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油性皮膚 > 烘焙還能做什麼油皮

烘焙還能做什麼油皮

發布時間:2022-05-30 04:11:10

A. 蛋黃酥的皮的製作方法

蛋黃酥最簡單的做法,層層起酥,酥軟綿密,比買的還好吃

近幾年,蛋黃酥一直是深受歡迎的小點心,那層層疊疊的酥皮,一碰就掉渣,出油的鹹蛋黃,吃進嘴裡沙沙的,口感豐富,特別香。今天就將這款家庭版蛋黃酥的做法分享給大家,超詳細的步驟,一學就會。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

蛋黃酥

油皮材料:中筋麵粉 140 克,豬油 50 克,水 45 克,細砂糖 20 克

油酥材料:低筋麵粉 110 克,豬油 50 克

餡料材料:鹹蛋黃 12 個,紅豆餡 300 克

表面刷液:蛋黃 1 個,雞蛋 1 個

其他材料:黑芝麻適量

操作準備:低筋麵粉、中筋麵粉分別過篩備用。

烘焙溫度:160℃,上下火,中層

烘焙時間:35 分鍾

成品數量:12 個

1製作餡

1-1. 鹹蛋黃放入烤箱,用90℃、上下火,置中層烤10分鍾。

1-2. 紅豆餡平分成 12 份,逐一包裹鹹蛋黃。

2製作油皮:

2-1. 豬油中加入細砂糖、中筋麵粉、水,混合均勻

2-2. 面團放在硅膠墊上,揉至能拽出薄膜。

小貼士:油皮要揉到出膜狀態,這樣油皮的延展性比較好,不容易破,口感也好。沒有中筋麵粉可換成低筋麵粉。

2-3. 滾圓鬆弛 15 分鍾。

小貼士:每擀一次麵皮一定要鬆弛 15 分鍾,否則起酥效果不好。

3製作油酥:

3-1. 豬油中加入低筋麵粉,混合均勻。

3-2. 滾圓鬆弛 15 分鍾。

4整形發酵:

4-1. 鬆弛好的油皮和油酥,都平分成 12 份。

4-2. 把油皮壓扁,油酥放在油皮中間, 用兩只手慢慢往上推,讓油皮包裹住油酥。

小貼士:期間注意力度,要盡量讓油皮厚薄均勻,不要露餡。

4-3. 包好後,擀成橢圓形,從上往下捲起, 繼續鬆弛15分鍾。

4-4. 將鬆弛好的面團垂直於卷的方向再擀長,再從上往下捲起,繼續鬆弛 15 分鍾。

5夾餡烘烤:

5-1. 鬆弛好的面團擀成圓形,中間厚兩邊薄,中間放入紅豆餡,兩只手慢慢往上推,包裹住紅豆餡。期間注意力度,要盡量讓油皮厚薄均勻,不要露餡。

小貼士:擀皮時盡量中間厚四周薄,收口時兩只手邊轉動邊捏,這樣才會收好口。

5-2. 1 個雞蛋打散,再加入 1個蛋黃,攪拌均勻後過篩

5-3. 面團上刷一層蛋液,放進預熱好的烤箱烘烤 10 分鍾。

小貼士:160℃,上下火,烤箱中層,烤10分鍾。

5-4. 取出後再刷一層蛋液,撒上黑芝麻,繼續烘烤 25 分鍾。

小貼士:160℃,上下火,烤箱中層,烤25分鍾。

B. 酥皮月餅的酥皮為何能那麼酥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現在的市場各種月餅花樣層出不窮,廣式的,冰皮的,蘇皮的,但對於江南人來說,中秋百吃不厭的月餅只有一種,那就是蘇式鮮肉月餅。那層層疊疊的酥皮,皮薄如紙,香香脆脆,咬上一口酥得渣渣直掉,加上那鮮美多汁的肉餡,誰也擋不住它的美味。

【小貼士】:

1、油皮可以多揉一會,一直揉到光滑有延展性,這樣在擀卷時不易破酥。

2、烘烤的具體溫度和時間可根據自己的烤箱溫度調整。

3、肉餡調好後可以放冰箱冷藏,這樣包的時候好包些也可以多放些肉。

C. 油皮怎麼炒好吃又簡單

鹵豆油皮鬆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鹵醬菜 老人食譜 高脂血症食譜 動脈硬化食譜 骨質疏鬆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鹵
鹵豆油皮鬆的製作材料:
主料:油皮50克
調料:大蔥10克,香油20克,花生油50克,鹵汁500克,姜3克,味精1克
鹵豆油皮鬆的特色:
質地綿軟,爽口有膩,無結無塊,不油而醇香。
教您鹵豆油皮鬆怎麼做,如何做鹵豆油皮鬆才好吃
1.將干豆油皮(豆腐皮)放入溫水中稍浸泡,再換清水洗一遍,撈出晾乾水氣,然後切成10厘米寬的塊,每三塊疊在一起,再橫切成0.2厘米粗細的絲抖散備用。
2.取凈鍋置火上,舀入花生油燒熱,下蔥絲,姜絲略炒,倒入白鹵水,投入豆油皮絲,用水火煮5分鍾至入味,加入味精,淋入芝麻油,略收鹵汁。出鍋裝盤即成。
3.宜選用色澤淺黃油潤的豆油皮。
4.以鹵至豆油皮絲綿軟且入味為度。

牛油酥餅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甜品/點心
口味:果汁味 工藝:烤
牛油酥餅的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120克,澱粉(豌豆)50克,檸檬10克,草莓250克
調料:檸檬汁30克,冰糖50克,黃油100克,煉乳(甜,罐頭)225克
教您牛油酥餅怎麼做,如何做牛油酥餅才好吃
1.把麵粉、干澱粉拌勻。
2.把黃油與冰糖拌勻,再加入檸檬肉、檸檬汁拌勻,倒入拌勻的麵粉、干澱粉內,搓成粉團,放入烤盆內壓平,用叉刺孔,放入冰箱內冷凍。
3.冷凍後取出,放入微波爐中用中火烤4分鍾,取出切成8塊。
4.將草莓放在每塊餅上,草莓四周鑲上鮮淡凍乳即可。

D. 做蛋撻皮能用植物黃油嗎

製作蛋撻皮可分為製作油皮和油酥兩個步驟,油皮是將中筋麵粉、植物油、砂糖、水鹽等混合,而油酥則是用麵粉、植物油、蛋撻液、牛奶等混合,將油酥放在油皮上壓扁,用擀麵杖擀開,切成小卷,壓實刺一些小洞,就可以烘焙了。
對於很多喜歡自己動手製作美食的人來說,用植物油來做蛋撻皮更是不可放過的。很多人在製作蛋撻皮的時候,都喜歡用黃油,但是這樣做出來的蛋撻熱量會非常的高,換成植物油則會好很多。
製作蛋撻皮的時候分為油皮和油酥,油皮使用中筋麵粉、植物油、砂糖、水鹽等均勻混合製成的,而油酥則要用麵粉、植物油、蛋撻液、牛奶、砂糖、蛋等進行混合。接著將它們揉好後各分成相同等分,然後進行鬆弛。
將油酥放在油皮上麵包好,壓扁,用擀麵杖擀開,從左往右捲起來後切成小卷,擀成一個圓形,沿著邊緣壓緊實,在底部刺一些小洞,這樣蛋撻皮就做好了,可以直接放到烤箱裡面烘焙了。

E. 烘焙用哪種油脂好

油脂分液體與固體兩種形態,先說固體的,通常也是很不好區分的。

一、 奶油butter

又叫牛油、黃油,有含水和不含水兩種。超市常見的品牌有Arla、牧童牌、大公司、銀寶、Anchor(安佳)、President(總統)、多美鮮等,買的時候注意區分有鹽和無鹽,因為有的方子是需要無鹽奶油,而有的則無所謂。國外方子通常會標明salted或者un-salted,而國內經過翻譯之後通常都省略了有鹽無鹽,建議一般視作無鹽。

它是將天然牛奶的上表層收集起來的奶乳經過劇烈攪拌而成的均相平滑的產品。它是美歐廚房中和餐桌上的必備品,從簡單的早餐烤麵包片到復雜的烹飪和糕點製作,都離不開奶油。用奶油製成的成品具有十分誘人的特殊的油脂香氣和奶香氣。

食譜舉例:法式烤麵包片、麵糊類蛋糕比如大理石蛋糕、松糕等、奶油曲奇以及各式西餐料理。

二、瑪琪琳margarine

又叫植物黃油、麥琪琳、乳瑪琳、馬加林。即人造奶油,是在非乳脂油中形成的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 乳狀液,在組成和外形上都與奶油十分接近。最早是法國人於1860年發明的。它是用不飽和脂肪酸取代了飽和脂肪酸的富於奶油香味的天然奶油替代品。生產人造奶油的原料主要為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以及部份動物油脂。人造奶油的出現,滿足了人們使用奶油和減少油脂攝入量的雙重需要。由此可見瑪琪琳的油脂並不等於百分之百全為植物油。因為類型的不同,有的品牌的瑪琪琳仍然含有相當份量的動物脂肪。

一般用來塗抹在土司上的瑪琪琳(又叫 Soft Margarine 或是 Unhydrogenated Margarine)熔點較低,約38C左右,含水量也較高,並不適合用於西點製作。例如多美鮮圓盒裝的植物黃油。

而適於西點製作的瑪琪琳(Hydrogenated Margarine),熔點較高,約41C左右。例如多美鮮塊狀500g包裝的植物黃油即屬於此類

食譜舉例:與奶油相似

Tips:很多人以為人造奶油就是低熱量的代名詞,其實這是錯誤的,人造奶油的熱量並不低於天然奶油,只是由於其飽和脂肪酸含量低於天然奶油,因此而被廣泛使用,如果你以為這個熱量低而不設防,呵呵,也許你可以拿體重來試試。

可是最近又有新的觀點:過去多認為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氫化成人造黃油(或稱麥琪琳)即反式脂肪酸,既有與用牛乳提取的黃油有同樣的風味,又比天然黃油的飽和脂肪酸低,因此對健康有利。最近的研究則認為人造黃油能使血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因此對健康的影響比天然黃油更差,建議謹慎使用。

那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油脂那?呵呵,我的觀點是:物美價廉還是用瑪琪琳,畢竟天然奶油貴。這些奶油我們不是當飯吃,小甜點嘛,吃的少一些總歸是好的,所以也不必去費心算計什麼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了。

三、起酥瑪琪琳 Oleo Margarine 或 Pastry Margarine。

起酥瑪琪琳和一般瑪琪琳有所不同。它是以低熔點的牛油混合其它動物油或是植物油做成的高熔點油脂,專用做起酥皮的製作。它的熔點通常都在44C以上,必須在專業的西點材料行才買得到。該油脂內含有熔點較高的動物性牛油,用作西點、起酥麵包和膨脹多層次的產品中,一般含水以不超過20%為佳。

這是蛋糕房做酥皮點心必備的,一般家庭很少用。當然如果你在家也想做酥皮點心,而剛好你身邊的蛋糕房不肯賣給你這類原料,你有兩個選擇,第一,找上同好,去麥德龍或者烘焙原料批發市場,那裡有整箱的賣,一般是一箱十片,每片1公斤左右,價格從130/元箱~180元/箱不等,根據品牌不同略有差異,當然進口的更是賣到5片一箱,要價150元;第二,就用上面說到的多美鮮的塊狀植物黃油代替,效果也不錯。

四、起酥油shortening

又叫白油,因其看起來雪白,形似豬油。起酥油是食品工業的專用油脂之一。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稠度,用作糕點的配料、表面噴塗或脫模等用途。它是可以用來酥化或軟化烘培食品、使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在加工過程中不致成為堅硬而又連成塊狀,並改善口感。

最初,起酥油就指豬油。後來用氫化植物油或少數其他動植物油脂製成的起酥油消費量大大超過豬油。根據油的來源可分為動物或植物起酥油;部分氫化或全氫化起酥油;乳化或非乳化起酥油。根據用途和功能性可分為麵包用、糕點用、糖霜用和煎炸用起酥油。根據物理形態可分為塑性、流體和粉狀起酥油(即所謂"粉末油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外表有些近似,但不能作為一類。人造奶油一般含水份約20%,它是餐桌用油,即直接食用,含有較多添加素(色素、風味劑等)。而起酥油一般不直接食用。

國外市場上起酥油的品種很多。按以上分類再加以系列化。例如油脂氫化的程度、塑性的大小、充氣率、稠度或粘度、粉末的含油率等等。可是在國內市場上並未見到國產的多種品種,食品工業對此尚未提出多種或特種要求,所以在這方面只是處於初級階段。粉末性起酥油國內已有生產,都是微膠囊型,含油量20-80%。

食譜舉例:西式餅干、部分重油蛋糕、蛋撻、酥皮點心,還可以代替豬油作煎餅的底油,用來做爆米花也是非常香的那(嘿嘿,打岔一下,武廣附近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爆米花,用高壓鍋土法做的,就是用的這個起酥油,粉香粉香的,我最喜歡原味和巧克力味的了,每次都是買上大大一袋,一路吃回家,哇,不說了,口水啊……)

雪白乳化油(英文名也叫shortening)是一種以動植物油(牛油、豬油、棕櫚油、色拉油、椰子油…等)精製後,混合調製成的白色固體油脂。多數用於麵包之製作或代替豬油使用。在台灣,起酥油(白油)的成份與雪白乳化油一樣,唯一的差別在於白油中沒有打入氮氣,所以打發能力較差,且外觀顏色不像比雪白乳化油那麼白。

五、發酵奶油cultured butter or sour cream butter

發酵奶油是在製作奶油的初期,在乳脂中加入乳酸菌種後攪拌使之發酵後,製成的奶油具有特殊的風味,在歐洲較為常見,被認為是歐式風味的奶油,在加拿大仍被十分普遍,並不難買得到。在美國,20 年代之前,這種歐式奶油仍廣泛的生產,但之後反而是目前常見的奶油(即 unsalted butter 又叫Sweet Butter )較容易在市場買到。

一般製成的發酵奶油是沒有加鹽的無鹽奶油,所以 Cultured Butter 或 Cultured Unsalted Butter 都是無鹽發酵奶油,加了鹽的發酵奶油標示為 Cultured Salted Butter。

另外也有人認為發酵奶油比較健康,是因為他們認為在發酵的過程中,乳酸菌會吃掉乳脂(cream)中的乳糖(lactose),使得奶油中的乳糖含量較一般奶油為低,是否因此可以稱為較健康我不確定,不過對於對乳糖有輕微過敏的人來說是個比一般奶油更好的選擇。

在烘焙食譜中如果材料中列示要發酵奶油時,可以以一般的無鹽奶油取代,只是風味不同而已。

目前我還沒有做過需要發酵奶油的點心,有待實踐。在家樂福和麥德龍分別看到過同一個牌子的cottage sour cream,藍白色橢圓形小盒子,無奈實在記不起品牌名稱了。

六、 酥油shortening

其成份為:白油+胡蘿卜素+天然香料,與白油可以替代使用。可普遍用在任何一種烘培產品中。沒錯,酥油的英文名也是shortening,呵呵,你沒有看錯,我更沒有寫錯,這里重點講一下這個讓人「拎不清」的酥油。(這里引用一段轉載過來的文字詳細講解,相信你仔細看過之後一定會懂一些,至少以後做點心的時候不會再暈暈的了)

廣義的定義,酥油可以是任何的油脂類產品,如色拉油、豬油、奶油、瑪琪琳等等。但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和成品品質,這些油脂在使用上就必須要留意彼此之間並非完全可互相替代的,必須要考慮到他們油脂及其它成分如水的含量,特殊的風味(如奶油),還有不同的熔點對製作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

狹義的定義,在點心製作上,當我們說到酥油,通常就是指『酥油』這個產品。酥油是一種無水奶油。

酥油的種類

酥油的種類很多。在台灣目前有:
. 最好的酥油,屬次級的無水奶油(此類酥油名為 Butter Oil)
. 一般也有以低熔點的牛油(此應指牛脂肪 Beef Fat)來充作的酥油
. 另外也有以氫化白油和奶油香料配製而成的,此類酥油即為 Shortening,其顏色和香味都近似真正的酥油(Butter Oil)

酥油是素的嗎?

完全看成分而定,購買前可以查看成分說明,有無水奶油、以牛脂肪 Beef Fat 的,或是植物油精製的,其中以第三種最為普遍,只有第二種牛脂肪的為葷的。因此,也有人問,,,

酥油是白油嗎?

如果是第三類酥油,那其實就是白油再加工而已,而目前一般在食譜的應用上,多半習慣將白油與酥油視做相同材料了。

酥油的作用

酥油一如它的英文名,Shortening,又名雪白奶油(請參看雪白奶油(Shortening)的詳細說明),它用來防止面團筋性延展得太快,也可防止膨大劑初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在過程中散逸。而白油(Lard),是人造豬油。根據中華谷研所的蛋糕與西點一書,酥油與白油的的作用相似,但是,酥油精煉過程較白油為佳,油質更潔白細膩。


酥油在香港稱為『固體菜油』。
在台灣,需要到材料行去。酥油的成分需要先向材料行老闆詢問。

在北美,超市買的酥油有兩種,以 Crisco 出產的酥油為例,白色的酥油用來做派比較合適,而黃色的酥油則用來做需要酥鬆感的金黃色餅干。同樣是酥油,看你做的是什麼樣的點心做不同的選擇。酥油一般是陳放在 Cooking Oil 的櫃子,和色拉油等油類放在一起,或是在 Baking Needs 的櫃子附近,是不需要冷藏的,但也有部分商家將它放置於奶油、瑪琪琳的冷藏櫃附近。

在澳洲,只能找到一種名叫 copha(是椰油制的 vegetable shortening),這種酥油並不能完全和北美慣用的酥油互相替代使用。相關的信息請在搜尋引擎輸入 copha 查詢,或是http://www.everythingaustralian.com/evryaustralian/copha.html 參考(澳洲法浪客提供)。食譜中使用酥油的部分,可以嘗試以奶油來取代。

大部分的酥油都標榜全素(All Vegetable),根據成分說明,主要是棕櫚油、黃豆、氫化物及雙酸甘油脂...。加氫化物是為了改變油脂的融點,使它在一般室溫下仍可維持固態。黃色酥油則多加了輕微的調味及黃色色素。。當然也有些廠商生產的酥油中有牛油成分(Beef Fats),如果介意葷素,購買前多加留意就是了。

七、 豬油lard

從豬的脂肪中提煉得到的動物性油脂,淡黃色,有明顯的豬油香味,但保存時限較短。多用於中式點心及派塔製作上。如欲改用植物性油脂,可以起酥油(白油)來取代。

不過一般,我們在超市買到的會是精煉豬油refine lard,精製過的豬油,無味、白色油脂,為食用油中油性(酥鬆度)最高的油脂,一般多用於中式點心(蛋黃豆沙酥、老婆餅、桃酥等),當然這個同樣可以用起酥油(白油)代替。

下面該說說液體油脂了

八、植物油vegetable oil

植物油是從一些植物的籽或果仁中壓榨出來的油脂,常見的有大豆油(soybean oil),花生油(peanut oil),菜籽油(rapeseed oil),玉米油(corn oil),橄欖油(olive oil),芝麻油(seasame oil),還有最近推出的葵花籽油(sunflower oil),山茶油(camellia oil)

很多烘焙食譜中只是提到色拉油(salad oil),於是很多人就糊塗了,這個色拉油到底是什麼油那?是大豆油還是玉米油或者其他?

這里存在一個油脂等級分類和命名的問題,色拉油只是一個油的等級分類的名稱,它並不具體指是由哪種原料榨出來的油。色拉油是指各種植物原油經脫膠、脫色、脫臭(脫脂)等加工程序精製而成的高級食用植物油。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色拉油主要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玉米色拉油、米糠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葵籽色拉油和花生色拉油。今年十月,食用油頒布新標准,產品名稱中一律省去了「色拉」,因此現在的標准叫法就是大豆油、菜籽油以代替原先的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

簡單的說就是,只要精煉之後達到了一定質量技術標準的就可以稱之為色拉油。這里還有一個概念,調和油。調和油又是什麼油那? "調和油",顧名思義是由幾種食用油按一定配方,經過合理科學的方法調配而成的。一般說來,調和油是在菜籽油或大豆油基礎上添加少量的花生油或者芝麻油勾兌而成,以增加香氣。當然了,各品牌的勾兌的油的品類和勾兌比例是會不一樣的。現在市場上也新推出了以花生油或者茶油為基礎油的花生調和油、山茶調和油,此類油價格較高,佔有率偏低。

回到主題,那麼烘焙中所提到的色拉油我們到底用哪種那?個人認為最好用無味或者味道清淡的,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不推薦使用花生油,本身香味太濃烈,容易掩蓋西點本色香氣(如果方子強調用花生油的除外)。平時做戚風蛋糕,我們就要用到色拉油,而我一般是用大豆油。

橄欖油則一般用於麵包不粘性與磅奶油攪拌,裝飾奶油調軟,硬度調整。不推薦用來做蛋糕或者餅干,因其本身香氣也略微重。

九、棕櫚油palm oil

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業。它被當做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棕櫚油是脂肪里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製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並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麵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由於棕櫚油具有的幾種特性,它深受食品製造業所喜愛。

在我國,目前食用精煉棕櫚油,產品規格方面,主要指標是溶點不超過24℃-33℃,用於食品(麵包、餅乾等)的煮炸方面,軟質棕櫚油安定性佳,油炸時不起油爆、不起泡,具有香酥風味。在高溫下不易裂解而產生有害人體健康之物質,非常適合油炸。
不過,棕櫚油家庭不會用到,一般是大型食品加工企業採用,比如方便麵,各種膨化食品。

十、鮮奶油Whipping Cream

由鮮奶濃縮,使含油量達到約36%,可用作蛋糕表面霜飾之用。超市常見品牌有雀巢nestle,總統president,愛樂Arla,這些都是動物性鮮奶油,淡的,不含糖,打發的時候需要加糖坐冰(即保持低溫),否則打發有困難。

目前市售的還有植脂奶油,這種奶油裡面已經添加了糖,因此直接打發就好,而且不像動物奶油那樣需要嚴格保持低溫。

F. 怎麼做蛋黃酥的外皮才會更酥脆

你好,給樓主說一下本人做蛋黃酥的詳細教程,按照步驟做出來的蛋黃酥會給你驚喜哦。
設備:海氏i7烤箱,容量40L
————
食材:(20個的量)
水油皮:中筋麵粉220g、玉米油80g、糖30g、水100g
油酥面:低筋麵粉180g、玉米油90g
餡料:豆沙500g、鹹蛋黃20個
輔料:蛋黃液1個、黑芝麻
————
做法:
水油皮:依次把水、玉米油、糖、中筋麵粉加入廚師機(手揉也可以)揉成光滑的面團,然後用保鮮膜密封保存
油酥面:把低筋麵粉和食用油揉成團,用保鮮膜密封保存
鹹蛋黃:在白酒里泡一下蛋黃去腥,放入烤箱150℃烤10分鍾
————
步驟:
1、把豆沙均分成20等份,揉圓壓扁,包裹蛋黃,再次揉圓蓋上保鮮膜備用
2、水油皮和油酥面也各分成20等份,各自揉成小團,水油皮包裹油酥面揉圓,蓋上保鮮膜備用
3、把水油皮包裹油酥面的面團,擀成長舌狀,然後捲成小卷,再擀開,再捲成小卷
4、把最後的小卷擀成圓的,包上豆沙包裹的蛋黃,盡量揉圓,收口朝下,就完成啦
5、在所有包好的蛋黃酥上塗抹一層蛋黃液,撒上黑芝麻
6、烤箱上下層180℃烤30分鍾即可出爐

雖然整體零難度,但是步驟繁瑣,蛋黃酥做起來要有耐心哦,做出來的起酥很好,外皮酥脆,內餡甜咸交錯,真的太好吃了。

G. 蛋撻模具除了可以做蛋撻之外還可以做點什麼

英國一位車主買新車後,擔心被盜,於是想到,貼報廢車的膜,偽裝成報廢車。智慧的車主,車膜既能保護新車,又能防盜,一舉兩得。今天小編也和大家分享蛋撻西點製作,這次是介紹全蛋蛋撻,既能保持蛋撻的口味,又不會浪費雞蛋。

下面,一起來看看蛋撻西點製作需要准備什麼材料呢:

材料:牛奶:100g;細砂糖:25g;全蛋:2個;淡奶油:65g;蛋撻皮:10個;

步驟:

1、將盆放在電子秤上,倒入牛奶;

2、加入細砂糖;

3、加入兩個全蛋;

4、用手動打蛋器攪打均勻;

5、加入淡奶油,再次攪打均勻;

6、將蛋撻液過篩倒入量杯中;

7、倒入蛋撻皮,九分滿;

8、放入預熱好的烤箱200℃,烘烤時間參考為30分鍾。

小貼士:雞蛋選擇中號大小,蛋撻液量為10個蛋撻左右。

簡單的西點製作——全蛋蛋撻,喜歡烘焙的你有沒有學會呢?當然,光看是不能學會的噢,快快拿起你的烘焙工具開始吧!白天工作的繁忙,晚上製作簡單的蛋撻,犒勞自己一天的努力。烘焙愛好者們正是希望通過美味健康的烘焙產品,讓快節奏、努力工作的人能夠停下腳步,輕松享受美食。

H. 烘焙具體是做什麼的包括幾種

烘焙,又稱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點之下通過乾熱的方式使物料脫水變干變硬的過程。烘焙是麵包、蛋糕類產品製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烘焙後澱粉產生糊化、蛋白質變性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後,麵包、蛋糕達到熟化的目的。也能使食物的口感發生變化。

食品分類:

1、漿皮類:用糖漿和面,經包餡、成型、焙烤製成,如提漿月餅、雙麻月餅。

2、混糖皮類:用糖粉和面,經包餡、成型、焙烤製成如廣式月餅。

3、餅干類:為手工製作糕點式餅干。油、糖、面、水混合一起,擀片成型、焙烤製成,如高橋薄脆、麻香餅。

4、酥類:用高油、糖和面,印刷切塊成型、焙烤製成,如杏仁酥、糖酥。

5、蛋糕類:用蛋量大,加入糖、面,攪打成糊,澆模成型,經焙烤或蒸制而成,如喇嘛糕、方糕。

6、油炸類:調製成型後以油炸熟制,如排叉、麻花、薩其瑪等。

7、其他類:凡配料、加工、熟制方法不同於前6種的中式糕點均屬於此,如綠豆糕、元宵、各種糕團等。

(8)烘焙還能做什麼油皮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人類鍾愛烘焙食品首先是它營養豐富,且不說多數烘焙食品,都適合添加各種富有營養的食物原料,僅就其主原料小麥粉而言,就有著其他穀物望塵莫及的營養優勢。小麥粉所含蛋白質是大米的2~3倍,是玉米粉的2倍左右,尤其是其含鈣量約為大米的4倍,玉米粉的8倍以上。VBl、VB2、尼克酸等含量小麥粉都是大米的3~4倍。

此外,烘焙食品由於酵母菌的理化作用,富含蛋白質、氨基酸,易於吸收,並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色澤。因此,在西方國家,烘焙食品的麵包(bread)幾乎就成了食物和糧食的代名詞。

烘焙食品不僅營養豐富,更具有其他食品難以比擬的加工優勢。小麥粉特有的麵筋成分,使得烘焙食品不但可以加工成花樣繁多、風格各異的許多形式,而且由於其面團的加工操作性、蒸烤脹發性、成品保藏性和食用方便性等特點,使它成為人類進人工業化時代以來,最有影響的工業化主食品。

I. 油皮怎麼做好吃

鹵豆油皮鬆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鹵醬菜 老人食譜 高脂血症食譜 動脈硬化食譜 骨質疏鬆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鹵
鹵豆油皮鬆的製作材料:
主料:油皮50克
調料:大蔥10克,香油20克,花生油50克,鹵汁500克,姜3克,味精1克
鹵豆油皮鬆的特色:
質地綿軟,爽口有膩,無結無塊,不油而醇香。
教您鹵豆油皮鬆怎麼做,如何做鹵豆油皮鬆才好吃
1.將干豆油皮(豆腐皮)放入溫水中稍浸泡,再換清水洗一遍,撈出晾乾水氣,然後切成10厘米寬的塊,每三塊疊在一起,再橫切成0.2厘米粗細的絲抖散備用。
2.取凈鍋置火上,舀入花生油燒熱,下蔥絲,姜絲略炒,倒入白鹵水,投入豆油皮絲,用水火煮5分鍾至入味,加入味精,淋入芝麻油,略收鹵汁。出鍋裝盤即成。
3.宜選用色澤淺黃油潤的豆油皮。
4.以鹵至豆油皮絲綿軟且入味為度。

牛油酥餅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甜品/點心
口味:果汁味 工藝:烤
牛油酥餅的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120克,澱粉(豌豆)50克,檸檬10克,草莓250克
調料:檸檬汁30克,冰糖50克,黃油100克,煉乳(甜,罐頭)225克
教您牛油酥餅怎麼做,如何做牛油酥餅才好吃
1.把麵粉、干澱粉拌勻。
2.把黃油與冰糖拌勻,再加入檸檬肉、檸檬汁拌勻,倒入拌勻的麵粉、干澱粉內,搓成粉團,放入烤盆內壓平,用叉刺孔,放入冰箱內冷凍。
3.冷凍後取出,放入微波爐中用中火烤4分鍾,取出切成8塊。
4.將草莓放在每塊餅上,草莓四周鑲上鮮淡凍乳即可。

合油酥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美味糕點
合油酥的製作材料:主料:水皮:特粉10公斤 邊化油3.3公斤油酥:特粉7.45公斤 邊化油3.6公斤心料:豆沙8公斤 瓜元5公斤 玫瑰1.3公斤 核桃仁1公斤 生邊油3.75公斤 川白糖4公斤 蜜櫻桃2公斤 邊化油0.5公斤 撒粉(特粉)0.75公斤註:心料中的玫瑰可改用桂花,用量酌減。 教您合油酥怎麼做,如何做合油酥才好吃1.水皮:邊化油加水(每料加水5公斤左右)揉合,摻入特粉(特粉需過篩),攪拌10分鍾左右,成為面團。
2.油酥:特粉過篩,加邊化油,揉合均勻即可。
3.包酥:按水皮6成、油酥4成的比例分料,以水皮包油酥,用小開酥的方法擀製成酥皮。
4.制心:瓜元:核桃仁剁成顆粒(大小如花生仁),櫻桃切成四瓣,玫瑰搓散。以上材料同邊化油和配料中部分川白糖拌合備用。生邊油需將皮膜撕凈,下鍋煮到斷生程度濾起,冷卻後切成板栗大小的顆粒,同配料中其餘部分川白糖拌合備用。用上述備用心料包裹,捏成圓坨,再將豆沙擀成塊狀,包裹上述心料圓坨,然後成型。
5.成型:按皮6成、心6成的比例分料包心,用手工製成圓形,頂部點上紅點。
6.烘焙:用150℃左右的爐溫,烘焙5~6分鍾,製品呈白色,經檢視酥皮起層時即出爐。冷卻後包裝。
質量標准 規格:圓形而凸,略似無沿帽,飽滿光潔,底部平整。不脫酥,不翻酥,不露心。
色澤:雪白色,紅點在頂部正中。
組織:酥潤細膩,剖面心料清晰。精蜜,邊油顆粒大如板栗,晶瑩有透明感。豆沙油浸,無雜質。
口味:細嫩滋潤,突出外酥內潤的特點。甜度適中,有明顯的玫瑰或桂花芳香。

閱讀全文

與烘焙還能做什麼油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8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4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4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6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84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9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68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45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1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4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76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3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94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6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1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2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3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8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7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