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垂體可以用鹽水配嘛
垂體後葉素能夠被用在催產或者引產,通常垂體後葉素的用法用量是什麼呢?
垂體後葉素可靜注或靜滴,靜滴加等滲鹽水或5%葡萄糖500ml稀釋後慢滴,靜注加5%葡萄糖20ml稀釋慢注。大量肺咯血,靜注10單位。
如果用於催產和引產時,2.5-5單位用生理鹽水稀釋到0.01單位/ ml,靜脈點滴,起始不超過0.001-0.002單位/分鍾,每15—30分鍾增加0.001-0.002單位,直至達到宮縮與正常分娩相似。最快0.02單位/分鍾。
通常孕媽媽要對自己胎動情況進行監控,在如果已經到了妊娠期40周之後,可以大概隔了3-7天的時間就來復查一次胎心監測,也可以進行B超來了解一些自身羊水量。
㈡ 死者因注射大量丙泊酚後死亡後驗屍可以驗出結果嗎
如果丙泊酚引起死亡,可查出橫紋肌溶解
㈢ 丙泊酚注射液對智力有影響嗎急
葯理毒理:本品通過激活GABA受體?氯離子復合物,發揮鎮靜催眠作用。臨床劑量時,丙泊酚增加氯離子傳導,大劑量時使GABA受體脫敏感,從而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催眠效應,其麻醉效價是硫噴妥鈉的1.8倍。起效快,作用時間短,以2.5mg/kg靜脈注射時,起效時間為30-60秒,維持時間約10分鍾左右,蘇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於插管,很少發生喉痙攣。對循環系統有抑製作用,本品作全麻誘導時,可引起血壓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無明顯變化。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氣反應,表現為潮氣量減少,清醒狀態時可使呼吸頻率增加,靜脈注射常發生呼吸暫停,對支氣管平滑肌無明顯影響。丙泊酚能降低顱內壓及眼壓,減少腦耗氧量和腦血流量,鎮痛作用很微弱。與其他中樞神經抑制葯並用時有協同作用。應用丙泊酚可使血漿皮質激素濃度下降,但腎上腺皮質對外源性皮質激素反應正常。
葯代動力學:丙泊酚一次沖擊劑量後或輸注終止後,可用三室開放模型來描述。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鍾)及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鍾)的特點。丙泊酚分布廣泛,並迅速從機體消除(總體消除率1.5?2升/分鍾)。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形成丙泊酚和相應的無活性的醌醇結合物,該結合物從尿中排泄。當用丙泊酚維持麻醉時,血葯濃度逐漸接近已知給葯速率穩態值。當丙泊酚的輸注速率在推薦范圍內,其葯物動力學是線性的。
用法用量:使用丙泊酚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葯。丙泊酚可輔助用於脊髓和硬膜外麻醉。並與常用的術前用葯,神經肌肉阻斷葯,吸入麻醉葯和止痛葯配合使用。作為全身麻醉以輔助區域麻醉技術,所需的劑量較低。1.麻醉給葯:建議應在給葯時[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約給葯4ml(40mg)]調節劑量,觀察病人反應直至臨床體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數年齡小於55歲的成年病人,大約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過該年齡需要量一般將減少;ASAⅢ級和Ⅳ級病人的給葯速率應更低,每10秒約2ml(20mg)。2.麻醉維持:通過持續輸注或重復單次注射給予丙泊酚都能夠較好的達到維持麻醉所需要的濃度。持續輸注所需的給葯速率在個體之間有明顯的不同,通常4?12毫克/公斤/小時的速率范圍能保持令人滿意的麻醉。用重復單次注射給葯,應根據臨床需要,每次給予2.5ml(25mg)至 5.0ml(50mg)的量。3.ICU鎮靜:當作為對正在強化監護而接受人工通氣病人的鎮靜葯物使用時,建議持續輸注丙泊酚。輸注速率應根據所需要的鎮靜深度進行調節,通常0.3?0.4毫克/公斤/小時的輸注速率范圍,應能獲得令人滿意的鎮靜效果。4.人工流產手術:術前以2.0mg/kg劑量實行麻醉誘導,術中若因疼痛病人有肢體動時,以0.5mg/kg劑量追加,應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年齡超過55歲的病人應在給葯時觀察病人的反應,通常麻醉誘導所需的劑量可能較低。兒童不建議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推薦丙泊酚作業小兒鎮靜葯物使用。用於小兒麻醉誘導:建議緩慢給予丙泊酚直至體征表明麻醉起效,劑量應根據年齡和/或體重調節。年齡超過8歲的多數病人,麻醉誘導需要約2.5mg/kg;低於該年齡所需葯量可能更大;ASAⅢ級和Ⅳ級的小兒建議用較低的劑量。用於小兒麻醉維持:通過輸注或重復單次注射給予丙泊酚,能夠維持麻醉所要求的深度所需的給葯速率在病人之間有明顯的差別,能常4?12mg/kg/小時的給葯速率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麻醉效果。5.給葯方式:未稀釋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直接用於輸注。當使用未稀釋的丙泊酚注射液直接輸注時,建議使用微量泵或輸液泵,以便控制輸注速率。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釋後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存放於PVC輸液袋或輸液瓶中。稀釋度不超過1∶5(2mg/ml)。用於麻醉誘導部分的丙泊酚注射液,可以以小於20∶1的比例與0.5%或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使用。稀釋液應無菌制備,給葯前配製。該稀釋液在6小時內是穩定的。
不良反應:
禁忌症:對丙泊酚或其中的乳化劑成分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丙泊酚注射液應該由受過訓練的麻醉醫師或加強監護病房醫生來給葯。用葯期間應保持呼吸道暢通,備有人工通氣和供氧設備。丙泊酚注射液不應由外科醫師或診斷性手術醫師給葯。病人全身麻醉後必須保證完全蘇醒後方能出院。2.癲癇病人使用丙泊酚可能有驚厥的危險。3.對於心臟,呼吸道或循環血流量減少及衰弱的病人,使用丙泊酚注射液與其它麻醉葯一樣應該謹慎。4.丙泊酚注射液若與其它可能會引起心動過緩的葯物合用時應該考慮靜脈給予抗膽鹼能葯物。5.脂肪代謝紊亂或必須謹慎使用脂肪乳劑的病人使用丙泊酚注射液應謹慎。6.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前應該搖勻。輸注過程不得使用串聯有終端過濾器的輸液裝置。一次使用後的丙泊酚注射液所余無論多少,均應該丟棄。不得留作下次重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1.妊娠期間不應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但在終止妊娠時,可以使用丙泊酚注射液。2.產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丙泊酚注射液。
兒童用葯: 丙泊酚用於兒童誘導後無論是吸入麻醉葯,還是維持,會導致心率減慢,心率下降10%-20%,但丙泊酚本身對竇房結及房室結功能無明顯影響,因此三歲以內兒童慎用。
老年患者用葯: 應以靜脈滴注給葯以觀察病人反應,年齡超過55歲的病人,麻醉誘導所給的丙泊酚劑量應酌減。
葯物相互作用: 動物和臨床實驗證實,丙泊酚和吸入麻醉葯、肌松葯伍用,相互間無相關作用,和地西泮、咪達唑侖合用時延長睡眠時間,阿片類葯物增強其呼吸抑製作用。
是啊!對智力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對後天的不會照成太大的影響。兒童不建議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尤其三歲(包括三歲)以下的兒童。
㈣ 鎮靜劑有哪些
ICU常用鎮靜葯物的葯理學特點
1.苯二氮卓類:苯二氮卓類能增強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經傳遞功能和突觸抑制效應,抑制中腦網狀結構對皮層的激醒,抑制邊緣系統神經元活動,產生劑量相關的催眠?抗焦慮抗驚厥及順行性遺忘作用,無鎮痛作用,使用個體差異較大,經肝腎代謝,長時間應用可引起蓄積,對血流動力學有一定影響。
地西泮具有抗焦慮和抗驚厥作用,大劑量可引起一定的呼吸抑制和血壓下降。靜脈注射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單次給葯起效快,蘇醒快,可用於急性躁動患者治療。其代謝產物去甲基西泮和奧沙西泮有類似地西泮的葯理活性,半衰期長達20~50h,反復用葯易引起體內蓄積,負荷劑量為5~10mg。
咪達唑侖為水溶性苯二氮卓類衍生物,作用強度是地西泮的2~3倍。起效快,2~4min達中樞峰效應,半衰期1.5~3.5h,大劑量對呼吸血壓抑制明顯。其代謝產物α-羥基咪達唑侖具有葯理活性,特別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易蓄積,臨床一般短期使用(<72h),否則難以預測清醒和拔管時間。常用負荷劑量為0.01~0.05mg/kg,維持劑量為0.02~0.1mg/(kg·h)。
勞拉西泮目前在國內應用不多。國外常用於ICU的長期鎮靜,起效慢,半衰期長,不適於治療急性躁動。對呼吸及血壓影響較小,易蓄積,長時間應用其溶劑丙二醇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代謝性酸中毒高滲透壓狀態。
2.非苯二氮卓類:丙泊酚為γ受體激動劑,起效快,半衰期短,大劑量應用丙泊酚時對呼吸及心血管抑製作用明顯,可減少腦血流、降低顱內壓、降低腦氧耗代謝率。短期使用無明顯蓄積作用,長期使用可致周圍組織飽和,延長作用時間。常用負荷劑量為1~3mg/kg,維持劑量0.5~4mg/(kg·h)。長期或大量使用後需監測甘油三酯水平,並考慮其在營養支持中提供的能量。丙泊酚輸注綜合征(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PRIS)是最新被認識的與丙泊酚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一般指長時間大劑量丙泊酚輸注後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高脂血症和心力衰竭伴肝臟腫大並最終導致死亡的臨床綜合征。目前發現還有橫紋肌溶解、高鉀血症、腎衰竭、難治性心律失常、肝臟脂肪浸潤、肝衰竭等。具體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清楚,但共同結局是心血管系統衰竭。PRIS一旦發展,缺乏特異性治療手段,其對液體治療及血管活性葯物不敏感。血液透析治療可有效改善酸中毒和脂質代謝,綜合其他支持治療有望扭轉PRIS的進展。目前認為控制丙泊酚的輸注速度和劑量對預防PRIS的發生尤其重要,盡量避免連續48h輸注丙泊酚大於4mg/(kg·h),一旦懷疑可能發生PRIS,應立即停用丙泊酚,改用其他鎮靜葯物。
右美托嘧啶為高選擇性α2受體激動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藍斑部位,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從而發揮鎮靜和鎮痛作用。經肝臟代謝,肝功不全患者其半衰期會延長。快速推注可出現低血壓、高血壓、心動過緩和竇性停搏。低血壓和抗交感作用有關,高血壓的發生和葯物與外周血管平滑肌α2β受體作用有關。因其兼具鎮靜與鎮痛雙重作用,對呼吸抑製作用弱,安全性較高,越來越多的醫師選擇其用於ICU患者的鎮靜。常用負荷劑量為1μg/kg,維持劑量為0.2~0.7μg/(kg·h)。
㈤ 注射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的用法用量
使用前用滅菌注射用水5ml溶解。與其它神經肌肉傳導阻滯劑一樣,建議在使用本品過程中檢測神經肌肉功能以滿足個體化劑量的要求。靜脈單次注射給葯用法成人劑量氣管插管:本品用於成人插管的推薦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15mg或遵醫囑。用丙泊酚誘導麻醉後,按此劑量給予本品,120秒後即可達到良好至極佳的插管條件。高劑量可以縮短對神經肌肉阻滯作用的起效時間。下表總結了阿片類(硫噴妥鈉/芬太尼/咪唑安定)或丙泊酚麻醉的健康成年病人每公斤體重注射0.1~0.4mg本品後的平均葯效學數據。首次給葯劑量 麻醉背景 達90%抑制的時間 達最大抑制的時間 自然恢復至25%的時間(mg/kg) T*(分) T*(分) T*(分) 0.1 阿片類 3.4 4.8 45 0.15 丙泊酚 2.6 3.5 55 0.2 阿片類 2.4 2.9 65 0.4 阿片類 1.5 1.9 91*:對尺神經進行超強的電刺激後,拇內收肌的單次顫搐反應或四個成串刺激的第一次顫搐反應。用恩氟烷或異氟烷麻醉可使本品首劑的臨床有效時程延長約15%。維持用葯:採用維持劑量延長本品神經肌肉的阻滯作用。對以阿片類或丙泊酚麻醉的病人,給予0.03mg/公斤體重的本品可以繼續產生大約20分鍾臨床有效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連續使用維持劑量不會導致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延長。自然恢復:神經肌肉阻滯一旦進行自然恢復,其恢復速度與本品給葯量無關。當使用阿片類或丙泊酚進行麻醉時,從25%~75%及5%~95%恢復的平均時間分別約為13和30分鍾。拮抗:給予標准劑量抗膽鹼葯物可以很容易地拮抗本品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T1平均達10%恢復時給予拮抗劑,從25%到75%恢復及到臨床完全恢復(T4/T1≥0.7)的平均時間分別約為4分鍾和9分鍾。2~12歲的兒童的給葯劑量2~12歲兒童的首劑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的推薦給葯劑量為0.1mg/公斤體重,並在5~10秒內進行。下表為阿片類麻醉時平均葯效學數據。在相同的麻醉背景下,以0.1mg/公斤體重的劑量給葯,兒童比成人起效時間快,臨床作用時間短且自行恢復快。首次給葯劑量 麻醉背景 達90%抑制的時間 達最大抑制的時間 自然恢復至25%的時間(mg/kg) (分鍾) (分鍾) (分鍾) 0.1 阿片類 1.7 2.8 28氣管插管:雖然尚無對該年齡組進行插管前給葯的特別研究報告,但鑒於兒童起效時間比成人快這一特點可以推測:給葯後2分鍾內即可插管。維持用葯:追加使用本品可以維持對神經肌肉的阻滯作用。以氟烷麻醉時,給予0.02mg/kg(體重)的葯量,可以繼續維持約9分鍾臨床有效的神經肌肉阻滯。連續追加劑量不會引起蓄積效應。自然恢復:以阿片類麻醉時,從25%到75%恢復和從5%到95%恢復所需時間分別約為10分鍾和25分鍾。拮抗:給予標准劑量抗膽鹼葯物可以很容易地逆轉本品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T1平均達13%恢復時給予拮抗劑,從25%到75%恢復的平均時間及到臨床完全恢復(T4/T1≥0.7)的平均時間分別約為2分鍾和5分鍾。靜脈輸注給葯成人和2~12歲兒童的用葯劑量:連續輸注本品可以維持對神經肌肉的阻滯作用,在出現自然恢復跡象後要維持89%-99%的T1抑制,推薦首先以3g/kg/min(0.18mg/kg/hr)的速度輸注,一旦達到穩定狀態後,大部分病人只需要以1~2g/kg/min(0.06-0.12mg/kg/hr)的速度連續輸注,即可維持阻滯作用。當採用異氟烷或恩氟烷麻醉時,本品的輸注速率可減少高達40%。(見葯物相互作用)輸注速度取決於輸注溶液中順阿曲庫銨的濃度、神經肌肉阻滯所要達到的程度和病人的體重。下表是未稀釋的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的給葯方法。2mg/ml的順阿曲庫銨的輸注速度:病人體重(kg) 劑 量(μg/kg/min) 輸注速度 1.0 1.5 2.0 3.0 20 0.6 0.9 1.2 1.8 ml/hr 70 2.1 3.2 4.2 6.3 ml/hr 100 3.0 4.5 6.0 9.0 ml/hr連續恆速輸注本品並不會引起對神經肌肉阻滯效應持續地加強或減弱。停止輸注本品後,神經肌肉阻滯的自然恢復速度與單次注射給葯後的情況類似。2歲以下兒童的劑量目前尚無2歲以下兒童用葯的資料,故無法提供推薦劑量。老年患者的劑量:老年人用葯量無需調整,其葯效動力學特性與年輕的成年病人類似。但與其他神經肌肉阻滯葯物一樣,用於老年人時起效可能稍慢。腎臟功能損害病人的劑量:腎衰病人無需調整用葯劑量。此類病人本品的葯效動力學特點與腎功能正常的病人類似,僅起效時間稍慢。肝臟功能損害病人的劑量:晚期肝病病人無需調整用葯劑量,此類病人本品的葯效動力學特點與肝功能正常的病人類似,但起效時間稍快。患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劑量:曾對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成年患者(紐約心臟病協會I-III級)快速(5-10秒)靜脈注射本品,在研究劑量下(0.4mg/kg,8倍的ED95)未發現有臨床意義的心血管作用。然而,在此病人群中,使用0.3mg/kg劑量以上的數據有限。本品尚未用於兒童心臟手術中。重症監護病房(ICU)病人的劑量:可將本品通過靜脈注射和/或靜脈輸注方式給予成年ICU病人。對成年ICU病人推薦的起始輸注速度為3g/kg/min(0.18mg/kg/hr)。但不同病人對葯物的需求量有廣泛的個體差異,並會隨時間變化而增加或減少。臨床研究中平均輸注速度為3g/kg/min【范圍0.5~10.2g/kg/min(0.03~0.6mg/kg/hr)】。ICU病人長期(長達六天)輸注本品後,完全自然恢復所需的平均時間約為50分鍾。5mg/ml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的輸注速率病人體重 劑 量(μg/kg/min) 輸注速度 (kg) 1.0 1.5 2.0 3.0 70 0.8 1.2 1.7 2.5 ml/hr 100 1.2 1.8 2.4 3.6 ml/hrICU病人給予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後的恢復情況與輸注時間無關。不相容性已證明本品在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中出現降解產物的速度較下列『使用指南』項所列的輸注液更快。因此不推薦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作為本品的稀釋液。因為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只在酸性溶液中穩定,所以不能與鹼性溶液共用注射器或同時給葯(如硫噴妥鈉)。它與酮咯酸氨丁三醇或丙泊酚注射乳劑不相容。使用指南稀釋後的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應在聚氯乙烯或聚丙烯容器中存放。在5-25C下,稀釋後濃度為0.1~2mg/ml的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於至少12小時內,其物理和化學性質穩定。稀釋溶劑可以是下列溶液:氯化鈉(0.9%w/V)靜脈注射液;葡萄糖(5%w/V)靜脈注射液;氯化鈉(0.18%w/V)和葡萄糖(4%w/V)靜脈注射液;氯化鈉(0.45%w/V)和葡萄糖(2.5%w/V)靜脈注射液。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與下列常用的圍術期葯物具有相容性,如:鹽酸阿芬太尼、氟哌利多、枸櫞酸芬太尼、鹽酸咪達唑侖和枸櫞酸舒芬太尼,合用時可通過三通管進行靜脈輸注。如其他葯物與本品用同一針管或套管給葯,建議每注射一種葯物後以適量的靜脈輸注液(如0.9%w/v氯化鈉靜脈輸注液)將葯物沖進。與其它靜脈用葯類似,如選擇在小靜脈注射本品時,注射後,需以適量的靜脈輸液(如0.9%w/v的氯化鈉靜脈注射液)將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沖進該靜脈。
㈥ 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的用法用量
使用前用滅菌注射用水5ml溶解。與其它神經肌肉傳導阻滯劑一樣,建議在使用本品過程中監測神經肌肉功能以滿足個體化劑量的要求。 靜脈單次注射給葯用法成人劑量氣管插管:本品用於成人插管的推薦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15mg或遵醫囑。用丙泊酸誘導麻醉後,按此劑量給予本品,120秒後即可達到良好至極佳的插管條件。高劑量可以縮短對神經肌肉阻滯作用的起效時間。下表總結了阿片類(硫噴妥鈉/芬太尼解唑安定)或丙泊酚麻醉的健康成年病人每公斤體重注射0.1 - 0.4mg本品後的平均葯效學數據。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407211654240415.jpg用恩氟烷或異氟院麻醉可使本品首劑的臨床有效時程延長約15%。維持用葯:採用維持劑量延長本品神經肌肉的阻滯作用。對以阿片類或丙泊酚麻醉的病人,給予0.03mg/公斤體重的本品可以繼續產生 大約20分鍾臨床有效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連續使用維持劑量不會導致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延長。自然恢復:神經肌肉阻滯一旦進行自然恢復,其恢復速度與本品給葯量無關。當使用阿片類或丙泊酌進行麻醉時,從25%〜75%及5% 〜95%恢復的平均時間分別約為13和30分鍾。拮抗:給予標准劑量抗膽鹼葯物可以很容易地拮抗本品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T1平均達10%恢復時給予拮抗劑,從25%到75%恢復及 到臨床完全恢復(T4/T1≥O.7)的平均時間分別約為4分鍾和9分鍾。2 -12歲的兒童的給葯劑量2~12歲兒童的首劑順苯磺酸阿曲庫按注射液的推薦給葯劑量為O.lmg/公斤體重,並在5〜10秒內進行。下表為阿片類麻醉時平均葯效學數據。在相同的麻醉背景下,以O.lmg/公斤體重的劑量給葯,兒童比成人起效時間快,臨床作用時間短且自行恢復快。 氣管插管雖然尚無對該年齡組進行插管前給葯的特別研究報告,但鑒於兒童起效時間比成人快這一特點可以推測;給葯後2分鍾內即可插管。維持用葯:追加使用本品可以維持對神經肌肉的阻滯作用。以氟燒麻醉時,給予0.02mg/kg(體重)的葯量,可以繼續維持約9分鍾臨床有效的神經肌肉阻滯。連續追加劑量不會引起蓄積效應。自然恢復:以阿片類麻醉時,從25%到75%恢復和從5%到95%恢復所需時間分別約為10分鍾和25分鍾。拮抗:給予標准劑量抗膽鹼葯物可以很容易地逆轉本品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T1平均達13%恢復時給予拮抗劑,從25%到75%恢復的 平均時間及到臨床完全恢復(T4/T1≥O.7)的平均時間分別約為2分鍾和5分鍾。靜脈輸注給葯成人和2~12歲兒童的用葯劑量:連續輸注本品可以維持對神經肌肉的阻滯作用,在出現自然恢復跡象後要維持89%〜99%的T1抑制,推薦首先以3ug/kg/min((U8mg/kg/hr)的速度輸注,一旦達到穩定狀態後,大部分病人只需要以1~2ug/kg/min(0.06〜0.12mg/kg/hr)的速度連續輸注,即可維持阻滯作用。當採用異氟烷或恩氟燒麻醉時,本品的輸注速率可減少高達40%。(見葯物相互作用)輸注速度取決於輸注溶液中順阿曲庫銨的濃度、神經肌肉阻滯所要達到的程度和病人的體重。下表是未稀釋的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的給葯方法。2mg/ml的順阿曲庫銨的輸注速度: 連續恆速輸注本品並不會引起對神經肌肉阻滯效應持續地加強或減弱。停止輸注本品後,神經肌肉阻滯的自然恢復速度與單次注射給葯後的情況類似。2歲以下兒童的劑量目前尚無2歲以下兒童用葯的資料,故無法提供推薦劑量。老年患者的劑量:老年人用葯量無需調整,其葯效動力學特性與年輕的成年病人類似。但與其他神經肌肉阻滯葯物一樣,用於老年人時起效可能稍慢。 腎臟功能損害病人的劑量:腎衰病人無需調整用葯劑量。此類病人本品的葯效動力學特點與腎功能正常的病人類似,僅起效時間稍慢。肝臟功能損害病人的劑量:晚期肝病病人無需調整用葯劑量,此類病人本品的葯效動力學特點與肝功能正常的病人類似,但起效時間稍快。患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劑量:曾對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成年患者(紐約心臟病協會1-3級)快速(5〜10秒)靜脈注射本品,在研究劑量下(95)未發現有臨床意義的心血管作用。然而,在此病人群中,使用0.3mg/kg劑量以上的數據有限。本品尚未用於心臟手術中。重症監護病房(ICU)病人的劑量:可將本品通過靜脈注射和/或靜脈輸注方式給予成年ICU病人。對成年ICU病人推薦的起始輸注速度為3pg/kg/min(0.18mg/kg/hr)。但不同病人對葯物的需求量有廣泛的個體差異,並會隨時間變化而增 加或減少。臨床研究中平均輸注速度為3tig/kg/min【范圍0.5〜10.2ngAcgAnm(0.03〜0.6mg/kg/hr)】。ICU病人長期(長達六天)輸注本品後,完全自然恢復所需的平均時間約為50分鍾。5mg/ml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的輸注速率 ICU病人給予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後的恢復情況與輸注時間無關。不相容性已證明本品在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中出現降解產物的速度較下列『使用指南』項所列的輸注液更快。因此不推薦乳酸林格注射液及5%葡萄糖和林格注射液作為本品的稀釋液。因為順苯確酸阿曲庫按注射液只在酸性溶液中穩定,所以不能與減性溶液共用注射器或同時給葯(如硫噴妥鈉)。它與麗咯酸氨丁三醇或丙泊酚注射乳劑不相容。使用指南稀釋後的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應在聚氣乙烯或聚丙烯容器中存放。在5~25°C下,稀釋後濃度為0.1〜2mg/ml的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於至少12小時內,其物理和化學性質穩定。稀釋溶劑可以是下列溶液:氣化鈉(0.9%w/v)靜脈注射液:葡萄糖(5%w/v)靜脈注射液; 氣化鈉(0.18%w/v)和葡萄糖(4%w/v)靜脈注射液,氣化鈉(0.45%w/v)和葡萄糖(2_5%w/v)靜脈注射液。順苯磺酸阿曲庫按注射液與下列常用的圍術期葯物具有相容性,如:鹽酸阿芬太尼.氰哌利多、枸櫞酸芬太尼、鹽酸咪達唑侖和枸櫬 酸舒芬太尼,合用時可通過三通管進行靜脈輸注。如其他葯物與本品用同一針管或套管給葯,建議每注射一種葯物後以適量的靜脈輸注液 (如0.9%w/v氣化鈉靜脈輸注液葯物沖進。與其它靜脈用葯類似,如選擇在小靜脈注射本品時,注射後,需以適量的靜脈輸液(如0.9%w/v的氣化鈉靜脈注射液)將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注射液沖進該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