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次约会,嘉祥有什么好地方推荐一下
不知道你约会想干点嘛呢,如果想培养感情的话就去爬萌山吧,从西边一直爬到东边,晚上的话到青年路步行街遛遛,有个老头弄的臭豆腐不错,其实嘉祥没啥好玩的
⑵ 最近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哪里有祛痘好的地方
要想祛痘还是得先查明痘痘的原因,比如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饮食等都可能会引起痘痘,只有找出原因后对症治疗才能够解决问题。
⑶ 嘉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曾庙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位于嘉祥县城南23公里。是历代祭祀孔子着名高足曾参的专庙。曾庙座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通长23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
武氏祠
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有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冉子祠
位于县城西北28.5公里黄垓乡黄北村,是孔门弟子冉求的墓祠。现存的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50公分高的石台上,重脊灰瓦,脊饰吻兽花纹。冉子祠后有冉子墓,呈圆形, 高1米,周约10米
法云寺
法云寺又名发云寺,始建于唐代,因有天下神数发云之说而得名。寺内 28尊佛像均属缅甸玉雕像。
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嘉祥县城南7.5公里处,是周武王所封诸侯国君王的神庙,古称“焦王祠”,俗称“青山寺”。1999年青山风景区被公布为市级自然风景区保护区。2006年青山寺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城南10公里处的武翟山,建于东汉桓灵时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超过了同时期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瓶画,并称“世界三绝”,被誉为研究“中国历史的网络全书”。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仁贵墓
薛仁贵墓地,有石坊一座,东向而立。石坊由三块整石建成,两边石柱为方形,柱顶各雕石狮一只。坊额为一条石横穿石柱,正面镌刻"重修唐朝名将薛仁贵之墓",背面有小楷镌刻
⑷ 哪里祛痘印比较好
祛痘印方法
1、酸奶去痘印法
这是个十分简单的方法,但需要长期坚持。酸奶尽量低脂或者脱脂,避免养分过多产生脂肪粒。
使用方法:
(1)不需要特意准备酸奶,就用每次喝剩的即可。
(2)涂在有痘痘的地方上,可以直接过夜,第二天洗掉。
试用感受:坚持用了一个月后觉得痘印真的有点消退,至少不是那么红了,长期坚持应该效果更佳。
2、珍珠粉+鸡蛋清去印法
珍珠粉和鸡蛋清都是我们熟知的美白良品,将两者混合,不但肌肤会越来越柔滑,痘痘的痕迹也能慢慢变淡。而且价格低廉,简单易行。
操作方法:
(1)取一枚生鸡蛋,将蛋清沥出并和一小勺药用珍珠粉混合。
(2)避开眼部和唇部,均匀涂在脸上。
(3)尽量涂厚一点,不然会很快干掉,15到20分钟后洗掉。
试用感受:此面膜不太适合干性肌肤的MM使用,因为珍珠粉和蛋清都不够滋润,虽然能得到一定的去痘印效果,但用后感觉脸部很干。
3、苹果去痘印法
如果你的肌肤上有痘痘或是痘痘印,那么这种处理方法再简单不过了。一周使用两次就好,选新鲜的苹果为佳。
使用方法:
(1)先将沸水倒在一片苹果上,等几分钟直至苹果片变软。
(2)再将之从水中取出,待其冷却至温热时贴于痘痘印上,保持20分钟。
(3)取下,脸用清水洗净。
试用感受:简单易行,效果也不错,特别是预防痘印的效果最好。当脸上痘痘刚发的时候,用此种方法祛痘能使痘痘迅速成熟不留痘印。
⑸ 哪里祛痘的效果好
痘痘也叫痤疮,留时间长了会给面部美容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你的心情,所以需要治疗一下。
一般分为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同时治疗,口服药物有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排毒养颜胶囊,清热散结片,奥硝唑分散片等,依据你的情况,最好咨询医生,选择一种到两种药口服,一般要口服半个月到20天左右。
还有就是外用药,用着比较好的是阿达帕宁凝胶,夫西地酸软膏,氧氟沙星凝胶,还有微A酸乳膏,都是选择一种到两种,按照说明书的用量,配合口服药物,按照疗程用药。
还有就是祛痘也要注意饮食,不能熬夜,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最好多喝热水,不要喝冷水,这样会减少复发,也会帮助痘痘快点的下去。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情况请按药品说明或到正规医院按医嘱用药。
⑹ 哪里做激光祛痘比较好
在深圳人民医院进行激光祛痘效果会比较好。
激光祛痘后的效果跟使用的设备有很大的关系。激光祛痘其实就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就拿痤疮来说,通过固定波长的激光杀死细胞里面导致痤疮的多种细菌,从而还可以使隐藏(潜在)的小痘痘及时隐退。
除此之外,激光还可以刺激皮肤里面的胶原蛋白再生,再通过自身的修复力,使皮肤表面凹凸不平的痕迹恢复平整。注意:其实激光祛斑的创口很小,甚至对于那些疤痕性体质的人,做完基本上也不会留疤。
(6)嘉祥祛痘较好的地方是哪里扩展阅读:
激光祛痘介绍如下:
激光祛痘虽然不需要手术开刀,但是其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面部肌肤在经过激光治疗后,均有轻、中度局部肿胀的情况出现,通常情况下在术后2~3天最重,5~7天作用就会逐渐消退。
大部分人通常会在激光治疗后的几天内色素会有减退的情况,但不久之后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色素沉着,但一般不需要治疗,基本上在3个月内色素沉着可自行消退,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护肤品上,需要使用安全性的高的械字号面膜。
⑺ 到底是去专业祛痘的地方还是直接去
我建议你去专业的机构,有这种机构就有他存在的道理,如果自己都能搞定,他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⑻ 请问嘉祥县在什么地方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部,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38′属黄河冲积平原。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东临宁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市的巨野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县城座落于县境中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0′、北纬35°24′。县城东至济宁22公里,南至金乡县城45公里,西至巨野县城23公里,北至梁山县城50公里。现辖八镇(嘉祥镇、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七乡(马集乡、满硐乡、仲山乡、孟姑集乡、老僧堂乡、黄垓乡、万张乡),714个行政村,人口76万人。县政府驻嘉祥镇。�
嘉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西取狩猎,获一麒麟,此地取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嘉祥"之名,公元1147年置县。考古发现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发展,文化繁荣,成为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代四大圣贤(孔子、孟子、曾子、颜子)之一曾子的故里。曾子师从孔子,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子,孟子师从子思。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儒学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中中,曾点、曾参、申雍、冉求、冉枨六位为嘉祥籍,曾子弟子历史名人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宣、沈犹行、阳明夫、子襄等也是嘉祥人。东汉以信着称的庐江大守范式,东晋号称"兖州八伯"之一的太尉郗鉴、北宋有着名文学家王禹称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元朝刚正不阿的吏部尚书曹元用、明朝为政清廉的太仆寺少卿黄嘉宾和执政严明的兵部侍郎高斗光均为嘉祥籍。�
嘉祥县境内矿产丰富。已探明有煤面积125平方公里、总储量16.94亿吨,梁宝寺煤田煤炭地质储量10亿吨,煤质为气肥煤,现由肥矿集团建矿开采。金屯镇东部,深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待进一步勘查。新挑河乡坡刘一带煤田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5000万吨,现由里能集团建矿开采。嘉祥县石灰岩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全县石灰岩探明含量约为90亿吨, 既有厚层状、巨厚层状石灰岩,也有板状及条带状石灰岩。既有质纯灰岩,又有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和白云岩。质纯灰岩是生产优质水泥的主要原料,豹皮状岩是十分漂亮的建筑面料:鲕状灰岩的物理机械性能是碳酸盐岩中的姣姣者,白云岩的物理机械强度好,且化学性能稳定。�
嘉祥县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水稻、棉花、大豆、麻等41科98种136个品种。木本植物主要有毛白杨、泡桐、刺槐、白榆、旱柳、楸树、欧美杨、大枣、苹果、杏树等21科13属。水生植物17种26属35种,人工栽培种类有芦苇、莲藕、蒲草等。饲养畜禽有牛、马、猪、羊、鸡、兔等13个种类24个品种。水产动物有淡水鱼类、虾类、贝类、中华鳖等9目16科35属46种。生物群落及物种构成,在鲁西南地区以至全省都占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重要开发意义。�
嘉祥县植被属于温带阔叶林带。低山浅丘绿化较差,只有零星的树木和近年栽种的小树。山上主要树种有白榆、刺槐、侧柏、苦楝、黄连木、五角枫等;灌木有酸枣、黄荆条、胡枝子等;草本有茅草、红昌、狼毒、野葱、野蒜、地丁、毛茛、蛇床子、心毛夹、野苜宿等。缔造田与山丘周围主要栽种的树种有桃、山楂、杏、柿、苹果、核桃、樱桃、石榴、香椿等。平原地区主要树木有榆、国槐、速生杨、小叶杨、加拿大杨、三倍体毛白杨、臭椿、泡桐、法桐、青桐、旱柳、垂柳、桑等;果树主要有梨、枣、苹果;条木有白腊、紫穗槐;旱生杂草主要有爬地秧、茅草、灰菜、马齿苋、附苗秧、小旋花、马蔸铃、菟丝子、茵陈、益母草、小蓟、香附等;盐碱地有碱蓬和红荆;喜湿杂草有芦苇、水葱、水芹、稻稗等十几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地瓜、高梁、谷子、黍子等;豆类有大豆、绿豆、红小豆、豌豆、扁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红麻、花生、芝麻、苘麻等;蔬菜类大蒜是嘉祥县的特产,其余有山药、白茶、大红袍萝卜、青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豆角、芸豆、薯仔、韭菜、葱、辣椒、池藕、蕃茄、黄瓜、南瓜等
⑼ 嘉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曾子庙 ? 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曾子故里--风景秀丽的南武山南麓,有一处历史悠 曾子庙 久、气势辉宏的古建筑群体--曾庙。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着名高足曾参的专庙。 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建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次年,又于庙右创建莱芜侯祠三间。明宏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因庙制简陋,秦请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秦请重修,当年九月动工,年底竣工。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清顺治、康熙、干隆、光绪等年间多次进行修缮。 曾庙是一处极具代表性的我国古代官式建筑群体,迄今保留了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曾庙座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通长23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庙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更显肃穆壮观。 曾庙大门外建有三座高大的石坊,均为四柱三楹石质建筑。中坊为四柱冲天式,上饰承露宝瓶和朝天吼,上镌“宗圣庙”;西坊镌“一贯心传”,皆为遒劲的楷书大字。中坊外是一座雄伟的照壁。宗圣门是曾庙的正南门,为三间悬山式建筑,长12.08米,宽8.06米,高7.5米,门扉六扇,阀阅六只,绿瓦履顶,饰螭吻,跑兽。在三坊、照壁的衬托下,显的气宇轩昂,庄严肃穆。宗圣门内为第一进院落。院两侧“景圣门”和“育英门”东西相对,均长9.5米,宽6米,高5米,为三开间悬山式建筑。戟门是曾庙的二门,长11.8米,宽8米,高7米,建筑形式与宗圣门相同。古代,宗圣门、戟门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迎神时开启,平时前往曾庙竭拜的官员人等只能从景圣门、育英门及戟门两侧的角门出入。宗圣殿座落于中路第二院落的后部,是曾庙的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18.85米,重檐九脊歇山式,高15.35米。大殿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下檬三踩斗拱,上檬五踩斗拱,繁华似锦,宏大华丽。四周回廊中,22根水磨石柱,门前两根平雕云龙,其余平雕荷花、牡丹等,技艺精湛,意境新奇。前面20扇,后4扇门窗,镌扣成梅花锦式,巧夺天工,精美秀丽。顶履绿瓦,大脊游龙蜿蜒,跑兽千姿百态,螭吻,仙人栩栩如生。殿中望板,彩绘盘龙,八角藻井中,雕龙含珠,其势欲腾,殿门上悬“道传一贯”巨匾一面,遒劲的楷书大字为清雍正皇帝御笔亲书。大殿正中透雕龙凤的神龛中,祀曾子彩色塑像,冠冕衮服,双手执圭,独具儒家宗师风范。两侧有他的弟子子思和再传弟子孟轲陪祀。殿前附建月台,高1.5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8米,四周围以雕工精致的石栏,是祭祀活动的场地。古代,每年春秋两季次丁日,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东西庑位于宗圣殿前,东庑原祀有曾子弟子阳肤、公明仪、公明高、公明宣、孟仪的木主;西庑祀有乐正子春、沈犹行、单居离、公孟子高、子襄的木主。寝殿位于宗圣殿后第三进院落中部,为五脊歇山式,原祀曾子及夫人公羊氏塑像,1966年倒圯。三省堂为曾庙东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正南门为“慎独门”,典出曾子“故君子必慎独也”之语。三省堂是为纪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建,院中原有三省堂、斋居所、神庖等建筑,清末倒圯。莱芜侯祠为曾庙西路建筑,与宗圣殿院平行。是供奉曾参之父曾点的祠堂。正南门为“咏归门”,典出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归门”之语。莱芜侯祠大殿“莱芜侯殿”为五间歇山式建筑,三踩抖拱,顶覆绿瓦,东西长20米,南北宽10米,高8米,殿中祀曾点彩塑。殿前附有月台。殿后原有曾点寝殿,早期倒圯。殿前报功祠与崇德祠东西相对,均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报功祠祀曾子长子曾元及妻高阳氏,崇德祠祀曾子次子曾申及妻颜氏。中兴亭位于戟门左前方,两檬歇山式建筑,为曾子六十二代孙曾业于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为保护“重修宗圣庙碑”而建。巨大的“重修宗圣庙碑”,详细记述了明万历七年扩修曾庙及翰博中兴的经过,曾氏后裔称此碑为“中兴碑”,称碑亭为“中兴亭”。1966年,石碑、碑亭均遭破坏,1985年修复了石碑。干隆御碑亭位于宗圣殿正前方。干隆十三年,清高宗御书“宗圣曾子”赞,派官员到曾庙祭曾立石。干隆御碑原保存在三省堂内,干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曾子六十九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毓 尊迁立于宗圣殿前,并建亭保护。碑亭为重檐攒尖式,覆黄瓦,七踩斗拱,堂皇富丽,1966年遭破坏。2003年,由曾宪梓博士捐资修复。涌泉井为曾子六十九代孙曾毓 尊于干隆四十九年为纪念曾子“事亲至孝”,父亡“泪如涌泉”而建。井旁立石碑一座,上镌“涌泉井”三个楷书大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曾庙的保护,成立了保护机构,增加了看管人员。1956年和1964年,省政府两次拨款15万元维修曾庙。1981年,省政府拨款12万元,整修了曾庙围墙和曾庙现存建筑物的门窗,修复了慎独门和景圣门。1985年,省政府拨款17万元,修缮了宗圣殿。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嘉祥县人民政府修通了至曾庙、曾林专用公路。 2000年,曾宪梓先生为宗圣殿题写了匾额。复原后的宗圣殿匾高1.5米,宽1米,浮雕龙边,曾宪梓先生题写的“宗圣殿”三个楷书大字,笔力雄劲,通体贴金,更增加了大殿的威严。