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防治豬滲出性皮炎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發生於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常寄居於豬的皮膚、黏膜上,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膚、黏膜破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一般多發生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瞼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接著全身出現油性黏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黏液與皮屑、污物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像全身塗上一層煤煙,手觸之黏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稱之為「油皮病」。之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顫,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患豬常出現全身性皮炎,並可導致脫水和死亡。
剖檢病豬全身黏膠樣滲出,惡臭,全身皮膚形成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剝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體表淋巴結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盂及輸尿管積聚黏液樣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圈舍衛生,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進入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圈舍。母豬產仔後10日齡內應進行帶豬消毒1~2次。
(2)接生時修整好初生仔豬的牙齒,斷臍、剪尾都要嚴格消毒,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立即進行治療,有助預防本病的發生。
(3)一旦發病應迅速隔離病豬,盡早治療。皮膚有痂皮的仔豬用45℃的0.1%高錳酸鉀水或1∶500的百毒殺浸泡5~10分鍾,待痂皮發軟後用毛刷擦拭乾凈,剝去痂皮,在傷口塗上復方水楊酸軟膏或新黴素軟膏。對於脫水嚴重的病豬應及早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並保證患豬清潔飲水的供應。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偏遠地區豬場可嘗試應用青黴素、三甲氧節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黴素、壯觀黴素等抗生素肌內注射,連用3~5天。
⑵ 這豬皮膚病怎麼治
偏方治大病喲!
1、皮膚瘙癢: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後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2、牛皮癬、頭癬、頑癬:豬膽一個,刺破,將膽汁放在小碗內,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後用膽汁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奇。
3、各種皮炎:生雞蛋一隻,將整蛋放陳醋內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塗患處,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4、疥瘡、惡瘡、無名瘡:白雞毛一把燒成灰,用芝麻油調成糊狀,每日塗患外2--3次,連用5--7天,效果極佳。
5、濕疹: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內浸3天後,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癒。特效。
6、蛇膽瘡:用旱煙油一小團(或抽過的香煙過濾嘴3個),用適量水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痊癒。
7、汗斑癬:獨頭蒜(或小蒜頭)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擦患處(擦至局部發熱伴輕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8、扁平疣:每次用馬齒莧*20克(鮮品40克),板藍根*15克,煎湯一碗內服,並留少量外塗,一日二次,連用10天。可除疣。
9、白癜風:取露水(最好用韭菜葉上露水)一斤,加入蛇殼*5克,裝入瓶內,埋地下過半月後取出,用水塗患處,一日三次,連用1--2月。同時可用馬齒莧*30--60克,煎湯一碗內服,一日二次。
10、風疹塊、痱子:鮮韭菜汁加適量明礬,每天塗患處,並擦至皮膚發紅、發熱,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1、腳氣、手氣:陳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明礬1錢,泡3天後用醋浸手、腳,一次5分鍾,浸後可以洗去,一日一次,連用10天,不會再發。
12、手、足多汗:明礬*5錢,熱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腳,一次10分鍾,浸後站其自然晾乾,一日一次,5天後手腳汗正常。
13、手足開裂(皸裂、粗糙):生羊油或豬油一兩,加蜂蜜或白糖3錢,搗勻搽手腳,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幾天以後不復發。
14、凍瘡未破:尖頭辣椒10個,生薑半兩,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內浸3天後,在凍瘡初起,皮膚紅腫發癢時搽患處,一日5次,有特效。連用十天至半月痊癒除根,不再復發。
15、凍瘡已破:陳舊棉花(越陳舊越好),燒成灰,用麻油調勻搽患處,一日三次,搽好為止,不發。
16、鵝掌風、灰指甲:陳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香煙絲(十支),泡二日後用醋浸手,一次10分鍾,一日二次,浸後可用清水洗凈,連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17、疔、癤、癰(無名腫痛、搭背):生土豆搗爛,塗患處,用布包好,日換一次,一般5天內可愈。
18、雞眼、瘊子:先用快刀將患處外部老皮削去。再塗上清涼油,用香煙火熏烤,至疼時稍堅持後拿掉煙火,一日二次,連用10天,半月後可脫落不發。
19、燙傷:活蚯蚓適量,加白糖少許化成水,塗傷處,一日三次,連用數日有清涼止痛,生肌功能,並不會留下疤痕,特效。
20、流火、丹毒(多患於下肢、皮膚紅、腫、熱、痛並伴有寒戰、高熱、頭痛):鮮冬瓜皮一次一兩,燒一碗湯內服並外搽,一日兩次,連用5天可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21、蚊蟲咬傷(紅腫、癢):可選用大蒜頭、生薑擦,或用醋、牙膏、鹽水、香煙灰加入人的口水調勻塗,均可立即見效止癢,解毒消腫。
⑶ 仔豬油皮病的防治
仔豬油皮病多見於5~6日齡哺乳仔豬、育成豬和母豬乳房上。
仔豬油皮病即仔豬滲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
本病可通過各種途徑傳染,損傷的皮膚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門戶。嚴重病例死亡率可達60%以上。本病在一些豬群的仔豬中可呈低發病率的散發性發生,也可引起一些豬群仔豬流行性發作。
症狀:小豬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開始時,皮膚排出物多,呈紅色或銅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現薄的、灰棕色片狀滲出物,富含脂質,3~5天擴展到全身。患豬背毛粗亂,可出現口腔潰瘍,蹄球部角質脫落。食慾不振和脫水是本病主要特徵。發病嚴重的豬體重迅速減輕,並在24小時內死亡,通常在3~10天內死亡。病豬不出現瘙癢,發熱也不常見。同窩仔豬發病表現和嚴重程度不同。耐過豬生長明顯變慢。
預防:修齊初生仔豬的牙齒,保證圍欄表面光滑,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母豬進入產房前先清洗、消毒,然後放進清潔、消過毒的圈舍。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及時進行治療,有助於預防本病發生。
豬病治療:及早治療效果較好,嚴重感染則可能不見效。葡萄球菌對新型的青黴素類葯物耐葯性低,應作為首選葯物,其它如慶大黴素也可考慮聯用或單用,同時可配合使用維生素B1及維生素C,效果更佳。對仔豬用葡萄糖鹽水輸液進行全身性治療,可降低皮膚病變的程度,使之僅發生淺層病變,並促進癒合過程。用發病豬場分離的菌株製成自體菌苗來免疫產前母豬,對仔豬可能有保護作用。
⑷ 剛進了一批太湖二代母豬,有個別身上經常會長些包包,而且裡面還有很多濃。這到底是什麼病啊該如何對
1、膿包是什麼樣的?有多大?數量?在哪些地方?
2、如果膿包較大,位於頸部等適合注射的部位:多半是在作免疫或者注射治療時,注射操作不規范或者疫苗葯物品質較差導致的蓄膿;處理:等膿包熟了,挑破把膿擠掉,用滅菌注射用水或者生理鹽水洗一下,塗點兒阿莫西林粉之類的在裡面,然後在簡單縫一下最好,最後根據豬只情況打幾天消炎針。
3、如果膿包一般,位於四肢關節或者蹄周圍:有可能是豬只飼養時為生環境較差、欄舍質量較差、運輸途中機械損傷、鏈球菌感染或感染過、口蹄疫耐過了或正在發生等等原因;處理:非疾病性原因的加強飼養管理改善欄舍環境,輔助以消炎治療,疾病性的建議最好請獸醫現場解決。
3、如果膿包比較小,且呈條狀位於傷疤附近:多半是新近豬只因為分群並欄打架或者欄舍有容易劃傷豬只的地方;處理:欄舍問題還是得改善,打架的話把好戰的或者容易被群P的調開,外傷嚴重的消炎治療,一般的塗點兒紫葯水或者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洗。
4、如果膿包較小,豬身很多地方有:有可能是寄生蟲或者蚊蟲叮咬引起的;處理:寄生蟲原因,體內驅蟲阿苯達唑或者伊維菌素,體外和欄舍驅蟲滅蟲菊脂類,嚴重的也是要消炎治療。蚊蟲叮咬原因注射周圍盡量清除雜草填水窪清理垃圾等,晴天傍晚用敵百蟲或者敵敵畏對注射周邊進行滅蚊,有條件還可以在豬舍內點點蚊香。
5、如果膿包較小,且成片或者已經連在一起了,位於耳朵或者體表散熱不易的地方:有可能是皮膚病比較嚴重導致發炎或者豬舍散熱不佳或者因為抓豬操作不規范使耳朵受傷引起的;處理:皮膚病原因,高錳酸鉀兌廢機油塗一兩次,輔助消炎治療。豬舍散熱不佳原因的,加強通風。抓豬不規范原因,類似打架原因的處理;
6、在膿包較大或者膿包成片的情況下,消炎治療時注射部位要盡量避開膿包附近;驅蟲或者滅蚊時,請注意人畜安全;除了第一種原因外,其他原因在處理是都要加強欄舍環境衛生控制。
⑸ 母豬背部起皮請問是什麼原因謝謝
背部起皮可由多種情況引起: 1、皮膚角化不全:在嚴重缺乏葉酸、VA或VE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這與長期濫用脫霉劑、磺胺類葯物等有關。 2、滲出性素質:在水中高鈣和缺鋅的情況下可以發生,表現皮膚破潰流出水,結痂 3、橡皮皮膚:皮膚增厚失去彈性,這與體表寄生蟲蚧蟎等有關,表現皮膚搔癢,脫毛 4、脂溢性皮炎:皮膚表現增厚,有大量油脂樣物質滲出,可見明顯黑痂,可壞死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膚壞死。
⑹ 發現家裡的母豬身上起皮了,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健康母豬的標準是眼睛明亮有神,並且眼睛周圍比較干凈,皮膚圓潤光滑,富有彈性,皮毛發亮,看起來精氣神十足,同時發情正常,產仔多又壯,奶水質量好又多,養豬人整天高興得樂哈哈。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縱觀國內各大中小型母豬場,上面的母豬也只有在夢中才有,有時或許有那個三兩頭,但也是少之又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又該如何破解被蒙在鼓裡的狀態。
此時,就是排毒解毒,強肝護腎,解決母豬表徵等問題的關鍵時期,刻不容緩。我們可以選用一些優質的霉制劑,脫霉解毒排毒的同時,還能保肝護腎,從而才能將疾病消滅於未發生之前,這樣也才能真正養出好母豬。
⑺ 母豬代豬三個月了,身體有醬油一樣的東西滲出,請問怎麼治
豬病預防:有一母豬帶豬3個來月了突然不吃食四肢站不穩呼吸急促,有一母豬帶豬3個來月了突然不吃食四肢站不穩呼吸急促原因/什麼病-豬病其他門診診斷與防治,
⑻ 母豬身上起紅斑是什麼病
豬「紅斑病」,是一種免疫抑制性的皮膚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豬只體表的不同部位出現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紅色或紅紫色斑點,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死亡率較低、飼料轉化率降低等特點。
發病原因
豬「紅斑病」是多種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豬群的一種綜合性皮膚性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免疫抑制性疾病為主要原因
在諸多的豬傳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較多,對機體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對豬「紅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豬圓環病毒引起的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豬弓形體的「帶蟲免疫」、慢性豬瘟和慢性豬附紅細胞體病等。
體外寄生蟲和體表細菌的感染
夏季天氣非常炎熱,環境衛生不易控制。如果消毒不嚴格,飼養管理不科學,就會使體表病菌和體外寄生蟲大量滋生,再加上蚊子、蠅子、不幹凈注射器等機械性傳播,皮膚性疾病就會大量發生。
過敏性皮質炎
由於蚊蟲的叮咬,體表病菌所分泌的毒素的刺激等原因,皮膚出現粉紅色斑塊,表現出過敏性或溢出性皮炎、毒素性皮炎等病症。
診斷要點
發病豬只體表出現許多散在的突出體表呈「粉紅色、紅紫色」的斑點狀丘疹,首先由後臀部位出現,並隨著病程的延長,紅斑點丘疹向軀體的不同部位蔓延,如肩胛部、夾背部、耳朵、腹下、四肢等。嚴重時斑丘可覆蓋全身各處。
病豬皮膚出現的斑點狀丘疹,開始呈粉紅色,直徑大小為2毫米~6毫米的圓形或不規則的隆起,隨著病程的延長,斑點狀丘疹的「中心」會出現黑紫色區域,並逐漸蔓延變大,相互間融合成一片,嚴重者還會逐漸潰瘍。如果周邊環境控制不好,常並發疥蟎、癢蟎、滲出性皮炎等,病豬出現摩擦牆壁、表皮有油脂性物質出現等症狀。
病豬會出現採食量下降,漸進性消瘦,飼料轉化率降低,皮毛粗長,體表蒼白,個別出現黃染、發熱、便秘或腹瀉等病症。
病豬最後多因「營養不全」而衰竭死亡或繼發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桿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紅細胞體病、鏈球菌等並出現死亡。
綜合防治
對於本病的防治,在臨床上有多種方法,並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現結合實際,從幾個方面簡要歸述如下:
飼養管理方面
加強飼養管理,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在天氣悶熱、斷奶、免疫、子豬閹割、豬群轉欄時,在飲水中添加維多利,減少應激,增強機體抵抗力,尤其要注意飼料質量、疫苗免疫、溫濕度變化等。
環境衛生方面
加強環境衛生措施,定期進行交替消毒,加強豬場環境和豬舍消毒滅蚊工作。將病豬集中隔離在遠離健康豬群的地方,進行飼養和治療。此外驅蟲保健工作也必須慎重。
葯物控制方面
(1)在飼料中添加抗病毒I號粉(2袋/噸飼料)+恆福特(6袋/噸飼料)+強力黴素(250ppm)+魚腥草散(按推薦劑量使用),連用混飼10天~15天;同時做好豬群驅蟲工作,在飼料中添加伊干二凈,以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
(2)症狀較嚴重的豬,可推薦使用恆豐強阿莫西林+清開靈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維生素C+地塞米松,混合肌注,一天一次,連續3天,患病豬皮膚上斑點會逐漸消失,同時用長效土黴素、長效頭孢噻呋等控制繼發感染,進而可有效控制本病。
⑼ 仔豬滲出性皮炎怎麼治療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發生於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常寄居於豬的皮膚、黏膜上,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膚、黏膜破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一般多發生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瞼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接著全身出現油性黏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黏液與皮屑、污物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像全身塗上一層煤煙,手觸之黏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稱之為「油皮病」。之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顫,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患豬常出現全身性皮炎,並可導致脫水和死亡。
剖檢病豬全身黏膠樣滲出,惡臭,全身皮膚形成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剝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體表淋巴結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盂及輸尿管積聚黏液樣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圈舍衛生,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進入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圈舍。母豬產仔後10日齡內應進行帶豬消毒1~2次。
(2)接生時修整好初生仔豬的牙齒,斷臍、剪尾都要嚴格消毒,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立即進行治療,有助預防本病的發生。
(3)一旦發病應迅速隔離病豬,盡早治療。皮膚有痂皮的仔豬用45℃的0.1%高錳酸鉀水或1∶500的百毒殺浸泡5~10分鍾,待痂皮發軟後用毛刷擦拭乾凈,剝去痂皮,在傷口塗上復方水楊酸軟膏或新黴素軟膏。對於脫水嚴重的病豬應及早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並保證患豬清潔飲水的供應。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偏遠地區豬場可嘗試應用青黴素、三甲氧節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黴素、壯觀黴素等抗生素肌內注射,連用3~5天。
⑽ 母豬身皮膚紅腫緊綳起皮怎麼治
給它身上塗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