
聚酯類彈性纖維抗氧化、抗油性較強,聚醚類彈性纖維防霉性,抗洗滌劑較好。氨綸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少量地摻入織物中。這種纖維既具有橡膠性能又具有纖維的性能,多數用於以氨綸為芯紗的包芯紗,稱為彈力包芯紗。
這種紗的主要特點,一是可獲得良好的手感與外觀,以天然纖維組成的外纖維吸濕性好;二是只用1-10%的氨綸長絲就可生產出優質的彈力紗;三是彈性百分率控制范圍從10%到20%,能根據產品的用途,選擇不同的彈性值。
(2)高分子油皮是什麼面料擴展閱讀:
聚氨酯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眾多領域。產品應用領域涉及輕工、化工、電子、紡織、醫療、建築、建材、汽車、國防、航天、航空等。
polyurethane塗於織物表面最早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的市場上,到了1964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出了一種用作鞋幫的PU合成革,PU合成革無論在產品質量、品種,還是產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地增長。
polyurethane性能越來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性能甚至超過天然皮革,達到了與天然皮革真假難分的程度,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叄』 polyester是什麼面料
polyester一般指滌綸,也就是聚酯纖維,它是合成纖維的一種。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簡稱PET纖維,屬於高分子化合物。
滌綸又稱特麗綸,美國人又稱它為「達克綸」。當它在香港市場上出現時,人們根據廣東話把它譯為「的確涼」或「的確良」(涼,良粵語同音),大意為「確實涼快」這一家喻戶曉的名稱。
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
(3)高分子油皮是什麼面料擴展閱讀
193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卡羅瑟斯用石油聚合成了兩種高分子材料,一種是錦綸纖維叫作「尼龍」(Nylon),另一種經英國人加工成滌綸纖維叫作「特麗綸」,而美國杜邦將之命名為「達克綸」(Dacron),即中文音譯的「的確良」。
1950年代,的確良在國際上開始流行, 上海緊隨其後開展了研製工作。1958年3月30日的《解放日報》登載了一則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尼龍在上海誕生,這是我國最早的合成纖維。進入1960年代,上海開始了「的確良」的研製工作。
在六十年代初,「的確良」只是在京津滬小批量試制。由於當時中國人還沒有從石油到化纖的生產能力,只能靠進口滌綸纖維來開發「的確良」,後來又靠進口聚酯切片來製造滌綸纖維,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盡量用於出口創匯。
直到70年代,國家決心大手筆引進石化裝備,發展化纖工業全產業鏈,上海金山石化等大廠陸續建成,曾是高檔商品的「的確良」才逐漸普及。
由於「的確良」是化纖材料做成的,在炎熱的夏天穿在身上不是很透氣,並不涼快,但它畢竟不同於原先的粗衣和洋布,所以一直流行到20世紀80年代,並與用泡泡紗布料做成的服裝一道風廊整個中國。
的確良最初以白色和藍色單色居多,後來各種花色的「的確良」陸續出現。在50、60年代,中國人的衣服款式基本男女一個樣,顏色只有灰、藍、黑,因此的確良各種顏色的出現,帶給國人的視覺沖擊是很大的,以至於成為女性們的新寵。
『肆』 polyester指的是什麼面料
polyester一般指滌綸,也就是聚酯纖維,它是合成纖維的一種。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簡稱PET纖維,屬於高分子化合物。
滌綸又稱特麗綸,美國人又稱它為「達克綸」。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
『伍』 什麼是油性皮革
油性皮革是經過油蠟皮的皮革。油蠟皮是皮革製革工藝的一種,需要在水廠工藝中就和普通皮革的製作工藝分開了。主要區別是鞣製階段,普通皮革主要採用鉻鞣,植鞣,醛鞣等。
油蠟皮採用的是油鞣,皮革鞣製染色後,皮革柔軟,彈性好,張力大。在後期的塗飾工藝中採用油滑和臘感手感劑。做出來的皮革,非常適合服裝,箱包等的製作。
(5)高分子油皮是什麼面料擴展閱讀
工藝特點
油蠟皮是用頭層牛皮經打磨、上油、打蠟後形成的特殊皮感效果,是一種具有仿古藝術效果的時尚皮料工藝,也是各大世界品牌的首選皮料。因其工藝特點,油蠟皮表面容易留下刮痕,用擦鞋布或鞋蠟順著紋理方向反復塗抹後就會消失。
另外,油蠟皮的吸水和吸油性較強,粘到水和油後的部分,皮面顏色會變深,其實正是油蠟皮的這些特點,讓它給人一種懷舊和滄桑的感覺,是其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保養方法
油蠟皮的保養由於油蠟皮的吸水性和吸油性較強,又屬於變色皮質,所以平時使用要防水防潮、防油漬,如皮面有輕微刮痕,可用軟布輕輕反復拭擦,污跡可用無色皮蠟油塗抹拭擦。
『陸』 polyester 是什麼面料
滌綸面料,滌綸面料的種類較多,除織制純滌綸織品外,還有許多和各種紡織纖維混紡或交織的產品,彌補了純滌綸織物的不足,發揮出更好的服用性能。目前,滌綸織物正向著仿毛、仿絲、仿麻、仿鹿皮等合成纖維天然化的方向發展。
『柒』 polyester是什麼面料成分
polyester指的是我們俗稱的「滌綸」面料,是一種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稱聚酯纖維(PET纖維),屬於高分子化合物。
polyester是什麼面料成分
polyester即稱聚酯纖維,是「滌綸」面料。我國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量大於85%以上的纖維簡稱為滌綸。
於1941年發明,是當前合成纖維的第一大品種。聚酯纖維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
且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耐微生物,不受蛀蟲、黴菌等作用。
展開全部內容
-->
『捌』 100%polyester是什麼面料
100%polyester和100%visoose這時服裝面料的成分。polyester是聚酯,但聚酯有很多種類,用得最早和最多的是尼龍66,也稱滌綸,化學名稱是聚醯胺,80年代流行的的確良就是聚酯和棉花混紡的。visoose譯為粘膠,Viscose面料是由粘膠纖維紡織而成的。這種面料具有超強的抗靜電性能,不會產生附著在身體上的感覺,因而十分滑爽,特別適合運動穿著。其含濕率最符合人體皮膚的生理要求,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調濕功能。100%表示這種面料沒有混紡其他纖維,如棉花。
『玖』 這是叫什麼面料
滌綸面料。工藝名詞叫 亂花壓褶
面料壓褶應採用滌綸纖維面料製作:滌綸織物。如:滌綸紗、滌綸綢、其他純滌綸面料等。
有透氣性、吸濕性差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