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大氣壓是多少公斤
一個大氣壓是10公斤。
1公斤等於0.1Mpa等於一標准大氣壓,一公斤是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簡稱,一公斤力等於9.8牛頓,所以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就=(9.8/0.0001)Pa=0.098MPa約等於0.1MPa,而一標准大氣壓=1.01325X100000Pa,也是約等於0.1MPa.=105Pa,因此1MPa=10公斤力=10㎏/c㎡。
大氣壓: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
既然是「標准」,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確性。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千克/m,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牛/千克。於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p水銀=ρ水銀gh=13.595×103千克/m³×9.80672牛/千克×0.76米=1.01325×105帕。這就是1標准大氣壓的值。
② 標准大氣壓是多少mpa
1.013X10^5pa,yejiushi 101.3mpa
③ 大氣壓的標准氣壓是多少
101.325kPa。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其值為101.325kPa,即是標准大氣壓,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3)沉香精油氣壓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
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隨高度的變化情況: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2、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
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
隨氣候的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大氣壓比夏天高,早上氣壓比中午高。往往,當大氣壓降低時,天氣轉陰;大氣壓升高時,天氣轉晴。氣壓發生變化有很多原因,其中空氣溫度的變化是引起氣壓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當空氣冷卻時,空氣收縮,密度增大,單位面積上承受的空氣柱重量增加,氣壓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氣一到,總是伴隨著氣壓的升高,而暖空氣來臨的時候,氣壓又會降低。冬天是冷空氣的世界,夏天則是暖空氣的天地,氣壓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④ 正常大氣壓是多少
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1013百帕。因為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換算得出1013百帕。
氣象上常用的測定儀器有液體(如水銀)氣壓表和固體(如金屬空盒)氣壓表兩種。氣壓記是由安裝在溫度少變,光線充足的氣壓室內的氣壓表或氣壓計測量的,有定時氣壓記錄和氣壓連續記錄。
人工目測的定時氣壓記錄是採用動槽式或定槽式水銀氣壓表測量的,基本站每日觀測4次,基準站每日觀測24次。氣壓連續記錄和遙測自動觀測的定時氣壓記錄採用的是金屬彈性膜作為感應器而記錄的,可獲得任意時刻的氣壓記錄。
氣壓以百帕為單位,取小數一位;有的也以毫米水銀柱高度為單位,取小數兩位。米與百帕的換算關系是
1佰帕=0.750069毫米(水銀柱高度)≈3/4毫米(水銀柱高度)
1毫米=1.333224百帕≈4/3百帕
大氣壓形成
氣象上的氣壓是大氣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作用於空氣的重之外,尚有空氣的密度,空氣作曲線運動時產生的慣性離力,這些水平力的不同組合,構成不同大氣壓強。
某地的氣壓值等於該地單位面積上大氣柱的重量高度愈高,壓在其上的空氣柱愈短氣壓也就愈低因此,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⑤ 日常大氣壓是多少pa
日常大氣壓是101.325kPa。
標准大氣壓指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最早於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作為壓強的單位,標准大氣壓被記作atm。
所謂「真空「,是指在給定的空間內,壓強低於一個標准大氣壓的氣體狀態。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有托里拆利實驗和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溫度、濕度有關,並隨地勢、緯度、日和年變化而變化。
大氣壓: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既然是「標准」,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確性。
資料顯示: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E3千克/m³,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牛/千克。於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p水銀=ρ水銀gh=13.595E3千克/m³×9.80672牛/千克×0.76米=1.01325×105帕。
⑥ 通常說的一個氣壓相當於多少公斤
1MPa等於10公斤。
人生活的大氣層空氣是由氮、氧及少量的氦、氖、氬、氪、氙、二氧化碳和氫以及臭氧等組成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被地球的吸引力牢牢地吸附在地球周圍200公里的范圍之內。由於大氣中氣體分子不停地向地面上的物體碰撞,從而產生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強,這種壓強稱之為大氣壓強。
所謂標准大氣壓,是指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溫度為0℃時,測出每平方厘米面積所承擔的壓強為760毫米汞柱高,稱為1個大氣壓強(atm,也稱常壓)。由於水銀的比重為13.6克/立方厘米,因此1個大氣壓強=76×13.6=1033.6克/平方厘米。現在壓強單位已改為帕斯卡,簡稱(Pa)。
換算關系如下:
1毫米汞柱=133.3Pa=0.13kPa(千帕)
1個大氣壓強=760×133.3Pa=1.013×10⁵Pa≈0.1MPa(兆帕)
(6)沉香精油氣壓是多少擴展閱讀
氣壓的應用:
1、高壓鍋(高壓鍋中封閉了空氣,給高壓鍋內空氣加熱時,鍋內氣體壓強增大,使鍋內的水沸騰時溫度更高,更容易煮熟食物
2、真空吸盤(可以依靠外界大氣壓將其壓在牆上,可以掛東西)
3、飛機飛行(飛機機翼上方呈流線型,當空氣流過機翼時,一部分空氣從飛機機翼上方流過,一部分空氣從機翼下方流過,因為機翼上方為流線型,所以空氣要在相同的時間內流過不同的距離則速度不相同,機翼上方空氣流速較大,大氣壓較小。
下方很平,空氣流速較小,大氣壓較大,於是。飛機在高速行駛時,機翼下方的大氣壓大,而機翼上方的大氣壓小,機翼上下的壓力差使飛機獲得了升力)
⑦ 26個大氣壓為多少兆帕
2.63445兆帕。
大氣壓力(atmospheric pressure.barometric pressure)是地球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由空氣組成的大氣層。在大氣層中的物體,都要受到空氣分子撞擊產生的壓力。也可以認為,大氣壓力是大氣層中的物體受大氣層自身重力產生的作用於物體上的壓力。大氣壓力的產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由於地球引力,大氣被「吸」向地球,因而產生了壓力,靠近地面處大氣壓力最大。氣象科學上的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受大氣柱的重量(大氣壓強),也就是大氣柱在單位面積上所施加的壓力。
⑧ 正常氣壓是多少MPa
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百帕(毫巴)。
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的重量。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一般隨高度增大而減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氣壓的差異引起空氣的流動。
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百帕)
1毫米水銀(汞柱)柱高=4/3百帕(百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計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條件法和牛頓運動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計算 而且有時測的值不準,一切都應以實際為准)。
1、在托里拆利測出了氣壓後,人們通過公式p=F/S,求出了在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有多少的質量。再套用空氣的密度,求出體積,再除以質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氣圈頂部的距離。
2、已知:氣體體積、物質的量、絕對溫度時,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氣體壓強(其中R是常數,R=8.314帕·米3/摩爾·K或R=0.0814大氣壓·升/摩爾·K)。這個公式還有變形公式pV=mRT/M、p=ρRT/M。
3、p=p水銀gh 【水銀密度*9.8*水銀柱高=標准大氣壓】
⑨ 沉香精油多少一瓶
沉香精油的價格應該是在200元一瓶,這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產品,而且它的質量也都是非常有保障的,只是這樣的價格是很多人望而卻步而已,但是你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購買。
⑩ 標准氣壓是多少呀
1標准大氣壓=1.01325×10^5Pa(帕)。
標准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
1標准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准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相關信息:
標准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標准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於76厘米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並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
於是就規定76厘米汞柱高為標准大氣壓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厘米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隨緯度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