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油性皮膚 > 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

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

發布時間:2022-05-19 18:04:52

㈠ 葯品儲存的問題

葯品儲存受溫度、濕度、光線、空氣、儲存時間以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響。每種葯品的包裝上和說明書中都會有【貯藏】這一項,裡面會列出葯品的儲存條件,這些儲存條件都有其嚴格對應的要求。



2哪些葯品需冷藏儲存?

有些葯品在常溫或高溫下極易變質失效,應放入冰箱內低溫保存。這些葯品通常在包裝上註明了貯藏溫度。例如:

注射劑:重組人胰島素及所有的胰島素制劑;

口服葯:西葯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培菲康)、脾氨肽口服凍乾粉;中葯阿膠、當歸片、人參等;

外用葯:鮭魚降鈣素噴鼻劑、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愛爾凱因)、受熱易變形的放於肛門的栓劑、陰道栓劑等。

1.不是所有的葯品都適合放在冰箱中儲存,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葯品,一般葯品不建議放冰箱。因為冰箱潮濕的環境對一般葯品的性狀會有影響。例如已開封的水劑放入冰箱保存,導致液體葯劑在溫度過低的環境下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或糖分被結晶,使葯物變質。

2.有些生物制劑,如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等字樣的葯品,不能置於冰凍層,因為在葯品凍融過程中,會造成葯品效價的降低,影響葯品療效。

3.開封前後要求不同。還要提醒患者的是,有些葯品在開封前長期保存和開封使用後短期存儲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優泌林和諾和靈,在使用前要求2-8℃冰箱冷藏,一經開封使用後,只需25℃以下保存,可存放約4周。若室溫環境超30℃必須存放在冰箱的情況下,需用前使葯品恢復至室溫。還有鮭魚降鈣素噴鼻劑開始使用後也不需要冷藏,可室溫放置約4周。

3哪些葯品需密閉、密封、防潮儲存?

大多數葯品受濕度、空氣、微生物影響比較大,容易水解失效,都需要密閉、防潮保存。因此不能保存在浴室、廚房和床櫃下陰暗潮濕的地方,應選擇放置在地勢較高的、濕度適中的地方或乾燥箱內。

易吸潮變質葯品:有些葯品在潮濕的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吸水後的葯品可出現溶化、發霉,發酵、粘連等現象,不能再用。如阿司匹林、胰酶、酵母片、復方甘草片、阿卡波糖(拜糖蘋)、維生素B1、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小柴胡沖劑、枸杞子、黨參、中葯丸劑以及各種膠囊劑等。因此,這類葯品最好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包裝密封。

㈡ 如何讓葯物保存好

防潮:有些葯物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水解失效。如:乾酵母、VB1片、復方甘草片等,最好此類葯物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用後塞緊瓶蓋。
防意外:將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讓拿到,以免其偷服、誤服而發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滅蚊、滅蟑類葯品,決不能同家庭儲備的葯品混放,以免發生意外。原封不動:葯品最好保留原包裝,這樣便於識別,便於掌握用法、用量。如果不方便使用原包裝,最好選用干凈的小瓶盛裝,將葯物的名稱、服法、劑量等清楚地寫在膠布上,然後貼在包裝瓶上。用剩的葯如不想保存,應在丟棄前把葯物從包裝中倒出,防止他人誤食誤用。
避光:西葯大部分是化學制劑,而陽光能加速葯物的變質,特別是維生素類、抗生素類葯物,見光後會變色,導致葯效降低,甚至變成有毒的物質。因此,儲存葯物要注意避光。
注意失效期:經常查看葯品是否超過有效期或變質。如儲備葯品出現以下情況,則不能再用:片劑產生鬆散、變色;糖衣片的糖衣粘連或開裂;膠囊劑的膠囊粘連、開裂;丸劑粘連、霉變或蟲蛀;散劑嚴重吸潮、結塊、發霉;眼葯水變色、混濁;軟膏劑有異味、變色或油層析出等。
建葯品檔案:建一張葯品明確卡,將葯品分門別類。可先將儲備葯品分內服、外用兩大類;再按葯品名稱、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失效期等製成表單,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起到方便、安全用葯的作用。

㈢ 葯放冰箱里保存好嗎

部分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相關說明參看葯品的說明書。

一般來說,葯品說明書上都會標明葯物所需的儲存狀態是常溫、陰涼處還是冷藏等。常溫表示葯品放置溫度需在2℃-30℃之間,陰涼處指2℃-20℃,冷藏指2℃~8℃。在購買葯品時,一定要注意觀看葯品說明書中的標示,將葯品儲藏在適合溫度范圍內。一般來說,註明陰涼處或者冷藏的葯品都應該放進冰箱里儲藏。
不能放的葯品:
1、常見的糖漿類葯物如止咳糖漿,低溫儲藏會致溶解度降低,析出糖和葯物等沉澱,導致葯物濃度改變,服用後會影響葯效,甚至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一般來說,糖漿最佳保存溫度在10~30攝氏度,避免陽光直射,開瓶後保質期為1個月。
2、皮膚外用軟膏如紅黴素軟膏、扶他林軟膏、皮炎平軟膏、硝酸甘油軟膏等,不宜低溫保存。溫度過低,會致葯物分層及軟膏溶劑本身發生化學變化,影響濃度和葯效。這類葯物要放在室溫環境保存,避免陽光直射。

3、氣霧劑、噴霧劑如沙丁胺醇氣霧劑、布地奈德鼻噴劑等不宜低溫保存,否則易發生噴葯不暢,葯霧不均勻等。因為低溫會導致葯罐內外壓差變小,拋射劑(葯物的噴射動力來源)氣化不完全。

4、一些注射劑如胰島素針劑開始使用後,不宜放在冰箱。若將它反復置於冷熱環境中,會吸入空氣形成氣泡,造成注射量不準,更易失效。並且冷藏保存的胰島素,如果在未恢復到室溫前就注射,會引起疼痛,也會增加對皮下組織的刺激。開封的胰島素,包括瓶裝胰島素等,在不超過30攝氏度、陰涼室溫環境中可保存1個月左右。
(3)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將葯品尤其是開封後的葯品放入密封的塑料盒或瓶中,再放入冰箱,可以防止葯品受潮。
2、葯品與冰箱之間至少留1-2厘米的空隙。
3、最好在放置葯品的位置放個溫度計,以監測冷藏室內的溫度。
總之,按照正確的方式儲藏葯品一般不會出現問題,但也很難保證不會有其他原因導致葯品變質,因此吃葯之前必須先檢查。一旦發現葯品與原有的性狀不同,即使葯品仍在有效期內也應停止使用。另外,如果在冷藏室保存的葯品發生凍結,即使化凍後外觀沒有發生變化,該葯品也不能再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多數人不知道 冰箱該如何存放葯品?
望採納。

㈣ 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藏嗎

一般的葯物不能冷藏的,有些非處方葯是必須冷藏的,還有部分維他命可以冷藏。

一般的口服葯、外用葯、注射劑大都不需要,因為這些葯的保存溫度在18-25度左右,(常溫避光保存)而冰箱的溫度都在10度以下;一些血液製品比如白蛋白,靜丙之類還有就是說明書要求保存在10度以下的葯品就需要保存在冰箱。

一般都含有糖漿成分,細菌正喜歡冰箱這樣的環境,只要開啟冰箱1次,就會出現細菌滋生的問題。冰箱內外的溫度有差異,葯品進進出出反而更容易受潮,進而縮短保質期。

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葯品,一般葯品並不建議放冰箱。放冰箱保存的葯品一旦拿出來服用,忘了放回去,溫度升高,更容易凝結水珠,使葯品潮濕變質。

(4)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擴展閱讀:

葯物保藏注意事項:

1、分類收納:

葯箱里的葯物建議按用途歸類,標簽好。同時葯箱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兒童誤拿誤服。

2、注意貯存條件

葯物會因為光、熱、溫度等外界條件影響而變質,因此要避免高溫、光照、潮濕,大多葯品的保存常溫(0-30℃)即可,有的要求陰涼(0-20℃)、避光。某些特殊葯品明確的要求放在「冷處」,即2-10℃,則需要放置冰箱的冷藏室保管。

3、注意有效期和失效期:

和食品一樣,葯品也有有效期和失效期,一旦過了有效期,就不建議再使用葯物。同時葯物在開封之後,有效期會縮短到2周或者幾個月。因此家用葯箱的葯物在購置時,選擇有效期時間長的;

葯品一旦開封,最好標注開封日期,在開封使用期限內盡快使用。定期檢查葯物,一旦發現過期,或者有變質的現象,應當及時丟棄,更換新葯品,以免誤用。

4、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葯品應存放於相對濕度低於60%的環境中。有一些固體葯品,容易吸潮結塊,如阿斯匹林就會因為潮濕而分解,會產生對胃部有害的物質。

各種膠囊劑、糖衣片(多酶片、呋喃妥因片)、顆粒劑、散劑(如思密達)、泡騰片(如克霉唑泡騰片、維生素C泡騰片)等劑型的葯物也很容易吸潮。

㈤ 葯品可以放進冰箱里么

有些可以放,

但中葯不宜放在冰箱里,葯材放入冰箱內,和其他食物混放時間一長,不但各種細菌容易侵入葯材內,而且容易受潮,破壞了葯材的葯性,所以對一些貴重的葯材,如人參、鹿茸、天麻、黨參等,若需長期保存,可放在一個干凈的玻璃瓶內,然後投入適量用文火炒至暗黃的糯米,待晾涼後放入,將瓶蓋封嚴,擱置在陰涼通風處。 而且存貯食物的電冰箱不宜同時儲藏化學葯品

另補充:中葯材最怕生蟲受潮家裡珍藏的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麝香等名貴中葯,在夏季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生蟲、受潮。必須把它們放在低溫環境下隔絕空氣貯存,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它們曬干後,分別用干凈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儲存。人參應先蓋上白紙曬干,蓋紙的目的是防止人參變色,曬干後放入塑料袋,並放入2-3粒花椒防蟲,密封後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但不能放入冷凍室,以免冷凍變質。麝香受潮後香氣容易揮發,要放入玻璃瓶,並用蠟封口,再放入冰箱保存。冬蟲夏草晾乾後裝入密閉塑料袋,放在乾燥的地方保存。一些易生蟲的中葯材,要仔細檢查是否生蟲,如生蟲了,要把蟲剔除干凈後,曬干放入密閉塑料袋保存。

請人代煎中葯不宜多很多人由於家裡有人常年服用中葯,為了圖方便常常一次抓很多帖中葯放在家裡,或請葯店代煎很多袋葯拿回家慢慢服用。這種做法在夏天不可取,煎好的中葯即使放入冰箱,放置時間一長,還是容易出現沉澱變質。因此,夏天請人代煎葯,最好一次不要超過五六袋。

西葯應區別情形儲存夏季高溫還常會影響西葯的化學成分,使一些成分出現不穩定。因此,了解各種劑型的儲藏條件,按照儲藏條件來存放是很必要的。例如說明書標明常溫儲存是指10-30℃儲存,冷儲存是指2-10℃儲存,涼暗處儲存是指在避光且不超過20℃的地方儲存,陰涼處儲存是指在不超過20℃的地方儲存。常見的維生素C等怕光葯品注意避光保存,膠囊、沖劑、栓劑等制劑則應注意防熱保存,此外,各種散裝的西葯要注意分別放入密閉的玻璃瓶,內服葯和外用葯不能放在一起,否則容易串味。

有些西葯不能進冰箱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把所有西葯放入冰箱冷藏,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很多葯不宜放進冰箱。生物制劑如胃蛋白酶、胰島素、人血白蛋白等,對熱特別敏感,應放入冰箱冷藏;滴眼液、洗劑等外用葯品也最好放入冰箱。不宜進冰箱的葯品主要有止咳糖漿、抗過敏糖漿、外用的乳膏,因為大部分糖漿在過低的溫度下,可能會降低葯物的溶解度,導致葯效降低。而乳膏溫度過低可引起水油分層,影響軟膏的均勻性與葯效,這些葯只要在室溫下保存即可。

㈥ 常用葯品應該如何存放最安全

許多家庭都有這樣的困擾:吃不完或暫時用不到的葯品想留到下次使用,可是往往還沒過有效期就變質了。絕大多數葯品都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物理、化學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常見原因包括光線、濕氣和溫度等。葯品保存的首要原則就是避光、避潮濕、避熱。葯品最好存放在乾燥且陰涼的環境下,如暗處的抽屜等。不可存放在浴室,以免葯品受潮破壞葯性。因此,按照說明書的指示准確地存放葯品,無疑可以延長葯品的壽命。

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塞冰箱!葯品的保存溫度其實很多元,世界衛生組織歸納出以下幾種可能性:

冷凍 維持-20°C,疫苗通常以此溫度保存,並由專業機構設立相關保存設施。

冷藏 介於2°-8°C,通常指家用冰箱的下層櫃,例如糖尿病患者須施打的胰島素在拆封/未拆封時宜存放於4°C的環境中。這個溫度區間也可用來短期存放疫苗。

陰涼 介於8°-15°C。

常溫 介於15°-25°C。

濕氣、光線亦不受葯品歡迎

除了溫度之外,潮濕、光線也是造成葯品變質的因素,例如阿斯匹林 (Aspirin) 就會因為高溫或潮濕而分解,產生對胃部有害的物質。以濕度來說,世衛組織建議葯品應存放於相對濕度低於60%的環境中。

透過以上說明,可以發現葯品的保存環境不是只有冷藏一途,下回想把葯品塞進冰箱前,仔細回想醫生或葯師的囑咐,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一般來說,葯品分為「外用葯」與「內服葯」,兩者使用方法不同,若是放在同個容器中可能會導致誤食外用葯的情況,「分開存放」才是正確的選擇。

㈦ 保存葯物的基本要求

不知您要知道的是專業葯品儲存要求?還是個人家庭葯品儲存要求?不過我還是提供你專業的知識吧,比較具體,你也可從中得到參考,並從中找到您所需要的:

一、葯品儲存的設施條件 按照GSP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設備、設施(略).
二、葯品的儲存要求,設置不同溫、濕度條件的倉庫。其中冷庫溫度為2~10℃;陰涼庫溫度不高於20℃;常溫庫溫度為0~30℃;各庫房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

三、 葯品倉儲管理 葯品存儲要按照安全、方便節約的原則,正確選擇倉位、合理使用倉容,儲存分區、分庫管理。堆碼合理、整齊、牢固、做到無倒置現象。
1. 「六分開」:內服葯與外用葯分區存放;性能相互影響的葯分庫存放,根據葯品要求的儲存條件(冷藏、陰涼、常溫)分庫儲存。名稱與外包裝容易混淆的葯品分開(隔垛)存放;葯品與非葯品分庫存放;同品種不同批號的要按效期隔開存放並作明顯的效期標志。
2. 「堆碼三距」:垛間通道距離不小於60cm;垛與牆、垛與梁、垛與柱間距不小於30cm;垛與地面間距不小於10cm。葯品不準觸地,靠牆且便於查看.
3. 「三色標管理」:待驗葯品、退貨待驗、停售待查的葯品黃色標記;合格品、待發品綠色標記;不合格品紅色標記。
4. 「溫濕度管理」:嚴格倉庫的溫濕度管理,堅持每日2次按時觀察庫內外溫濕度,填寫「溫濕度記錄表」,並根據具體氣候情況及時調控溫濕度並作好溫濕度調控記錄及調控記錄及調控設備的運行記錄,保證倉儲條件符合要求。
5. 「葯品催調管理」:電腦設置好,對存放時間超過三個月、半年的葯品分別自動提示。銷售退回的葯品、效期短,近效期一年以下的葯品、不易保存、易變質的葯品也列入催銷表中。
6. 倉庫須按照清潔衛生制度要求,定期進行掃除,保持庫房,貨架清潔,同時還要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熱、防蟲、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四、退貨葯品,不合格葯品,特殊管理葯品,中葯材、中葯飲片的管理另還有具體規定(略)

㈧ 葯物的保管原則

葯物保存三原則:密閉·低溫·避光
各種葯物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過期限的葯物會失去療效,甚至變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不能再用。但如果葯物保存不善,雖然在有效期內也會失效、變質,故葯物的保存非常重要。
不同葯物的保存方法不同,但亦有共同原則,那就是密閉、低溫、避光保存。
密閉不僅可以避免葯物因吸潮而變質(如膠丸、膠囊等吸潮後易崩解),也可以避免葯物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氧氣發生反應而變質(如氨茶鹼、水楊酸鈉、巴比妥鈉等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魚肝油則可以氧化變質),還可以防止葯物因揮發和風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種香精、酒精、碘制劑易揮發,而硫酸亞鐵、阿托品等則易風化)。密閉保存要求將葯物用乾燥玻璃瓶裝好後用橡皮塞蓋緊或蠟封,開啟後要隨時蓋緊,及時將葯物使用完;對於用氣泡眼包裝的葯品則需要保護好外面的鋁箔,以免破損。
低溫不僅可以避免胰島素、乙肝疫苗、丙種球蛋白等生物製品類葯物因受熱而變質,也可以避免甘油栓等葯物受熱變形,還可以避免乙醚、無水酒精等葯物受熱揮發甚至爆炸。低溫一般是指4℃左右。
避光可以避免硝酸銀、硝普鈉等葯物見光分解,避光保存要求將葯物放在有色瓶內或能夠避光的紙盒或容器內,或瓶外用黑色的紙或布包紮。需避光的葯物一般在出廠時都具有這些避光措施,病人和家屬注意的是不要隨便更換包裝或撕毀外面的包裝紙。
大多數葯物按上述方法保存都可以保證療效,有些須特殊保存的葯物,則須按說明書做特殊處理。此外,葯物還需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以免孩子誤服而中毒。

㈨ 葯品應該如何保存

葯品保存方法:

1、不同種類的葯品切忌混合保存: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外用葯和內服葯、有特殊氣味或有毒的葯品均應分別存放;

2、葯品應密封存放:玻璃瓶包裝葯物要封好瓶口,其它材料包裝的葯物要包紮嚴實;易揮發的葯品,如碘酒、樟腦、酒精等更應密封保存,避免強光和火;

3、特殊葯品冷藏保存:有些葯品在常溫下只能短暫保存,故應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否則容易變質失效;

4、中葯應放在乾燥通風處,防止發霉、蟲蛀;

5、各種葯品均應保留標簽:盡量保持原標簽的完整。脫落、模糊不清的標簽要重新補貼,保留原有葯品的名稱、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項;

6、及時清理過期、變質葯品:葯品都有有效期,過期、發霉變質葯品要及時清理出家庭葯箱。

(9)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擴展閱讀:

從外觀上如何判斷葯效:

1、葯片變色。如白色葯片變黃、變黑、變紅或出現霉點、斑點,均顯示已變質失效,不可再服。

2、沖劑、糖漿劑變味。沖劑和糖漿劑失效往往會出現異味(發酵味),有的也發霉。

3、無有效日期的注射葯失效,一般都會發黃或顏色加深,有的變混濁,有的長出絮狀物。

4、糖衣片失效,往往出現暴裂、異色斑塊或斑點、自溶、變黑、發霉。

㈩ 含揮發油的天然葯物宜採用什麼方法乾燥

浸漬法。

將固體粉末或一定形狀及尺寸的已成型的固體(載體或含主體的催化劑)浸泡在含有活性組分(主、助催化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觸一定的時間後分離殘液。這樣,活性組分就以離子或化合物的形式附著在固體上,這種方法謂之浸漬法。

(10)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擴展閱讀

影響中葯變質的自然因素

(一)空氣:成分復雜主要因素有,水分(受潮、返潮)、氧氣(氧化、分解)、灰塵(污染)、微生物(生蟲、霉變)。在保管中需根據季節和葯品的性質的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

(二)溫度:溫度在16~35℃時一般害蟲容易生長繁殖;在25~28℃時最適合黴菌的生長;溫度在35℃以上時,揮發性的葯物成分會加速揮發,花、葉之類容易香氣走失與變色,含油脂的葯物易出現走油,樹脂類葯品易出現軟化與熔化而發生粘連現象。

(三)濕度:濕度與溫度是影響葯品質量密切相關的兩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對濕度控制在70~75%。

閱讀全文

與油性大的葯物怎麼保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8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4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4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6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83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9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68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45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1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4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75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3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94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6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1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2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3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8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7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