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油按摩 > 肌膚的功能是什麼原因

肌膚的功能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2-05-28 19:59:03

⑴ 皮膚表皮的功能是什麼

皮膚功能

1保護——防止有害物質的通過和入侵,防止營養物質和水分的過度蒸發

2通過血管和汗腺的收縮和擴張來調節體溫

皮膚特點、皮膚問題及保養重點

VPH值在5~5.6v之間,夏季微脂,冬季乾燥。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干。V正確的清潔和維護。

乾燥度:

皮膚特點、皮膚問題及保養重點

無光澤皮膚質地細膩,細紋明顯,VPH值為4.5-5V,手感緊綳,缺乏水分,乾燥,易起皺、起皮。五、適度清潔保濕,重保濕。

油性:

皮膚特點、皮膚問題及保養重點

V油性皮膚V毛孔粗大V粗糙皮膚VPH值為5.6-6.6 V油性皮膚容易長痘痘、青春痘問題V容易脫妝V大清潔V保持水油平衡

混合型

皮膚功能與分類

皮膚特點、皮膚問題及保養重點

T界皮膚油性傾向為5-5.6V,乾性皮膚VPH值為5-5.6V,這類皮膚容易出現痤瘡和痤瘡。皺紋和黑斑很容易在兩頰上形成。vT區應清潔,臉頰應補充水分和乳液。

皮膚敏感的原因——敏感皮膚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在外,由於角質層太薄,皮膚水分不夠,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太弱,無法抵抗外界刺激。2在人體內部,皮膚的神經纖維經常受到外界刺激而變得過度活躍,容易產生發紅、發熱、瘙癢、刺痛、皮疹等不適,皮膚敏感的人通常具有遺傳性。此外,環境污染、化妝不好、保養方法不當都會導致皮膚敏感。除了年齡會影響皮膚的狀況外,人體激素的變化、環境污染、紫外線、輻射、飲食習慣、睡眠時間以及不恰當的保養方法都會影響皮膚的健康,引發皮膚問題

引起皮膚敏感的原因如下

內因:

遺傳原因與體質

外因:

皮膚乾燥

環境

化妝品使用不當

常見致敏劑:

食物:魚蝦,牛奶,雞蛋

空氣吸入類:花粉、黴菌、粉塵、蟎蟲等

葯品:青黴素、磺胺類、去痛片等

接觸類別:金屬飾品、化纖織物、動物皮毛、塗料、塗料等

敏感皮膚的護理方法

1及時補充水分

2堅持使用初乳、保健速溶飲料等產品來平衡免疫力

三。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

4注意飲食、睡眠,生活要有規律

5如果是內因引起的過敏現象,應請皮膚科醫生配合診治。

隨著環境的污染和大氣的破壞,人類皮膚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如乾燥缺水、色斑、衰老、敏感、痤瘡、黑頭、毛孔粗大等。即使沒有這樣的問題,皮膚大多處於亞健康狀態,暗沉、無光澤。讓你的皮膚健康美麗的唯一方法就是科學地保養你的皮膚。這樣,皮膚就能恢復年輕時的美麗健康。每天只需花5-10分鍾的保養,在接下來的5天、5個月、5年甚至10年內,都會讓你比同齡人年輕5至10歲。當女性的外在形象和肌膚變得美麗時,她們也會獲得更多的自信,更加閃耀。

⑵ 皮膚的七大功能是

一、分泌作用

汗水分泌:人體一直都在分泌汗水,通常情況下,肉眼無法看到的,是不感知發汗;另一方面,精神緊張時出汗,這是感知性發汗。

皮脂分泌:皮脂的分泌與體內雄性荷爾蒙及感情中樞神經有關;皮脂沿著毛干排泄至皮膚表面,和汗水混合在一起,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即皮脂膜,它能防止皮膚乾燥,起保護作用。皮脂的分泌與體內雄性荷爾蒙及感情中樞神經有關。

二、吸收作用

皮膚自身沒有積極,主動的吸收功能;皮膚吸收更多的是指角質層的吸收,角質層的理化性質非常穩定,實質上起了半透膜的作用,在一定的條件下,水分可以通過;角質層以上呈酸性,顆粒層以下顯鹼性。

當酸鹼平衡,也就是正負電子平衡時,會在角質層和顆粒層之間形成一層天然屏障,即:電子阻礙層,起到一個屏障的作用,把外界的異物阻隔到角質層以外;但特定性質的物質或經過特殊處理的物質是可透過皮膚被吸收的,也稱為經皮吸收。

三、保護作用

1、對外保護

對機械性外力的保護作用:表皮角質層的角蛋白具有柔軟,豐富的彈性,有防止外界刺激的功能;對化學性刺激的保護作用:在皮膚的表面,由汗水與皮脂形成一層酸性的薄膜,這層酸膜與角質層的角蛋白共同抵制各種化學性刺激以保護皮膚;

對抗菌保護作用:皮膚表面的酸膜PH值為4.5至6.5,具有殺菌,阻止細菌繁殖作用,這種保護作用也稱為皮膚的自我凈化;

抗紫外線保護作用:受到紫外線刺激時,分泌的黑色素以及血色素中血紅蛋白起到保護肌膚的作用。

2、對內保護

抗體作用:對從外部入侵的病菌以及其他異物,產生的抗體,製造免疫力;

免疫反應:當細菌及各種異物到皮膚體內時,身體為自保而產生一種抗體反應,保護能力;

過敏反應:皮膚與外用葯以及彩妝,護膚品接觸時,為抵抗異物會產生抗體,因強度的不同會出現過敏反應,這就產生了接觸性皮膚炎。

四、知覺作用

皮膚為五感器官其中之一,具有觸,冷,熱,痛等知覺,傳至於知覺神經 — 脊髓 — 腦干 — 視床 — 大腦皮質,另外,癢也視為痛覺神經。

五、呼吸作用

皮膚也具有吐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的呼吸作用。—— 皮膚通過毛孔的呼吸占肺呼吸的1%

六、調節體溫

周圍溫度高時的體溫調節: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血流增加,皮膚散熱;周圍溫度低時的體溫調節:皮膚血管收縮,防止體溫擴散。

七、表情作用

利用皮膚血管的擴張,收縮,臉部表情肌肉的牽動來表達喜,怒,哀,樂的感情變化。

(2)肌膚的功能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皮膚覆蓋全身表面,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約占體重的16%。成人皮膚面積約為1.2—2.0平方米。全身各處皮膚的厚度不同,背部、項部、手掌和足底等處最厚,腋窩和面部最薄,平均厚度為0.5—4.0毫米。

盡管各處皮膚厚度不同,但都可分為表皮與真皮兩層,並借皮下組織與深層組織連接。皮膚的顏色因人種、年齡和健康狀況不同而有差異。皮膚上有很密的各種走向的凹下溝汶,稱為皮溝。

皮溝間大小不等的菱形或多角形的隆起部分為皮嵴,它們在指腹構成指紋。個體之間的指紋形態是不同的,因而指紋具有個體差異。皮膚上有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毛發。四肢末端有指甲和趾甲。皮膚可分泌汗液和皮脂,是由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的。

⑶ 肌膚八大功能的定義

1、保護:防止紫外線的照射來達到保護皮膚,是通過分泌黑色素來進行保護。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弱酸性的保護膜起的作用。保護水分不流失不被蒸發這是角質層的作用,因角質層里有大量的保濕因子。增加角質層厚度:

2、吸收:毛孔、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間隙、皮脂腺及汗腺是皮膚吸收營養的三個途徑。

3、 排泄:皮脂腺所分泌的油容性的污垢、汗腺所分泌的水容性污垢同時能排出毒素。皮膚幫助淋巴排毒。

4、呼吸:皮膚呼吸占我們整個身體呼吸的20%只有正常皮膚呼吸的人,皮膚才會通透有光澤

5、新陳代謝:新舊細胞更新代謝的一個過程,細胞的代謝周期是28天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周期會越來越長。運算公式用實際年齡—25+28=目前細胞新陳代謝周期。我們要盡量使細胞恢復到正常的代謝周期。

6、感覺。

7、調節體溫:夏天毛孔打開冬天閉合,可調節體溫。當皮膚受損皮膚調節體溫的功能就會加到血管上去,血管會通過一張一縮進行調溫長期的冷熱刺激血管變的脆弱無彈性血液滲出形成紅血絲,治療紅血絲就要增加皮膚的厚度。

8、免疫功能:皮膚是我們重要的免疫器官,可以提供一些信號來提示你皮膚的問題,這就是免疫信號。比如:過敏就是免疫反映,表現為、紅、腫、癢、痛、小紅疹子。


(3)肌膚的功能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肌膚是包住脊椎動物的軟層,是器官之一,在人體是最大的器官。皮膚擋住外來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覺之用。

科學研究發現,一周吃三次魚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侵害。長期吃魚,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類似於防曬霜的自然保護,使皮膚增白。

堅果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對皮膚很有好處,能夠從內而外地軟化皮膚,防止皺紋,同時保濕,讓肌膚看上去更年輕。堅果中含有的維生素E,不僅能減少和防止皮膚中脂褐質的產生和沉積,還能預防痘痘。

⑷ 皮膚的結構及其生理功能

皮膚的解剖學及組織學
皮膚是機體最大的器官,處於機體和外界環境之間。完整而又良好的皮膚可減少外界對機體的影響,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成人皮膚的總面積為1.5米2.2米,占身體重量的16%。不同部位的皮膚厚薄不一,其厚度為0.5毫米—4毫米(平均1.4毫米),眼瞼、乳房部和四肢屈側的皮膚較薄,掌拓及四肢伸側皮膚較厚。皮膚表面不是平滑的,由許多皮溝和皮丘組成,稱為皮野。掌、足紋是由皮溝和皮丘形成的特殊紋理。皮膚顏色的深淺因種族,年齡、性別及部位不同而不盡相同。從美容範疇來講,皮膚是美容的主要部位,是人體健與美的重要組成部分。皮膚中任何一種結構因素出現異常,均會影響到皮膚的健美,例如:毛細血管擴張、色素失調、皮脂腺分泌紊亂、瘢痕、臉黃瘤等均能影響面部美容。
要想科學地美容,首先要懂得皮膚的結構與皮膚健美的關系。皮膚從外向內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另外還有皮膚附屬器。
表皮
表皮由角朊細胞和樹枝狀細胞組成。角朊細胞最終產生角質蛋白。表皮從外向內可分為以下5層:
(1)角質層:位於皮膚的外表,是由數層完全形化.嗜酸性染色無核細胞組成的板層狀結構保護層,起著屏障作用。角質層堅韌,對冷、熱、酸、鹼等刺激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所以對面部皮膚護理和治療有一定的妨礙。在做皮膚護理或面部按摩前,需用蒸汽浴面、潔面、去死皮,或用磨砂等來軟化和去除部分角質層,以利於葯物和營養成分的滲透和吸收,或在葯物中加入透皮劑也可。
(2)透明層:僅見於掌、拓角質層特別厚的部位。透明層如條狀透明帶,是角質層的前期。由2—3層扁平、無核細胞緊密相連而組成,有防止水及電解質通過的屏障作用。細胞在這一層開始衰老萎縮。
(3)顆粒層:由2—4層扁平棱形細胞組成,內含透明角質顆粒,有核,染色深。顆粒層是一道防水屏障,使水份不易滲入,同時也阻止表皮水分向角質層滲出,致使角質細胞的水分顯著減少,成為角質細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4)棘細胞層:由4—8層多角形細胞組成,細胞周圍有棘突,是表皮的主要組成部分,對皮膚美容和抗衰老起著重要作用。最下層的棘細胞有分裂功能,參與傷口癒合過程。
(5)基底層:基底層位於表皮最下面,由一層排列整齊規則的圓柱細胞組成。與真皮的交界處呈波浪狀,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腳和向表皮突出的真皮乳突之間互助鑲嵌而成。表皮無血管,但營養物質,抗體和白細胞可通過基底膜帶(特殊染色可見到)進入表皮,而進行物質交換和參加炎症等反應。基底層與皮膚美容治療有關的有三方面。
(1)基底細胞有較強的分裂和生長能力,能不斷地產生新生的表皮細胞。新生的細胞進入棘細胞層,然後上移到顆粒層約需14日,再通過角質層面脫落又需14日左右。就是說,一個細胞新生到脫落大概需28日左右。任何違背這種皮膚生理功能的「美容治療」都是不科學的。
(2)在基底細胞之間夾雜有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顆粒,色素顆粒的多少決定膚色的深淺。黑色素是防止陽光中紫外線對人體損傷的重要防線。黑色素增加可增強皮膚對陽光的抵抗能力,一般來講膚色白的易衰老,抵抗力弱,易起皺。膚色黑的抗衰老能力強,不易起皺。一般人的膚色春夏季較深,秋冬季較淺。色素失調可引起色素過多或過少。過多的可出現雀斑、黃褐斑及皮膚黑變病;色素過少可出現白化病及白癜風。
(3)我們在面部進行美容和治療時,不可超過基底層,否則破壞了分裂新生細胞的功能,創傷就得不到修復。此時創口的皮膚便會由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形成的結締組織所代替而形成瘢痕。這意味著美容治療的失敗。如何鑒別治療是否到了真皮層,臨床上可用是否有點狀出血來判定。
皮膚的生理功能
(一)保護作用
1、皮膚是人體天然大屏障。
2、皮膚推出的皮脂和汗液是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薄膜。
3、角質層細胞有抗弱酸、弱鹼的作用。
4、皮膚表面呈弱酸性不利於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5、減少紫外線對機體的損傷。
(二)感覺作用
皮膚中散布著大量神經末梢和神經小體,分別接受觸、壓及溫度等感覺。
(三)調節體溫作用
由於皮膚的調節作用,人體體溫經常保持在36攝氏度左右,當外界氣溫升高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加,使體內多餘的熱量散發,不至於發生中暑現象。外界氣溫降低時,皮下微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從而防止體內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
(四)分泌和排泄作用
皮膚的分泌和排泄功能,每日約有500毫升的不顯性水份經皮膚蒸發。汗腺的分泌與體內熱量的多少有關。
(五)吸收作用
皮膚雖有屏障作用,但不是絕對的。某些物質可以通過皮膚表面被吸收。
皮膚的分類:
正常的皮膚應為柔軟,有彈性及富光澤的。人體的肌膚因年齡、睡眠狀況、飲食習慣、季節和氣候等不同可分為五種類型。
中性皮膚
是較理想的健康肌膚,多見於青春發育期前的少女,皮脂分泌量適中,皮膚即不幹也不油,皮膚紅潤細膩、富彈性、毛孔較小,對外界刺激不敏感。中性皮膚的PH值為5-5.6
乾性皮膚
白皙,毛孔細小而不明顯,皮膚分泌量少,皮膚乾燥,易生細紋,毛細血管表淺,易破裂,對外界刺激敏感,易起紅斑。乾性皮膚分缺水和缺油兩種,缺水乾性皮膚多見於35歲以後及老人;缺油乾性皮膚多見於年輕人。乾性皮膚的PH值為4.5-5
油性皮膚
膚色較深,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多,皮膚油膩光亮,不易起皺,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易生粉刺、痤瘡,多見於青春發育期年輕人。油性皮膚PH值為5.6-6.6
混合性皮膚
兼油性皮膚和乾性皮膚兩種特徵,表面為面部T型區(前額、鼻部、口周、下頜)皮膚呈油性,其餘部位呈乾性。混合性皮膚多見於25-35歲之間
敏感性皮膚
是指接觸某些物質後,比普通皮膚更易發生刺激和變應性反應,通常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如:刺癢、紅腫、浮腫、熱燙。敏感程度因人而異,而直接導致皮膚呈現敏感反應的因素較為復雜。

⑸ 皮膚的功能有哪些要詳細

一、保護功能

(一)防禦機械性刺激 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表皮各層細胞緊密連接。真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使皮膚既堅韌又柔軟,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和彈性。當受外力摩擦或牽拉後,仍能保持完整,並在外力去除後恢復原狀。皮下組織疏鬆,含有大量脂肪細胞,有軟墊作用,可減緩外力的撞擊,保護內部組織不受損傷。

(二)防禦物理性刺激 阻絕電流,阻擋紫外線,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及體外水分滲入。角質層是不良導體,對電流有一定的絕緣能力,可以防止一定量電流對人體的傷害。角質層和黑色素顆粒能反射和吸收部分紫外線,阻止其射入體內傷害內部組織。長期日曬,皮膚角質層會相應變厚,黑色素顆粒增多,皮膚的外觀會變得粗糙,膚色加深。皮脂腺能分泌皮脂,汗腺分泌汗液,兩者混合,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乳化皮膚膜。它可以滋潤角質層,防止皮膚乾裂,阻止體內水分被蒸發和體外水分的透入。

(三)防禦化學性刺激 角質層細胞的主要成分為角質蛋白,對弱酸、弱鹼的腐蝕有一定的抵抗力。汗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沖淡化學物質的酸鹼度,保護皮膚。

(四)防禦生物性刺激 皮膚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侵入,並有抑菌、殺菌作用。

二、皮膚的調節體溫功能 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正常進行需要比較恆定的體溫做保障,正常體溫在36~37℃左右。皮膚在體溫調節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皮膚調節體溫有兩種方式:

(一)過血管調節體溫 當外界氣溫較高時,皮膚毛細血管網大量開放,體表血流量增多,皮膚散熱增加,使體溫不致過高。當氣溫較低時,皮膚毛細血管網部分關閉,部分血流由動脈不經體表,直接由動靜脈吻合支進入靜脈中,使體表血流量減少,減少散熱,保持體溫。

(二)通過汗腺蒸發調節體溫 當氣溫高時,人體大量出汗,汗液蒸發過程中可帶走身體的部分熱量,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

三、皮膚的感覺功能 皮膚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

四、皮膚的分泌與排泄功能

(一)分泌功能 汗腺可分泌汗液,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皮脂在皮膚表面與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滋潤保護皮膚、毛發。影響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內分泌的影響 雄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皮脂腺腺體肥大,分泌功能增強。所以一般男性皮膚比女性皮膚偏油性,毛孔粗大。

2 外界溫度的影響 氣溫高時,皮脂分泌量較多;氣溫低時,皮脂分泌量減少。所以夏季我們的皮膚多偏油性,冬季時皮膚會變得偏於乾燥。

3 皮膚表面濕度的影響 皮膚表面的濕度可影響皮脂的分泌擴散。當皮膚表面水分高時,皮脂易乳化、擴散;而皮膚乾燥時,皮脂的分泌和擴散會變得緩慢。

4 年齡的影響 兒童期皮脂分泌量較少;青春期開始分泌增多;35歲以後開始逐漸減少。所以兒童和中老年的皮膚偏干,而青春期皮膚偏油。

5 飲食的影響 油膩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使皮脂分泌量增加。所以油性皮膚,尤其是長痤瘡的人不宜吃甜食、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

(二)排泄功能 皮膚通過出汗排泄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如尿酸、尿素等。

五、皮膚的呼吸功能 皮膚還可以通過汗孔、毛孔進行呼吸,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氧氣,同時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它的呼吸量大約為肺的1%。面部的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豐富,又直接暴露於空氣中,其呼吸作用較身體的其他部位更為突出,平時化妝過濃或帶妝時間過長,會影響皮膚的呼吸,對皮膚的健康不利。

六、皮膚的吸收功能 皮膚並不是絕對嚴密無通透性的,它能夠有選擇地吸收外界的營養物質。

(一)、皮膚的吸收途徑 皮膚直接從外界吸收營養的途徑有三條:

1 營養物滲透過角質層細胞膜,進入角質細胞內。

2 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質有少量可通過毛孔、汗孔而被吸收。

3 少量營養物質通過表面細胞間隙滲透進入真皮。

(二)皮膚對各類物質的吸收能力 皮膚對物質的吸收能力與被吸收物的理化性質有關。脂溶性的物質易被吸收。皮膚對動物脂肪的吸收能力較強,所以,貂油、羊毛脂、豚脂等對皮膚均有良好的滋養作用。皮膚對植物油的吸收能力次之,對礦物油的吸收能力最差。皮膚對維生素類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脂溶性的維生素易被吸收,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對水溶性的維生素吸收能力較差,如維生素B、維生素C等。皮膚對某些金屬元素,如鉛、汞等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有些化妝品中含鉛、汞成分,皮膚吸收、蓄積後會造成中毒,出現黑斑、皮疹等。

(三)影響皮膚吸收功能的因素 皮膚的吸收功能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角質層的厚薄 角質層越薄,營養成分越容易透入而被吸收。做皮膚護理時,可採用脫屑方法,使角質層變薄。

2皮膚含水量的多少 皮膚含水量越多,吸收能力越強。採用蒸氣噴面可補充膠質層含水量,皮膚被溶軟後可以增加滲透力和吸收能力。

3 毛孔狀態 毛孔擴張時,營養物質可以通過毛孔到達真皮而被吸收。

4局部皮膚溫度 局部皮膚溫度高,汗孔張開時,營養物質可以通過汗孔進入真皮而被吸收。皮膚按摩、熱膜、蒸氣噴面等均可增高局部溫度,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七、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 皮膚細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謝的能力。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間最為活躍,在此期間保證良好的睡眠對養顏大有好處。
皮膚作為人體的一部分,還參與全身的代謝活動。皮膚中有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它們不僅使皮膚豐滿潤澤,還為整個機體活動提供能量,可以補充血液中的水分或貯存人體多餘的水。皮膚是糖的儲庫,能調節血糖的濃度,以保持血糖的正常。

⑹ 皮膚的三大結構和八大功能是什麼

皮膚的三大結構:表皮、真皮、與皮下組織。

皮膚的八大功能:保護、恆溫、吸收、新陳代謝、分泌與排泄、免疫、呼吸、感覺。

表皮的結構及功能:

1、角質層:由衰老細胞組成。手掌和腳掌沒有角質層。具保護作用及滲透功能,防止水份散失。但積聚於表皮的角質過於肥厚,皮膚的養分及水份吸收就會受到阻礙。

2、透明層:由透明均勻的物質組成。作用是增加皮膚的彈性及光澤度。

3、顆粒層(有名友和細胞):由白色透明的顆粒晶樣細胞組成,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間隙水粉流失,會使皮膚乾燥。

作用;具有曲折光線抵擋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與透明層和角質層合為肌膚的防禦帶,有防水滲透,儲存水份的作用。

4、有棘層;細胞呈有棘狀、多角形,細胞與細胞之間有流動的淋巴,具有排泄有毒素的物質(如果傷害會導致過敏)。

5、基底層:由圓柱狀的基地細胞和似星狀的黑色素細胞,加朗格罕細胞組成。又稱細胞層,具有再生和分裂的功能,也稱生發層。

皮膚的基本結構:

皮膚是任意表面一層柔軟均勻的可延伸的保護膜,起到保護和屏障作用,兼有美觀的效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其厚度在0.5-4mm不等,平均厚度2mm。

面部皮膚額頭最厚,面頰較厚,眼瞼處的皮膚是最薄的,手掌和腳掌的皮膚最厚。皮膚是有彈性和保護作用的,正常情況下新陳代謝使皮膚不斷再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皮膚

⑺ 人體的7層肌膚分別有什麼作用

表皮:(角質層)其主要成分是軟性角質蛋白,有較強的吸水性,但不溶於水,通常含水量保持在職10%—20%之間。
(透明層)其主要成分是角質蛋白質和磷脂類物質。新民博客2z x q u R(p
(顆粒層)含有透明蛋白,角質蛋白形成的小顆粒。新民博客6u6V ]9H![ Q
(棘層)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棘細胞間有淋巴液及神經末稍,可以感知外界的刺激。 (基底層)由基底細胞和黑色素細胞組成。
真皮:乳頭部分和網狀部分兩種。
皮下組織:由大量的脂肪細胞和結締組織組成。
此外:皮膚中還含有神經,毛細血管,淋巴管等。新民博客 |8] q!l"j1K w'H3j p
皮膚覆蓋人體的最表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表皮有角化層和皮脂,既可避免化學刺激,又可防止水分蒸發,此外還含有黑色素,可抵禦紫外線的損傷,真皮具有高度韌性,可防止機械損傷,皮膚內神經末稍豐富,能感受各種刺激,汗腺則有排泄和調節體溫的功能,皮膚總重量約占人體重量的16%,總面積約為1.5-2.0平方米,厚度(不包括皮下脂肪層)因部位而異,約為0.5-4.0毫米,眼臉及腋部皮膚最薄,手掌及足底的皮膚最厚,皮膚由外向內分為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三層,表皮層沒有血管,真皮層與皮下組織層中有神經,血管,淋巴管,毛囊,汗腺,皮脂腺,結締組織和脂肪。新民博客 \ v2u1l ])b
A, 表皮:表皮是皮膚的最外一層,此層內無血管,但有許多神經末稍,表皮全層雖然很薄,但在顯微鏡下按其細胞形態可劃分五個層次,即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基底層,表皮全層有汗液排泄管,毛囊孔和汗毛通過。 A1,角質層:(7-21層是死細胞)是表皮的最外層,直接與外界接觸,由4-8層或更多些的鱗狀無核,沒有生命的角化細胞構成,此層的厚度因體表部位的不同而異,易受外壓力和摩擦的部分,如掌,趾部最厚,可超過0.5毫米,眼臉,咽窩部較薄,只有0.02毫米,平常肉眼看到的皮屑即是乾枯脫落的角質細胞,角質層的最大作用就是保護表皮,整個角質層由幹細胞充滿角質蛋白,細胞膜顯著增厚以及由幹細胞間隙中充填物質加固了細胞的結合,既能防止一定程度的機械和化學損傷,又能避免體內物質丟失,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含有角質蛋白的這層細胞能抵抗磨擦,阻止外界水分,化學物質通過吸收180-280毫米的紫外線,使皮膚減少紫外線的損傷,角質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於10%,以保持皮膚柔潤,防止細胞乾裂,若含水量減少則表皮乾燥,出現鱗屑或破裂,這層角化死亡的細胞會自行脫落程度欠佳則可藉助洗面奶,磨砂,去死皮膏,清潔面膜等方法將其去除。
透明層:(較厚皮膚中為死細胞)立於角質層之下,由1-2層扁平細胞構成,因細胞內含有角母蛋白,呈透明帶狀(故得名),此層細胞內還有豐富的磷脂質,具有很強的疏水性,因此具有防水和電解質通過,細胞之間界線很不明顯,是角質層的前期,這層在面部不明顯,僅在掌部或皮膚局部增厚及胼胝處才能見到。A3,顆粒層:(含有基質液體)
立於透明層之下,由2-4層扁平細胞構成,因細胞內含有粗大的透明蛋白和角蛋白顆粒而(得名),細胞在這層成熟並開始退化,此層具有屏障作用,能控制體內水分外失,同時也能防止外界水分滲入體內。
棘層: 在顆粒層之下,由基底細胞逐漸增長,上移變形呈棘狀而(得名),本層細胞有5-10層,細胞排列很緻密,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層,臨近基底層的細胞具有分裂殖的能力,參與傷口俞合過程,在基底層和棘層內有神經末稍纖維游離其中,這種神經末稍纖維與表皮的毫毛是皮膚防線的前哨,也是傳遞感覺的警報器,此層各細胞之間有間隙,貯存的淋巴液供應營養予表皮細胞。
x基底層:(基底層細胞儲存營養及有黑色素細胞)在棘層之下,表皮最下的一層,是生長表皮的基地,故又叫生發層,與真皮成波浪式相連接,此層有兩種細胞,即基底細胞與黑色素細胞。
基底細胞:呈圓柱形,只有一層柵欄狀排列,該層細胞有很的分裂繁殖能力,它可以不斷地向上移行,生長並演變成表皮各層細胞,表皮受損後,只要基底層細胞尚存,就能長出正常表皮,不留痕跡,故表皮的修復能力及強,從一個基底細胞產生到變成角質細胞,最後失去生命力而成為皮屑脫落,正常人一般大約26-28天,磨砂,去死皮膏雖然能磨去皮膚表皮的角化細胞,但根據表皮的生長過程,不能過多地磨砂去死皮,因為表皮的角化細胞對皮膚的真皮層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若人為它使用角化細胞提前脫落,就會使嫩的的皮膚經常地暴露在空氣中,以致使皮膚的感染機會增多。
基底層中處在的黑色細胞,由於細胞內所含黑色素的多少不同,則皮膚的色澤不同,如白種人黑色素含量少,皮膚則白,黑種人黑色素含量大,顆粒以及黑色素細胞所處皮膚的位置而決定的,不論何種顏色的皮膚,它們的黑色素細胞數目與黑色的形成都是相同的,只是黑色素細胞里的黑色素的數目及其顆粒的大小和細胞所處於表皮組織中的深淺位置不同,如黃種人,黑色素細胞主要散在於基底層內,黑種人則在棘層和顆粒層也有大量的黑色素細胞,細胞內黑色素顆粒量多,且特別粗大,性質穩定,白種人與黃種人相似,只有黑色素顆粒較少而已。黑色素除了決定人的皮膚顏色外,更得要的是黑色素能吸收陽光中的B紫外線,阻止紫外線穿透皮膚,防止陽光對皮膚及深部組織和燒灼傷,曬太陽後,皮膚變黑是由於黑色素增加,以增強皮膚對陽光的抵抗力所致,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程度是因人而導的,油性皮膚膚色深的人,抗曬能力強於乾性皮膚膚色淺的人,女性在25歲至30歲左右,男性在30歲至35歲左右,皮膚的抗曬能力最低,上午10時以後至下午3時以前,陽光最強烈,而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也最強,如果經常在這段時間內暴曬太陽,容易傷害皮膚,使皮膚出現色斑,雀斑加深,變得粗糙,起皺,影響美觀,使人過早衰老,另外,假若皮膚黑色素細胞代謝發生障礙,細胞內黑色素減少,皮膚會出現色素脫失,成為白癜瘋,反之,假若皮膚黑色素增加,皮膚出現色素沉著,產生面部皮色黑白不一或色斑的出現。
真皮:真皮立於表皮之下,分乳頭層和網狀層,乳頭層在上,高低起伏成波浪狀,真皮由纖維結締組織,細胞和基質所組成,皮膚的堅實和彈性,主要由真皮所決定,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神經,汗腺,皮脂腺,毛發和立毛肌等,且有儲存水分和血液的作用,對皮膚營養起著主要作用,真皮層含有全部皮膚組織中60%的水分,使皮膚富於濕潤和彈性,若所含水分少於60%,則皮膚為缺水性的乾性皮膚,正常的皮膚是豐滿,細膩,柔軟,紅嫩,艷麗潔白,富有彈性的,這是青年人的標志,老年 皮膚則顯得萎縮,真皮內水分,血液減少,並出現皺紋褶。
真皮最主要的組織是纖維結締組織,即包括:膠原纖維,彈力纖維,網狀纖維三種。
(1) 膠原纖維:(主要成份構成框架)
為真皮的主要成份,集合組成束狀,由於纖維束呈螺旋形,故有一定伸縮性,使皮膚具有柔韌性,能抵抗外界的牽拉,為了維護皮膚的柔韌性,防止皮膚鬆弛則應該補充膠原纖維的營養,即膠原蛋白素,膠原纖維組成了真皮的乳頭部分,內含豐富的神經末稍及毛細血管,因而使皮膚的感覺特別靈敏。
(2) 彈力纖維:(使皮膚具有彈力)
在真皮的網狀層,較粗大,多盤繞在膠原纖維束上,皮膚附屬器和神經末稍周圍,除了富於彈性,使膠原纖維受牽拉後易恢復原狀外,也構成皮膚及其附屬器的支架。
(3) 網狀纖維:(未成熟的膠原纖維)
是未成熟的膠原纖維,它環繞於皮膚附屬器,血管和神經等周圍,三種纖維使皮膚保持一定的張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皮膚衰老的狀況,除了纖維外,真皮尚有基質和細胞,其質是一種無定形的,均勻的膠樣物質,充塞於纖維束間及細胞間,有保持真皮組織內水分的作用,是各種水溶性物質和電解質等的代謝場所,細胞中有成纖維細胞和組織細胞等,成纖維細胞能產生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基質,組織細胞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謝產生,色素顆粒,導物等的能力,起著有效的清除作用,真皮層細胞再生能力低下,遇著整層損傷時會留下疤痕,清暗瘡時若不小心會傷及真皮留下疤痕。

⑻ 皮膚對人體有幾大功能

皮膚被覆於人體的表面。在眼瞼、口唇、鼻腔、肛門、陰道及尿道等腔孔周圍,逐漸移行為粘膜,共同形成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皮膚除了可以保護機體,抵禦外界侵害外,還有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調節體溫、維持水鹽代謝、修復及排泄廢物等功能。對保障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從重量和面積的角度來看,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其重量占體重的14%~16%,一個體重為60kg的成年人皮膚約重8.5kg,一個3kg重的新生兒約重0.5kg,一個成年人的皮膚面積約為1.5~2.2m2 ,新生兒約為0.21m2 ,面積的大小與身高、體重成正比。
皮膚的厚度因人、因性別、因年齡、因職業等而異,一般為0.5~4.0mm(不包括皮下脂肪組織)。兒童的皮膚比成人薄得多,同齡女性皮膚比男性略薄,腦力勞動者皮膚比體力勞動者略薄。

一、皮膚的結構
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
表皮是皮膚的淺層結構,由復層扁平上皮構成。從基底層到表面可分為五層,即基底層、棘層、顆粒層、透明層和角質層。
真皮位於表皮的深面,由緻密性結締組織構成。分為乳頭層和網狀層。
皮下組織不屬於皮膚,但其纖維與真皮相連接。
二、皮膚的附屬器
皮膚的附屬器包括毛發、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
毛發在人體分布很廣,幾乎遍及全身。毛發的功能很多,它能幫助調節體溫,同時也是觸覺器官。
皮脂腺位於毛囊和立毛肌之間。所釋放的分泌物,稱為皮脂,具有滋潤皮膚、保護皮膚的作用。
汗腺分泌汗液,經導管部排泄到皮膚表面,能濕潤皮膚,排出部分水和離子,有助於調節體溫和水鹽平衡。此外,也排泄少量含氮代謝產物。
指(趾〕甲位於手指、足趾遠端的背側面,是表皮角質層細胞增厚而形成的板狀結構。

人類的皮膚有六種不同的顏色,即紅、黃、棕、藍、黑和白色,這主要是因為皮膚內黑素的數量及分布情況不同所致。黑素是一種蛋白質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細胞產生的。由於黑素的數量、大小、類型及分布情況不同,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膚色。黃種人皮膚內的黑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層,棘層內較少;黑種人則在基底層、棘層及顆粒層都有大量黑素存在;白種人皮膚內黑素分布情況與黃種人相同,只是黑素的數量比黃種人少。
在人體皮膚的不同部位,顏色的深淺也是不一致的,在頸、手背、腹股溝、臍窩、關節面、乳頭、乳暈、肛周及會陰部等處顏色較深,掌跖部皮膚顏色最淺。這是因為在不同部位黑素細胞的數目不相同所致,如頭皮及陰部1mm2 內約有2000個,其他部位約為1000個。另外,在粘膜處也有黑素細胞存在。
由於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恆定在36℃~37℃之間,所以有些人會認為皮膚的溫度象體溫一樣恆定,其實這是錯誤的。人體組織器官和皮膚隨部位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
人體肝臟的溫度最高,其次是血管和肌肉,最後才是皮膚。皮膚的溫度一般都低於37℃,它受皮膚內血循環和外界氣溫的影響,一般規律是軀干比四肢高,四肢近心端比遠心端高,血循環較豐富的頭、面及掌跖處皮溫也較高,最低的是耳殼、鼻尖及指端,外界氣溫的變化對皮膚溫度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例如夏季時胸部皮膚溫度為36.6℃,大腿處為33.6℃;到冬季時胸部為36.4℃,手部溫度僅有10℃左右,相差很顯著,保溫不得當,很容易發生凍瘡。
皮膚的微循環對體溫的調節有重要作用。當體內外溫度升高時,皮膚微循環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血管擴張,出汗增加,以散發熱量;反之,體內熱產生低下,外界溫度較低時,皮膚血流量降低,流速變慢,血管收縮,防止從皮膚散失熱量。許多人認為飲酒可以祛寒,這也是不完全正確的。飲酒後可以使皮膚微循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可以暫時起到溫暖皮膚祛寒的作用,但同時也更加快了體內熱量從皮膚散失,一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覺寒冷,而且過量飲酒大醉時,皮膚微循環血管調節功能麻痹,對寒冷的抵抗力大大減弱,很容易發生凍瘡、凍傷,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飲酒取暖,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時外出。

皮膚有什麼生理作用?
皮膚做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最大的器官,參與全身的機能活動,以維持機體和外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同時機體的異常情況也可在皮膚上反映出來,皮膚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並通過反射調節使機體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屏障作用 皮膚一方面保護機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環境中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等有害因素的損傷,另一方面防止組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電解質和水分的喪失。
(2)感覺作用 皮膚內分布有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它們的神經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廣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內,以感知觸、冷、溫、痛、壓、癢等各種感覺,引起相應的神經反射,維護機體的健康。
(3)調節體溫作用 體溫是機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熱量的表現,也是機體細胞進行各種生化反應和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皮膚是體內熱量散發的重要組成部位,可以通過皮膚血管收縮、立毛、排汗減少等形式來調節體溫,也可以通過輻射、對流、傳導、蒸發等物理方式來散發熱量。
(4)吸收作用 皮膚具有通過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吸收外界物質的能力,稱為經皮吸收、滲透或透入,它對維護身體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也是現代皮膚科外用葯物治療皮膚病的理論基礎。
(5)分泌和排泄作用 皮膚具有一定的分泌和排泄功能,這主要是通過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排泄皮脂進行的。排汗具有散熱降溫、保護皮膚、排泄葯物、代替腎臟部分功能等作用;皮脂具有形成皮表脂質膜、潤澤毛發及皮膚的作用。

皮膚可以呼吸嗎?
也許受了武俠小說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只有特異功能和武功高強的人才可以用皮膚呼吸,甚至可以象魚一樣生活在水裡,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人類的皮膚可以呼吸,但呼吸量極小,皮膚吸收的氧氣量僅為肺的1/160,不足以供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所需,所以人不能生活在水裡。
皮膚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吸收外界物質,即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其中角質層是皮膚吸收氣體的最重要的途徑。角質層的物理性質相當穩定,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完整的半通透膜,在一定條件下氣體以與水分子結合的形式,經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角質細胞都有半通透性,它遵循菲克定律,即在低濃度時,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物質的通透率與其濃度成正比。
氧氣經皮吸收量僅為肺部攝取量的1/160,其意義不大。

皮膚的類型有哪些
人類的皮膚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即中性皮膚、油性皮膚與乾性皮膚。
中性皮膚:系較理想的健康型皮膚。這類皮膚既不油膩又不幹燥,皮膚組織緊密、厚薄適中、柔軟潤澤又富有彈性。這種類型的皮膚對護膚品的選擇面較寬。
油性皮膚:這類人的毛孔較別人粗糙、明顯,且油脂分泌旺盛,特別在青年時期,用紙擦拭頭額亦會沾有一層油。這類人易患痤瘡,因皮脂分泌過旺及皮脂腺開口受阻所致。不過這類人皮膚常有光澤、顯得年輕,應注意潔面、去除污垢,少吃油膩食品,慎選護膚品。
乾性皮膚:皮膚乾燥、粗糙,易起皺與細小裂痕,常有皮屑。這類人不宜多用肥皂,尤不能用鹼性過重的肥皂,否則皮脂失去太多,更易發生皮膚乾裂並有發癢或出現皸裂,宜選用油質性護膚品。

哪些護膚品最易被吸收?
人們經常在廣告中看到或聽到某某護膚品如何如何容易被皮膚吸收的宣傳,但到底這些護膚品是如何被皮膚吸收,以及吸收的程度如何,大多數人並不很了解。皮膚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吸收外界物質,即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市場上的護膚品根據賦形劑的不同可以分為水制類、油脂類及水油混合類(即霜類)三大類,其吸收途徑也是不同的。水制護膚品是通過角質層吸收的,油脂類護膚品是通過毛囊皮脂腺透入,而霜類護膚品是通過上述兩種途徑被吸收的。護膚品搽於皮膚表面後被吸收的程度取決於護膚物質、賦形劑和角質層三者之間的理化作用,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護膚物質在賦形劑中的溶解度 葯物在賦形劑中愈易溶解,就愈易保留在賦形劑中,也就越易隨賦形劑分子一起進入表皮。
(2)護膚物質在角質層中的溶解度 脂溶性物質在角質層溶解度明顯高於單純水溶性物質,其吸收程度也較好,而既能在油脂中又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質吸收是最好的。
(3)賦形劑的吸收情況 一般來說水和油脂都容易被皮膚吸收,其規律是: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體石蠟。
(4)護膚物質的濃度 一般來說濃度越高,越易被吸收,但價格較貴,也易造成浪費。
所以從以上幾個方面我們可以知道,凡是在水中和油脂中皆能高濃度溶解的護膚物質,加以水和羊毛脂的混合賦形劑製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霜類護膚品最易被吸收。

皮膚的表面是由完全形化的角質細胞組成的角質層。角質細胞是基底細胞不斷分化,經歷棘層、顆粒層逐漸移行到角質層形成的,扁平形沒有細胞核,並不斷崩解脫落,形成所謂的「 皮屑」。這個演變過程的時間稱為表皮生長周期,約需3~4周,又稱表皮換新率。角質層與其表麵皮脂和水分乳化形成的皮表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最表面的屏障保護層,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護機體內部各種組織器官免受外界環境中的各種損害,如摩擦、牽拉、擠壓、沖撞等機械性損傷,電擊、光照、磁場、等物理性損害,酸、鹼腐蝕等化學性損傷,尤其是緻密的角質層能有效地防止直徑200nm以上的細菌和病毒進入皮膚內,另外皮表脂質膜內的游離脂肪酸,使皮表pH值偏酸,對許多細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從而使機體免受微生物的侵襲。另一方面,角質層的半通透膜特性能夠很好地防止體內營養物質的喪失,成人通過皮膚而丟失的水分每天約有240~480ml,但如果將角質層去掉,水分的喪失將增加10倍以上。
可見我們洗澡時用搓澡巾用力擦洗皮膚,常常使尚未完全形化的角質細胞過早剝脫,甚至將角質層完全剝脫,露出鮮紅的顆粒層或棘層皮膚,使皮膚的屏障保護作用大大減弱,機體很容易遭受外界環境中的各種損害,而長期下來也容易加速皮膚的老化,所以不提倡用搓澡巾洗澡。

皮膚的再生
皮膚受損傷後,其再生過程和修復時間,因受損的面積和深度而有很大的差別。小而淺的損傷,由於表皮細胞的遷移和增殖,數天就能癒合,也不形成瘢痕。較大而深的損傷,其再生過程則較長。創傷後首先是凝血和止血,並出現炎症反應,眾多的中性粒細胞進入局部,清除細菌。隨後出現許多巨噬細胞,清除損壞的組織,並釋放幾種生物活性物質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和毛細血管生長,生成肉芽組織。肉芽組織是細嫩的結締組織,其中有較多的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纖維少,毛細血管豐富。創傷後不久,傷口周圍的表皮細胞增殖並遷移到傷面。傷面殘留的汗腺和毛囊的上皮也能增殖,形成覆蓋傷面的上皮小島,參與表皮再生。最後傷面全由新生的表皮覆蓋,並漸形成正常的表皮。肉芽組織也漸由纖維緻密的結締組織替代。如創傷面積大,常需在傷面移植皮膚,以協助修復。

⑼ 皮膚的六大功能和九大問題是什麼

六大功能:

1.保護的功能

對機械損傷的保護,生物性損傷的保護,化學物質傷害的保護各對微生物傷害的保護。

2.知覺的功能

皮膚因為有極其豐富的末梢,所以人們知道冷熱。如手碰到火或冰就能立即感覺出來,馬上躲避,從而不受傷害,皮膚有幾大基本知覺:觸覺、冷覺、溫覺、痛覺和癢覺。

3.調節體溫的功能

人體是恆溫的,始終保持37.2度的體溫,夏天天氣熱,人體表面血管擴張,出汗增多,散發熱量。冬天天氣冷,出汗少,血管收縮,皮膚縮緊,以保持體溫。

4.分泌和排泄的功能

包括皮膚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汗腺有水分排泄功能。

5.新陳代謝功能

皮膚細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謝的能力,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前最活躍,在此期間保證良好的睡眠對養顏有好處。

6.免疫的功能

皮膚有抵禦界各種微生物侵入,皮膚外傷後能自然恢復癒合。

九大問題:

1.膚色黯淡

黯淡不是說皮膚黑,而是那種即使看起來膚色很白,卻還是讓人覺得膚色缺少肌膚的活力與生氣。除了角質過厚這種外在原因外,更多的是因為生理內在的紊亂。健康、白皙的膚色主要來源於表皮下為皮膚提供養分的微循環。

疲勞和壓力,減慢了表皮的血液流速,限制了紅血球細胞的數量,皮膚也就相應地顯得沒有光彩。

2.肥胖紋

有人說過,控制不住你的體重,就控制不住你的人生。所以如果你的體重超過標准體重20%,就屬於肥胖了。肥胖是一種營養過剩的疾病,如果長期過量食用高脂肪、高熱量食品,體內毒素就會滋生,造成機體失衡,引發肥胖。

肥胖是影響美的一部分,在肥胖的部分都有可能生成肥胖紋。社會這么現實,沒有好的身材,沒有好的肌膚,真的會失去很多機會。

3.斑點

斑點簡直是女性的天敵,它的起因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個日曬,雖然日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而且是一個引發條件。但各種身體內因以及環境、飲食等外部因素都會造成皮膚出現各種斑點。它往往是身體內在「毒素」的表現。

4.痕宿

痘痘的學名叫痤瘡,是一種毛襄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它的發病原因較復雜,通常認為是各種因素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有毒物質所致。

這些有毒物質隨著血液循環危及全身,而當排出受阻時,又會通過皮膚向外滲溢,出現痤瘡。此外,微量元素缺乏,精神緊張,高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都是痤瘡發生的誘因。

5.毛孔黑頭

油性肌膚的人多有這種煩腦,毛孔不僅明顯,還被黑頭占據,這種毛孔大多跟皮脂腺分泌過剩有關。毛孔的功用,就像是肌膚油脂的管道,當肌膚內部油脂分泌過多,需要大容量的管道疏通,毛孔就會隨之變得明顯且粗大。

而當肌膚油脂分泌過量,油脂和毛孔中的角質融合在一起,就會形成惱人的黑頭!當然,毛孔粗大的問題並不止是印象中的油性肌膚的專利,皮膚老化也是毛孔產生的原因之所以,不要小看毛孔黑頭問題,其實導致它出現的內在因素並不少。

6.皮膚搔癢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膚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無法解決的毒素。外界不良因素對皮膚的刺激、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以及內分泌障礙等使皮膚的排毒功能減弱,從而導致皮膚擇癢。

7.肌膚敏感

中國有46%的女性認為自己是屬於敏感肌膚,而且這種比例呈現越來越高趨勢。敏感肌膚產生的原因復雜,大體上來說,有內因和外因。

外因是由於季節轉換、環境因素和不正確的護膚方式,內因是壓力、自身的皮膚疾病、基因等原因。這些內在的、外在的病因會降低正常皮膚的耐受力,致使肌膚緊綳、剌癢、發熱泛紅等敏感現象產生。

8.皮膚發黃

皮膚發黃有其根源,80%都與肝、脾、腎功能失調有關。如:肝直接影響血脈,肝火旺或肝氣郁結便易形成氣血不通,影響面部的血液循環,脾主消化、吸收,若脾虛食物中的養分吸收及能量轉化便受影響。

皮膚發黃便隨之而來,再加上空氣污染、輻射、油煙等外在毒素,造成了「黃臉婆」的出現,此時使用更多的美白產品效果也不佳。

9.膚質粗糙

有一種皮膚說不上來哪裡不好,但就是看著不細膩,就好比沒有剝殼的荔枝,充滿了種種不平滑。皮膚粗糙的主要原因是角質過厚,角質本身是可以保護肌膚的,但如果過厚而沒有清理,就會像厚厚的灰壓在皮膚表層上,讓後續使用的護膚品無法被吸收。

內在的營養不良也是導致皮膚粗植的原因,尤其是在缺乏維生素B2、維生素b6的時候,皮膚最容易出現粗糙。

(9)肌膚的功能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皮膚保養秘訣

1:不選用含鹼性物質化妝品:在選用潔膚品時,宜用不含鹼性物質的膏霜型潔膚品用溫水洗臉,有時也可不用香皂,只用清水洗臉。

2:選擇適當的面膜:可選用乾性皮膚的面膜敷臉,一般情況下,敷臉15~30分鍾即可。

3:用水蒸面:可用蒸面療法加快面部血液循環,補充必需的水份和油分。具體方法如:用電熱杯或臉盆,加水,並加入適量的甘油等護膚品,待蒸氣上升時,將面部置於蒸器上方熏蒸以面部潮紅為度,每次5~10分鍾,一般每周可進行1~2次。

4:選擇適當的護膚品:早晨,宜用冷霜或乳液潤澤皮膚,再用收斂性化妝水調整皮膚,塗足量營養霜。晚上,要用足量的乳液、營養化妝水及營養霜。使用成分大致相同於人類皮膚最表層之皮脂膜的化妝品,也就是先用乳化過的化妝品,然後再逐漸加其它系列化妝品。純天然配方的銀杏葉極度滋潤膏。

5:補充適當的酵素:酵素一般從植物或果蔬中提取,和其他補水方式不同,它的作用機理就是補充氣血,清除體內毒素,一清二補,使肌膚充分吸收營養元素,長期長生酵素可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激活面部細胞活力,補充皮膚所需的水分和油分。

6:每天按摩面部:堅持每天按摩面部1-2次,每次5分鍾左右,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的生理功能。

7:多喝牛奶:飲食方面要多吃牛奶、牛油、豬肝、雞蛋、魚類、香菇及南瓜等。

8:大棗能益氣健脾、養血生津,常食可療面色不榮、皮膚乾枯、形體消瘦等症。

9:芝麻可補肝益腎、養血潤燥、烏發,常食可令皮膚白嫩、潤澤;胡蘿卜可清熱解毒、補中安胎,常食可治皮膚乾燥、黑頭粉刺等。

閱讀全文

與肌膚的功能是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8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48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4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6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84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9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68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45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512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4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76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3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94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6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413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28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3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8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7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