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雞椒精油的使用方法
山雞椒精油被認為有治療癌症和腫瘤的功效,人們認為它有抑制癌細胞的能力,所以在醫生的許可下可以用基礎油稀釋山雞椒油做按摩。用熏香的方式可以起到抗抑鬱,抗菌,擴張氣管的作用,有助於環境呼吸器官的諸多症狀。經基礎油稀釋在腹部按摩可以緩解胃痛和脹氣。
注意:山雞椒是具有刺激性的精油之一,務必要低濃度使用。
此外還可以考慮用於自製肥皂和香水。
② 山雞怎麼吃
1.山雞燉土豆
材料
主料:野雞750克,土豆(黃皮)350克,
調料:醬油20克,鹽8克,味精5克,大蔥10克,姜10克,豬油(煉制)30克,花椒5克,白砂糖20克
做法
1.將山雞肉剁成塊,用清水沖凈後,用沸水焯透,撈出備用;
2.將土豆去皮,切成滾刀塊;
3.將鍋置於旺火上,放入豬油燒熱,加上白糖熬成糖色,急速將山雞肉塊放入煸炒上色,添上高湯(1000克),加上醬油、精鹽、味精、花椒水、蔥段、薑片;
4.燒開後改小火燉半小時左右;
5.放入土豆塊再燉15分鍾,加上味精即可。
2.板栗山雞
材料
主料:野雞500克,栗子(鮮)200克,
輔料:蠶豆澱粉8克,
調料:姜30克,八角5克,料酒10克,白砂糖30克,醬油20克,鹽6克,花生油50克,大蔥30克,花椒5克,味精2克
做法
1.將山雞宰殺、去毛、取出內臟、沖洗干凈,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
2.板栗洗凈,用刀割上十字口,用沸水煮至開口時撈出,剝去外殼及毛皮;
3.蔥切段,姜切片;
4.山雞肉放入碗內,加醬油稍腌;
5.炒勺加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山雞塊,炸至金黃色撈出;
6.再放入板栗炸至淺黃色撈出;
7.炒勺內加油25克,加白糖炒至棗紅色時,加入清湯250毫升、蔥姜、山雞、板栗、花椒、八角、精鹽、料酒燒開,撇去浮沫;
8.再改小火慢慢煨燒,待湯汁剩1/3時,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即成。
3.紅扒野雞
材料
凈野雞1隻約750克,豬五花肉520克,大白菜幫100克,水發香菇25克,蔥結、姜塊各25克,醬油75克,白糖20克,紹酒50克,精鹽2克,八角2克,雞湯750克,濕澱粉10克,芝麻油10克。
做法
1、將豬肉切成片。野雞從背部開膛去除內臟洗凈,雙爪別在腹內,翅膀一隻從口內穿出,一隻別在背後。
2、野雞下入沸水鍋內汆燙,去凈血污撈出。
3、鍋內加雞湯、紹酒、白糖、精鹽、八角、蔥、姜,下入雞燒開。
4、下入豬五花肉、水發香菇燒開,撇凈浮沫,另將沙鍋內墊上白菜幫,將野雞雞湯倒在沙鍋內,小火燜至野雞熟爛,去掉白菜幫及調料渣,野雞裝盤,湯汁入炒鍋燒開,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芝麻油,澆在野雞上即成。
③ 山雞椒精油的用途與作用是什麼
山雞椒精油緊實和收斂的特性,可在油性皮膚和油性發質上,發揮平衡的作用。可以激勵身體,使之重現活力,可算是心臟與呼吸系統的補品,對於能量低落的狀態特別有用。據說可擴張氣管,有助於支氣管炎和氣喘。
有些報告甚至指出,山雞椒有益於心臟方面的疾病。也能刺激消化作用,舒解脹氣和反胃的感覺,還可以開胃。可以改善口腔的鵝口瘡,經證實還能處理哺乳困難的種種問題。
山雞椒精油簡介
芳香氣味:香甜的柑橘香,又帶點花香的味道。
注意事項:氣味十分強勁,推薦小劑量使用。
搭配精油:羅勒、天竺葵、愈創木、茉莉、薰衣草、橙花、甜橙、苦橙葉、玫瑰、迷迭香、花梨木、馬鞭草、依蘭。
皮膚療效:緊實和收斂的特性,可在油性皮膚和油性發質上,發揮平衡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山雞椒精油
④ 雞肉精油是干什麼用的
雞肉精油具天然雞肉味純正、雞肉香氣突出、雞肉感強、風味特別,耐溫性好,留香時間長的特點,廣泛應用於方便麵、湯料、調味醬、調味油、肉味餅干、膨化食品、雞精、軟罐頭、肉製品等。
⑤ 山雞椒屬於什麼科植物
山雞椒(學名:Litsea cubeba (Lour) Pers.)是樟科、木姜子屬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8-10米。樹皮幼時黃綠色,老時灰褐色,無毛。葉互生,紙質,有香氣,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1厘米,寬1.4-2.4厘米。傘形花序單生或簇生,總梗細長,長6-10毫米;苞片邊緣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寬卵形;能育雄蕊9。果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無毛,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果梗長2-4毫米,先端稍增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
分布於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生長於海拔500-3200米的向陽的山地、灌叢、疏林或林中路旁、水邊。
山雞椒木材材質中等,耐濕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傢具和建築等用。花、葉和果皮主要提制檸檬醛的原料,供醫葯製品和配製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業上用。根、莖、葉和果實均可入葯,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之效。中國台灣太耶魯族群眾利用果實有刺激性以代食鹽。江西興國群眾反映,山蒼樹與油茶樹混植,可防治油茶樹的煤黑病(煙煤病)。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8-10米。樹皮幼時黃綠色,老時灰褐色,無毛。葉互生,紙質,有香氣,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1厘米,寬1.4-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麵粉綠色,蒼白色。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6-10條,纖細,中脈、側脈在兩面均突起;葉柄長6-20毫米,纖細,無毛。[2]
共9張
山雞椒
傘形花序單生或簇生,總梗細長,長6-10毫米;苞片邊緣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寬卵形;能育雄蕊9,花絲中下部有毛,第3輪基部的腺體具短柄;退化雌蕊無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無毛,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果梗長2-4毫米,先端稍增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2]
主要變種
毛山雞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 var. formosana (Nakai) Yang et P. H. Huang)與原變種不同在於小枝、芽、葉片下面和花序具絲狀短柔毛。分布於中國台灣、浙江南部、江西、福建和廣東北部。[2]
生長環境
山雞椒生長於海拔500-3200米的向陽的山地、灌叢、疏林或林中路旁、水邊。[2]山雞椒為中性偏陽的淺根性樹種,自然分布多見於向陽的採伐跡地或新墾地,在林緣或林中空地也常見。生於南坡濕潤地帶或近水而略有庇萌處的山雞椒結實率較高,果實肥大,如無庇蔭,光照強烈,則結實率顯著降低,過分蔽蔭或分布於北坡,光照不足,結果較少。坡度太大或過分乾旱的山坡,山雞椒少見。山雞椒適生於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黃壤以及山地黃棕壤,pH4.5-6.0。石灰性土壤和低窪積水處少有生長。山蒼予常與山檀、茅栗、化香、橙木等組成落葉闊葉林,也常混生在杉木或油茶林內。在中國浙江北部分布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在浙江南部垂直分布可達1400米。[3]
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2]
繁殖方法
8月底至9月初採收充分成熟的果實,此時外果皮成紫黑色,內果皮油黑光亮,種仁白色堅實。採收後先用清水浸泡,然後搓洗除去外果皮,陰干後再用草木灰浸泡,除去內果皮上的蠟層,陰干後在室內用濕砂層積貯藏。山雞椒種子有休眠期,如隨采隨播,發芽遲緩,當年場圃發芽率只有6-9%,經冬藏催芽,播種後30天左右即可發芽,發芽率可達35%。一般在2月份播種,每畝播種量4-5千克。採用條播,每畝可出苗木7-8千株。一年生苗高60-80厘米,地徑0.3-0.4厘米。除用種子繁殖外,也可用插條繁殖,插穗一般用一年生枝條。[3]
栽培技術
造林
造林地應選擇向陽緩坡、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段,pH5-6的紅壤、黃壤及黃棕壤均可。造林密度開始可用1.5米×1.5米或1.5米×2米。栽培後1-2年即開始開花結果,3-5年結果量迅速上升,此時一般樹高3米左右,冠徑2米左右,應開始逐步伐除雄株,最後每畝保留100-120株。在疏伐時,要注意隔一定距離保留一株雄株作為授粉樹,每畝保留8-10株即可。[3]
管理
山雞椒栽培後第1、第2年要進行撫育除草鬆土,開始收獲後,每年也至少撫育一次。如有天然山雞椒林,可以改造利用,適當調整疏密,伐除多餘雄株,移栽雌株補齊。[3]
山雞椒早熟早衰,一般10年左右生長衰退,造林時可考慮與杉木、楠木、樟樹、木荷等用材樹種作短期混交栽培。衰老的山雞椒林,如要繼續利用,可進行萌芽更新·[3]
採收
山雞椒的採收季節性很強,采之過早,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水分多而含檸檬醛少,採集過遲,檸檬醛自然揮發消失。一般當果實著青布色,表面出現白色斑點,用手捻碎有強烈的生薑香味時,為採收的最遣時期,如果實已轉為黑色或褐色,則已過遲。在中國浙江,7月下旬至8月中旬採收,8月上旬為最佳採收季節。[3]
採摘時應連同果柄一同採下,否則檸檬醛會從柄的孔口揮發,同時蒸餾時留柄可以加大空隙,加快出油,節省燃料。[3]
採摘的果實原則上應就地及時加工,如不能及時加工,應堆放在陰涼通風之室內,切忌暴曬。堆放厚度不宜超過6厘米,每天翻動數次,以防發熱。[3]
山雞椒的採收,不論是野生還是栽培的,都要注意保護母樹。[3]
主要價值
葯用
山雞椒根、莖、葉和果實均可入葯,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之效。果實入葯,味辛,具有溫中健胃、祛風散寒、止痛之功效。內服可治胃脘痛;外敷可治無名腫毒;其根性溫,味辛,有祛風活絡、利濕消腫之功效,樹皮性寒、味苦,有清熱收斂之效。其葉性平、味辛,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之效。[3][2]
經濟
山雞椒木材材質中等,耐濕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傢具和建築等用。花、葉和果皮主要提制檸檬醛的原料,供醫葯製品和配製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業上用。山雞椒果實經過蒸餾可得揮發性芳香油,稱山雞椒油,鮮果出油率為4-6%。山雞椒油主要用來提取檸檬醛,含量達70-90%,檸檬醛是製造紫羅蘭酮、甲基紫羅蘭酮、乙位紫羅蘭酮及甲種維生索的主要原料。除甲種維生素是醫葯製品外,其餘幾種均為配製香精的主要原料,用於食用香精、皂用香精和化妝品。山雞椒油還有降解黃麴黴素的作用,可作倉庫穀物的熏蒸劑。山雞椒花、葉也可經過蒸餾得芳香油,直接用於化妝品或皂用香精。山雞椒果實經蒸餾得芳香油後,果核還可榨取脂肪油,出油率為15-25%,其油除用作製造肥皂和機械潤滑油外,也可提煉甘油、月桂酸、正癸酸、十二烯酸等,油枯可作肥料。中國台灣太耶魯族群眾利用果實有刺激性以代食鹽。江西興國群眾反映,山蒼樹與油茶樹混植,可防治油茶樹的煤黑病(煙煤病)。
⑥ 山雞椒精油的簡介
萃取方法:蒸餾
揮發性:快
⑦ 山雞樵精油和薰衣草精油可以一起薰嗎
1、精油內的化學物質若是長時間大量被人體所吸收,對於腎臟、肝臟都會是很大的負擔,尤其一些含有毒性的精油,更可能引起中毒的憾事!水能載舟易能覆舟~若是沒有合格芳療師指導,請務必把劑量控制在「最低」,不要以為下猛葯就一定有用!還有使用精油期間,記得多多喝水,幫助身體新陳代謝,加速排出體內的化學物質,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喔! 2、 未經稀釋不要直接用在皮膚及黏膜上: 精油是高度濃縮的物質,除了少數比如熏衣草、洋甘菊等較溫和的精由(但也只可用於局部,不可大面積使用),其它未經稀釋用在皮膚上可能引起過敏甚至灼傷。稀釋精油需使用酒精或是「油性物質」,如:各種基底油、牛奶(含乳脂肪)等等。注意精油不溶於水,所以不要以水來稀釋。皮膚較脆弱、敏感的人尤其要注意此一原則! 3、為了孕婦跟寶寶健康著想,雖然精油很迷人,還是小心為上!即使是可用精油,也要注意其劑量跟配方! *孕婦絕對禁用精油:羅勒、樺木、雪松、茴香、肉豆蔻、丁香、野馬郁蘭、羅文莎葉、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杜松、馬鞭草、馬郁蘭、快樂鼠尾草。 *孕婦可用精油:安息香、依蘭、天竺葵、鳶尾花、茉莉(會促進子宮收縮,懷孕初期避免使用)、熏衣草、橘、橙花、玫瑰、夜來香、沒葯、檀香、乳香。 *癲癇患者禁用精油:雪松、絲柏、茴香、肉豆蔻、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牛膝草。 4、光敏感性: 以下精油擦在皮膚上會增加皮膚光敏感性,使得皮膚容易曬傷、長斑,這類精油注意避免在白天使用。 歐白芷、柑橘類所有精油、香茅、馬鞭草、聖約翰草、小茴香、山雞椒、檸檬馬鞭草。 5. 注意不論何種精油,使用完畢後應蓋緊瓶蓋,放置在陰涼而且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喔!並且在開瓶後盡速用完,大多數的精油保存期限都很久(除了柑橘類之外),雖然香味還在,但是它們的醫療效能卻會慢慢失去。所以若是放超過了瓶子上的保用期限,可以不不急著丟掉,拿來熏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只是不要再用在身上了,以免引起刺激或過敏反應。 精油使用注意事項 1. 非專業醫生處方,禁止口服精油。 2. 懷孕初期幾個月內最好避免使用精油來按摩或泡澡,因為某些精油有通經的效果。 3. 患有高血壓、癱病症、癲癇病、神經及腎臟方面疾病之病人請小心使用。某些香精油如絲柏、迷迭香,使用前最好先請教醫師或芳香治療師。 4. 新生兒(2個星期內)不可使用香精油。2個星期後可用熏衣草一滴於浴盆內。12歲以下兒童所有精油必須被稀釋為成人使用量的1/4(大人1,小孩1/4)。12歲以上則為成人用量的1/2。 5. 精油不能取代葯物。因此,使用後如症狀未改善,請一定要看病就醫。絕不可因使用精油而放棄原先已在使用的葯物。 6. 柑橘類精油(佛手柑、檸檬)會導致皮膚對陽光紫外線過敏。因此,使用過後八小時內請勿曝曬肌膚於陽光下,室內使用後盡量勿用計算機或看電視。 7. 請按建議量使用。使用過量會導致反效果,甚至對身體造成過大負擔。尤其是依蘭、鼠尾草過量會引起睡意,在酒後或開車時應避免使用。 8. 精油必須稀釋後才能使用,除非有其它特別的建議。 9. 請避免小孩接觸,以免誤用而發生危險。 10.精油必須儲存於密封完好且為深色的玻璃瓶內,並且放置於陰涼的場所避免陽光直射。以延長香精油壽命及確保香精油的療效。密封條件下,一般精油壽命為1-3年,柑橘類為6-12個月。 11.避免使用精油於塑料、易溶解或油彩表面的容器,當稀釋香精油時,請使用玻璃、不銹鋼或陶瓷器。 12.皮膚或體質敏感者,請在使用前先進行敏感測試。 13.請按指示用量,勿參考其它精油供應廠商的建議使用量。不同廠牌應避免混用,以確保效果及避免反效果。 14.使用精油會有慣性問題,因此配方須要更換或交叉使用。 15.過期的精油不必扔棄,可以用來薰香或做空氣清新劑。
⑧ 山雞椒精油的外觀
這種亞洲來的小樹有芳香的花和葉,所結的果實還帶著香味。產地在中國與馬來西亞,在當地被稱為『中國胡椒』、『MayChang』,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山雞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